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方西方社会的两个节点看中国的复兴历史发展有其内在规律,亦有迹象可寻,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在相同的历史阶段总会有相似的表现。从比较的角度把握 中国社会今天所处的历史阶段,对于我们评价历史,展望未来,不无裨益。我们知道,西方近代以来有两个重要的关节点,我们了解了关节点,也就 了解了西方社会的大致进程,而不会因为他今天的发达就去美化它的历史。这两个关节点是十四世纪的文艺复兴和十八世纪的工业革命。十四世纪的 文艺复兴是西方社会从古典时期向现代社会的转折点,是世界现代社会的原点;工业革命是西方思想革命、宗教革命、制度革命的最终落脚点,是中 西方实力逆转的关节点,在这个点之前,西方是仰视中国,技术进步发生于中国,在这个点之后,西方俯视中国,技术进步全部发生在西方。西方从 古代转向现代的原因,很多人以为是黑死病,这是非常无知的看法。思想的转变只能从思想的发展和交流中把握,而不能归之于疾病。西方文艺复兴 的根本原因在于蒙古的西征,蒙古的西征对欧洲有两个影响,一个是为西方传播了东方的世俗思想,一个是为西方传播了东方的技术,蒙古西征为欧 洲带去了思想和技术的巨大红利,却免去了铁蹄的践踏,这是欧洲发生文艺复兴的根本原因,欧洲很多有识之士早就看到了这一点,他们指出所谓的 文艺复兴,并不是复兴那个已经死去的古希腊文明,而是蒙古帝国精神的复活。当东方的世俗思想传到欧洲时,对于处于宗教控制下的欧洲,所产生 的震动是巨大的。这种震动的的结果是让人们开始关注现世的快乐,而不再寄托于来世的天国,这种思想的发展,引发了欧洲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在十八世纪之前,中国的思想始终是西方社会的指路灯,被西方哲人所推崇。正是东方的世俗思想和西方平等思想的结合,产生了西方现代的法制、 契约、人权等价值观,催生了西方的嬗变。我们看一下从文艺复兴到工业革命这一段时间,西方经历了什么。从对待中国的态度上,从文艺复兴开始 ,经历了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在这一阶段,西方对中国是疯狂崇拜和搭理模仿,中国,中国的物产,中国的思想都是欧洲所喜欢的 ,到了工业革命,这一切发生了逆转,西方对中国的态度变成了俯视和鄙视,因为从工业革命开始,中西方的地位逆转,西方走向了工业化的道路, 中国还在原地踏步。从欧洲自身来看,他完成了对中国世俗思想的吸收和改造,形成了西方的现代思想。可见,即使西方当时那么崇拜中国,也没有 完全照搬中国的做法,那些宣称中国要照搬西方的说法,非蠢既坏。西方在学习中国的同时,也在回溯历史,从历史遗产中寻找前进的动力,建立文 化自信。这也是西方一致认为西方的这次发迹是“文艺复兴”的原因所在,并没有把它称为中国化或者世俗化。文明复兴必然在汲取外来文化之后回 溯历史,从历史中汲取力量,西方文艺复兴是,中国当前也是。我们回看一下中国近代史,中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进入近代社会,这个时 候,西方的工业革命已经发生一个世纪了,而中国依然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也就是从这时开始,中国人开始仰视西方,开始学习西方,开始推 崇西方,正如民国学者胡适所言,中国是百事不如人。他的这个观点反映了在西方文明的压力之下中国人对西方推崇的程度。在推崇西方的同时,我 们也要回溯历史,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汲取力量,汲取自信,只有建立了文化自信,我才能脱胎换骨,才能行稳致远。客观地讲,西方思想对我们的 冲击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个是冲击了传统式的宗法思想,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另一方面则严重打压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中西方的这种思想的交流 沟通,如同中国世俗思想传到欧洲引发新变一样,西方的这种基于个人主义的思想同样在中国落地生根,并和中国传统的整体观念结合,产生了适合 于中国的思想和制度。这就是中国复兴的基石。中国复兴必然是以文化复兴为其先声,如同欧洲复兴的时候回溯到希腊,重传统文化中寻找智慧和自 信一样,中国的复兴也必然回溯历史,从历史中寻找智慧和自信,从历史中寻找力量。如果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开始接受西方的影响,相当于欧洲时期 的蒙古西征,那么,历经百余年的吸收整合,中国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正在进行属于自己的“工业革命”,中国所有的变革,思想的、政治的、经 济的,最终都落实到技术革新。现在,还只是中西方角色对换的开始阶段,正所谓“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未来的路还很长,未来的成就不可限量 。或许,当中国真正全面崛起之后,后人会疑惑今天的我们为什么会对于些小成就就如此开心,我们会告诉他,正是我们一步步的努力,才成就了你们的辉煌。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