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结题报告
2021-02-23 | 阅:  转:  |  分享 
  
《巧设情景,提升小学生细节描写能力的训练研究》结题报告

柳河县凉水中心校于伟丽

一、课题的提出

《新语文课程标准》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习作总的目标要求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作为起步阶段的习作,只要求学生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以及亲身经历过的有意义的事,围绕中心,按一定的顺序用文字表达出来。虽然习作要求大大降低了,但是许多小学生还是怕写作文,视作文为洪水猛兽。近几年我校孩子们的作文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

1.作文材料贫乏,没啥可写;

2.不能在限定时间内快速成文;

3.网络抄袭现象严重;

4.文章缺乏细节描写,作文长时间停留在一定水平上。

造成这种现状的最主要的原因有:

1.学校基于学生安全的考虑,带领学生体验生活几乎为零;

2.从家庭教育看,由于现今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都是家庭的宠儿,做事常常是由父母、长辈包办代替,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参与社会体验的机会少之又少,造成了生存能力低下;

3.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也严重束缚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教师出题、学生写文、教师批改、讲评作文模式。这种模式,忽视了作文前的准备活动,学生的思路没打开,就盲目去写。

久而久之,造成了写作素材的空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手中无行,眼中无物,脑中无感,如何做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因此我们课题组提出《巧设情景,提升小学生细节描写能力的训练研究》课题研究。本课题将在前人研究体验的基础上,面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对“运用情境创设,训练学生细节描写”这一块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以达到“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真情作文”的研究目标。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

研究的主要内容:

1.如何有效地创设各种细节描写的情境。

2.有针对性的进行细节描写的专项训练。

3.将细节描写有效地整合在作文中,有选择性的利用细节描写将作文写生动,具体,有真情实感。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是:文献调研------资料收集-----数据分析-------专题讨论------阶段成果--------最终成果。

方法:

(1)文献研究法。搜集和整理有关小学生作文指导的书籍、报刊、杂志指导课题研究。

(2)调查研究法。调查学生、教师、家长对小学生作文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课题研究。

略。

(3)专项训练法。结合情境的创设,对细节描写进行专项训练。结合实际,以日记为载体加强巩固训练。

(4)行动研究法。以小学阶段各单元作文作为研究素材。精心设计教案,结合学生现有实际、加强细节描写的综合运用,不断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策。

三、理论依据及培养原则

(一)理论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小学生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于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3.情境创设理论依据:创设教学情境是课堂生活化的基本途径。创设教学情境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体验。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构建"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拓展"的基本教学模式,是小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

(二)培养原则

1.趣味性原则

歌德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习作能力的培养,既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又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因而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首先要激发其对习作训练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习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发挥各自的特点,在课堂上尽量多创造说话机会,在课外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锻炼学生的习作能力,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2.激励性原则

威廉·詹姆斯说过:“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农村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必须遵循激励性原则。在每次训练中,教师都要设法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充分肯定其有点,并适当加以引导和纠正,让学生在训练中体验到成功的愉快,享受尊重,以此来激发学生更大的潜能。

3.思维性原则

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本身是一种思维训练,人们在写作时候,思维的高低决定了写作的逻辑性、条理性,写作速度反映了思维的速度。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既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在学生的习作中,经常会出现表达与思维的脱节,影响了表达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事物,诱发他们的想象、联想,理清表达事物的顺序。要有针对性地结合阅读和写作教学,加强训练,以扩大视野和增加思维的敏捷度。

4.示范性原则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教胜于言教,况且小学生的向师性,模仿性比较强,教师的写作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也就是说,教师教学习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制约教学效率的高低,好的影响便会对学生产生春风化雨般的效果。因此,教师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必须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在示范中指导,在指导中示范,使学生有例可仿,有章可循,兴趣浓厚,效果定会更佳。

5.主体性原则

在习作训练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亲自参与综合活动,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获得习作能力的有效发展。

四、课题研究实施的过程

(一)准备阶段

2018年10月---2019年1月,

1.搜集资料,了解国内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研究的深度、广度和已有的情况),建立课题的实验设想;

2.撰写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等。

3.调查研究学生作文现状,总结分析相对应的单项训练;

(二)研究阶段

2019年1月----2019年6月,探索、构建情境创设,细节描写专项训练的教学的模式;针对性的单项训练:创设情境,训练学生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的能力。

2019年7月----2020年1月,结合单项训练的结果进行有效综合训练,将细节描写的方法运用到作文当中去,使之具体,生动,有质感。有针对性地开展课题研究的研讨活动——观摩研究课,个人资料准备等。

(三)总结阶段

2020年1月----2020年4月,

梳理过程性材料,进行课题资料整理、分析和撰写课题研究报告,论文、案例结集,接受专家鉴定。

五、课题研究的探索历程

1.加强自身文化修养,提高教学科研的能力,本课题自立项后,就制定出读书计划,并积极读书,为课题的顺利实施打好坚实的基础。

2.创设情境,让孩子们乐于习作。情景教学,会让学生兴趣盎然,而以景助说,则令同学们乐此不疲。因此在语文教学上,我们尽量多想办法,创设情景,让学生乐于习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情境,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习作交流气氛,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习作欲望,乐于习作,善于修改,是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充分创设习作情境,加强学生的专项训练,才能有效地将细节描写融入习作中,将事物写具体。比如说刘坤老师的《提示语的用法》细节描写专项训练课,教师就创设了不同的情景进行教学,效果特别明显。

3.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注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即:在阅读教学中教会习作方法,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培养习作谋篇布局的建构能力。比如于伟丽老师的《细节描写专项训练—动态描写》充分利用语文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探寻如何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我们课题组成员利用一切机会,开展语文实践,让课堂成为习作训练的演练场,让生活成为学生习作能力的实战地。例如:戴贵全老师的《候车》实践活动的创设。

课题组成员利用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习作训练。例如:学校的大型活动,升旗仪式,经典诵读活动,晨读,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等等。

六、课题主要研究成果

于伟丽老师的教学设计,课件设计《细节描写训练—动态描写》

刘坤老师的教学设计《双引号的用法》;

戴贵权老师的教学设计《谈习作中的语言描写训练》;

宁文丽老师的教学设计《提示语的教学》;

孙鹤霞老师的论文《作文中的人物细节描写》;

张丽艳老师的教学设计《美丽的春天》。





















献花(0)
+1
(本文系泷樟书苑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