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711身部
2021-04-01 | 阅:  转:  |  分享 
  
七划

身部

身射躬躯躭躳躲躱躴躶躺躿軀軃

身(shēn申)

身躯的总称。《诗·秦风·黄鸟》:“人百其身。”《论语·乡党》:“必有寝礼,长一身有半。”《楚辞·九歌·国殇》:“身首离兮心不惩。”《孟子·告子下》:“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礼记·哀公问》:“身也者,亲之枝也。”《礼记·祭义》:“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说文》:“身,躬也。象人之形。”

《诗·大雅·大明》:“大任有身,生此文王。”这里用为怀孕之意。

《管子·幼官》:“身仁行义,服忠用信则王。”《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韩非子·五蠹》:“免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这里用为自己、自身之意。

古同“申”。《管子·问》:“以来远人,十六道同身。”《管子·白心》:“正名自治之,奇身名废。”《鬼谷子·谋篇》:“其身内其言外者疏;其身外其言身者危。”这里用为申告之意。

射(shè摄)

《易·井·九二》:“井谷,射,鲋,瓮,敝,漏。”《易·解·上六》:“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易·旅·六五》:“射雉,一矢亡;终以誉命。”《书·盘庚上》:“予告汝于难,若射之有志。”《诗·小雅·车舝》:“式燕且誉,好尔无射。”《诗·大雅·思齐》:“不显亦临,无射亦保。”《论语·八佾》:“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礼记·中庸》:“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孟子·滕文公上》:“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荀子·君道》:“君射,则臣决。”《韩非子·内储说上》:“李悝断讼以射,宋崇门以毁死。”《吕氏春秋·重言》:“有鸟止于南方之阜,三年不动不飞不鸣,是何鸟也?王射之。”高诱注:“使王射不动不飞不鸣何意也。”《礼记·射义》:“射之为言者,绎也……绎者,各绎己之志也。”《广雅·释言》:“射,绎也。”这里用为猜度、陈述之意。

《诗·周颂·清庙》:“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管子·法禁》:“则大臣之赘下而射人心者必多矣。”《管子·国蓄》:“凡轻重之大利,以重射轻,以贱泄平。”《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射者众,故人主共矣。”《新唐书·食货志》:“江淮豪贾射利。”这里用为谋求、逐取之意。

射干:又名乌扇,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入药,有解热解毒的作用。《荀子·劝学》:“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

躬(gōng工)躳

《易·蒙·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易·震·上六》:“震震不于其,躬于其,邻无咎。”《易·蹇·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易·涣·六三》:“涣其躬,无悔。”《诗·邶风·谷风》:“我躬不阅,遑恤我后!”《诗·邶风·式微》:“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马瑞辰通释:“躬亦穷之省借。”《诗·小雅·小弁》:“我躬不阅,遑恤我后。”《诗·大雅·召旻》:“职兄斯弘,不灾我躬。”《论语·子路》:“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潞子为善也躬,足以亡尔。”王引之述闻:“古字躬与穷通,躬当读为穷。潞子之为善也穷,言潞子之为善,其道穷也。”《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书·朱巳谓魏王》:“皆识秦之欲无躬也,非尽亡天下之兵而臣海内,必不休。”这里用为穷尽之意。

《书·大禹谟》:“嘉乃丕绩,天之历数在汝躬,汝终陟元后。”《书·汤诰》:“朕弗敢蔽,罪当朕躬。”《诗·卫风·氓》:“静言思之,躬自悼之。”《诗·小雅·节南山》:“弗躬弗亲,庶民弗信。”《诗·小雅·雨无正》:“维躬是瘁,哿矣能言。”《诗·大雅·文王》:“命之不易,无遏尔躬。”《诗·大雅·云汉》:“耗斁下土,宁丁我躬。”《论语·里仁》:“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述而》:“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仪礼·士昏礼记》:“已躬命之。”《国语·越语下》:“王若行之,将妨于国家,靡王躬身。”《史记·教本纪》:“百官之非,宜由联躬。”这里用为自身、身体之意。躬行:身体力行。

躯(qū曲)軀

躯蜚:昆虫名。草螽。一种有害的小飞虫。《鹖冠子·天权》:“鸟乘随随,躯蜚垂鞦。”

躭(dān耽)

古同“耽”。

躳(gōng躬)

古同“躬”。

躲(duǒ朵)躱

汉以后字。

躴(láng郎)

汉以后字。

躶(luǒ裸)

古同“裸”

躺(tǎng倘)

汉以后字。

躿(kāng康)

汉以后字。

軀(qū曲)

见“躯”。

軃(duǒ亸)

古同“亸”。

















先秦古籍用字字典身部









1239

中国传统文化网www.chinactwh.comwww.chinactwh.com中国传统文化网







献花(0)
+1
(本文系先秦古文字...原创)
类似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