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金字塔》教学设计
2021-03-24 | 阅:  转:  |  分享 
  
20.金字塔

课题 课型 ? 授课

时间 ? 教学

目标 2个生字,读准字音,理解字义。

2.指导学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清文章脉络。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体会金字塔的雄伟与神秘,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4.了解两篇课文介绍金字塔的不同方式,发现两篇课文中相互印证的内容。

5.搜集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金字塔。 教学

重点 教学

点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分钟 ……)【出示课件2】

(3)说到埃及,你又会想到什么?(举世闻名的建筑“金字塔”。)【出示课件3】

(4)展示资料:老师曾经让同学们课下收集有古关埃及和金字塔的图文资料,谁来展示一下你收集的资料。(利用投影展示多个同学收集的资料。)【出示课件3、4】

2.导入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让我们和作者穆青一起走进非洲沙漠,一起到神秘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板书课题:金字塔)

【出示课件5】

穆青(1921---2003),当代著名新闻记者。 ?

从交流学生熟悉的四大文明古国导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对接下来关于金字塔的学习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新课

教学

()分钟

1.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词语,扫除字词障碍。

2.【出示课件6】出示课文中的生字词语。

3.指名读词语,相机解释词语意思。

三、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一)学习《金字塔夕照》

1.(板书:金字塔夕照)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圈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2.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发言。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出示课件7】

(1)文章采用描写式开头的写法,通过把对金字塔壮丽景色的描绘来作为文章的开头,用形象的描绘推出说明对象,给读者以形象、具体的感受。

在金色的夕阳下,……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这些文字调动了读者的视觉和听觉,又因循着语言固有的意思和想象的功能,是语言艺术与视觉艺术交融渗透的产物。通过这些极具色彩的景色描写,使得文章信息含量巨大,加上光与影的刻画更细致入微,给人呈现一种立体画面感。高超的表现艺术与表现技巧造就了文章绝美的意境。)(板书:开阔而雄浑的画卷)

(2)文章对意境的描绘十分出色。文章意境之美,可以说是得益于其对音乐、美术、摄影等的借鉴上。作者十分善于捕捉和表现瞬间性的、局部性的特色,并且充分运用文字表现色彩、光线及其带来的感受,例如:

【出示课件8】

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

这些文字调动了读者的视觉和听觉,通过这些极具色彩的景色描写,使得文章信息含量巨大,加上光与影的刻画更细致入微,给人呈现一种立体画面感。高超的表现艺术与表现技巧造就了文章绝美的意境。



【出示课件9】

(3)接着作者又写在金字塔边看到的情景及自己的感受。

从少小时候起,我就听说到过许多有关金字塔的传说,向往着它神秘的风采。如今,当我来到金字塔下,望着这人间的奇迹,更经不住思绪激荡。我不知道“金字塔”这个译名中的“金”,最早是怎么到来的,究竟出于象形,还是会意?无论哪一种考虑,我认为都是绝妙的。说它象形,你看它多像一个“金”的汉字;说它会意,几千年来,在人们的心目中,金字塔不愧是熠熠发光的珍宝,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无疑比金子还要贵重。

①作者运用浓重笔墨描述自己的感受,歌颂了人类伟大的创造。

②这些形象的描绘,描绘出金字塔的神秘和绝美,十分形象、具体。就这样,作者层层展开,带领着读者一起欣赏它的外部形象——多像一个“金”的汉字,感受几千年来金字塔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不愧是熠熠发光的珍宝,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无疑比金子还要贵重。(板书:比金子还贵重)

【出示课件10】

(4)最后,作者通过金字塔自身的鲜明对照,抒发了对金字塔夕阳无限好令人陶醉的情怀,饱含作者对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人类伟大创造的歌颂,同时又有作者眼见的现实写照,流露出作者内心真实的情感。(板书:怀古的幽思)

那一片迷人的金色,简直把你融化进一个神奇的境界,使你充满豪迈的感受,引起无边的遐想,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怀古的幽思。



4.教师小结:《金字塔夕照》既是一篇典型的“风貌通讯”,又是一篇独具匠心、极具意境之美的散文。在作者流畅又饱含韵味的文笔下,展现出了一幅幅金字塔在夕阳照耀下的美丽图景,描述厚重文化遗产,歌颂人类伟大创造。

5.学生自由朗读全文。

(二)学习《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1.(板书:不可思议的金字塔)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借助课文旁边的批注读懂课文,也可以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2.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发言。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引导交流:

