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病理辨证体系版方证分析(按字母排序版第一版)(1)
2021-04-01 | 阅:  转:  |  分享 
  
病理辨证体系版方证分析

先整体看一下,在胡希恕经方学术体系的基础上,所整理出来的十二字的经方病理辨证体系。这十二个字是:表、里、半、水、血、气和阴、阳、寒、热、虚、实。前六个字代表的是六大类不同的疾病类型。后六个字代表以上不同类型的疾病所发生的疾病性质。这套辨证体系可以合理的涵盖所有经方方证的病理要素。

下面简单介绍辨证体系的构成:

表证:包括阳性表证(即太阳病),和阴性表证(即少阴病)。前者典型方证有桂枝汤证、麻黄汤证等,后者的典型方证有桂枝加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证等。

里证:包括阳性里证(即阳明病)和阴性里证(即太阴病)。前者的典型方证有白虎汤证、承气汤等,后者的典型方证有四逆汤证等

半表半里证:包括阳性半表半里证(即少阳病)和阴性半表半里证(即厥阴病)。前者的典型方证有小柴胡汤证、泻心汤证等,后者的典型方证有乌梅丸证等。

水证:包括人体津液虚的水虚证和停饮水泛的水实证。前者典型方证有麦门冬汤证、竹叶石膏汤证等,后者的典型方证有五苓散证、猪苓汤证等。

血证:包括血液虚损的血虚证和血液瘀滞的血实证。前者典型方证有当归芍药散证、胶艾汤证等,后者的典型方证有抵当汤证、桂枝茯苓丸证等。

气证: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疾病类型,经方中有一类方证是以人体有形或无形之气的失常为主要特征的,这类方证从病理上无法合理的概括到以上五类疾病中去,如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的气滞、橘枳姜汤证的气逆、奔豚汤证的气上冲等,我们将此类方证都归“气证”这样一种疾病类型。气证这类疾病以实证为主,上述的几个方证都属气实证。有的方证也有气虚的属性,但多为非主要的病理要素,如栀子甘草豉汤证的“少气”即较为典型的气虚证。

虽然以上六种疾病类型可以非常合理的涵盖所有的经方方证的基本病理特征,但是还需要对每一种疾病具体发生了什么性质的病变进行进一步界定,这就是后六项辨证要素的内容,即阴阳、寒热、虚实。

阴阳:是用来界定上述某种类型的疾病在人体机能上所发生的病变性质的。阴性证是指人体机能偏于沉衰;阳性证则是指人体机能偏于亢奋。比如桂枝汤证就是阳性的表虚证,当桂枝汤证陷于机能沉衰后就变成了桂枝加附子汤证,也就成了阴性表虚证。其他疾病类型类此。

寒热:是用来界定某疾病类型的寒热属性的。比如白虎汤证是典型的里证中的热证,理中丸证则是典型的里证中的寒证。

虚实:是用来界定某疾病类型在形质上所发生的病变性质的。比如血证,虚损不及者则是血证中的虚证,瘀滞太过者则是血证中的实证。再如水证,津液虚损者即为水虚证,水泛停饮者即水证中的实证。

经方病理辨证体系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可以把疾病按疾病类型可以分作表证、半表半里证、里证、水证、血证、气证;那么按照疾病的性质呢,又可以分阴证、阳证、寒证、热证、虚证和实证。疾病类型与疾病性质之间又是一个非常错综复杂的关系,就是说不同的疾病类型可以同时在同一个人体上发作,而每一个疾病类型又同时有可能会出现各种性质的体现,阴阳、寒热、虚实,都有可能出现这样的组合。那么这个本质到底是什么?我们可以把它叫做是经方的病理,它辨的就是病理,实际上这是经方对病理的一个诠释。

按照现代医学对病理的解释,所谓病理就是人体在外界的某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人体的某个器官发生了什么样的具体的病变,它是以人体对疾病的最基础的研究,然后来定义的。从这个事物的最基础的部分研究起,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它的这个定义也会在不断的变化更新。而传统医学,也是类似的发展过程,病因研究属于风寒暑湿燥火,观察人体出现的病理变化,最后也要确定一个具体的病变位置,具体的病变的性质,这在方药中教授的著作《辨证论治七步》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经方医学对病理的理解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跟其他医学有着质的不同,它是一种真正的整体观。它认为人患了病以后,不管它具体病变位置是什么,也不管它的具体病变是什么,就根据人体患了病以后,反映出来的症状,判断人体到底发生了什么性质症状的疾病,这么一套辨证方法。假如这个患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那么在经方里边就认为,他是表证,有汗出的就是表虚证,无汗出的就是表实证。至于这个患者具体是什么样的病呢?也有可能是感冒,也有可能是胃炎,也有可能是某种皮肤病等等。他是具体哪一种疾病都没有关系,只要是他患病以后,反映出这样的一组近似的症状,或者说我们经过辨证,定义他是这样一种性质的疾病,那么我们可以把它叫做是表实证或者说是表虚证。有的患者可能表现出阴性的,有的可能表现出亢奋性的,阳性的。

经方病理辨证体系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这一套辨证理论体系应用于临床,可以作为经方应用的一个大纲,一个具有指向性的指导思想。经方病理辨证体系就相当于一个书的目录,或者说相当于我们地理上的具体的省,市,县,这么一级一级的一个划分。那么,有了这个指导性的辨证体系以后,经方才能运用得准确无误。

B

1.白虎汤

病理:里热。

方解:知母6石膏16甘草2粳米3。

知母和石膏都是去热解烦的药;甘草在这个地方,起到一个缓急迫的作用;粳米起到健胃生津的作用。但是这个粳米,你看后世有的,有人就说用山药来代替粳米,那么行不行?我也试过,行。但是还有一个事,要如果说这个人真正热得很厉害的话,像那种热的人差不多都出现昏迷的这种情况,真正是属于里热那种,事实上还是粳米要好一些。为什么?因为粳米是寒性的,那么山药呢,反倒是偏温性。但是它们呢,都能起到一个就是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症状发热烦躁口渴多汗小便短赤面红赤口唇干裂头疼便秘谵语咽干喜饮神昏唇红目赤斑疹呕吐喘促气粗心悸手足逆冷形寒肢冷食欲不振腹泻口臭咳嗽胸痛腹痛。



2.白虎加人参汤

病理:里热水虚。

方解:知母6石膏16甘草2人参3粳米7。

这个方剂就是在白虎汤的基础上加了三两人参。那么白虎汤里边,知母和石膏都是去热解烦的药;甘草在这个地方,因为白虎汤里边就有的,它呢起到一个缓急迫的作用;这个粳米在这儿,实际上粳米的量还不小呢,因为粳米这个东西它是按升的,它是六合,这六合呢,应该是半升还要多一些,粳米呢,比重还挺大的,这个重量应该在100g以上,100g以上的话也将近8两,不到8两的样子,所以说他用的量很大。那么粳米在这个地方,它是一个起到健胃生津的作用。但是这个粳米,你看后世有的人就说用山药来代替粳米,那么行不行?我也试过,行。但是还有一个事儿,如果这个人真正热得很厉害的话,像那种热的人差不多都出现昏迷的这种情况,真正是属于里热那种,事实上还是粳米要好一些。为什么?因为粳米是寒性的,那么山药呢,反倒是偏温性。但是它们呢,都能起到一个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具体到白虎加人参汤,这个人参这一味药,这个作用就非常重要了。因为它就是白虎汤证的基础加上人参,那么这个人参在这个地方,它能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它改善胃对水分的吸收。那个白虎加人参汤有一个特点就是渴欲饮水数升,但是喝了以后为什么渴欲饮水数升?就是他老想喝,喝了以后他还渴。那么为什么会渴?一方面是人体这个里热严重,过于亢奋,再一个就是这个胃对水分的吸收功能不好。他不能很好地把这个水分就转化成人体有用的那些体液。人参就有这种作用。咱把这个人参跟白术比较一下:白术呢,也是胃对水分吸收的不好,但是它这水分在胃里边停的,这个停饮,这个时候你喝白术这类的药,它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如果人喝下去水以后,它未必在胃这个地方停着,但是呢,人体还是缺少津液。这个时候就是说这个胃功能,有效的转化水分的这个效率太低了,这方面的功能不好,人参能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所以说人参是增加津液的。那么,你看那个白术呢,它是祛水的,但是,它们都能改善胃的功能。如果胃里边如果没有停水,你要是吃那个白术的话,反倒是不好。另外说,如果胃在吸收水分的这一方面,没有这方面的缺陷,甚至它没有这种虚弱的这种状态,甚至偏于实,你要是吃人参的话也不好。所以说大柴胡里边就没有人参啊,小柴胡里边有是虚证,但是,大柴胡汤是实证了。

症状:发热、口渴欲饮,饮后口渴不得解、汗出、烦躁、背微恶寒、小便黄赤、尿频量多、头痛、呕吐、四肢厥逆、神昏谵语、失眠、食少纳呆、腹满。

舌质:燥、干、生芒刺、少津、红。

舌苔:黄、燥、白。

脉象:洪大有力、洪数、数。

现代疾病:糖尿病、流感、败血症、湿疹、流行性肝炎、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高血压、斑疹伤寒、日光病、鼻炎、钩端螺旋体病、中暑、热射病、脑出血、甲状腺机能亢进、皮肤瘙痒、皮肤充血、肾炎、胆囊炎、夜尿症、急性食道炎、急性胃炎、急性痢疾、大叶性肺炎、乙型脑炎、流行性脑炎。

3.白头翁汤

病理:里热。

方解:白头翁2黄柏3黄连3秦皮3。

这个方剂当中这四味药,都是寒性的、收敛止利的药,而且呢,也都有清热除烦的这个作用。其中这个白头翁,它还有凉血行,治疗腹痛、衄血、便脓血的这一类特殊的功能。但在《本经》当中,它说白头翁这种药呢,属于温性药。但是在实际临床应用当中呢,就说这个凉血行,清热解烦,这不都是些去热的作用吗。所以说,它应该算是一个寒性药。这个秦皮,在清热止利的同时还有收敛津液、止崩漏带下,治疗一些眼睛方面疾病的作用。那么黄柏和黄连呢,我们就都比较熟悉了。那么这四味药呢,合在一起,就是说对于里热性的这种下利,就有非常好的治疗作用。那么,跟其他的类方比较呢,这个方剂当中,因为有白头翁,这个药和血分有关系,所以说你像里急后重呀,便脓血这一类的特征性症状反应呢,就比别的方证就比较突出一些。

症状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口渴、便脓血、呕吐、食欲不振、神疲、形体消瘦、恶心、小便短赤、面黄、畏寒、身倦、失眠、神昏、面赤大便时有肛门灼热感特征性舌质:红、紫暗和绛。

舌苔:黄、白、白腻。

脉象:弦、数、细数、沉、滑长、濡、虚、弱、微。

现代疾病:痢疾、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滴虫性痢疾、原虫性痢疾、急性胃肠炎、慢性胃肠炎、浅表性胃炎、肠炎、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坏死性结肠炎、肠伤寒、肝炎、黄疸型肝炎、肝硬化、阿米巴性肝脓肿、胆囊炎、短暂阵发性室性心动过、室性早搏(关于心动过和早搏这一类的,在现代医学来看,因为现代医学没有这种寒热的概念,它关注的是体表的温度和体内的温度,像我们中医里边这种寒热的概念它没有。但是说大家看啊,这儿这个心动过,心动过要我们中医说,这不就是脉数吗,一说到这儿,我们中医人人几乎都明白。造成脉数的原因有很多啊,首先说有热可以造成脉数,那么人虚了,有时候也能造成脉数。是不是?那么有表证的时候,表证发热的时候,它也可能造成脉数,很多情况下会造成脉数。所以说这个地方,有时这个心动过跟心脏无关,实际上。当然它这说了啊,是这种,他确实查出来心脏方面确实有这不适应的,有一定的病变的倾向。但是好多情况下,在没有的时候,现代医学反倒是,它觉得就没法解释。但是在中医里边一看呢,就非常清晰。所以我们就比较这东西,你慢慢比,越比较越有味道。为什么?这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没有一点空理论)、神经性头痛、抽搐、肾盂肾炎、前列腺炎、肾积水、耐青霉素霉菌性尿道炎、泌尿系感染、盆腔炎、阴道炎、子宫糜烂、赤白带下、盆腔脓肿、乳房肿块、产后血淋、红眼赤痛、急性结膜炎、病毒性角膜炎、黄水疮。

。、人尿和猪胆汁。猪胆汁和人尿这两味药虽说都属于偏寒性的,但是都有亢奋人体机能的作用,可以强心、止呕、除烦,在振兴人体机能方面,有其它任何药物无法替代的功效。而且这还只是从经方应用这两味药物当中,咱们总结出来的这两味药的作用。在经方以外的中医应用当中,这两味药还有其它的功效,比如说人尿这一类的东西,现在说起来入药让人感觉到非常恶心。但是你看南方有童尿煮鸡蛋嘛,是作为食品来吃,而且还成了名吃。当然说从事实上看,我们目前人类对这一类药物的真正地认识还非常肤浅,但是有一点是明确无误的,就是说当干姜附子剂对证治疗而效果不佳的时候,你加上这两味药就可以取得理想的疗效。至于说其中的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地研究。不仅仅经方里边有这样的经验总结,就是说经方以外的中医里边也有这样的总结。

这个方子可以视为桂枝甘草汤加半夏。它的适应证呢,其实也不外乎阳性表虚证而以咽痛为突出症状反应的这么一种疾病。但是从寒热属性上分析呢,这整个方剂呀,属性应该略偏于温。所以说它的适应证呢,也应该略微偏于寒或者没有明显的寒热倾向。症状:咽痛、恶寒声音嘶哑、痰涎清稀、呕逆。

舌质:淡、红。

舌苔:白、黄、腻、滑。

脉象:细、浮、滑、沉、缓、数、、弦。

现代:慢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扁桃体及周围炎、呼吸道感染咽炎、咽喉炎、食道炎、食道癌初期、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半夏、干姜、人参、甘草这些药放在一块,温中健胃补虚。我们可以把它视为“理中汤”去了这个白术加半夏。这个白术和半夏呢都有去饮的功能,但是呢半夏的止呕是白术没有的。这四味药放在一起的话,它不单单有理中汤的功能,同时它还有止呕的作用,比理中汤恐怕还要好一点,就是强调了这方面的功能。要如果说把这四味药看作一个方剂的话,这里边还包括了半夏干姜汤和干姜人参半夏丸,这都是温中健胃止呕的方剂。黄芩、黄连,它既可以去半表半里之热,同时又都有止下利的功能。

胃脘痞满、纳呆呕吐、腹泻、神疲乏力、胃脘痛“肠鸣”这个症状在“半夏泻心汤证”里是一个很典型的症状,其它的症状有时候不一定是典型的。但是你只要是出现肠鸣,而且没有明显的“甘草泻心汤证”和“生姜泻心汤证”的话,生姜泻心汤呢是干嗳食臭,他嗳出的那个气,有不消化的食物的味道,其它的症状跟半夏泻心汤基本上是一样的。那么甘草泻心汤呢,它常常是伴有口腔溃疡啦或者说是白塞氏症一类的,要如果说没有那个的话,凡是肠鸣再伴有腹泻,吃饭不好,胃肠不好的诸多胃肠疾病的话都是“半夏泻心汤证”。舌质:红淡红、暗、淡胖有齿痕边有瘀斑。

舌苔:黄腻、白腻、薄黄、薄腻、白。

脉象:弦滑、弦细、弦数、弦、沉细、细弱。

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疣状胃炎、胃下垂、胃扩张、胃肠神经官能症、肠淤积综合症、十二指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消化不良、胃窦部溃疡、胃角部溃疡、胃大弯溃疡、胃小弯溃疡、上消化道出血、消化系统溃疡性大出血、喷门痉挛、急性肠炎、慢性痢疾、菌痢、慢性结肠炎、小儿腹泻、小儿消化不良、胃功能失调、便秘、胃扭转、胆囊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消化道肿瘤、胰头肿瘤、急性食道炎、食道癌、胆囊癌至肝转移、喷门癌、幽门梗阻、食道中段癌术后综合征、病毒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转氨酶持续异常、胃粘膜脱垂多涎症、假性胰腺囊肿、慢性胰腺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衰竭、慢性肾炎尿毒症、肾炎尿毒症尿猝性肠炎、慢性肾炎后期、尿路感染、高血压、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风心病心衰、心房纤颤、妊娠恶阻、子烦、子渴这些东西有点是中医的病名啊,妊娠泄泻、妊娠呃逆、行经口腻、不孕症、闭经、带下、慢性支气管炎、失眠、头痛、梅核气、阳痿、早泄、遗精、过敏性鼻炎、口腔溃疡、美尼尔氏综合征、顽固性智齿、手术后顽固性呕吐、湿疹、带状疱疹、嗜酸性细胞增多症、肝血卟啉病、小舞蹈病、午(子)时夜汗、神经失调、胃肠型感冒、黄疸、耳鸣实际上是一个小柴胡汤和桂枝汤的合方。那么,这些药物和方剂咱们就没必要过细地去讨论了,这个咱们都比较熟,没有什么很特殊的。而且它那个适应证,也就是这两个方子的适应证,或许这个多一点,或许那个少一点,方剂呢也没必要跟着变,这是比较常见的病。

