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教学设计《网络安全与道德》-3月份
2021-03-29 | 阅:  转:  |  分享 
  
《网络安全与道德》教学设计江桥镇中心学校杨洁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主要包括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计算机、手机病毒、安全软件、网络安全的防范
措施、遵守网络规范五个方面的内容。本节课理论的讲解和论述较多,因此在知识点学习过程中借助视频、图片和生活案例再现来加强感性认识,提
高学生兴趣。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思维正从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过渡,因此在知识的呈现上注意具体性,形象性。现在大多数六年级的学生虽然都
接触过电脑或手机,但网络安全防范意识不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逐步培养学生保护信息资料和正确使用网络的能力。教学重点:1、掌握一定
的计算机网络和安全的防范措施2、理解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规范自身言行教学难点:能够说出电脑病毒和手机病毒的特点教学目标1、能够说
出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2、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网络安全素养和防范意识以及保护个人信息资料的安全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并在互联网上传播正能量的品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播放病毒入侵电脑的视频,导入新课展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1、影响网络安全的
主要因素;2、知道安全工具的作用和注意事项3、了解安全防范措施和使用电脑习惯,能比较安全地使用计算机;4、了解上网安全建议和青少年
网络文明公约,规范自身言行。三、新知教学,任务驱动任务一: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网络安全,网络安全包含哪些内容1、提出问题:1、什么是
网络安全;2、网络安全包含哪些内容?2、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3、学生阅读后回答问题什么是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
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更改,破坏,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的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2、网络安全包括哪
些内容?系统安全:物理运行、信息安全、安全保密电脑网络网络安全手机网络信息传播安全:个人信息信息内容安全:传播信息的安
全性任务二、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计算机病毒,什么是手机病毒1、播放视频2、提出问题:1、什么是计算机病毒;2、什么是手机病毒?3、指导
学生观看视频后,结合教材找到问题的答案4、学生根据视频、教材回答问题1、计算机病毒定义计算机病毒:是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破坏计
算机功能或者数据代码,能影响计算机使用,能自我复制的一组指令或者程序代码。2、介绍手机病毒手机病毒: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破坏性的手机
程序,它一般是利用发送短信,彩信,电子邮件,浏览网站,下载铃声,蓝牙等方式进行传播。任务三:复习旧知,会用网络资源查找资料1、提出
问题:常用的安全软件有哪些?2、布置任务:利用网络查找常用的安全软件3、学生学会使用网络查找常用安全软件,并向同学介绍任务四:了解
安全软件不是万能的,保证安全使用网络,还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1、提出问题:还有哪些网络安全防范措施?2、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查找相关内容
3、请学生介绍在网络上查找到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情景再现:加深学生对网络安全防范的感性认识情景1:以班主任身份给学生打电话借钱情景2
:学生以中奖的方式,要求另位学生先行支付运费情景3:以网商身份要求某位学生提供个人信息,包括住址,身份证号,电话号,工作单位名称和
地址。(按课程进度选择数量)任务五:了解并牢记网络文明公约内容,文明使用网络1、提出要求:要遵守网络道德行为规范,牢记网络文明公约
2、学生齐读,加深印象四、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五、作业完成博弈舞台的两个任务+1,下节课交流反思:1、过程安排:各环节相
接过于死板,课堂气氛不活跃;2、教学过程:学生自主学习环节少;3、情景再现部分课前应当适当安排,缺少预习环节;4、课件整体布局有待提高。
献花(0)
+1
(本文系小杨说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