(1)从金字塔的重量、体积、底面积了解到金字塔的庞大。【出示课件11】

塔的重量:约600万吨

塔的体积:约260万立方米

塔基面积:约5.3万平方米

作者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具体数字进行说明,准确地说明了金字塔重量大、体积大、底面积大的特点。

作者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通过具体数字使人感受到修筑工程的浩大、艰巨,其规模的巨大而令人惊叹。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板书:工程的浩大、艰巨,其规模的巨大)

(2)建造金字塔过程中的采石、运输、施工等至今仍是未解之谜。(板书:建造工程未解之谜)

【出示课件12】

用大约230万块石材砌成,平均每块重2.5吨。整个胡夫金字塔相当于50层楼高,塔基面积有126个篮球场那么大,体积是1万多个教室的总和。

当时的人们是怎么修筑金字塔的?

你能说一说当时的人只怎样运送这些石头的吗?

(3)如此精湛的工艺,出自几千年前的工匠之手,叫人难以置信。金字塔以其高超的建筑技巧而得名。

【出示课件13】

塔身是由一块一块的石头叠加而成的,中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黏着物。每块石头都磨得很平,至今仍很难用一把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

你能说一说当时的人是怎样将这些石头叠加在一起的吗?

(4)数据之谜:更为令人吃惊的奇迹,并不是胡夫金字塔的雄壮身姿,而是发生在胡夫金字塔上的数字“巧合”。(板书:数据未解之谜)

【出示课件14】

塔高的10亿倍正好是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从塔基的正中间向正南正北画一条延长线,正好可以把地球上的陆地、海洋分成相等的两半。

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数字“巧合”还在不断地出现:【出示课件15】

几个数字所显示的精确的等式,使考古学家、建筑学家、地理学家、物理学家都迷惑不解。

等式一∶(金字塔)自重×l0l5=地球的重量

等式二∶(金字塔)塔高×l0亿=地球到太阳的距离(1.5亿公里)

等式三∶(金字塔)塔高平方=塔面三角形面积

……

谁能相信,这一系列的数据,仅仅是偶然的巧合?

还有,金字塔的塔基正位于地球各大陆引力中心。

还有,大金字塔的尺寸与地球北半球的大小,在比例上极其相似。

这些数字的“巧合”说明了什么呢?

(5)古埃及一览:了解古埃及其他方面的文明成就。

①金字塔为什么要建在尼罗河的岸边?(人类的文明大多发育在河流沿岸,在那个时期人们都是沿河流定居的。尼罗河水每年定期泛滥,淹没陆地,滋润土壤,使耕地肥沃,农业发达。埃及因此成为历史上最早不用将全部劳力投入到农业生产的国家之一。剩余的劳动力可以放在其它用途,比如建造金字塔。)

②几千年前,埃及人已经在天文学、数学、几何学、地理学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比如,在天文历法方面,他们将一年定为365天,并规定每年12个月,一个月30天,剩余5天作为节日。

③古埃及人很早就掌握了精湛的造船技术。(1954年在胡夫金字塔旁的地下发现的大木船,也是用作运载国王灵魂升天的。)

④除了金字塔,古埃及人还有石窟陵墓、神庙等多种令人惊叹的建筑成就。

(三)引导学生了解两篇课文中的相互印证的内容。

【出示课件16】

1.金字塔的建造位置:

(1)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金字塔夕照》

(2)尼罗河被称为埃及的母亲河。它每年定期泛滥,给河两岸带来肥沃的淤泥。金字塔就建在尼罗河的西岸。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出示课件17】

2.周围的环境:

(1)远远望去,它像漂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似乎一切金色的来源,都是从它们哪里放射出来的。

《金字塔夕照》

(2)古埃及人很早就掌握了精湛的造船技术。这些船能在尼罗河上航行。

在尼罗河上游,考古学家发现了古埃及人的采石场遗迹。

除了金字塔,古埃及人还有石窟陵墓、神庙等多种令人惊叹的建筑成就。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出示课件18】

3.智慧的结晶:

(1)从少小时候起,我就听说到过许多有关金字塔的传说,向往着它神秘的风采。如今,当我来到金字塔下,望着这人间的奇迹,更禁不住思绪激荡。……说它会意,几千年来,在人们的心目中,金字塔不愧是熠熠发光的珍宝,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无疑比金子还要贵重。