但是,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什么?一是,这个药物的量的问题。这个方子实际上是小柴胡汤取了一半,桂枝汤取了一半,都减了半,换句话说,咱们也可以把它想象成,我们换一种方式来想一想,我们眼前有一升桂枝汤,有一升小柴胡汤,如果病人是一个柴胡桂枝汤证,那么你取半升的小柴胡汤,取半升的桂枝汤。那么为什么绕这么一个弯子啊?这说明什么?没让你把这两升倒到一块全喝下去,这里边我们能看出一个问题来,经方的用药量基本上就是咱们常规用药量的一个上限。当两个方剂合到一块的时候,这个药物的量就得减,从这也能看出来。这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一个是古代的人,医疗条件不好,他不可能长期吃药,要求病人要好得快一些,这是其一。另外一个,古人呢,在体质上比我们现在人稍好一点,他们用药的量也会大一些。但是就是这样,从这儿我们也能看出来,这个药量已经是非常大了。你看桂枝汤这个方剂多么平和的方剂啊,小柴胡汤剂一旦要和它合到一块,要各减一半,要减量,从这个地方我们能看出来,这是一个问题。另外一个,就是这个方剂的合方,它这是一组合方了,但是,这个合方的方式,从药量上看,它与那个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麻黄各半汤那种合法不一样。那种合法是简单的相加,大家可以去算一算,它是简单地相加,就是说相重复的药物把药量加到一块。但是这个方剂呢,不是。它是,凡是重复的药,只取一个方剂的,甚至像甘草这一味,它取的还是一个量少的,取的不是一个药量大的。这儿呢就是说,为我们经方的合方,又示范了一条新的方式。

发热恶寒胸胁苦满头痛口苦身疼四肢关节疼痛呕吐头晕食少胁痛跟那个就是“心下支结”比较接近的胃胀。

淡红红、嫩淡嫩。

舌苔:薄白薄黄。

脉象:浮弦弦数浮数。

胆囊炎,胆结石,肝炎,慢性肝炎,急性肝炎,肝炎后综合症,脂肪肝,慢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胆结石术后腹痛,癫痫,神经分裂症,神经衰弱,失眠,神经官能症,多怒,癔病,耳鸣,输卵管结扎后肢体麻木,慢性胃炎,胃下垂,胃痛,胃酸过多症,或者说胃酸过少,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急性阑尾炎,结肠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胰腺炎,糖尿病合并慢性肝炎,肋软骨炎,心率失常,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病窦综合征,心房纤颤,胸痹,还有一个中医的名字啊,咱说不太规范,这也没关系,我们能起到参考作用就行。高血压,感冒,流感,小儿扁桃体炎,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病毒感染性发热,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经前期紧张综合征,脂膜炎,急性心绞痛,胆道蛔虫,胃痉挛,肠痉挛,急性发作的胸腹痛,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夜半盗汗。这个夜半盗汗顺便跟大家说一下,特别是一些儿童啊,有盗汗的,他定时,往往有定时的这种特点。那么这个柴胡桂枝汤证的机会几率比较多。子时胸痹,急性胃炎,急性肾炎,急性泌尿系感染,面瘫,不寐,坐骨神经痛,无名高热,多囊肾发热,鼻炎,流行性出血热,术后肢体麻木,肺炎,肺结核,内膜炎,疟疾,眩晕症,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荨麻疹,夜尿症。方中的柴胡、黄芩可以解半表半里的热;桂枝、甘草这本身就是一个方剂,它可解太阳表证,也能降气冲;那么干姜呢肯定是温中补虚了;栝蒌根和牡蛎呢同用,有比较强的止渴的作用。在《金匮要略》里面有一个栝蒌牡蛎散,就等于说这里包括了这个方剂,用来治疗什么?治疗“百合病,渴不瘥者”。也就是说患百合病,以口渴为主要的症状反应。那么百合病本身就是一个虚证,可见栝蒌根它有比较好的补虚作用。

那么在这个方药当中,“栝蒌根”这个药值得我们注意。那么这个药性呢,不同的注家,换句话说不同的医家说法不一。那么胡老是这样解释:栝蒌根所主之渴,由津液枯燥所致,即所谓虚热证,故常伴有疲劳倦怠的证候,与石膏所主之渴不同。这是胡老在解释栝蒌根的时候,他写的这么一段文字。但是也有人认为这个药呢可以去痰饮。《中医辞海》里面呢对这个是这么说的,就说天花粉:性寒、生津、止渴、降火、润燥、排脓、消肿。大家看《中医辞海》是比较权威的典籍了,但是对栝蒌根很重要的一个“特性”没有体现出来。虽然说从不同的角度看这味药,认识不尽相同,但是这个方剂从经方的应用看,它有下面这几个功能是比较能够确定:一个是它是寒性药;再一个呢它有止渴的功能;另外一个它有“补益”作用,这一点非常重要。那么大家你去看一看吧,把所有含有栝蒌根的方剂你都看一看,都存在着人“虚”的问题。

症状:往来寒热、胸胁支满、心下悸动、自汗、食欲不振、口渴、胁痛、神疲乏力、大便不调(包括了便溏与便秘)、小便不利、眩晕、腹胀、口苦咽干、恶心、失眠、形体消瘦、腹痛、肩背酸痛、喘促、头痛、心烦。

舌质:淡。

舌苔:白薄黄、黄腻、黄白相间。

脉:弦细、沉、数。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慢性胃炎、胃酸过多症、慢性结肠炎、急性腹膜炎、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胆道感染、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流感、疟疾、无名高热、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尿毒症、泌尿系感染、老年尿闭、神经衰弱、癔病、神经质、癫痫、肺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肺门淋巴腺炎、胸膜炎、肋膜炎、附件炎、乳腺肿瘤、乳腺增生、月经不调、子宫功能性出血、急慢性中耳炎、头部湿疹、疖肿(疖是疮疖的疖)、结膜炎、甲状腺肿大、糖尿病、美尼尔氏综合征、阳痿、放疗后胃酸缺乏症、特发性震颤综合征、瘰疬、黄疸、结核性腹膜炎、不眠症、更年期障碍、神经官能症、心悸、亢悸、蓄脓症、耳下腺炎、口吃、头疮、紫绀病、产褥热、湿疹、过敏性皮炎、淋巴结核。

方这个方剂可以看做是小柴胡汤去甘草,加了桂枝、茯苓、龙骨、牡蛎、大黄、铅丹。其中这个方剂当中桂枝、茯苓、生姜这三味药还可以把它看成什么,看成是茯苓甘草汤去了甘草。那么为什么在这儿我们做这么一个提醒呢?这个茯苓甘草汤,胡老把它加上龙骨牡蛎以后,用来治疗失眠,因停饮气上冲为主要问题的失眠,效如桴鼓,确实这个我治过呢不止一例,非常好用。但是呢你证得对,你说你确实辨准了它下去,当天就能睡个好觉。但是在这儿呢,这个方剂里边差不多就有了它,所以说对我们理解这个茯苓甘草汤呢有一定的帮助,它对情志方面的一些因素确实有作用。这个龙骨牡蛎,在经方当中主要就用来治疗精神方面的一些疾病,有安神镇惊、治疗烦惊和胸腹悸动的这一类的作用。但是在时方里面,它的应用范围还要宽泛的多,包括像那个盗汗呐,好多。就说这个,怎么说呢,就说失去常规的这一类的病,都包括了好多这一类的病,像比方说遗精等等的一些病。但是呢,在经方里面看好像用得没有那么宽。那么对这个药效呢,你要看看药典的话,说实在的也不是说解释的非常的确切。那么我看过《本草疏证》,那么《本草疏证》里边其中对牡蛎的解释比较有启发,它就说这个牡蛎就是长在海边石头上的那些小嘎啦,然后呢它在石头上长着,等涨潮以后它就要赶紧打开在海水里面觅食,那么要如果说海水退潮以后呢要马上闭合拢,还得留一点水分保持自己的小生存环境,它有什么特性,实际上你要如果说我们要按现代医学的眼光来看的话它根本和别的嘎啦皮没什么质的区别,但是它这种生物本身就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性,它要严格按潮汐的规律来做,所以说呢你看咱们治这或者精神过度的亢奋,或者精神过度的低沉,都属于它的治疗的范畴,这也挺有意思。那么就是说其中的机理在哪儿,恐怕我在相当的一段时间里边我们还没法去认识它,但是它确实中药里面有好多药都有。你比如说你看龙骨,龙骨在地下沉寂了上万年了,它特性就是稳、沉,所以说你看它治一些烦、惊这样一类的疾病。这个铅丹呀它是镇静同时呢,它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坠痰,这是咱们《药典》里边这么两个字,其它的功能咱们在这儿跟我们联系不大。那么就是说它坠痰,坠痰什么?实际上这个铅丹本身质重,就是本身它就是一种金属吗,就是说比较重应是一种矿物质啊就是说质重,然后呢除了镇静以外呢它也有去水的功能。坠痰是什么意思啊,就是说它也有去水的功能。症状:精神不安或者呆滞失眠多梦胸胁满痛心悸便秘头晕目眩惊恐抽搐食少纳呆头痛月经紊乱小便不利或者短赤口干苦身重难以转侧恶心呕吐善太息谵语。

舌质:红舌边儿红紫红尖红稍红暗红淡红淡暗或者紫暗或者瘀点。舌苔:黄黄腻薄黄厚黄白薄白白白厚白干黄白相间。

脉象:弦细数沉滑。

现代应用狂躁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癔病、癫痫、神经官能症、舞蹈病、半身不遂、更年期综合征、失眠、巴塞杜氏病、神经性阳痿、男子不症、胖胖症、肺结核、胸膜炎、支气管哮喘、心脏病、心脏血管神经官能症、窦性心动过速、心绞痛、房室传导阻滞、频发性室性早搏、冠病、病毒性心肌炎、高血压、肝硬化、慢性胆囊炎、胆道功能紊乱、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肾炎、肩周炎、脱发、湿疹、白内障、青光眼、结膜炎、美尼尔氏综合征、甲亢、弥漫性甲状腺肿、中耳炎、突发性耳聋、复发性口腔溃疡、脑溢血、脑震荡后遗症、脑炎后瘫痪、帕金森氏综合征、夜游症、婴儿痉挛症、小儿夜啼症、夜尿症、子宫内膜异位

11.柴胡加芒硝汤

病理:。

实际上就是小柴胡汤原方,但是取了小柴胡汤量的三分之一,也就是小柴胡汤的一次的服用量。小柴胡汤不是最终煮取三升吗?煮取三升以后分三次服,那么一次就服一升,这样实际上就取了三分之一,就等于说取了一升的量,然后加上了二两芒硝。这样芒硝的量相对来说就加得挺大的,然后分成两次喝,就把它分成两次,这是两次的服用量。这个芒硝是一个寒性的去热通便的药物,它去热的力量大于大黄,去实的力量又大于石膏。所以说这个方剂治疗的就是一种在小柴胡汤证基础上同时又伴有芒硝证的这么一种情况。另外,凡使用芒硝的方子,都需要在药液煎得之后再加入芒硝,另外再稍微炖一炖,让它开一开。

症状:胸胁满或者痞硬、大便硬或者下利、往来寒热、日晡所潮热、呕吐或者腹痛拒按,口苦、口干、目眩、腹满。

舌质:红舌。

舌苔:厚燥。

脉象:弦数沉微。

现代疾病:感冒、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胃溃疡性急性穿孔、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流行性腮腺炎、扁桃体炎、夜盲症(这个在其他方剂的现代应用里边出现的不多,也是供个参考吧)。

赤石脂性偏温,禹余粮呢是一味平性的药,那么这两个药呢都是固涩性的药物。它主要作用于胃、肠道,能够增强和恢复胃及肠道的括约肌兴奋和紧张性。那么从临床统计资料显示呢,这个方剂可以治疗除了滑脱性的下利之外啊,还可治疗诸如脱肛啊,子宫脱垂啊,甚至是滑胎等因为机能沉衰而造成的滑脱不固之类的疾病。

:下利、体型消瘦、便秘、面色苍白,明显的就是虚了。

舌质:淡、红、绛、燥。

舌苔:白、薄、黄、腻、干。

脉象:细、濡、数、虚、沉、弦、滑、涩、浮、弱。

现代病:肠壁糜烂、肠伤寒并发肠道出血、溃疡性结肠炎、崩中漏下、带下、脱肛、慢性肠炎、过敏性肠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痢疾、消化不良之下利滑脱、子宫脱垂、滑胎。病理:这个方剂实际上就是在小柴胡汤的基础上,去掉了有补虚作用的人参、甘草,因为它没有虚证,它对的是里实证。所以说这两味药不太适宜,就把它去掉了;因为有“呕不止”,加大了生姜的用量,由以前的三两增加到了五两;另外增加了芍药、枳实和大黄。这个芍药有治疗腹满腹痛的作用,所以说呢,大柴胡汤也有治疗腹痛的作用,同时芍药有缓下的作用,它可以治疗腹满。枳实呢,大家都知道是行气消胀,与大黄同用,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什么,看作是半个小承气汤。所以这个方剂就有较强地去里实的作用。那么大黄这味药,在《康平本》和《宋本》这两个版本当中都没有,但是《金匮要略》里,大柴胡汤就有大黄二两。所以说呢,王叔和特别在方后,加了一个注解,就是说“一方加大黄二两,若不加恐不为大柴胡汤”。从这个地方啊,我们看出一个小问题来,就是说王叔和在第一次整理的时候,态度是非常严谨的。这个地方他明明看出丢了二两的大黄,他宁肯用加注的方式把它说明了,他也没有把那个大黄添上,说明他第一次整理的时候,这个态度还是非常严谨的。

症状便秘胸胁苦满恶心呕吐往来寒热腹痛口苦咽干食欲不振小便黄赤烦燥腹胀、口渴、眩晕、自汗、头痛、肩颈酸痛、黄疸、下利。

舌质:红舌绛舌舌干燥舌尖有齿痕淡紫淡胖有点中裂紫暗。

舌苔:黄苔黄燥、黄腻、黄厚白苔白厚、白腻、白燥黄白相间灰黑有芒刺的。

脉象:弦、数、沉、滑、细、弱、微、结代。

现代:肠伤寒、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炎、细菌性痢疾、无名高热、肺炎、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胀、肺气肿、心膜炎、内膜炎、风心病、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包炎、肺心病、动脉血管硬化、高血压、脑溢血、脑软化、急慢性胃炎、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扭转、胆汁反流性胃炎、胃痉挛、胃酸过多、胃癌、胃嗜食、幽门不全梗阻、胆囊炎、胆绞痛、胆道蛔虫症、胆结石、胰腺炎、阑尾炎、肠炎、结肠炎、肠梗阻、肝炎、肝硬化、急性黄疸型肝炎、病毒性肝炎、肝脓肿、亚急性肝坏死、习惯性便秘、急慢性肾炎、肾结石、尿道结石、肾盂积水、急性肾盂肾炎、肾萎缩、阳痿、糖尿病、肥胖症、半身不遂、肋间神经痛、神经官能症、癫痫、神经衰弱、失眠症、三叉神经痛、美尼尔氏综合症、帕金森氏综合症、角膜炎、虹膜炎、耳鸣、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精神抑郁症、急性精神病、非典型性精神病、出血热少尿期、经期咽喉肿痛、急性乳腺炎、闭经、急性盆腔炎、前列腺炎、尿道狭窄、肾周脓肿、脑血管意外(实际上不用我说,前边的有脑溢血,大概也应该包括血栓一类的)、颅内血肿、过敏性紫癜、血管神经性头痛、荨麻疹、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猩红热、丹毒、疟疾、传染性单细胞综合症。

病理:半热里热这个方子在《康平本》由三味药物组成,但是在《宋本》里面只有两味药,这个还可以详细的讨论。这三味药是: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这个《宋本》里面为什么会变成了两味药?我们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了。但是围绕着这个问题,当时宋代的校正医书局的林忆他们,在方后注解的后面加了一个按语,这个按语我们看一看,里边可以给我们好多的启示:“臣等看详,大黄黄连泻心汤,诸本皆两味,又,后附附子泻心汤,用大黄黄连黄芩附子,恐视前方中亦有黄芩,后但加附子也,故后云附子泻心汤,本云加附子也”。那么他后面呢加了一段按语。那么我们看看在这个按语里边,我们能看出些什么来?《康平本》和《宋本》我们把这两个版本如果说对照一下的话,可以发现这么几个问题,从这个方剂方面,我们发现几个问题?

