配色: 字号:
405犬部
2021-02-16 | 阅:  转:  |  分享 
  
四划

犬部

犬3.状4.戾5.狱狀6.哭臭8.猋9.献猷10.奨獒獃獄11.獘12.器15.獸獻

犬(quǎn绻)

西周时期常用为自谦或鄙斥他人的词汇。犬戎,意为狗一样的戎族人。

古时特指大狗,后来犬、狗通名。《礼记·月令》:“食麻与犬。《礼记·曲礼》:“效犬者,左牵之。”《说文》:“犬,狗之有县蹏者也。象形。”



三画

状(zhuàng撞)狀

《周礼·考工记·桌氏》:“凡铸金之状。”《左传·文公十五年》:“且曰献状。”《说文》:“状,犬形也。”这里用为形状、形态之意。

《庄子·德充符》:“自状其过以不当亡者众,不状其过以不当存者寡。”《庄子·大宗师》:“古之真人,其状义而不朋,若不足而不承。”《列子·仲尼》:“何子状公孙龙之过欤?请闻其实。”这里用为陈述之意。

《战国策·秦策》:“不韦使楚服相见,王后悦其状,高其智。”《汉书·东方朔传》:“妾无状。”这里用为容貌、面貌之意。



四画

戾(li力)

《书·汤诰》:“兹朕未知获戾于上下,栗栗危惧,若将陨于深渊。”《书·太甲中》:“欲败度,纵败礼,以速戾于厥躬。”《诗·大雅·云汉》:“何求为我?以戾庶正。”《尔雅·释诂上》:“戾,辜也。”《左传·文公四年》:“其敢干大礼以自取戾。”《国语》:“余,罪戾之人也。”这里用为罪恶、罪行之意。

《书·康诰》:“今惟民不静,未戾厥心。”《书·洛诰》:“彼裕我民,无远用戾。”《诗·小雅·采芑》:“鴥彼飞隼,其飞戾天。”《诗·小雅·四月》:“匪鹑匪鸢,翰飞戾天。”《诗·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诗·周颂·振鹭》:“我客戾止,亦有斯容。”《诗·鲁颂·泮水》:“鲁侯戾止。”《国语·鲁语上》:“戾于敝邑。”《国语·周语下》:“古者天灾降戾。”这里用为至、到达之意。

《诗·小雅·雨无正》:“周宗既灭,靡所止戾。”《诗·小雅·节南山》:“降此大戾。”《诗·大雅·抑》:“哲人之愚,亦维斯戾。”《论语·阳货》:“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荀子·荣辱》:“果敢而很,猛贪而戾。”《韩非子·五蠹》:“诛严不为戾。”《字林》:“戾,乖背也。”这里用为暴戾、乖张、违逆之意。

《荀子·修身》:“行而俯项,非击戾也。”《吕氏春秋》:“饮必小咽,端直无戾。”《说文》:“戾,曲也。从犬,出户下身曲戾也。”这里用为弯曲之意。



五画

狱(yù雨)獄

《易·噬嗑·辞》:“噬嗑,亨,利用狱。”《诗·召南·行露》:“虽速我狱,室家不足!”《诗·小雅·小宛》:“哀我填寡,宜岸宜狱。”陆德明释文:“岸,《韩诗》作犴。音同。云:‘乡亭之系曰犴,朝廷曰狱。’”《释名·释宫室》:“狱,又谓之牢,言所在坚牢也。又谓之囹圄。囹,领也;圄,御也。领録囚徒禁御之也。”《广雅·释言》:“狱,犴也。夏曰夏台,殷曰羑里,周曰囹圄。”清徐灏《说文解字注笺·犬部》:“狱之引申,为罪,为讼。”这里用为囹圄、监狱之意。

《易·贲·象》:“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国语·周语》:“夫君臣无狱。”这里用为讼案之意。

狀(zhuàng撞)

见“状”。



六画

哭(kū枯)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秦伯素服郊次,向师而哭。”《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说文》:“哭,哀声也。”这里用为悲痛出声、声泪俱下之意。

臭(chòu臰)(xiù秀)

(chòu臰)《书·盘庚》:“无起秽以自臭。”疏:“古者香气秽气皆名之臭。”《诗·大雅·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关尹子·筹》:“火飞,故达为五臭。”《荀子·王霸》:“鼻欲綦臭。”《荀子·正名》:“香臭芬郁腥臊洒酸奇臭以鼻异。”《易·系辞传》:“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易·说卦》:“巽为臭。”《说文》:“臭,禽走臭而知其迹者,犬也。”这里用为气味之总名之意。