《金字塔夕照》

(2)用大约230万块石材砌成,平均每块重25吨。整个胡夫金字塔相当于50层楼高,塔基面积有126个篮球场那么大,体积是1万多个教室的总和。

塔身是由一块一块的石头叠加而成的,中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黏着物。每块石头都磨得很平,至今仍很难用一把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出示课件19】

4.不解之谜:

(1)那一片迷人的金色,简直把你融化进一个神奇的境界,使你充满豪迈的感觉,引起无边的遐想,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怀古的幽思……

《金字塔夕照》

(2)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塔高的10亿倍。从塔底的正中间向正南正北画一条延长线,可以把地球上的陆地、海洋分成相等的两半。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金字塔。

1.小组讨论:金字塔是怎样建成的?借助课文内容,大胆推测,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意见。(学生结合课文讨论,教师巡视)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教师评议。 ?





让学生在学会字词,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放手学生小组交流,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自觉投入到探究交流之中。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充分的读、思、想、论、写、说,合作、商量,积极参与,随时询问老师,深刻地与文本、与同学、与老师对话,从而获得自我感悟。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 ? 让学生撰写调研报告,既是课内的总结,又是课外的延伸。鼓励学生通过课外查找积累资料,把研究引向更大的课堂,引向更深的层次。 板书

内容

开阔而雄浑的画卷

金字塔夕照比金子还贵重

怀古的幽思

金字塔埃及人的勤劳和智慧

工程的浩大、艰巨,其规模的巨大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建造工程未解之谜

数据未解之谜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读音。

1.古老的万里长城简直像是用纯金铸(zhùzù)成的,它不愧(guǐkuì)是熠(xíyì)熠发光的珍宝,站在长城上引起人们无边的遐(xiájiá)想和怀古的幽(yòuyōu)思……

2.巴黎埃(āiài)菲(fēifēn)尔铁塔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技术杰作,是法国巴黎的重要景点和突出标志。

二、选词填空。

飘浮飘扬漂浮

1.五星红旗迎风()。

2.落叶在水面(),越来越远。

3.瓦蓝的天空中()着几朵白云。。

精巧精致精美精湛

1.妈妈送给我的生日礼物包装()。

2.展览会上的工艺品件件都很()。

3.金字塔宏伟而又()。

4.古埃及人很早就掌握了()的造船技术。 【答案】

一、1.铸(zhù)愧(guǐ)熠(yì)遐(xiá)幽(yōu)

2.埃(āi)菲(fēi)

二、1.飘扬2.漂浮3.飘浮1.精美2.精巧3.精致4.精湛 课后反思 《金字塔》着重介绍世界奇迹之一的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写出了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用的办法,热情讴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读通文章之后出示一些重点语句。我在教学中能够放手给学生,让他们在文本中充分品味挖掘语言的魅力内涵。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要点,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在阅读和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进行思想情感的激发。再通过教师的点拨指导,认识上就更深一层次,对今后的阅读帮助很大。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全文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语言平实流畅,描写细致。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写出了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热情讴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借物写人,借“金字塔”建筑,讴歌古埃及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以及勤劳。两篇课文在结构、内容上都有许多相似之处,许多内容互相印证。

【作者介绍】

穆青(1921---2003),新华通讯社原社长、当代著名新闻记者穆青,他的新闻作品、新闻主张和新闻实践,均为20世纪中国新闻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古埃及

古埃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中下游地区,是典型的水力帝国,受宗教影响极大,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就是古埃及人对永恒观念的一种崇拜产物,也是法老的陵墓。除了金字塔以外,狮身人面像、木乃伊也是埃及的象征。

古埃及文明形成于6000年前(公元前4000年)左右,古埃及前王朝开始于5500年前(公元前35世纪)左右时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朝,终止于公元前343年波斯再次征服埃及。

金字塔

金字塔在埃及和美洲等地均有分布。现在的尼罗河下游,散布着约80座金字塔遗迹。最大的是开罗郊区胡夫的三座金字塔。

狮身人面像

狮身人面像,是一座位在卡夫拉金字塔旁的雕像,外型是一个狮子的身躯和人的头。位于埃及开罗西萨市南郊沙漠中,在金字塔的前方,为著名的景点。

古埃及人在“大金字塔”附近建造了一座“人面狮身像”。至今仍然没有人确定建造这座由“狮身”与“人面”组成的巨大石雕的原因。一些人相信“狮身人面像”可能是金字塔的守护神,另一些则认为它是古埃及伟大文明的象征。