宋代校正医书局在校正这本书的时候,并不是只用了一个版本。因为这个按语里边说的很清楚:“诸本皆二味”。什么意思呀?就是说他用的不是一个版本。他很可能就是说在他当时能找到的所有的版本,都做了参照。校正嘛,就是看里边还有什么?版本之间还有什么?版本与版本之间进行校对,有哪一个更合理一些?有哪一个缺少东西?哪一个多了东西?也就是说校对一下。但是从这儿,我们明显能看出,它绝对不会包括《康平本》这个版本。“诸本”也就是说,他能找到的版本都没有,都是两味的。但是《康平本》却是三味的。说明什么呢?说明他没有见过《康平本》这种版式的。由此可以看出什么问题呀?能够看出王叔和第一次整理《伤寒论》之后啊,虽然是被抄出去了,但是流传的范围非常的小。那么后来呢,随着第二版比较盛行以后,这个第一版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看的这个《康平本》,这个版式的就慢慢地销声匿迹了。为什么呢?因为它的内容不如第二版全。恐怕在当时啊,也就是那个时代的人,认为全了,就比较好了。至于说它原来是什么?见到的就很少。另外呢,就是说有见到的人,恐怕他也会搜集第二版放在那儿,因为第二版内容比较全嘛。加入了很多的“可与不可”等等的,加了很多的内容,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呢,《金匮要略》当中也有这个方剂,它的方名呢是“泻心汤”。药物组成剂量和《康平本》中的这个方剂是完全相同的。这个可以佐证《康平本》这个方剂不是错的,绝对是对的。它不可能那个流传到日本的这个版本,然后又它错了,然后反倒是,又跟我们大陆的版本传下来的这个《金匮要略》不谋而合?这个是不可能的事儿。所以说呢,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它可以佐证《康平本》当中的这个方剂没有错,它同时也能佐证《康平本》本身的真实性。理由呢跟刚才是一样的。另外它还能证明什么?还能证明当时的校正医书局在校正《伤寒论》的时候,还没有发现《金匮要略》这个书。我们现在知道的史料记载,这个《金匮要略》是在书库里边一个角落里边放着,被虫蛀了。后来偶尔发现,偶然的机会发现的。但是看这个情况,估计林忆他们在校正这个《伤寒论》的时候,恐怕那个《金匮要略》在库房里边还被虫子咬着呢,没人知道呢还?估计是这么一种情况。那么要如果说《伤寒论》刚刚校正完,就发现了《金匮要略》,在《金匮要略》当中,又发现了“泻心汤”这个方子,他反过来还来得及对《伤寒论》再进行修改。但要如果说一旦刊行出去了,那就没法修改了。发行出去了就没法修改了,这肯定是发行出去了以后,才发现了《金匮要略》。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呀,就是“甘草泻心汤”这个方子,咱们后边马上就要学到了。“甘草泻心汤”当中缺了人参,缺了人参呢,也能说明这个问题。因为什么?因为《金匮要略》里边“甘草泻心汤”有人参,也能说明这个问题,这是第二个问题。

那么第三个问题,我们从林忆他们所加的按语当中,我们能看到啊,对于方剂中这个药物缺味的这个校刊过程,是非常严谨的。甚至我们可以一直延续到?就是宋代及其以后的这些历代的注家对《伤寒论》所持的态度,非常慎重严谨。大家想想作为宋代官方的权威机构校正医书局那些人,都是专家呀,按我们现在说,是国家的一流的对医书校正方面的一些专家。他们在明显地看出有问题的情况下,没有采取加补的这种办法,而是宁愿加这么一大堆的按语也不做更动,而且还一直延续到今天。这就说明后来的人,对这个《伤寒论》本身这个态度非常的严谨。

这个方剂当中黄芩黄连都是寒性的去热的药物,两味药呢特别是对半表半里的热也包括里热了,有很好的清除作用。那么这个大黄在这个方剂当中呢,主要的作用就是助黄芩黄连清泻浊热,我们从大黄在这个方剂当中的作用,可以进一步加深对这个药物的理解。这个方证因为没有里实,方中只用了大黄,它没有像那个承气汤,那个枳实、厚朴之类的一些行气消胀的一些药。可见什么呀?可见这个大黄呀,它不是去里实的一个专用药。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强化和它配伍的药物的泻下的力量。你比如说它和那个清血的药物它就能强化下血的作用,比如抵挡汤、抵当丸;那么它要如果与温热药配伍的话呢,它可以下寒,你比如大黄附子汤;它要与那个行气消胀的药配伍呢,它还可以下实,你比如像三个承气汤;那么它要是如果说跟那个去水的药,如果说配合的话,它也可以加强去水的力量,你比如说像大陷胸汤之类的;那么这个方剂呢,就是去热。所以说呢它跟黄芩黄连配伍,它主要的作用就是用来下热。

那么这个方剂呢也应该是属于一个汤剂,但是它这个煎法呢比较特殊。他要求把这三味药,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沸水,就是开了的水进行冲泡,而且侵泡的时间也不长,像这个啊,像这儿要求的,咱们在临床当中啊可以灵活的应用。你要是如果说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像病如果说重一点啊,如果说体质好一点,那个你直接为他熬汤剂也没有什么太大问题。

心下痞满、胸痞满、胸痛、胸中滞痛、脘痞、胃痛腹胀满衄血:鼻衄、肌衄、目衄,吐血、呕血、咳血、便血,口干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结。

舌质:绛红、淡红、晦暗瘀点,舌稍褐色,舌面溃疡。

舌苔:黄、干燥、少津、苔厚、苔薄、苔腻。

脉象数、弦、滑、有力、无力、濡、涩、沉、缓、大、浮、虚、弱、微、洪、迟、芤、紧、实:急性溃疡性口腔炎、口腔溃疡、上消化道出血、胆道出血、急慢性胃炎、急性胃肠炎、非特异性结肠炎、消化性溃疡、细菌性痢疾、胆囊炎、化脓性胆管炎合并胆道出血、伤寒(这个伤寒不是咱们书中说的伤寒,是西医说的那个副伤寒之类的那一类的伤寒)、急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酒客热痞(这应该是中医的说法)、贲门撕裂(这个贲门撕裂包括狂暴出血、下血如注,这是很重很急的病,咱们一般其他的方证,涉及到这类疾病的可能性比较小,那么我们通过临床统计资料,你要如果说现在目前有一个印象,等你将来碰到这一类的疾病的时候,你会考虑有没有这种方证,可以帮助你辨证)、高血压、高血脂、动脉血管硬化、脑溢血、脑血栓形成、心律失常症、血卟啉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肺结核、肺炎、急性支气管炎、肺性脑病、支气管扩张、胸膜炎、多种原因所致的咯血、鼻衄、精神分裂症、癫狂、失眠、头痛、肝豆状核变性、白喉、急性咽炎、化脓性腮腺炎、急性口腔溃疡、口鼻生疮、鹅口疮毒、三叉神经痛、面瘫、耳疖、眼痈、针眼、风驰疮疖、风弦烂眼、天行赤眼、急性角膜炎、角膜溃疡、眼外伤、目衄、鼻衄、齿衄、牙痛、唇肿、急性结膜炎、表层巩膜炎、沙眼性角膜炎、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子宫内膜异位、多汗症、脂溢性脱发、急性湿疹、带状疱疹、生殖器疱疹、烧伤、肾盂肾炎、糖尿病性肾功能不全、银屑病、慢性骨髓炎、乙型脑炎、急性扁桃体炎、疮疡、子宫出血、痔疮出血、牙龈炎、外伤前房积血、失血性休克。这个葶苈子是一味寒性的下水药,对肺部、胸部的一些热性的、实热性的停饮有比较好的治疗作用。杏仁在这个方剂当中其实也是用它的祛水的、祛胸水的一个功能,另外它还有宣肺平喘、镇咳祛痰。从药物组成上看,就是在大陷胸汤的基础上,加上葶苈子、杏仁和白蜜,但是由于它这个剂型很特殊,所以说药物之间的比例变化非常大:其中大黄、葶苈子、芒硝和那个杏仁呢他要求把它做成粉,但是一次的服用量只有“弹丸大”这么一点,也就是1克。你像“弹丸大”就是我们打弹弓用的,打的那个子弹,就非常小了,所以说重量非常少。但是它甘遂的用量和它那个大陷胸汤用法和用量都是一样的,都是用的甘遂末,而且用的都是一钱匕,那么相对的甘遂的用量就非常大了。所以说我们说这个方剂是一个以“下水”为主要目的的一个方剂,那么这个方剂里边的蜜就用来缓解甘遂的毒性,它也能缓解整个方剂的一个剧烈程度。

症状:胸膈疼痛、短气、烦躁、心中懊恼、汗出、项强不适舌质:红舌苔:黄腻脉象:滑、数、紧沉紧沉迟有力现代:膈间留饮感冒之后,饮食过量,胸脘结痛癫狂等。。这个方剂中的甘遂,它是一味寒性的药物,有毒,它的功能是破积逐水,这个“积”是“积聚”的“积”,有很强的祛水的能力,可通二便。那么在这个大陷胸汤中的作用主要就是祛水。虽然从用药上看它是粉剂,但是它用量只有一钱匕。这个一钱匕,现在关于这个剂量单位弄得很乱,一钱匕恐怕是跟那个一方寸匕,有的地方解释跟一方寸匕是一般大,就是说一般的这个草木类的药粉呢,大概是1.5g左右,1g到1.5g左右的样子。这个钱匕呢,估计应该是一种什么样呢?那个古代有一种钱,它就跟那个,那个形状就跟一个砍刀差不多,古代有这样的钱,大概是用那个东西去跟那个一方寸匕,衡量药的方法应该是一样的,大概是这么一种情况。只是这个剂量的方式不同,后来他解释就是它们的量上不会差很多,估计也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出入,那个大概也就是1g到1.5g,或是一般不超过2g的意思,恐怕是。相对于其它的药物来说,它这个药量就比较少了,但是从这个方剂的这个祛水和泄下的功能来看,可以看出甘遂这个药它既有毒,而且药性也非常强烈。

这个方剂还大量地使用了大黄和芒硝,那么,所以说这个方剂祛热和祛水的能力都很强,就形成了一个下的峻剂。由这个方剂也能看出,这个疾病的急迫程度也能看出来:芒硝你看,这个芒硝和这个大黄的量都非常大,大黄用到六两,可能这是经方里边用大黄量最多的一个方剂。

症状: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便秘烦躁发热口渴呕吐腹胀不欲食小便黄赤不能平卧吐涎沫短气但头微汗出胸膈痞满头痛项强头晕恶心多痰心中懊恼舌质:红赤舌燥舌干舌苔:黄燥黄腻黄灰黄白厚腻薄腻脉象:寸脉浮关脉沉沉紧沉弦沉实沉滑洪大洪数脉形似和现代:急性阑尾炎、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蛔虫性肠梗阻、轻度肠扭转、机械性肠梗阻、完全性肠梗阻、单纯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忌:绞窄性肠梗阻)、胆囊炎、胆石症、胆管炎、肝脓肿、肝硬化腹水、肝硬化之胸水、胃溃疡并发胃穿孔、胃痛、急性胃炎、胃石症、绞窄性膈疝、急性胰腺炎、急性水肿性胰腺炎、胸膜炎、渗出性胸膜炎、结核性胸膜炎、脉膜疾病之胸腔积液、腹膜炎、渗出性腹膜炎、结核性腹膜炎、流行性出血热、脑血管意外、流行性出血热并发肾功能衰竭、肾炎水肿、肾炎之胸水。

这七味药组合在一块,这个方子里面我们会发现它包括好几个方。

首先这里面有一个麻黄汤、同时又有一个越婢汤,那么它还有麻杏石甘汤,它还有桂枝去芍药汤,如果说咱在辐射的远一点就是桂枝二越婢一汤,那么它去了芍药加了杏仁。所以说这只是药物组成,咱们不涉及它的证治疗。

那么方剂当中用药量最大的是麻黄,麻黄用了六两,所以说这个方剂治疗表实证是非常有力的方剂。如果我们分析这些药物的话,我们不难发现这个方剂它所对应的啊,首先是表实比较严重的一种表实证,同时呢,它又有里热,因为有石膏嘛。那么这个里热又会造成汗出,它有汗出的机制,但是又因为表实过于严重,汗又出不来而形成了体表停饮,也就是说里热把水分排到体表,准备以出汗的方式散热,但是表实又不得汗出,它就是对的这么一种状态。我们从药物看啊,它这个方剂应该是对的这么一种病理状态。

虽然说,这个方剂在后世的许多注家来解读的时候都说这是一个强力的发汗剂,但是咱们从方后注当中能够看出来,方后注里边仍然说什么“取微似汗”,同时他后面又跟着有“若一服汗出者,止后服,停后服”。那么这也就是说,实际上这个方剂你要如果说用对了,不应该有大汗出,如果说有大汗出的话,这个方剂对你所对的病人不是特别恰好。

症状:发热、恶寒、烦躁、无汗、身痛、头痛、口渴、咳嗽。

舌质:红淡红淡舌苔薄黄薄白白黄。

脉象:浮紧浮数浮缓。

现代病:流感、肺炎、支气管哮喘、流行性脑脊髓炎、麻疹、荨麻疹、风疹、皮肤过敏性丘疹、胸膜炎、急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肌肉关节痛、丹毒、急性肾炎、急性皮肤病性浮肿、不明原因性水肿、急性眼炎、汗腺闭塞症、鼻衄。

方方剂中这儿有一个小差别,就说这个在康平本里边大黄是二两,但在宋本里边大黄是三两,大家知道这儿有这么一个差别。水蛭和虻虫这两味药,都是比较有力的祛瘀血的药:其中呢水蛭寒热倾向不明显,所以说它是个性平;虻虫呢属于寒性的这么一种下瘀血的药。那么这两味药如果它又与桃仁,桃仁也是一个下瘀血的药,并用到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祛瘀血的一个药物组合。那么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上大黄,大黄泄热导瘀,整个这个方剂就形成了一个能够攻下顽固性陈旧瘀血这样一个特效方。关于水蛭和虻虫这个药性,我记得可能也跟大家讨论过,你像水蛭这类的药,虻虫、水蛭这都是动物,然后呢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说它们那个嘴啊都是吸盘。它们以什么为生呢?它吃其它动物的血,这个吸盘吸在其它动物身上以后,那个血它是吸不出来的,它要先往动物的体内排它的唾液,它那个唾液血液有稀释作用,它就能通过皮肤、透过皮肤,把血液吸出来。但是我们用的呢你像水蛭这类的,逮着水蛭以后,用热水把它烫死,然后再把它晒干了。这个虻虫呢,虻虫还挺有意思啊,虻虫就是我们常说的那个牛牤,这个牛牤这个东西啊得是雌性的,那个雄性的不吃血,它是吃嫩树干或者嫩树枝的液,那个津液,树上的津液。而且呢得按照正规的加工方法,逮着以后用适当的东西把它弄死,就是把它拍死,拍死以后呢用绳把它穿起来,然后把它晾干。它都已经干了,它已经没有那个唾液了,但是你把它晒干了,能吃多少啊?大家想想啊。我们看看那个剂量:水蛭呢是30个,我称了称,包括大的、小的,均着称的,30个是35克左右,那么合汉代的呢大概也就是,要是准确的计算的话也就是2.2两;虻虫呢也是30个,30个虻虫一共3克左右;那么桃仁呢20个,还得去皮尖,去完皮尖以后20个大概是6克左右;那么大黄呢它是个导瘀的药。就这些下瘀血的药,那么怎么用呢?大家去看看方后注就行了,它是熬汤喝啊,你再放水里边去熬,水能溶解出多少东西来?它还不像后面那个抵挡丸,抵挡丸还要粉碎了以后还捣呢,这个连捣都不用捣。从这个地方,大家如果说你再细想的话,里边事就挺多,你看它就这些有效的这些药,然后还得把它熬了,熬了以后它溶解到水里边一些,我们现在叫什么?叫有效物质,但是喝的时候还得去滓,就是不能把这些药喝进去,只喝它那个水分,大家想想如果把它那个水分,水那肯定是不能治病的,你要再把水给它烘干了,剩能剩下多少东西?但是看看这里边东西治什么?治的却是顽固性的瘀血——人疯了,治的却是大病。现在我突然想到一个事,你看社会上这段时间,电视节目里边几乎天天在报道那个老年痴呆症,在为它征集,在我们中国给它命个什么名字好,在征集它的名字。实际上很多那样的病,现代医学说它是不可逆的,大家看看它是什么症状:一个是精神失常,就不懂正常人的事了;另外一个就是记忆明显的下降。你放到经方里面不就是“喜忘”吗?他精神失常但是还没有到了发狂的地步吧?实际上怎么叫不能治啊?这个事啊,我觉得现在也就是说,这医学上看也挺悲哀,不是一个什么难治的病。

症状少腹胀痛发热便秘下腹部包块烦躁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停经畏寒头晕消瘦头痛神疲发狂胃脘胀满不适皮肤瘀斑半身不遂小便短小(少)面色苍白舌质有瘀点瘀斑红紫暗舌苔黄腻脉象沉涩数弦滑弱微细伏结紧实现代:血栓性静脉炎、脑血栓、多发性脑梗塞、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动脉硬化、高血压、癫痫、癔病、反应性精神病、三叉神经痛、精神分裂证、痫症、半身不遂、子宫内膜异位、急慢性肝炎、肝性血卟啉病、急慢性胆囊炎、肝昏迷、胰腺炎、月经不调、闭经、子宫肌瘤、急性盆腔炎、附件炎、胎盘滞留、痛经、卵巢囊肿、卵巢囊肿破裂、乳腺病、行经发热、产后感染、胎死腹中、结核性腹膜炎、伤寒、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慢性结肠炎、食道狭窄、老年消化道术后功能减退、急性坏死性肠炎、肠道寄生虫病、糖尿病、运动麻痹、冠心病、心绞痛、肺心病急性发作、特发性尿血、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尿路结石、肾炎尿毒症、运动性血红蛋白尿、尿潴留、慢性前列腺炎、流行性出血热、外伤、骨质增生、风湿病、结核、五官疾病、皮肤病等。这个方子呢跟前边那个抵当汤药物组成是一样,但是药味之间多少有一点点变化:一个是水蛭呢减少了十个,虻虫减少了十个,桃仁增加了五个。它最大的区别呢就是他把这些药,把它捣碎了,捣碎以后呢分成四份,然后呢用水煎一下服。这个煎呢煎得也非常,你看他用一升煎成七合吧,大概是,应该是这么一个量,它就是说煎的时间很短,稍微一煎就行了。明显的这个药量呢比那个方剂的药量要小,而且看这个条文论述的症状呢也没有那么重,没有“其人如狂”之类的。另外呢,就是说这两个方剂的方证与现代应用,在几乎所有的统计资料上边,都是把它俩放在一块来论述的,所以这儿呢咱就不再特别地作为一个资料再给大家提供了,其实都一样。

还有一个小问题,咱们学的瘀血证的条文啊,都有一个“小腹硬满”之类的症状,都有一个“小腹满”的一个问题,而且呢辨证方法也基本相同。从这儿我们可以看出,在临床当中如果说碰到这一类的症状的话,你在辨证思路上就可以得到很大的一个启发,只要是病人说“我的小肚子胀满,挺难受”,那么你去,要么你去找血证,要么去找水证,这种可能性就比较大。

这个方剂实际上就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去掉了生姜,加上当归、细辛、通草。当归,温性的补血药物;细辛,温中祛饮、通络;通草,性平,寒热倾向不是很明显,有利湿、通络、通利血脉的作用,还能利关节,并且有治疗痈疽恶疮这一类的作用。那么通草、细辛、当归的加入,实际上就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增加了治疗血虚和血流不畅的这个功能。症状:手足寒冷手足厥寒、手足寒、手足冷、手足凉、手足不温疼痛少腹疼头疼面白面色不华、面色不荣畏寒眩晕、腹胀、便秘、呕吐、口渴。