(chòu臰)《书·盘庚中》:“若乘舟,汝弗济,臭厥载。”《后汉书·梁鸿传》:“哀茂时兮逾迈,愍芳香兮日臭。”李贤注:“臭,败也。”这里用为腐败、朽烂之意。

(xiù秀)“嗅”的古字。《诗·大雅·生民》:“上帝居歆,胡臭亶时,后稷肇祀。”《左传·襄公二十二年》:“谓我敝邑迩在晋国,譬诸草木,吾臭味也。”《荀子·荣辱》:“彼臭之而无嗛于鼻。”这里用为用鼻子辨别气味之意。



八画

猋(biāo飙)

古通“飙”。暴风,旋风。《楚辞·九辩》:“何氾滥之浮云兮?猋廱蔽此明月。”

古通“焱”。光华、光焰。《楚辞·九歌·云中君》:“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

古通“焱”。焱氏即神农氏,传说为教民稼穑之古帝王。《庄子·山木》:“左据槁木,右击槁枝,而歌猋氏之风。”



九画

献(xiàn县)獻

《书·益稷》:“万邦黎献,共惟帝臣,惟帝时举。”《周礼·鳖人》:“春献鳖蜃,秋献龟鱼。”《左传·隐公元年》:“有献于公。”《墨子·公输》:“请献十金。”《荀子·正论》:“称远近而等贡献。”《史记·项羽本纪》:“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广雅》:“献,进也。”这里用为下对上、卑对尊的进献之意。

《书·酒诰》:“予惟曰汝劼毖殷献臣。”《诗·豳风·七月》:“献羔祭韭。”《周礼·大司马》:“献禽以祭祖。”《礼记·曲礼》:“犬曰羹献。”《仪礼·聘礼》:“荐晡醢,三献。”《说文》:“献,宗庙犬,名羹献。犬肥者以献之。”这里用为献祭之意。

古时特指主人向宾客敬酒。《诗·小雅·楚茨》:“为宾为客,献酬交错。”《仪礼》:“主人坐取爵实之,宾之席前西北面,献宾。”

《论语·八佾》:“文献不足故也。”这里用为古代典籍之意。

庆贺。《楚辞·招魂》:“献岁发春兮,汨吾南征。”《礼记》:“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

猷(yóu由)

《书·盘庚上》:“各长于厥居,勉出乃力,听予一人之作猷。”《书·盘庚中》:“暨予一人猷同心,先后丕降与汝罪疾。”《书·多士》:“猷!告尔多士。”《诗·小雅·采芑》:“方叔元老,克壮其猷。”这里用为计划、谋划之意。

《书·汤诰》:“若有恒性,克绥厥猷惟后。”《书·康诰》:“远乃猷,裕乃以。”《诗·小雅·巧言》:“秩秩大猷,圣人莫之。”《诗·小雅·角弓》:“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尔雅·释宫》:“猷,行道也。”《方言》卷三:“裕、猷,道也。东齐曰裕,或曰猷。”这里用为道路、法则之意。



十画

奨(jiǎng奖)

古同“奖”。

獒(áo翱)

一种高大、凶猛、垂耳、短毛的家犬,主要用于看门或警戒。《左传·宣公二年》:“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书·旅獒序》:“西旅献獒,太保作《旅獒》。”

獃(dāi呆)

古同“呆”。

獄(yù雨)

见“狱”。



十一画

獘(bì毙)

古同“毙”。垮台、失败。《淮南子·诠言训》:“不足以更责,事之败也,不足以獘身。”



十二画

器(qì气)噐

《周礼·大行人》:“其贡器物。”《老子·二十九章》:“天下神器,不可为也。”《论语·为政》:“君子不器。”《墨子·公输》:“守圉之器。”《韩非子·显学》:“夫冰炭不同器而久。”《韩非子·十过》:“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易·系辞》:“形乃谓之器。”《周书·宝典》:“物周为器。”《说文》:“器,皿也。”这里用为器具之意。

《老子·四十一章》:“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法言·先知》:“先自治而后治人之称大器。”这里用为人才之意。

《管子·七法》:“治民有器,为兵有数。”《论语·八佾》:“管仲之器小哉。”《礼记·表记》:“大人之器威敬。天子无筮。”这里用为气量、度量之意。

器之:量才使用。《论语·子路》:“及其使人也,器之。”



十五画以上

獸(shòu兽)

见“兽”。

獻(xiàn献)

见“献”。

先秦古籍用字字典犬部









778

中国传统文化网www.chinactwh.comwww.chinactwh.com中国传统文化网







献花(0)
+1
(本文系先秦古文字...原创)
类似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