尼罗河

尼罗河是一条流经非洲东部与北部的河流,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尼罗河长6670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尼罗河从苏丹首都向北穿过苏丹和埃及,所经过的地方均是沙漠。从古代开始埃及的文明就依靠尼罗河而形成和兴旺。除海港和海岸附近的城市外埃及所有的城市和大多数居民住在阿斯旺以北的尼罗河畔,几乎所有的古埃及遗址均位于尼罗河畔。

【与课文相关的其他资料】

有关文章

埃及的金字塔

在埃及首都开罗西南面金黄色的沙漠中,可以看到一座座巨大的角锥形建筑物。它们巍然屹立,傲对碧空。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坟墓。大约在公元前27世纪,埃及古王国由法老统治。法老死后,他们的尸体都埋葬在巨大的石头坟墓里。这些坟墓底座是四方形,愈往上愈小,最后成为尖顶。因为它们的轮廓有点儿像汉字的“金”字,所以称为金字塔。

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勤劳而聪明的埃及人想出了许多科学的方法。他们把石头放在木橇上,用人或牲畜来拉。载着很重石块的木橇在不平整的路上拉不动,于是他们又专门修了一条石路。

开始砌金字塔了,当时没有起重机,怎样把这么多巨大的石块垒起来呢?据说是先砌好地面的一层,然后堆起一个和这一层同样高的土坡,人们就顺着倾斜的土坡把石块拉上第二层。这样一层层砌上去,金字塔有多高,土坡就有多高。塔建成后,土坡变成了一座很大的山。然后人们又把这座土山移走,让金字塔显露出来。

现在,这些金字塔矗立在起伏的黄沙之中已经有四五千年了。它们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比一比,组成词语。

铸()愧()熠()遐()埃()

寿()魂()皆()假()挨()



非()逢()监()放()甚()

菲()缝()滥()淤()湛()

二、照样子写几个表示颜色的词语。

黄澄澄金灿灿



三、把下面句子中划线部分换成一个词语,意思不变。

1.几千年来,在人们的心目中,金字塔不愧是鲜耀地发着光的珍宝,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无疑比金子还要贵重。()

2.尼罗河被称为埃及的母亲河,它每年定期河水溢出,淹没土地,给河两岸带来肥沃的淤泥。

()

3.除了金字塔,古埃及人还有石窟陵墓、神庙等多种令别人感到惊讶和赞叹的建筑成就。()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远远望去,它像漂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似乎一切金色的来源,都是从它们哪里放射出来的。你看,天上地下,黄澄澄,金灿灿,一片耀眼的色调,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

1.从选段第一句话我们了解到金字塔位于();从第二句“沙海”一词,我们了解到沙漠的()的特点。

2.“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表达了作者对金字塔和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

3.这段文字刻画细致入微,通过这些极具()的景色描写调动了读者的(),给人呈现一种立体画面感,高超的表现艺术与表现技巧造就了文章绝美的意境。

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描写一下你的文具盒吧。











参考答案:

一、铸造寿命;愧疚灵魂;熠熠生辉皆大欢喜;遐思假期;埃及挨着;非常不菲;相逢缝隙;监视泛滥;放学淤泥;甚至精湛

二、红彤彤白茫茫黑乎乎黑幽幽白花花绿油油

三、1.熠熠发光2.泛滥3.令人惊叹

四、1.沙漠中、尼罗河沿岸广大2.赞叹3.色彩视觉

五、示例:我有一个长方形的文具盒,它长20厘米,宽5厘米,高2厘米。盒面上那精致的图案,特别引人注目:那活泼的小红兔,正对着我“微微笑”。还有一些调皮的小桔子,它们表情不一:有的开怀大笑,有的目瞪口呆,还有的愁眉苦脸,有趣极了。文具盒不光图案逼真,漂亮,而且样式新颖,使用方便。轻轻打开“文具城堡”的“大门”,你就会发现:“居住”在内的文具还真不少呢。盒内分上,下两层,上层有性格爽直的钢笔和几支普通的铅笔,都被削得尖尖的放在那里,无声无息,仿佛在酣睡。一支黑色三角形的水芯笔也排在哪儿。掀开上层,下层又分成几个格:又细又长的格内,分别“住着”自动铅笔和铅芯;自动铅笔旁又有两个差不多大小的“房子”,“房主”分别是刨笔刀和橡皮檫。文具盒,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保管着我的学习用品,为我服务,他永远都是我的好朋友。。





献花(0)
+1
(本文系江桥小学李...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