舌质:淡、紫暗、淡红。

舌苔:白灰黑而润薄黄。

脉象:沉细弦细、沉细弱、脉微欲绝、沉细迟。

现代疾病:动脉硬化、大动脉炎、脉管炎、栓塞性脉管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陈旧性前壁心肌梗塞、心力衰竭、无脉症、心动过缓、高血压、脑血栓形成、冠心病、心绞痛、红斑性肢痛、肢端紫斑症、先天性心脏病、肺炎性心脏病、雷诺氏病、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肾动脉狭窄症、肺气肿,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霉菌性肠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痉挛、胃神经官能症、慢性肠炎、术后肠粘连、腹痛、胆囊炎、胆道蛔虫症、肝炎、肝硬化腹水、痢疾、习惯性便秘、运动性癫痫、神经性头痛、末梢神经炎、多发性周围性神经炎、急性感染性神经炎、尺神经麻痹、偏头痛、顽固性头痛、神经官能症、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肥大性脊柱炎、肩关节周围炎、关节僵硬症、颈椎综合征、顽固性腓肠肌痉挛症、下肢肌肉痛、骨缺血性坏死、骨折愈合延迟、腰间盘突出、精索静脉曲张、精索鞘膜积液、睾丸炎、附丸炎、输精管结扎后遗症、腹股沟斜疝、前列腺肥大、外伤性阴囊肿大、阳痿、缩阴症、精液不液化、痛经、闭经、不孕症、附件炎、盆腔炎、子宫下垂、妊娠腹痛、妊娠假下衄瘀、月经周期性水肿、产后腰腿痛、产后腹痛、产后痨、产后肢体酸痛、冻疮、荨麻疹、进行性指掌角化症、局限性硬皮症、结节性红斑、寒冷性指膜炎、老年性冬季皮肤瘙痒症、老年性黄褐斑、风寒性银屑病、多型红斑、过敏性紫癜、硬皮症、小儿麻痹后遗症、新生儿硬肿症、蚕食性角膜溃疡、视网膜神经角质瘤。



病理:表虚里寒里虚血虚。

方解:当归3芍药3甘草2通草2桂枝3细辛3生姜8茱萸12大枣10。

这个方剂当中的生姜从量上看是半斤,这个半斤折合到我们现在的重量,大概是125克左右。那么吴茱萸是多少呢?吴茱萸是两升,也就是两个200毫升容剂的容量。那么经过实测呢,干燥的吴茱萸饮片一升的重量约等于90克左右,这我自己测的。那么两升就是180克左右,那么折合成汉代的两呢,是11.5两左右。实际上这二味药虽然说是在当归四逆汤的基础上加了这二味药,但是这二味药的药量,远远大于其他的几味药。

这里还有一个小问题,就是说吴茱萸为什么用升,而没有用两来计量呢?这个呢,很可能在当时,这个吴茱萸用鲜品的机会比较多。因为吴茱萸这种植物咱们身边常常能够遇到这种植物,那么要如果合适的季节的时候,可以采摘到鲜的在用。这样一个是方便,一个也会省钱,所以说针对这种情况,大概用了容器来作计量,避免干品和鲜品之间含水份的多少,如果说秤重的话,它会出现误差,大概就是因为这个。那么从量上来看,这个方剂吴茱萸实际成了这方子的主药了。你反正是现在,这个吴茱萸这么大的药量,药店里都不敢卖给你,你要是说开方子的话。咱们现在用的,实际用不了这么多。这儿细究的话,还有一些小问题,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你可以去想,可以去试。吴茱萸这个药在汉朝的时候,因为它一个个比那绿豆粒稍小一点,就比小米粒稍微大一点。这个药大概汉朝的时候也就是这么用,就是这个原药放在锅里面熬,现在我们还是这么用。但是其它的药,你比如当归、桂枝、芍药,在汉朝时候,那块都是很大的,那要如果是这样的话,其他的药现在都已经做饮片做得非常得小了,只有吴茱萸还是原来的样子,那么是不是吴茱萸还是该用原来的量啊,这个值得大家去思索,也可以去试验。

通过对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与当归四逆汤这两个方剂的药物变化,我们可以从中进一步加深对吴茱萸这个药的作用的认识。吴茱萸这个药,它的药性跟干姜比较相似。如果我们把这个方剂当中的吴茱萸和四逆汤中的干姜做一个比较,我们就很容易发现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从这个区别当中,我们能够感悟到吴茱萸一些比较有特点的地方。通过我们刚才对药性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吴茱萸的主要的作用是什么?吴茱萸的主要作用是温里。但是你要如果跟干姜在一块比较呢,你还得进一步地细化,也就是吴茱萸的温里,主要是治疗消化道以内的虚寒证,并且可以治疗由这一类的病理引起的一系列的,比如头疼、头晕、烦燥这一类的症状。但是干姜就不同了,这个干姜用的面就宽很多,它不仅仅是治疗里虚寒,也就是说不仅仅是局限在消化道里边,同时也有亢奋人体机能这方面的作用,而且包括一些半表半里的寒证。比如一些肺部的,一些后世叫肺寒了。就是说因为虚寒造成的咳喘这一类的病,还有这种机会的。但是,吴茱萸在这方面的应用就非常少,这样就明显能看出来治疗胃肠内的里虚寒证,吴茱萸主要是集中在这一个环节里的。而且治疗的疾病都有一些显著的特证,比如说有明显的里虚寒,同时如果伴有头疼,或者说头症状:四肢瘚冷、少腹冷痛、周身疼痛、胃寒、四肢疼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腹胀、腰膝酸软、皮肤瘀斑、月经量少、色暗有块。

舌质:暗红、淡白有瘀点青紫齿痕镜面舌裂纹。

舌苔:白厚腻燥黄少苔。

脉象:沉细、微、迟脉、涩、紧。

它主要就跟当归四逆汤啊,比较接近,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这儿统计里边有这么几个当归四逆汤里边好像没有出现过的:疝气慢性阑尾炎舞蹈病牙疼

23.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病理:表虚里虚水实气实。

方解:茯苓8桂枝4甘草2大枣10。

这个大枣挺有意思,在经方里边,大枣一般是用十二枚,合方的根据合方的情况进行调整。那么,有出入的这个方剂是一个,大概黄芪桂枝五物汤是一个,当归四逆汤的大枣可。但是实际上我们再临床应用当中,这个十五枚大枣和十二枚大枣,严格地说没有质的区别。另外大枣还有个大小的问题,要是普遍的都小一点,实际上那三枚枣的量也就出来了。这儿,我的理解和其他的方子用十二枚大枣的,可能不是一家的方子,这是有可能的,也不是什么大问题。那么这个方剂可以看作是桂枝甘草汤加上茯苓大枣,桂枝甘草汤在这个方剂当中的作用,就是本方的作用,治疗气上冲,然后实表;茯苓大枣,这两味药的作用,在治疗停饮证的同时还有治疗因为水证而造成悸动的作用,这是大枣和茯苓共同都有的作用。其中尤其是大枣,特别是在这个方剂里边,应该说大枣是治疗“脐下悸”的一个专门的药。因为,你看这个方剂跟苓桂术甘汤,茯苓甘草汤一比较,你就会发现这是最大的一个差别。而且,这个“脐下悸”是这个方剂的最大特点。所以,大枣在这方面有它独到的一个作用。

说机理是什么?恐怕不是我们现在能够解释得了的。但是这个方剂专门用来治疗他这个特征症状的药恰恰是一种食物,是大枣,量也不少特别得大。但是这个方剂治这种病可以说捷效。

但是这个方剂和苓桂术甘汤和茯苓甘草汤太接近了,都是一味药之差,而且从病理上也是一样的,都是表虚证有停饮,又有气上冲。但是它们各有各的不同,主要不同就在于人体停饮的部位不同。

茯苓甘草汤主要是胃的部位主要是心下悸,那么,苓桂术甘汤不仅仅有胃的部位,但是它却常常会引起头晕。这也是一个挺奇特的问题,那么像这类的问题,我们以后还会进行讨论。你比如说吴茱萸汤,吴茱萸汤明明就是胃病,但是它会造成头晕头疼。

那么应该怎么理解?我在网上看了一个也算是专家在解释这一类的情况,比如说像胃中停饮,上泛怎么怎么着,寒饮上泛这一类的。但是其他的方面呢,你比如说茯苓甘草汤,这茯苓甘草汤和苓桂术甘汤这两个方剂也非常接近,无论是从寒热上,还是停饮上,就说病理上实际都是一个病理。而且停饮的部位也非常相似,但是茯苓甘草汤造成头晕的机会就很少。那么实际上这里边它们还是有区别的。单说这个头晕是不是像我理解的,是不是这一类的胃中停饮常常会伴随着大脑部位的体液代谢不好的症状,常常会同时出现。因为人体本身就是一个整体,没法去严格的区分哪一个脏器具体的,就是这一个脏器独立于整体之外,那就没有意义了。

但是尽管说是有联系,它有联系再考虑其他的方证的话,我想就应该考虑这一个方证里边,像这一类的凡是有苓桂术甘汤证的人,大脑脑组织里边体代谢恐怕常常出现一些不良的情况,会造成大脑某种程度的失养,影响大脑新的水分的供应,就会出现头晕。但是呢,这种症状往往和苓桂术甘汤证的胃中停饮是同时出现的,应该说有内在的联系。

症状气从少腹上冲上冲心上冲咽喉上冲头顶脐下悸心悸。

舌质:舌淡。

舌苔:薄白。

脉象:细、沉、弦迟、大、滑、虚、小、数、有力、无力。

现代疾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胃肠神经官能症、癔病、神经性心悸、假性痫症、神经衰弱、慢性胃炎、慢性肠狭窄、胃酸过多、不全肠梗阻、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前列腺炎、心源性水肿、特发性水肿、慢性盆腔炎。

这个方剂,你可以把它理解成桂枝汤去芍药大枣加了茯苓。桂枝汤中的解表剂都在、都有,所以说这个方剂的解表的力量比五苓散解表的力量要重。那么同时呢,这个方剂也可以理解为,桂枝甘草汤加生姜茯苓。那么也就是说在用桂枝甘草汤实表降气冲的基础上,加强改善胃功能的同时祛水,像茯苓生姜都有这方面的能。那么生姜在这里不仅仅是可以改善胃功能可以祛水,而且它还有解表的功。但是我们在临床应用当中,包括后世医家对这个方剂的解释,好多人都忽略了它的解表功能。实际上啊,我们见到的好多的表虚证同时又有停饮的这种情况,你用这个方剂还是比较好用。而且呢这个方剂呢,它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它是以胃中停饮为主。那么所以说胃这个地方它跳,就是说你做腹诊的时候让病人躺平了,然后你用手放到这个地方,胃的这个地方跳的频率跟心脏跳的频率是相同的,跟心脏的跳动是同步的,有的人呢还非常明显。

胡老说了这个方剂,用这个方剂加上龙骨牡蛎治什么?治失眠。失眠呢,但是这个失眠得是以茯苓甘草汤证为基础的。茯苓甘草汤加上龙骨牡蛎这是就成了六味药了。那么茯苓甘草汤加上龙骨牡蛎,大家想想什么方子里边有这些药啊?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大家想想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里边几乎就包括了这个方剂。那么它治什么?治精神方面的一些疾病。所以说,因为胃中停饮然后又影响到精神方面,加上龙骨牡蛎就比较好用。

症状:心下悸、汗出、四肢厥逆、小便不利、头晕、咳嗽。

舌质:淡、红。

舌苔:白、腻、薄。

脉:沉、弦、数、缓、结代细、弱。

冠心病、甲亢型心脏病、心脏病合并心衰、急慢性胃炎、肝硬化腹水、肝炎、慢性肾盂肾炎、经前期紧张综合症、水泡性结膜炎实际上这个病挺常见,就说很多人在这个地方,胃口这个地方,有很多病啊。我治了一个胆囊炎,它不仅仅有柴胡证,而且几乎每次给他诊断都会有胃口这儿跳,就说我尝试小柴胡汤合上茯苓甘草汤,然后呢再合上其他的,你比如说他有血的,会合上一些治疗血的那个方剂,这样呢他吃了以后,就会感觉疗效比较好。



病理方:。

《宋本》里边这个干姜是一两半。那么是不是《康平本》里边掉了一个“半”字?我们现在不得而知,应该说这个一两半应该是对的。

那么这个方剂可以理解为在四逆加人参汤的基础上,再加茯苓。我们把四逆加人参汤搞清楚了,那么这个方剂的方义就非常清楚了。四逆加人参汤治的是阴性里虚寒证加上津液虚损的重症。这个原文出在第385条,“吐利恶寒,脉微而复利,四逆加人参汤主之”。这个条文也非常简,那么这个条文实际上论述的是一种什么病呢?就是说得了下利这种病以后,陷于阴证见恶寒(实际上这个恶寒也是四肢厥逆)。下利后来止了,止了以后但是病并没有好。因为什么而止呢?就是因为下利太严重了,没有东西可下了。脉象很微弱。但是不久又出现了下利。如果再出现下利的话,那说明利止不是病好,之所以不下利,是因为肚子里边没有东西了,病并没有好。所以用这个方剂,用四逆加人参汤一方面救逆,一方面补虚。

那么这个茯苓四逆汤就是在四逆加人参汤基础上加上茯苓一方面可以治疗烦躁,它有安神的作用;另一方面还有利尿的作用,改善体液代谢这方面的作用。

症状发热烦躁四肢厥逆畏寒失眠头痛短气面色白腹泻大汗,形体消瘦胸胁闷痛腰痛尿少(尿少其实既有津液虚的问题,也有体液代谢不好的问题)神疲倦卧浮肿腹痛。

舌象:淡、胖大有齿痕、红、淡润。

舌苔:薄白、无苔、微黄而腻、白、黑、黄燥。

脉象:数、细、沉、微、洪、弦、紧伏浮缓、迟、涩。

现代病:肠麻痹、感冒、慢性肾炎、泌尿系结石、风心病或肺心病引起的心力衰竭、冠心病、急慢性胃炎、慢性胃肠炎、震颤性麻痹、心力衰竭、肝昏迷、肾功能衰竭、休克、心肌梗塞。

附子用来振兴人体的机能,而在这个方剂当中,附子的用量相对地说比较大,可以从这看出,这个方证有人体机能沉衰的程度就比较严重。像茯苓、白去饮,这个大家都知道。但是其中这个白的用量也比较大,而且呢,这味药在治疗寒性水饮的同时,还有治疗因为这种寒性水饮所造成的痹证的作用。你看有治寒又有水饮的这种药很多,但是说能够同时去水又能治疗痹痛的这类的药,白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一味药,它的这种功能比较明显。那么芍药呢,就用来治疗因为血虚而造成的组织肌肉的一些疼痛。

症状畏寒肢冷面色苍白纳呆神疲、心悸、腹痛、便溏、腰膝酸软、全身关节痛浮肿、眩晕、失眠、自汗、呕吐、口淡乏味、月经不调、小便不利、小便清长、喘促、倦怠乏力口渴、不欲饮、心下痞硬、带下如涕、面青。

舌质:淡、紫暗、红舌兼有瘀点。

舌苔:白、黄、灰。

脉象:沉细、迟、弦虚、弱、紧、微、伏。

现代病: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血栓、动脉栓塞、雷诺氏病、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肾功能衰竭、肝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结肠炎、子宫内膜炎、子宫脱垂、子宫糜烂、附件炎、盆腔炎、阴痒、产后汗出、妊娠恶阻、妊娠小腹寒冷隐痛、妊娠中毒症、白带过多、月经后期、子肿胎胀、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阳、滑精、尿闭、多尿、遗尿、皮肤搔痒、盗汗、鼻衂、吐血、暴喑、呕吐、癫痫、腹痛、腰痛、浮肿、神经痛、肌肉痛、胃下垂、慢性肠炎、脱俎、内耳眩晕症。

28.葛根汤

病理:表实里热。

方解:葛根4麻黄3桂枝2生姜3甘草2芍药2大枣5。

这个方子呢,可以把它理解成桂枝汤加麻黄加葛根,也可以把它理解成桂枝加葛根汤再加麻黄。但是呢药味的量多少有一点点变化,桂枝和芍药跟桂枝汤比呢要稍微少一点,这个呢不会影响大的方向。那么麻黄在这个方剂当中,就是发汗解表当然也能去体表停饮。这个方剂,它和桂枝加葛根汤的鉴别就是一个表虚和表实的问题。

症状:项背僵急发热恶寒头疼无汗身痛下利呕吐鼻塞。

舌质:淡淡红绛红、红、微红、暗红、暗淡。

舌苔:薄白、白、薄黄白腻、白滑、厚白黄腻、厚。

脉象:浮紧、浮数,浮弦、沉紧。

现代病颈椎病、破伤风、流感、感冒综合征、脑炎后遗症、脑血管意外后遗症、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结肠炎、支气管炎、肺炎初起、猩红热、中耳炎、副鼻窦炎、慢性牙痛、三叉神经痛、肩背痛、风湿病、荨麻疹、夜尿症、高血压、乳汁不足、皮肤瘙痒、重症肌无力、过敏性鼻炎、肩凝症、骨质增生、软组织损伤、腰扭伤、踝关节扭伤、腰肌劳损、纤维肌痛症、紧张性头痛、痢疾、肠炎、胃肠型感冒、小儿秋季腹泻、麦粒肿、眼睑脓肿、重听、口鼻燥热、失音、内耳眩晕。

病理:表实里虚水实。

方解:葛根4麻黄3甘草2芍药2桂枝2生姜2半夏4大枣5。

这个方证中的呕,我们从它的病理上看,就是胃功能低下。胃功能低下,胃中停饮的呕。它加的这个半夏是一个温性的药,那么是不是因为里虚寒而呕啊?这个寒绝对不重。我自己体会这也不是一个因为胃寒而呕,而是主要的问题是停饮。就是胃虚弱,吸收这个水分的能力差,这个喝进去的水,一些流它停在这个胃中不得消化,它就要吐出来,是这么一个过程。为什么呢?因为一个加了半夏的量有限,这个是其一。再一个,半夏的这种偏温的性质如果跟干姜、吴茱萸、附子要相比的话,它没有那么热,它只是偏温。但是葛根用量一个是比较大,再一个就是葛根偏寒得比较厉害。所以说,如果胃中因虚寒而停饮的话,你光加半夏也不行的。再说这里边,它只要是有葛根证,那么里边偏于寒的可能性就比较小,刚才这也是一个,这也是临床当中的一个规律。就是说平素胃功能不佳的人,患了葛根汤证后,因里虚停饮加重而一旦发呕吐症状,此为葛根加半夏汤主治之证。

那么这个方剂呢,就是在葛根汤的基础上又加了半夏半升。但是,我们也可以再延伸一下,治呕的药不仅仅是半夏这一味。你比如说吴茱萸汤,这个吴茱萸也是一个温性药,而且它也治因胃虚,胃中停饮发生的呕吐。但是,这个方剂里边并没有用吴茱萸。你看生姜也有类似的功能,这个类似,尽管有出入了它也近似,它也止呕。干姜也有这样功能。但是,为什么这个方剂里边却不用这些温性的药啊?恐怕这里边我们从两方面说:一方面有可能伴随着葛根汤证出现的这种呕吐啊,它没有寒到必须用这种药的程度。另一种可能性,就是其他的药物,也就是说半夏有其他的药物代替不了的功能。你用那些药恐怕跟放在这个葛根汤里边,那个疗效就没有半夏好。那么,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对半夏的了解还有一些我们没有认识到的功能,它配合到葛根汤里边有特殊的作用。如果说没有明显的呕吐或者是下利的这种反应,没有这两个证,但是,这个人平素就胃功能就比较虚弱,在这种情况下你加半夏也是比较好的。

但是,我在这跟大家说,用葛根的时候注意呀只要是葛根量比较大的地方,你一定要注意这个人的胃功能怎么样?这个人是不是胃平素就比较弱?再一个是不是有胃寒的这种情况?如果说有的话,你用葛根一定要小心。这个在我自己身上就有体会啊,我服过那个,就是我那个颈椎病,快要好的时候,比较重,我感觉也是一个负担,有时候让我挺难受,我也有时候有点汗出,我吃一次桂枝加葛根汤,也就当试一试药。吃了以后,肚子里就那个凉啊,后来我就是,大概后来就吃了一点点理中汤,就是说凉得有点难受。这个药还是比较寒的,是偏于寒的。

症状: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身痛、项背强急、面赤、额头作痛、呕吐或者说吐清水、下利、腹痛。

舌质:淡舌。

舌苔:薄白根部有点厚。

脉象:浮细、浮濡、紧、浮紧、沉紧。

现代疾病:胃肠型感冒、慢性胃炎有反射性疼痛并呕者疗效尤佳、十二指肠溃疡、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胆囊炎。

病理:表虚半热里热里虚。

方解:葛根8甘草2黄芩3黄连3。

葛根本身是一味寒性的药,有去热的作用,主要是用来解表,同时也可以治疗热性下利,所以说葛根在这儿是个主药。甘草在这个方剂里的作用就是补里虚、缓急迫。黄连黄芩都是寒性药,去热的力量比较强,同时又都有止下利的作用,同时它可以解烦。大家反复地去感悟黄连、黄芩、黄柏这一类的药,大家去体悟体悟它跟石膏,石膏也去热,明显的咱们举的这几个药都有治下利的作用,栀子它就不治下利,也去热,石膏也去热,大家可以去临床当中,加上学习的过程中,反复地去验证,你要反复过几个来回,然后才能分清,哪类的是石膏证,哪类的是黄连黄芩证,这要分清的。如果分不清的话,你用错了药,常常会,你觉得这个人热得这么厉害,用的方子对啊,可是他吃了以后,不舒服。

症状:下利发热腹痛小便短赤口渴恶心呕吐烦扰不安呆心烦热痢下利胶冻、时有粘沫。

舌质:红舌尖边红舌绛无津舌红干光滑而红舌。

舌苔:黄黄腻薄白腻黄厚而干。

脉象:数滑数弦数、浮数、沉数细数。

现代疾病:阿米巴痢疾、细菌性菌痢初期、急慢性痢疾、急慢性胃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出血性肠炎、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病毒性肺炎、肺脓肿、喘息、口内炎、中风、乙型脑炎、神经衰弱、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小儿中毒性肠炎、婴幼儿夏季腹泻、小儿麻痹症、感染性高热、膀胱炎、新生儿尿布疹、婴儿湿疹、消化不良、伤寒及副伤寒、食物中毒、牙痛、流行性结膜炎、脱肛、带下、内耳眩晕症、麻疹、肾病综合征、尿道炎、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并发性房性期前收缩、高血压、动脉血管硬化。:桂枝3芍药3甘草2生姜3大枣5。

桂枝和生姜这两味药,有共同的特点:都是解表剂都是健胃的药。它治的是人体有些不足了,汗毛孔关不上了,体表又出现疾病。人体不足首先能量不足,能量的来源在哪?不就来自于肠胃嘛。这两味药既能改善肠胃的吸收功能,同时又把吸收的这些能量最大限度地给运送到体表,用来解表。这两味药应该说是桂枝汤的主药。甘草大枣,这就是辅助剂了。像甘草大枣呀,这都能辅助桂枝和生姜安中养液。像甘草和大枣改善的方面又比桂枝和生姜呢,补充了它们两个的不足,而且,这两个是典型的甜药,都有缓急的作用。剩下就是一味芍药,芍药跟血分关系比较大,严格的说是一个血分药。用它主要可以做什么呢?它能让人体改善促进人体合成某种营养的那种机能。

症状:恶风寒、头疼、汗出、项强、鼻鸣、干呕、口不渴、发热、时时发热、心烦、无汗、乏力、四肢困重、体痛、头微痛、心下满闷。

舌浮缓、浮弱、浮虚、细、沉、弦、数、滑、濡。

这个方剂就是桂枝汤原方加了葛根一味药,加了四两葛根。它已经不是桂枝汤的原方了,桂枝量减少了一两,成了二两。那么我们从这儿能看出什么?能看出古人用药非常得严谨。加了葛根以后,葛根本身也是解表药,解表的力量强了,把其他解表的药就相应减少了一点用量。

那么这个方剂,实际上桂枝汤我们前面已经说了,尽管桂枝有一点量上的变化,但是没有质的差异,那么我们应该把它理解成桂枝汤的基础上加了一味葛根。那么实际上我们理解这个方剂的话,葛根就是一味很重要的药葛根这味药,是一味寒性的解表药它有治疗热性下利的功能,而且它有改善人体后背部和后颈部的机能的特征。那么另外呢,葛根对人体体表神经方面的一些疾病呢,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症状面部麻痹汗出发热恶风寒头痛舌质淡、脉浮缓现代病:颈椎骨质增生、颈椎病、关节疼痛、肩周炎、肌肉劳损、跌打损伤、半身麻木、面部偏侧浮肿、口眼歪斜、面神经麻痹、重症肌无力、僵人综合症、慢性多发性肌炎、特发性震颤、荨麻疹、风疹、头痛、眩晕、目斜视、肩凝症、落枕、胃痛、痢疾初期、急性肠炎、流感、胃肠型感冒、高血压、麻疹初期、疹出不畅、神经官能症、抽搐、多发性脑动脉硬化、破伤风等。:汗出关节痛、恶寒、头疼、口渴、发热。

舌质:舌质淡。

脉象:数紧浮、滑、缓。

感冒、流感、水肿、关节痛(也就是说关节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炎。因为停饮是主要问题,有停饮的时候你单独解表不管用了。:心下胀满、头项强痛、心下疼痛(心下都是胃这个部位了)、小便不利、恶寒发热。舌苔白苔滑腻厚偏干。

疾病:胃肠型感冒、流感、癫痫。

方人参在这个方剂当中的主要的作用,就是健胃补虚,补中虚生津液。它可以促进胃肠对水分的吸收,改善人体的机能。另外你看加了一两生姜,这也可以这么说啊,它在协助人参增强这些功能上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呢这个生姜还有走表的功能,所以说它可以强化体表功能的恢复。增加芍药,实际上就是用来改善人体肌肉组织的,与拘挛痛有关的那些营养成分的这么一个作用。

症状身痛这一个症状在临床当中描述的五花八门,有的说他身疼痛,有的说是腰酸肢痛,那么还有说呢就是腰痛,还有呢说是肢体酸痛,也就是说病人主诉可能会是各式各样的。但是他的感觉肯定腰部疼得程度要比其他部位严重,或者说比较集中。神疲乏力汗出畏寒头晕食欲不振发热脘痞面色无华舌质:淡淡红淡胖有齿痕红。

舌苔:白薄白而少津无苔。

脉象:细沉无力迟缓弱浮弦微。

现代病末梢神经炎、面神经麻痹、肌肉疼痛、关节疼痛、慢性胃炎、胃溃疡、神经性头痛、美尼尔氏综合征、男女更年期综合症、习惯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妊娠恶阻、产后高热、麻疹。

这个方剂一共就两味药,非常简单。桂枝在这个方剂当中的作用,肯定是个主药,它的作用呢就是降气冲、解表。甘草在这个方剂的作用呢,缓急、补中、补津液。

那么这个方子,我们要如果说跟别的方子放到一块儿去体悟一下,你会对理解这个方子体悟得更深一些。比如说啊,像苓桂术甘汤,苓桂枣甘汤,茯苓甘草汤,这三个方子里边,都有,其实还有很多方子有,但是这三个方子跟其他的方子不能比。这三个方子的病理,跟这个方子的病理,非常接近。但是呢又有质的不同。所以说这三个方子你看啊都包括了这个方剂。那么同时这三个方子又都有停饮的因素,也就是说都有水证。之所以这三个方子不同,在于它们停水的部位,也就是说它症状反应出路不一样。但是桂枝甘草汤在里边作用却是恒定的。都是来治疗气上冲的。所以这样你再反过头来想一想,那么桂枝甘草汤你就很容易理解。然后你再回过头去你再想那几个方子,你仔细去品味品味,它们都有气上冲的问题。还有一个方剂,跟这个方剂也可以联系起来,就是桂枝加桂汤。那么这个方剂和桂枝加桂汤的区别呢在于这个方证啊集中于心胸部。但是桂枝加桂汤呢它是从腹部到胸部都涉及到,都有。如果从药物上分析呢,这两个方证,桂枝加桂汤偏于里虚一些。

那么这个方剂在临床当中我们应用的话,时常的会出现用错了的时候,为什么呢?因为它典型的方证心悸,在很多方证当中都有可能出现。那么我的体悟呢,在临床当中你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排除法。怎么排除啊?我们再举几个方证看看啊就知道了。比如说啊,心悸有明显的水证而且陷于阴证的那就是真武汤证。那要如果说心悸有明显的里虚寒的,又陷于阴证的你像四逆汤证。那么心悸有半表半里证的,半表半里偏于实证的,像四逆散证。还有,比如说心悸因为虚热像炙甘草汤证。还有因为血证的,像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这就比较典型的了。还有因为情志方面的,比如桂枝甘草加龙骨牡蛎,这就很明显了,这本身就是既有情志方面的又有气上冲,那么他就用了这个方剂,又加上了龙骨牡蛎。还有因为纯属于里热造成的心悸,你比如说白虎汤证,也有可能会出现心悸。

症状心悸汗出胸闷头晕坐卧不安叉手自冒心面色苍白四肢不温。

舌象:淡淡暗有瘀斑光润舌胀淡暗。

舌苔淡薄白无苔白滑腻微灰。

脉象:虚沉浮濡结细数代涩紧。

现代病低血糖,窦性心动过缓,冠心病,心性哮喘,先天性心脏病并发肺炎,癔病,急性前侧壁心肌梗塞,心不齐,心肌缺血,心动过缓,肺心病,风心病,慢性胃炎,慢性胃溃疡。

在这个方剂的临床应用当中呢,也有应该值得注意的。就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这个药量应该适当的加大,这个药量适当的加大。跟什么比较呢?跟我们用其它的方剂。比如用桂枝汤,现在用桂枝9克,芍药9克,其它的就以此类推了。那么你要是如果说用这个方剂的时候,桂枝的量和甘草的量都应该加大。那么它的道理在哪儿呢?这是古人从临床当中得出的实际经验,这个原方的桂枝啊用了是四两,你要是看跟桂枝汤相比的话呢就多了一两,但是这个方剂要求什么?顿服。顿服就是它的四两是一次的服药量,这个四两是一次的服用量。那么这个一次服用量,如果说我们再折算一下的话,这个药量就大了。呃按照咱们这个现代的这个计算的话,这个四两就是60克,那么60克的话,大家算一算就行,你要如果说用,咱们就按着这个就是说《伤寒论》上的原量,原量桂枝汤一剂,桂枝是多少,是45克左右,那么45克左右是分三次服,煮取三升,每次服一升。那么它是分三次,那是三次的服药量。但是这个60克的一次的服药量,那个相当于桂枝汤相当于一剂是15克,那么这儿一剂就是60克,这就要高出它四倍。所以说呢这样呢你用药量要大一些。而且呢这两味药的比例也要按照古人的这个原方的比例病理气逆。

蜀漆也叫常山苗,这味药啊用的机会不是很多,而且呢还不太好买,所以说呢在这儿跟大家说一说一般呢就是说介绍它的地方比较少。它是那个虎耳草科植物黄常山的嫩枝叶,所以说叫它常山苗也有叫它鸡屎草的也有叫它鸭屎草的,它是一味温性的去水安神的药物,有一定的毒性。我们有一个关于药物方面值得我们注意的,这个方证它的用药思路与那个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非常相似只是疾病的类型不一样,也就是说疾病的基础类型不一样,一个呢是你看那个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它是以半表半里的虚证为基础的。那么这个方证呢,则是一个以表为基础了。他们都同时存在着一个停饮的问题,但是那个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里边用的是茯苓和铅丹,但是这个方剂里边呢它用的蜀漆,这个蜀漆啊为什么那个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里边不用蜀漆?这个蜀漆这个药啊它,其实铅丹也有毒,但是这个蜀漆不仅仅是有毒的问题,如果大量使用的话,它能致人吐。换句话说它不太适合里虚证。这样呢大家就比较容易了。那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它为什么没有用蜀漆呢,就是那个不仅仅是一个半表半里的虚热证还有一个,因为它是一个小柴胡汤的基础吗,它还有一个里虚证的因素。我这儿绕了一个大弯子,没跟大家说最要紧的一个问题,那么就是说如果我们提出这么一个问题来。那么这个铅丹它毕竟是一个毒性比较大的东西,我们用蜀漆代替行不行呀?从药性上来说完全可以。但是具体到,如果里虚不重的话你用蜀漆没有太大问题,它的作用差不多。但是你要如果说有里虚的话,那用蜀漆就不太合适了。这个蜀漆呢它对这个虚证呀不太好,所以说啊你看这个方证呢咱们这个条文里边这个方证就是桂枝去芍药汤为基础的它基本上没有里证的问题,它不存在里证的问题。所以说呢用蜀漆呢估计啊毒性小一点然后呢,可能疗效会好一些。另外呢还有另外一个因素啊,我记得那个苏叶和苏子,再比如说啊那个半夏厚朴汤,这个半夏厚朴汤里边用苏叶也行用苏子行。那么有区别吗?如果说他偏于表证的你用苏叶就会好一些,那么你要如果说他没有表证的你用苏子就比较好一些。那么这样呢实际上咱们现在看啊这个蜀漆呀它是那个常山苗,是那个嫩枝嫩叶,从这一点上恐怕跟桂枝有点相似,也就是说对表有一定的好处。这也应该是应该考虑的。

这个铅丹是镇静同时呢,它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坠痰,这是咱们《药典》里边这么两个字,其它的功能咱们在这儿跟我们联系不大。那么就是说它坠痰,坠痰什么?实际上这个铅丹本身质重,就是本身它就是一种金属吗,就是说比较重应是一种矿物质啊就是说质重,然后呢除了镇静以外呢它也有去水的功能。坠痰是什么意思啊,就是说它也有去水的功能。所以说你看啊这样你去品味这些药味之间你才发现慢慢能发现药物的一些特性。

症状惊恐烦躁、心悸、睡眠不佳、胸闷、肘冷。

舌象:淡、暗、绛、少津舌苔白滑、白腻、无、白、少苔。

脉象:细弱、弦细、浮细数、结、代、缓。

现代:早搏、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神经官能症、冠心病、心律不齐、心肌缺血、房颤、高血脂、高血压、多动症,精病,精神分裂症,癔病,精神抑郁症烧伤、烫伤、误灸、煤气中毒、热射病,这些都比较特殊的病,特别是你看这个烧伤、烫伤可能是有一些精神方面的问题,另外他有桂枝汤的基础,可以改善体表的血液循环,对一些体表性疾病应该有好处。病理这个方剂就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将桂枝这一味药增加了二两,就是加到了五两,其它药还保持不变。桂枝有降气冲的功能,但是这个桂枝降气冲,我们应该这么说它治的气冲,就是一种人体有从表解除疾病的这么一种趋势而形成的这么一种气冲,而不是其它的你比如说像肚子里边有气往上来那一个,有一些属于肠胃里边疾病的那个,恐怕治疗效果不会好,你得符合这个方证才行。但是通过这个方剂我们能看出一个什么问题啊?就是说你拿这个方剂跟桂枝汤如果说比较一下的话,你就能发现经方用药之严谨!我们提一个非常浅显的问题,这个方剂包括了桂枝汤的所有的药物,不单单是包括了,而且它的组成药物和桂枝汤的组成药物是完全相同的,除了桂枝多二两以外,其它的药味用量也都一样。那么你用桂枝加桂汤治桂枝汤证行不行?严格的说不能说它不行,但是它的疗效绝对不会有桂枝汤疗效好,这是肯定的。要如果说不存在这个差异的话,那么桂枝汤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就把桂枝加桂汤说成是桂枝汤就成了,有这样的奔豚证也可以用它治,没有也可以用它来治疗桂枝汤证不就完了吗。为什么要设两个方子啊?如果我们再进一步分析的话,问题就显得比较尖锐了:你看经方的药物,就这一味药加了量,其它的都不变,但是这个方剂的功能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说它几乎发生了质的变化,它治这一类情况的奔豚病,但是你要如果说使用桂枝汤来治的话,恐怕就不行。

症状:逆气上冲腹冷痛呕逆腹有包块心烦。

舌质:淡胖嫩淡红。

舌苔:白、滑嫩。

脉象:弦沉细。

现代: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衰弱、心动过速、冠心病、风心病、结肠过敏、慢性肾炎、膈肌痉挛、某些心脏病、硬皮症、雷诺氏症、冻疮外感、头痛、头晕、耳鸣。

病理伴有精神方面的疾病。

这个方剂桂枝只有一两,甘草有二两,你初看呢这个方剂好像就是桂枝甘草汤加了龙骨、牡蛎。但是这个桂枝用的量比较少,甘草用的量比较大,那么这就是说人体偏于虚了,甘草有补里虚的这么一个作用。如果说我们从这个临床统计资料再全面地看一下,这个方剂的适应证基本上就是桂枝甘草汤证合并了精神方面的一些症状。从这个方剂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因为这个药啊比较简了,那么我们如果把统计资料里边这些跟桂枝甘草汤证有关的这些症状要如果说排除出去的话,剩下的基本上都是精神方面的疾病,那么龙骨和牡蛎的这个药物作用就比较明显了,它主要就是作用于精神方面的一些疾病。

症状:心悸、善惊、烦躁、失眠、汗出、气短乏力、神异常神志呆滞神志痴呆、表情淡漠、哭笑无常、昏蒙不知人事、发狂。

舌质:淡、胖、齿痕的、、光舌。

舌苔:薄白、无,根发黄。

脉:细、弱、弦、数、沉、迟、洪、滑。

现代病:癔瘫、更年期综合症、过敏性荨麻疹、遗精、精神分裂症、精神抑郁症、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肌缺血、室性早搏心动过缓、

这个方剂啊,可以理解为理中汤加桂枝,也可以理解为桂枝甘草汤合理中汤。那么这两种理解法呢,后面反倒是比较确切。你看啊,桂枝甘草汤,咱们前面呢已经讨论过了。这个方剂呢,我们可以把它视作是桂枝汤的最简方啊。那么要如果说深入分析这个方剂的话,咱们还会有进一步地发现这个方剂当中的桂枝、甘草都是4两。那么我们看看啊,要如果说按着简单相加的这种原则合方的话,那么甘草呢应该是5两。它这个(桂枝甘草汤),你看桂枝是4两的话,甘草应该是2两;那么理中汤里面呢甘草是3两,它应是一个5两。但是要如果说取两个方剂当中量大的一个的话呢,甘草应该是3两。但是这个方剂里边呢,恰恰它既不是3两,也不是5两,它是一个4两。但是这个方子其中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它的煎法比较特殊。他让你啊先煎理中汤,煎好了以后然后再下桂枝。煎理中汤煎得5升,然后呢,再下了桂枝,以后呢再煎取3升。那么这实际上啊就等于什么啊?等于桂枝的量减少了,桂枝煮得时间短,啊,就等于桂枝的量无形当中就减少了。当然说不单纯的这么简单啊,我们单纯从煮的时间上看。所以说这个方剂我们可以把它看做是什么啊?看做是理中汤二桂枝甘草汤一的一个合方。就是桂枝甘草汤的量相对地说少,而且是简单相加,这就差不多了。

那么关键一个为什么要这样呢?实际上这个地方啊,它反应了这个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的内在规律,同时也说明啊,同时也说明古人从这个临床实践当中总结出来的这个经方特别的严谨。你像这么一点的微妙的变化,它确确实实不是一个方剂里边能够看到,就说它不可能是偶然试验成功了的,以后这个方剂的药量就固定下来,就不变了。

大家看一看五苓散,它治表证,它那个解表比这个更明显。那个五苓散解表,那个桂枝量最少,但有时候它也能解表。为什么呀?它那个解表跟这个方剂的解表的那个道理非常相似。就说这个时候啊,人体既有表证又有里证。这说明什么问题啊?说明人体在里边就不足的情况下,它依然有在表证阶段与这个疾病抗争的这种趋势,说明这个人体里边至少不是长期的处于虚的状态,短时间内形成的,而且还没虚到那种程度。所以说你把里证给它解除了,或者说把水证给它解除了,或者说把里虚寒给它温煦了;里证解除了以后,人体自里往外的这个能量就会增加,增加了以后,本来它就在体表,就处在自己有能力抗病,但是不能完全取胜的这种状态。那么一旦增加能量它自己就好了,所以说用不了多少解表的药。你看啊,真是这种变化特别的微妙。

症状:下利、心下痞硬、发热、恶寒、食欲不振、神疲乏力、脘腹痛、腹胀、头痛、手脚冷、呕吐、面色苍白、咳嗽、气急、头重、心下悸动、泛吐停水。

舌:淡。

舌苔白、无苔、灰。

脉象弱、数、沉、缓数这个数脉是阴虚,它候虚,它肯定不是候热了。

现代疾病:感冒、流行性感冒、胃肠性感冒、急慢性胃肠炎、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急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胃疼痛、慢性肝炎、慢性胰腺炎、病毒性肺炎、顽固性荨麻疹、习惯性头痛、麻疹、心肌梗塞、小儿重型肺炎、小儿秋季腹泻、病窦综合症。甘草的寒热倾向不是特别明显,有的书说它微寒,还有的书说它甘温、稍有点偏温,但是偏寒也好偏温也好,寒热倾向都不是特别地明显。甘草有补里虚增加津液,因为甘草大量服用产生浮肿,也就说它对体液的增加有一定的好处可以缓急,有一些急迫的症状,或者说一些比较猛烈的药物,常常会用到甘草来配伍。那么在这个方剂里边它主要就是补虚、增加津液。干姜呢,是一味温性的补中虚的药,是一个热药,它的健胃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四肢厥逆脘腹冷痛眩晕面色苍白倦怠乏力腹泻呕吐喘促少气懒言纳呆食少咳嗽遗尿恶心咳痰稀而白成泡沫状衄血、吐血、便血舌质:淡舌淡嫩,淡胖,淡紫。

舌苔:白白滑白润白腻白干。

脉象:迟沉细。

现代疾病:急慢性胃炎、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上消化道出血、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肺炎、肺不张、冠心病、心绞痛、风心病、肺心病、子宫功能性出血、附件炎、鼻衄、自汗、厥逆、眩晕、鼻渊、劳淋、虚劳、遗尿。

实际上它就是在半夏泻心汤的基础上把甘草的量加大。

它的适应证呢,也就是半夏泻心汤证虚证更为明显了。那么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个方剂中的甘草,虽然方剂当中要求是用炙甘草,但是在实践当中证明,特别是在治疗口腔溃疡这一类疾病的时候,使用生甘草的效果要优于炙甘草;而且实际用量呢,往往比原方里的四两这个量还要大一些,常常是在六两以上。由此可见,这个甘草不单可以补虚缓急,它还有治疗因为虚热而导致孔窍部位的这些粘膜溃疡性疾病的这一类功能。那么,现代医学研究,说这个甘草啊,能刺激人体这个粘膜粘液的分泌,从而起到一个保护修复粘膜溃疡面的这么一个作用。这只是说用现代的科技手段可以看得到的这一块。说它为什么有这个作用?实际上还是不知道。但是呢,这也毕竟是一个进步,可以让我们对甘草这一味药的功能理解得比较具体一些。所以说,对于像口腔溃疡、白塞氏综合征之类的粘膜性溃疡疾病,像这个方剂就有比较好的疗效。症状:泄泻、心下痞满、纳呆、口腔及阴部溃疡、肠鸣。舌质:红、淡、淡嫩、胖大有齿痕。

舌苔:白腻、薄白、黄白、黄白腻、薄黄、白、无苔。

脉象:虚数、细沉、弦数、滑数、弦细。

现代病: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窦炎、胃下垂、消化不良、溃疡病、胃脘痛、慢性胰腺炎、肝胆疾病、肠道易激综合症、严重腹泻导致的低钾症、食道裂孔疝、胃脘颤动、噤口痢、白塞氏综合征、口腔溃疡、淋病、尖锐湿疣、急性尿道炎、外阴龟头溃烂、女性阴周或前阴溃疡、舌溃烂、不眠症、神经官能症、癫痫、心房颤动、心力衰竭、艾滋病、外阴腐蚀。

我们把这三个泻心汤简单地说它们之间的差异。“心下痞硬、偶尔肠鸣下利”这一类的症状,这是“半夏泻心汤”的主要的症状反应;同时也是这三个泻心汤的常见的症状反应。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出现“干噫食臭”并偏于“下利”的,那么就可以确定为“生姜泻心汤证”;如果出现“粘膜性溃疡”类疾病的,或者说是阴虚而造成的“精神方面疾病”的,即可认为这是“甘草泻心汤证”。这就是它们之间主要的区别点。这个方子,可以看作是桂枝甘草汤加白术附子。那么要按理论上说,这个适应证应该是在桂枝甘草汤证的基础上伴有停饮,而且陷于阴证的,它的适应证应该以桂枝甘草汤证为基础。但是实际上,这个方证在条文的论述也好,还是实际临床当中的表现也好,它以关节疼痛和关节部位的肿痛为主证的。桂枝甘草汤证,或者说桂枝甘草汤证的那个主证,在这个方证里边出现频律很低。

所以从这儿,我们体悟这个经方的方证,不能机械地、主观地去解读。把那个经方的方剂,凡是能拆成几个方剂,能合在一块儿,就是这几个方证的简单相加。在经方上有这方面的因素存在,但是呢,这个规律常常不能体现在所有的方剂当中。你象黄连汤和半夏泻心汤,三个泻心汤在方证上就比较接近。象我治的这个病人,虽然说他有肠鸣,我也没给用半夏泻心汤,因为那个药啊,跟半夏泻心汤比较,非常接近,轻微的肠鸣肯定能治了,吃了就好了,因为它的药太接近了;就算是那样的话,黄连汤证的那个腹痛,那一类的腹痛,绝不是半夏泻汤能治得了的,或者说疗效会很差。尽管药差别不大,就差那一味,桂枝和黄芩的问题,但是疗效会变化很大。你象这个方剂也是这样,我们不能机械地认为:就是有桂枝甘草汤证的所有症状,然后出现了停饮,又有机能沉衰,不是那样。

所以说,在这一方面应该客观地、深入地去对经方的这些用药特点去体悟,只有你在这一方面有所感悟、有所掌握、有所进步,以后你在用经方当中,你才能用得活。

桂枝加芍药汤跟桂枝汤实际上药味是一样的,只是芍药又加了三两的量,由以前的三两改成了六两。所以说,这个方剂的适应证,实际上就是桂枝汤证而伴有什么?伴有芍药甘草汤证,我们可以简单地这么理解。而且呢,主要表现为血虚而致的腹部挛痛。实际在临床当中,这个方证还会伴有腹泻这一类的症状。还不仅仅如此,这个方证当中,有时候还会出现便秘的机会。那么,从方药组成来看,就是说桂枝汤证也有下利。但是桂枝汤证出现下利的几率,远没有桂枝加芍药汤出现的几率高。所以说这儿的下利,在病理上就跟血虚所造成的胃肠痉挛有关。

症状:腹痛腹胀满、下利、消瘦、神疲、发热、恶寒、头身痛、便秘。

舌象:淡舌。

舌苔:白滑薄白白腻。

脉象:沉、缓、浮、弱、滑、弦、涩、细。

现代疾病:慢性肠炎、慢性胃炎、手术后肠粘连、肠狭窄、腹膜炎、胃炎、胃溃疡、胃术后疼痛不休、慢性肝炎、慢性胰腺炎、胃癌疼痛、细菌性痢疾、痢疾、胃下垂、腹部手术后腹膜粘连疼痛、肠管狭窄、食物中毒、便秘。实际上就是在桂枝加芍药汤的基础上,加了二两的大黄。它的适应症呢?也很明显就是在桂枝加芍药汤的基础上伴有里实证。那么,这个方证也可以视为是桂枝加芍药汤中,咱刚才说了桂枝加芍药汤证中有便秘,虽然便秘出现频率不高,但是有便秘者。而且,服桂枝加芍药能治愈。那么这儿呢,实际上是那种便秘倾向更加的严重化,不仅仅是一个便秘的问题,再严重了就发展为里实了。所以说,它的病理基础跟桂枝加芍药汤是一致的。这种里实,究其原因也是因为这个血虚,影响了胃肠的正常功能,造成了肠道内的食物的积滞,而形成了里实。

症状:腹痛、腹胀满、大便秘结、恶寒、发热。

舌质:舌体肿淡。

舌苔:白、腻、黄、燥、薄。

脉象:沉、缓。

:感冒腹痛、慢性肠炎、疹出不顺腹痛、顽固性荨麻疹、慢性阑尾炎、慢性肠炎、机械性肠梗阻、痢疾、肠炎伴有里急后重者、便秘、肠痉挛性便秘、肠麻痹性便秘、肺炎。

。:腹痛、纳呆食少、腹胀、咳嗽、神疲乏力、胸痛、低热、恶心、呕吐、自汗咽痛。

舌质:嫩无苔黄燥。

脉象:沉、伏、细、数。

现代疾病:胃痉挛、胃溃疡、野蕈中毒、木薯中毒、肉食类食物中毒、渗出性胸膜炎、克山病、口腔溃疡、阴部肿痛、痔疮、脱肛、皮炎、天疱疮、圆形脱毛症、盘形红斑狼疮、苷斑、黑皮症。这些现代疾病里边有一个很特殊舌肿大。就是说人的这个舌头突然肿大,满口,塞喉。就是说这个舌头肿大的在嘴里边差不多要盛不下它了,气息不通,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病。这个方剂的剂量都是一样的,干姜、黄芩、黄连、人参各三两。而且这个方剂当中所有的药物,都是一些我们现在已经比较熟悉的药,或者说这都是些常用药。在前边的学习当中呢,这些药味我们都有所了解。而且这些药物之间的比例呢,也没有明显的特别之处。你比如说像小柴胡汤,柴胡八两,其他的都在三两左右啊。但是你看这个方剂里边呢,都是三两啊,就一个重量是相等的。但是这个方子的适应证却具有明显的特征性。你看在经方里边,单说呕吐这一项,有治疗呕吐这种功能的方剂方药很多,但是像这个方子这样适合于寒热错杂的这种病理下出现的,特别是“食入口即吐”的这种典型的这种反应,能够治疗这一类情况的,反而不多;另外还有一个,我们最后会说一下,跟这个差距挺大,就那个大黄甘草汤。

那么这个方证的吐,它不仅仅是有“食入口即吐”的特点,并且从治疗的意义上说,你像半夏、生姜这一类的典型的止吐的药物,它治不了这个病,所以说这个方剂里边一点这种药也没有。那这说明什么?说明这种呕吐,是在寒热错杂这种情况下,发生的一种比较特殊的疾病,我们得这么理解。它表现也确实挺特殊的,吃了东西就吐嘛。而且你只有用这个方子,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疗效,你换一换其他的方药,恐怕效果就会打折扣。

症状:呕吐大便溏泻、胸满、腹胀满、纳呆、心烦、呃逆、嗳气、吞酸。

舌质:淡绛、尖边发红、齿痕。

舌苔:黄、腻、白、滑。

脉象:弦、细、滑、虚、数、浮、沉、濡、洪。

现代疾病:急性胃炎、慢性胃炎、神经性呃逆、食道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消化道溃疡、急性肠炎、痢疾、霍乱、霍乱吐泻,夏日炎热时贪凉食而致吐泻交作的这类的情况,以呕吐为主伴有心烦、口苦、苔黄、脉滑数这一类的情况。另外,还有一些像幼儿便溏、吐乳、同时又伴有口舌糜烂的,你像这一类的情况,小孩子在临床当中是很常见的,而且这是一个很令家长头疼的事。你看他口舌糜烂就不怎么吃东西,一吃东西就疼,他还便溏、吐乳。这时候要假设说,你们看他既有上热又有下寒,你要是能判断准了的话,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小孩子你在临床当中也容易找到的一个证据,你看他有没有肠鸣;如果说有肠鸣的话,十有八九这是一个甘草泻心汤证。但是就说没有肠鸣,你就可以去斟酌一下,看有没有应用这个方子的机会。



58.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病理:里虚气实。

方解:厚朴8生姜8半夏4甘草2人参1。

厚朴在这个方剂中主要起着去气逆的作用,因为它的作用就是行气,消胀除满;生姜、半夏健胃祛水;甘草、人参又有缓急的作用,又能补中益气。实际上,生姜、半夏、甘草、人参这四味药,都是健胃的药,对胃肠功能的低下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而且你看小柴胡汤里边,这些药都有。所以说如果说小柴胡汤和这个方剂合方的话,就加上一味厚朴就行了。厚朴的量加得大一点。

如果说仔细看的话,值得我们注意的这个方剂当中,厚朴、半夏、生姜这三味药,药量明显的都比较大,特别是厚朴和生姜,比甘草和人参的量都大一倍以上。而真正有补虚作用的甘草和人参反倒量比较小。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这个方证啊,虚证的成分没有气实的成分大。所以说,去气实是这个方剂的主要矛盾点。还有这个方剂的生姜和半夏,就近乎一个小半夏汤。如果恶心,想呕吐的话,也是这个方剂可以治疗的。

症状脘腹胀满食欲不佳(纳呆)泄泻(腹泻的)腹痛。

舌质:淡红、红、暗边有齿痕。

舌苔:薄白、薄腻、白、无苔。

脉象:细、弦、弱、濡、沉、数。

现代病: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溃疡病、胃下垂、腹膜炎、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扩张、消化不良。

。方中黄连黄芩清半表半里之热,除烦,并同时可以治疗因热而造成的一些出血症;那么芍药、阿胶、鸡子黄补血虚,这类药呢都可以用来补血虚。那么阿胶呢,同时有止血的作用;这个鸡子黄呢,它有一定的补益作用。症状:心烦不得眠发热、阴虚内热面颊红润,盗汗,消瘦,骨蒸、口干渴、头晕目眩、下利便血。

舌质:红舌淡舌紫舌。

舌苔:少苔无苔薄黄欠嫩。

脉象:细数弦数数弦细。

现代病:急性坏死性小肠炎、肠伤寒、肠出血、直肠溃疡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肝硬化、肝昏迷、肺结核咯血、肾结核及不明原因的尿血及结肠血症、蛛网膜下腔出血、支气管扩张、眼球出血、室性早搏、心律失常、神经衰弱、甲状腺机能亢进、慢性咽炎、慢性溃疡性口腔炎、顽固性失音、遗精、滑精、遗精滑精的失眠症、衄血、咯血、糜血、肺结核大咳血、崩漏、空洞型肺结核、血精、痢疾、血痢、萎缩性胃炎、阳痿、早泄、神经官能症、胎漏。血。这个方子呢,可以看做是甘草汤加桔梗。桔梗这个药呢,药性微温,有排脓利咽,宽胸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像胸痛如刺,脓吐,这个浊吐,脓血痰,咽中肿痛,有这样的作用。

从这个方子的临床应用来看呢,它治疗的主要是单纯的咽喉部位的肿痛。当然说理论上讲,如果说同时伴有这个桔梗汤适应证当中的,你比如说:肺痈,就是说它如果说属于那种情况的话,它表现为那些症状的时候,如果说同时有咽痛的话,那当然是用这个方剂。但是实际临床当中呢,更多的表现为单纯的咽痛,它并没有那些肺部的症状。所以说啊,咱们理解这个甘草汤证和桔梗汤证,这个“咽痛”,应该是这两个方证当中的一种比较特殊的症状反应。为什么说特殊呢?因为这两个方剂的适应症,你像甘草,刚才说了甘草汤那一大堆的适应的症状,那么桔梗汤这一大堆适应的症状。但是临床当中常常表现为就是一个咽痛,没有那一大堆的症状,它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治疗。就是说它是一个,应该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症状。

症状:咳喘、胸胁痛、咽喉痛、咳出脓血痰、发热、食欲不振、口燥咽干、形体消瘦、便秘、盗汗、尿黄、神疲乏力、面色不华。

舌质:红、淡红。

舌苔:白、黄。

脉象:数、滑。

现代病:肺脓疡、急慢性咽炎、急性喉炎、咽喉肿痛、急性会厌炎、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炎、结核性脓胸、支气管扩张、肺脓疡下?、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梅核气。

这个方中的这个半夏,寒热倾向不明显,是个平性的,它是一味以降逆、去饮、化痰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同时还有治疗咽喉部位疾病的特殊的功效。这个方剂正是用了半夏的这种作用。这个鸡子,就说鸡蛋去了黄,剩下清了,鸡子清呢,有清热利咽的作用。那么苦酒呢,也就是米醋,它性寒,有清热和收敛的作用。

这个方子的煎制方法呢,比较特别。方后注解当中呢,基本上写得还是比较清楚的。那么咱们在这点上啊,为了把这个问题弄得更清楚一点,我们举一个后世当中,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有人对这个方后注解提出疑问。咱们通过这个疑问,我们来澄清一下这个方后注解当中一些问题。

那么有人认为啊,这也是比较善于动脑子的人,他认为就是说这个方后注解不合逻辑。那么为什么呢?因为十四枚的半夏,这十四枚半夏的体积本身就大于一个鸡蛋,就比这一枚鸡蛋的体积大。而且,你看这方后注上写的啊,鸡蛋得去了黄以后,还要用它的鸡蛋清,那么这个鸡蛋清也要占到鸡蛋的体积的将近一半,那么如果说再加上苦酒,所有这些药味要如果说加在一起,一个鸡蛋壳根本就容不下。你看啊,这种理解、这种读法提出这种疑问,就说他动了脑子了。但是呢,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啊。你仔细去品品这文字,虽然说写得不是特别清楚,但是你可以去推理,能够推出来的啊。你看这个“内半夏、着苦酒中”,实际上是要求什么呀?那么,“右二味”嘛,前边有“右二味”,就是将半夏破的和枣核差不多大小,也就是把半夏破成四瓣的样子吧,实际上就将半夏弄碎了。弄碎了以后放哪呢?“内半夏”,实际上就将鸡蛋弄一个洞,将鸡蛋全部倒出来,把黄去掉,剩下的蛋清,然后将半夏放到蛋清理边,混合了。然后,再把这些东西放到醋里边,再跟醋混合。最后将既有半夏、又有醋也有鸡子清的混合物倒入鸡蛋壳里边,鸡蛋壳里边能盛多少就倒多少。实际就这个意思。大家你去品吧,而且,只能这么解释。按别的解释,它就不通啊。如果你做做试试啊,把14枚半夏塞到鸡蛋壳里边,那别的东西就别放了,你也放不下呀。所以说,不能那么机械地去读,你这么解读不就完了吗!就是这个样子。然后人家给你说得挺好,怎么个做法,上边说得挺清楚,让他煮一煮以后,按照要求去喝,如果说好不了,还有呢,再煮一次啊。可以再做,甚至这一个鸡蛋不行,再做下一剂。这都可以啊。

在实际临床当中呢,还有其他的做法:有的先把半夏和醋,先煎了,煎了以后,就把半夏去掉了,只剩下煮过半夏的醋,然后再加入鸡子清,因为鸡子清啊,一到沸点以后啊,就熟了,熟了以后就像鸡蛋花一样的东西。其实这倒也没用关系的。按照原来的要求不怕成那样,如果是那样,吃那样的也没关系。实际临床当中,也有这么用的,一样能治病。这么用呢,应该也不错。

症状:咽痛、声音嘶哑、咽喉干燥。

舌质:红。

舌苔:白、腻、滑。

脉象:数、滑、虚、细、缓。

:声带水肿、咽喉水肿、咽喉溃烂、咽喉结核、慢性扁桃体炎、失音、急慢性咽炎、咽部溃疡、口腔溃疡。



65.苓桂术甘汤

病理。

这个方剂可以把它理解为桂枝甘草汤加茯苓白术。那么这样呢,其实这个方义已经比较好理解了,桂枝甘草汤他的作用就是降气冲、实表,治疗表虚;然后茯苓白术呢是去水饮,治疗头晕,这就非常清晰了,没有必要做很复杂的推演。

症状眩晕纳呆心悸形寒肢冷呕吐胸胁满闷胸腹痞满咳嗽咳痰浮肿神疲乏力少气懒言便溏小便不利面色不华腰背酸痛形体消瘦失眠自汗胃部有振水声口渴气上冲胸关节疼痛发热便溏便秘。舌质:淡(淡胖淡红淡暗淡红(暗红红绛尖边红)紫。

舌苔:白(薄白、白腻、白润、白滑、白厚)黄黄白相间黑滑。

脉像:弦沉细滑。

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胃神经功能症、胃潴留、肝硬化腹水、幽门梗阻、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气胸、胸腔积液、慢性肾炎、尿毒症、高血压、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冠心病、风心病、肺心病、心包积液、心肌劳损、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缩窄性心包炎、结核性心包炎、出血性心力衰竭、病态窦房结综合症、肺源性心脏病、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肾小球肾炎、肾结石、癃闭、内耳眩晕、脑震荡、脑炎、脑梗塞、肺性脑病、癫痫、神经性呕吐、美尼尔综合症、百日咳、重症痉咳患儿、婴幼儿腹泻、小儿虚寒性秋季腹泻、小儿水肿、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小儿肾病综合征、小儿咳嗽、病毒性角膜炎、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视神经萎缩、中心视网膜炎、羊水过多、特发性水肿、乳腺小叶增生、带下、银屑病。

这个方剂呢,属于典型的温中祛饮的方剂。这个方剂当中的干姜、甘草、人参,可以治疗因为里虚寒证造成的胃肠功能低下;那么白术呢,可以治疗在里虚寒证的情况下出现的里饮证。

这个方证与吴茱萸汤证在病理上是完全相同的,都属于里虚寒证,又有停饮。但是,这二个方剂之间却没有替代关系。说我用理中丸去代替吴茱萸汤吗?你治不了那种头痛、头晕。

症状食不下不能食食少纳呆纳减纳差食欲减退神疲乏力下利四肢冷,呕吐腹痛、腹满、便溏、面白、面黄、胸闷、咳嗽、小便清长、虚脱、胸痛、面色无华。

舌质:淡红、红润、微红、绛红、暗红。

舌苔:白、无苔、黄、少苔。

脉象:沉、细、迟、弱、缓、微弦、滑、浮、紧、洪。

现代疾病:慢性胃炎、萎性胃炎、胃石症、胃易激综合症、功能性腹泻、习惯性便秘、消化道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病毒性胃肠炎、克隆病、胃炎、胃及十二指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扩张、慢性结肠炎、肠伤寒、胃下垂、中毒性消化不良、肠麻痹、小儿寒性腹泻、小儿多涎(这个小儿多涎大家注意,好多小孩子,哺乳期的孩子,出现口水多,这个理中汤证的机会比较多。看看孩子舌质、舌苔啊,你就知道比较容易确定他的寒热倾向,只要是偏于寒的,你想办法让孩子,不管什么途径给药吧,你用了以后效果比较好,而且孩子还会愿意吃东西)、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炎、角膜软化症、冠心病、风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粉刺、麻疹,还有戒毒后口吐清水涎沫、腹泻者,刮宫后顽固呕吐。



67.麻黄汤

病理:表实。

方解:麻黄3桂枝2甘草1杏仁1。

麻黄是一个温性的解表药,它是一个典型的一个发汗药,在这个方剂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发汗解表。麻黄,有改善体表,或者说远心端的这些部位的微循环的这么一种功能。桂枝和甘草构成桂枝甘草汤,这是一个桂枝汤的一个最简方了,所以说在这它有帮助麻黄发汗的这么一个作用,同时它可以改善循环系统的这么一个功能。麻黄本身也能强化心脏,吃了它以后人会兴奋,心跳会加快。这个杏仁是一个温性的平喘的药。那么,在这个方剂当中主要是下气平喘,另外呀,它有大便的作用。

杏仁七十个,这七十个杏仁我把它测了一下,它是相当于20g左右,如果把它折成古人的那个剂量的话,应该是一两一分左右。这个杏仁呢,古人要求去皮去尖,这一点,我想是这样,咱们现在很多人,实际临床当中都不怎么去做这个,像去皮尖呀,好多就杏仁原样就用,也没有发现它有多么强烈的副作用。但是,古人有这样的要求。说明什么?说明古人当时对这个药哇,已经研究得非常细致入微了。他实际就是通过临床实践来的。还有这个方剂当中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啊,去皮尖的效果肯定比不去皮尖的效果要好,或者说副作用要小,它可能会有一点点副作用,特别是杏仁那个尖里边,据说是有一些对人体不好的一些物质在里边。

那么,再一个就是麻黄,麻黄要求是先煎,煎完以后,煎上几沸以后啊,把上边的那个沫把它去掉,整个经方里边全是用麻黄的方剂大概都有这个要求。这个我们近代很多人也在临床当中啊,也不怎么按着这个要求去做,那实际在服用过程当中呢,也没有感觉说有多么明显的副作用。这里我们应该考虑一方面的因素,一个我们今天实际用量比古人那个时候的用量小的多,这是其一。那么,再一个呢,就是还是那个意思,古人呀是把这个东西研究的非常的细致,它有一点副作用它也不愿让它有,这个东西能够减轻,就把它减,人能为之的,就尽量去做一下,就这样。但是,我们今天呢,特别是我这个做法,麻黄和别的药一块粉碎的,粉碎完了以后你也不可能再分开了。

症状发热恶风寒头痛无汗四肢关节疼痛周身酸楚咳嗽腰痛身疼喘鼻塞流涕不思饮食项强胸闷。

舌质:淡淡红红胖嫩淡嫩。

舌苔:薄白白淡白加黄薄嫩薄黄黄腻。

脉象:浮紧浮数浮弦浮缓细数。

现代疾病:感冒、流感、扁桃体炎、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支气管哮喘、百日咳、急性支气管炎、肺心病、冠心病、高血压、胸痹胸痛、末梢循环障碍、急性肾炎、前列腺炎、慢性尿路感染、遗尿、尿潴留、荨麻疹、中耳炎、慢性肝炎、妊娠中毒症、产后高热不退、长期低热、三叉神经痛、阿米巴痢疾、复视、鱼鳞病、黄疸、习惯性便秘、膈肌痉挛、坐骨神经痛、肩周炎、关节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肌肉疼痛、乳腺炎、痛经、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失音、急性结膜炎、风疹、皮肤瘙痒、银屑病、水肿、癫痫、产后外感、小儿豆疹、小儿夜尿症。

这个方剂当中,主要的药物我们都很熟悉:你看麻黄、杏仁、甘草、生姜、大枣,这在我们前边都不止一次的介绍过了。然后,这几味药,大家看像大青龙汤、越婢汤、麻杏石甘汤,甚至包括麻黄汤,这些汤剂的主要药物,大致都是以这些药为主的,这是组成这些方剂的主要的药物。所以说这个方剂,它治疗表证是显而易见的,这个没有什么疑问。

但是这个方剂当中,跟我刚才列举的,我说的这几个方子相比较的话,去掉了石膏。但是它又有“瘀热在里”,它实际上是用连轺、生梓白皮和赤小豆把石膏给取代了。说明什么啊?说明当在表证的情况下,出现黄疸的时候,而且同时又有里热,这种情况石膏是治不了的,不是石膏的治疗范畴,所以说就把石膏给去掉了。换句话说,这不是石膏证。那么这个方剂当中的这个连轺,在书中有这样的解释,就是说连翘根是也,就说是连翘的根。但是咱们在实际临床当中,这个连轺是少见的,你买都买不到。我给安国那边给他打了几次招呼了,他都不知道这是什么药,找不到。那么现在实际临床当中,我一直都是用连翘代替,实际后世基本上都是用连翘代用。虽然说咱们看《神农本草经》的话,这两个药物的药性,它有一定的差别,不太一样。但是实际临床应用当中,也没有说因为这个药的变动,然后说影响这个方剂的疗效,影响多少,也没有这种感觉。你只要是方证相应,依然是疗效很好。那么在寒热属性上,咱们现在就说连翘和连翘根(也就是连轺),连翘根明确的资料上都说它是寒性的,连翘是属于平性的。但是咱们从实际临床应用,我想在这方面凡是谈到药,大家都应该有一个自己的认识,你应该去从方剂当中去体悟这个药。

你看,大家可能通过我跟大家介绍药,都能感觉到有一个什么啊?我从来不跟大家介绍这个药是什么味的,苦味、甜味,我从来不给大家介绍这个。但是我必会给大家交代清楚这一味药的寒热属性,哪怕它是平性的,我也给你说没有明显的寒热倾向,因为在临床当中这一点很重要。大家去看附子的应用:附子是一个热药,所以说它的应用你去看,在真正属于寒性的病里边它的用量就比较大;但是在热性病里边,又不得不用它的时候,它的用量非常小。你像那个薏苡附子败酱散,还有那个肾气丸里边,那个附子的用量都很小。为什么?因为它的寒热属性跟病症不太相应。但是你又没有别的药物,能够起到这种振兴机能的作用。那么怎么办呢?少用。这很重要!你在临床当中用长了以后,逐渐地,这真是:经方慢慢的就变了。经方的方剂之间的比例不是不能动,关键是动的依据是什么?你有没有动这种比例的那个相应的知识,这很重要!

那就拿这个连翘来说,连翘资料上都说它是平性的,但是我们从实际临床应用看,包括后世时方的应用,你像银翘散之类的,对应的都是一些偏于热的证。所以说,这一味药实际也应该是偏寒性的。那么在这个方剂中,它有清热、祛湿、退黄这样的作用。

这个生梓白皮,它有一个特殊的情况,书中的剂量单位为升,但是这个东西又是一个比一般的那种树皮稍薄一点、稍微硬一点的样子,就是说它又是一个树皮,那么用升就不太好剂量。那么它之所以用升,可能当时古人他就考虑到这一类的东西,患者可能能够采到鲜品,所以说鲜品跟干品在重量上会有差别的,所以它没用斤两,而是用了升。那么我呢,因为他用升,想必他当时也是不会把它粉碎了的,它要求是切,所以说咱们现在的饮片切了以后也有跟它差不多,我就做过测试,那么一升的干燥的生梓白皮的饮片,大约是60克左右,也就说相当于4两,这样在方剂当中你就比较好跟别的去对比了。那么这一味药物是一味寒性的药物,它也有清热、祛湿和退黄的作用,同时这个药物还有治疗像一些疮痒、一些疥疮这一类的,或者说皮肤瘙痒的,还有这一些病的功能。所以这个方剂也常常用来治疗一些皮肤病,就跟这个药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它的用量也比较大。

这个赤小豆是一味平性的药,就是说它寒热属性不是很明显,但是它有祛湿、下水、和血、排脓、消肿、解毒和退黄的这种作用。

发热、尿短赤、水肿、恶寒、发黄、食少、头身痛、腹胀、咳嗽、呕恶(呕吐、恶心)、心烦,就表现为这一类的症状。

舌质:红淡红。

舌苔:黄腻、薄黄、薄白、腻。

脉象:数、浮、弦、滑。

现代病: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肾盂肾炎、肾小球肾炎、小儿肾炎、哮喘、荨麻疹、过敏性皮肤病、鼻炎、结膜炎、过敏性紫癜合并肾炎、原因不明的眼睑或者说面部血管神经性水肿(这跟表证和停水都有关的)。麻黄发汗解表;细辛温中祛饮通络(这个地方需要跟大家强调的是,这个细辛的作用在这个方剂里边,是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从哪儿能看出来?如果我们要去体悟细辛在这个方剂当中的作用,我们就必须把这个方剂它所对应的,就是说有应用这个方剂治疗机会的现代病,你和麻黄附子甘草汤证,和那个方剂现代应用比较一下,你就会发现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应用面特别得宽,实际上有很多疾病我们认为解表剂是不能治的,但是有用这个方剂治愈的记录);附子在这个方剂中它有振兴人体机能这个作用。那么要如果说仅仅是这样分析,我们从药性上作这样地分析,从理论上说就基本上涵盖了这个方剂方义的要点。如果结合这个方剂的临床应用,你还会发现,有这个方剂治疗机会的现代病应用当中,包括一些什么病啊?除了一些表证,常见的你像一些感冒、肺炎这类的,这一类的在表证当中常常能够见到的一些现代病之外,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病:遗尿、乳房结节、暴哑、暴盲、多发性肌肉深部脓肿、脓毒血症、化脓性踝关节炎、化脓性淋巴结炎、三叉神经痛等这一类的病。虽然说这一类的病啊,并不是说你有这个病,就能用这个方子治。就是说它主要的症状反应适合,就是说适合,或者说它主要的症状反应就是麻黄细辛附子汤的适应证,你才能用这个方剂治好。

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啊,虽然说它在这个普遍规律之内,没有什么特殊性。但是这一类的疾病出现在其他方证中的机会比出现在这个方剂的机会要少很多。那么这说明什么?说明当人体处于这个方证的病理条件下,容易发生这一类的疾病,也就是我们刚才说的。我们如果比较一下,比如说麻黄汤、小青龙汤,小青龙汤就跟它比较接近了,再加上麻黄附子甘草汤这些方证,这些药物组成都跟这个方剂比较接近。但是却没有治疗这些疾病的。一般像我们从统计上看,这一类的方证(疾病)出现在其他方证里边非常少。那么这说明什么呢?你看这些好多像化脓性的关节炎之类的,实际上它就是因为肢体的组织循环状态不良,都这一类的。它至少有这方面的因素,我们从这个药物组成上就能看出来。那么另外一个因素呢,同时就存在着停饮的问题。那么对体表的营养的输布有严重的影响,而这个方剂呢,恰恰就能改善这一类的病理状态。

在这个方剂当中能够起到这个作用的与细辛的关系比较大。当然光细辛一味药是不行的,那么这三味药合到一块,整体的力量就能解决这一类的问题。

精神不振、头身痛、恶寒肢冷、发热咳嗽小便清长带下清稀、腰酸痛,咳喘痰凝舌淡胖嫩、暗、淡红、红,边有瘀点。

舌苔薄白白滑、白、白腻、苔干。

脉象沉细沉紧沉沉迟沉微。

现代:感冒、流感、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百日咳、肺炎、肺气肿、肺气肿合并感染、肺胀、间质性肺炎、自发性气胸、心脏病、病窦综合征、冠心病、右束传导阻滞、心律失常性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风心病房颤并发循环障碍、窦性心动过速、高血压、低血压、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绞痛、肾积水、遗尿、淋、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血管神经性头痛、神经性头痛、肋间神经痛、肌肉神经痛、心动过缓、关节炎、关节风湿病、麻疹、牙痛、咽痛、慢性肥厚性咽炎、暴哑、暴盲、久咳、血管神经性浮肿、肾炎水肿、腰痛、过敏性鼻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瘫、发作性运动神经麻痹、四肢疼痛、多发性肌肉深部脓肿、脓毒血症、化脓性踝关节炎、急性骨髓炎、化脓性淋巴结炎、腰肌劳损、腰肌炎、骨质增生、肥大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荨麻疹、全身奇痒症、带状疱疹、皮肤瘙痒症、乳房结节、乳腺炎、乳房胀痛、慢性盆腔炎、带下高热无汗、前额疼痛、寒痹、脚挛急、脚跟痛(这个脚跟痛也是一个多发病,那么要如果说见于少阴病的话,有应用这个方剂的机会)、阳痿。这个方剂,麻黄肯定是发汗解表了;附子振兴人体机能;甘草呢,是补中缓急。

这个方子呢,可以看做是麻黄汤去掉桂枝、杏仁,加上附子,因为它们在治疗方向上是一样的,相差就差一个机能沉衰和机能偏于亢奋。所以说这个方剂有解表的功能,而且呢,发汗的力量就比麻黄汤为轻,因为这里面没有桂枝,同时用的量也小,这也能看出来。古人在这方面分寸把握得非常的到位。

同时呢,这个方剂还可以把它视为:甘草麻黄汤加了附子(从药味上看是这样)。所以说在临床当中,对于在这个方证的病理状态下(也就是在这个方证的基础上),同时又出现体表停饮的情况,对这一类的治疗效果比较好。比如说水肿:我这医院有个护士长,她人是虚胖,曾经得过肾炎,然后是浮肿,长期浮肿。后来我就给她这个方剂以后,她吃了以后感觉效果很好。

肢冷面色白便溏恶寒、头痛、咳痰。

舌质:淡。

舌苔:白、黄、薄、厚、腻。

脉象:沉细、迟、微。

现代感冒长期感冒难愈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肺心病浮肿、水肿病、肺源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性冠心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律不齐、心动过缓、风湿性关节炎、咽痛、喉痹。

表实里虚里热半虚热水虚血虚。这个方子的大部分药物在以前的方剂当中都有过出现,我们差不多都了解了,其中只有升麻、葳蕤和天门冬是这个方剂当中特有的药物。升麻是一个偏于寒性,这儿给大家说明一点,这三味药物按照《药典》上说,都说它是性平,但是我觉得它们既然都有清热解毒之类的作用,那么为什么一定要说它性平呢?它实际上就是偏于寒,只是它那种偏寒,和一些典型的寒性药物:像石膏、滑石知母这一类的典型的寒性药物相比,寒性没有那么大。但是它既然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那么它还是一个偏寒性的药。另外大家看看《药典》里边的,像味怎么样,什么味的,那个味,大家看看在经方里边恐怕没有太大用。你看我把这些药性,我把那些没用的全都剔除出去,然后特别是药性的寒温比较重要,我就是凡能确定的,就尽可能地把它确定下来。这个升麻是一味清热解毒的药物,有解百毒、瘟疫、瘴气、风肿诸毒,头痛寒热、利咽喉,这一类的作用。可是这方剂当中加了这味药,就说明它对应的这个病里边,就有这一类的,就像我刚才说的那些流行病这一类的。而且从它治疗的现代病里边有猩红热,也是这一类的东西。这个葳蕤就是玉竹,它也是一个偏于寒性的,有生津润燥、养血、润颜和补益作用。天门冬也偏于寒性,天门冬的药性实际上跟麦门冬有比较相似的地方,就是说有清热润燥、生津止渴,也有一定的补益作用。

那么这个方子的药物组成就比较复杂了,既有解表的麻黄、桂枝,又有清热的石膏、知母,还有清半表半里之热的黄芩,也有清热润燥补虚的天门冬、葳蕤,和补血虚的当归、芍药,更有祛饮的茯苓、白术,那么干姜在这个方剂当中,主要就是温中补虚这么一个作用,特别是升麻在这个方剂中的应用,可以增加这个方剂清热解毒的作用。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方剂的适应证也是比较复杂的一种情况,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因为久患表证不愈,或者误治,或者未经误治,也或者是患时疫性的疾病,致使人体陷于诸虚(他不是一个方面虚,大家看许多药物都有补益作用),处于这么一种诸虚的状态,但是却没有形成我们一般认为的阴性证的这么一种状态。很特殊,各方面都虚了,但是没有进入阴证。

症状:便溏吐脓血、发热、恶寒、头痛、腰痛、腹痛、厥逆舌质:红、淡。

舌苔:白、腻、剥。

脉象:沉、弦、弱、细、滑。

现代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肝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无菌性肠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炎、肺脓疡、猩红热、更年期综合征

72.麻杏石甘汤

病理:表实里热。

方解:麻黄4杏仁2甘草2石膏8。

这是一个解表清热的方剂。那么这儿就有一个问题了,就是说麻杏石甘汤证的这个表证,它应该是一个表实证还是一个表虚证,因为它有汗出。但是从药物组成上理解,严格地说这还是一个表实证。但是这个表实证跟大青龙汤证的那个表实证相比的话,它有着程度上的区别,它没有实到里热很盛也不得汗出的那种程度。另外呢大青龙汤证还有另外一个因素,就说它有体表停饮,停饮它就有一定的病理状态。

这个方子啊,我们可以这样简单地去理解,这个方剂实际就是麻黄汤去掉了桂枝加上了石膏。也可以把它理解成麻黄汤的一个加减方。因为此时的人体,里热比较严重,再用桂枝不合适,所以说呢就把桂枝去掉了,那么加上了清里热的石膏。可见这个时候,这个里热,是矛盾的主要面。那么石膏在这个方剂当中的作用呢也就是清里热。

症状:咳喘发热便燥口干渴尿烦躁鼻塞呼吸短促咽部肿痛麻疹痰黄粘稠汗出无汗。

舌质:红舌淡舌干舌有芒刺、瘀点。

舌苔:黄苔黄腻苔薄黄苔薄白苔白苔、薄白苔白腻苔白苔。

脉象:浮数滑数数浮滑数弦数。

现代病感冒流感(这个流感里边包括甲流,这一点很重要,要如果说他包括甲流的话,大家马上就能想到这个甲流是个什么东西,它肯定有里热在)肺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哮喘麻疹肺炎嗜酸细胞增多性肺炎膀胱炎尿道炎急性结膜炎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慢性鼻炎百日咳哮喘过敏性哮喘风疹流行性腮腺炎脑炎麻疹荨麻疹小儿遗尿小儿尿频夏季热小儿痉挛性喉炎口疮肺心病慢性结肠炎喉头水肿酒醩鼻玫瑰糠疹皮肤瘙痒症接触性皮炎痔疮痔疮水肿内痔脱垂嵌顿疖病伤寒、副伤寒。

那么刚才我们说了这个方剂跟大青龙汤证,特别是在无汗高热的情况下非常接近。那么来我们比较一下,跟大青龙汤证作一个鉴别。实际上为什么它两个会这么接近呢?大家看看大青龙汤的方子,大青龙汤方里边就包括了这个方剂所有的药物。那么要如果说这样的话,我们把大青龙汤当中多出来的药物看一下就会从中得到启示。那么大青龙汤当中比麻杏石甘汤多了什么呢?一个是桂枝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枚;另外呢就是麻黄它是个六两比这个方剂的麻黄呢要多二两;再一个杏仁比这个方剂少了十枚。那么还有一个石膏的量,石膏呢这个方子是半斤,那么大青龙汤呢是如鸡子大。

这儿啊,咱们先说一个问题,这个石膏同样的一本书上为什么一个是用斤来计算,一个是用如鸡子大?实际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就是这两个方剂不是一家的方剂,它的来源不同。那么说是在《汤液经》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还是后来?你比如说像这个还是分得比较的,大青龙汤明显是《汤液经》里边的那个方剂。那么这个麻杏石甘汤呢,它这个条文本身就是降一字格的,好像就是张仲景或者说是张仲景收集来的方剂。那么反正是,是不是这个样子其实对我们今天来说不是说特别重要。但是通过这两种计量方式,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不是一条路上来的方剂。来源不同,所以说呢他计量法不一样。但是实际如果说我们今天实际你测一下啊,你找一块跟那个,我呢我为这事儿呢,恰好是有别人送给我那个像雨花石的那个石头,用雨花石石头精打磨的跟鸡蛋一样的那个样子,比我们今天的这种那个市面上卖的鸡蛋稍微小一点,挺精致。这恰恰就跟古时候那个鸡蛋还非常相似,就像我们现在说的那种笨鸡蛋,农家养的笨鸡的鸡蛋。那么我呢把它称了一称,然后它是个石头,石头的这个比重呢跟石膏的比重差不了很多。那么实际上最后的结论,这两个非常相似,非常接近,基本上你都用半斤是没问题的,基本上就是半斤左右。那么这样呢,也就是说这就更能证明这两个方剂是来自两个不同的渠道。那么但是但是这两个方剂呢,咱们看看这些个药物的差别就你就会有一个轮廓。呃大家去看看桂枝、生姜、大枣,那么这三个药什么作用呀?这不是近似一个桂枝汤吗?那么实际上它就是,它在病理上是不一样的。那个大青龙汤证里边啊含有越婢汤,越婢汤证的那个方子,整个这个方剂都有,然后那里边含有那种病理和成分。

那么具体地咱们再看看啊,具体症状上,大青龙汤证所表现出来的这个症状,一般都要比麻杏石甘汤重。啊,你比如说他头疼啊、身疼痛啊、烦躁啊,呃另外,大青龙汤证有体表停饮的这种情况。那么它就说它有越婢汤的成分,麻杏石甘汤绝对没有这个问题。啊这也是它们很大的区别。

那么还有这个方剂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咱这个条文里边啊,“不可更行桂枝汤”,就已经非常明确地把这个意思给说明白了。就说你千万不要给这个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给它搞混了,不要辨证错了。这两个方剂如果比较一下的话,特别是从字面上看,它们的症状非常明显,都是那种有热,热也不是很高,而且同时又有汗出,同时又有咳喘,这一类的。但是它们的最根本的鉴别点,就在于它有里热,那么有里热了,那就是麻杏石甘汤证,那么没有里热的就有可能是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由六味药组成,严格地说应该由七味药组成啊,它有和蜜为丸嘛,还有蜜。有麻子仁、芍药、枳实、大黄、厚朴、杏仁,实际上就是小承气汤加了麻子仁、芍药、杏仁。然后呢它做成丸剂。服的量呢也不是很多,而且呢要逐渐地加,一直到这个大便通了为止。那么这个方子呢,刚才咱们说了,它就是小承气汤基础上的一个加味的一个方剂。所以说,小承气汤,对应的这个病理状态,本身它就是一个里实热证偏于里实证的这么一种病理状态,这也正是这个方剂的方证的一个基础。

那么麻子仁呢,现在啊,你像现在到药店里都说火麻仁,这是说是一个别称。它是性平,寒热倾向不明显,同时具有润燥、缓下、补中益气的一味药物。那么在经方当中啊,除了这个麻子仁丸之外,还有炙甘草汤这个方剂当中呢,也用到了这个药。而且这两个方子的适应证:都有里虚证和津液虚的因素。

芍药在这个方剂当中的作用呢,一个是补血虚;另一个呢是缓下。

杏仁有润肠通便的这种作用可以行水。它行什么水啊?它是行胸膈之水,以润下,它有这种作用。所以说呢,它有润肠的作用。

那么这三个药合在一块呢,它既能助小承气汤下行的力量,你看这也都有这个,就等于说给小承气汤开路。既有这么一个作用,那么同时呢又有补虚增液的作用。这样呢,这个方剂就具备了既有泻下的功能,又不伤人。而且呢,这个方剂还要求把它做成丸剂来服用,这个药力释放得就比较缓一些。那么这个丸剂当中用的蜜呢,也可以补虚润下。那么这个方剂这样就成了一个什么?就成了一个既有泻下的作用,同时又可以久服而不伤正。

值得咱们注意的是啊,这个厚朴在这个方剂里边呢,它用的是一尺。那么具体这个一尺呢有人解释啊,他们那种解释就大致就指它是一平方尺的样子,或许呢有道理。但是这个厚朴,你真要说这么来计量的话,你今天就等于说不适用了,我们现在拿到的那个,你没法去量的。至少我们现在通过这个,它用一尺这个计量单位,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问题,就是说它跟承气汤类的方剂,出处不一样。说一句通俗的话,这不是出自一家的方子。要如果说是出自一家的方子,没必要用两个计量单位,诸如这一类的差别,《金匮要略》里面的方剂里面,还有还有好多,那都能说明这一类的问题。你比如说,这个同样是丸剂,说法不一样,有的如弹丸大,有的说如兔屎大。实际上这两种东西差不多大,但是为什么用不同的说法呢?不同的东西作为一个标准呢?这就是出在不同的这个医家,这个方剂出处不一样。

症状便秘脘腹胀满、面色不华、体形消瘦、小便频数、纳呆、心烦、口干咽燥、头晕、短气、咳嗽、失眠、神疲乏力、精神抑郁、自汗出。

舌质:红红绛、尖和边儿红淡。

舌苔:黄、薄白少津、苔少、白腻。

脉象:细、数、弦。

现疾病:贲门痉挛、幽门梗阻、肠粘连术后、术后肠麻痹、肛肠术后并发症、胃嗜食、不完全性肠梗阻、功能性肠梗阻、感冒、习惯性便秘、痔疮、肛裂、冠心病、肺心病、高心病、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糖尿病、老年性精神病、脑血栓形成、胆心综合症、胆石症、噎嗝、妊娠便秘、产后便秘、吐血、失眠、慢性咽炎。

这个方剂当中这个牡蛎、栝楼根都是寒性的补益药,有补益作用;泽泻、蜀漆、葶苈子、海藻、商陆根也都是寒性的,同时呢,又都是祛水的药物。所以说,这个方子是一个解热、祛水,同时又有强壮作用的这么一个方剂。

需要跟大家说的,你要如果去查药典的话,你会发现好多地方说,我刚才说的这些祛水药里边,大概有二、三味都是说它性平,那儿说的性,不是指寒热属性,而是指的性味的那个性,所以都说的是平。但是平,后边它有解热祛饮啊,那它怎么是平的?它就是寒性的。这个在咱们中药里边有好多这样的情况。所以说实际上我个人感悟,这个药物的寒热属性比较重要,你在临床当中,你慢慢应用,你就有这种感悟了。寒热属性,你要用药一定要对这个药物的寒热属性,有所了解。

那么,在这个方剂的去水药中,除了泽泻在以前的方剂当中出现过以外,或在其他的方剂当中应用的频率比较高,可以说是个常用药。除了这味药以外,其他的几味药在经方当中应用的频率相对地说不是很高。如果进一步地仔细分析,你会发现,这个方剂在我们上述说的那些作用的同时还另有其他的作用。在解热祛水的同时,这些祛水药因为都是寒性的祛水药嘛,就是说在解热祛水的同时,这个蜀漆可以消除腹中癥结,它有这个作用;那么海藻呢,可散结化痰、解凝;葶苈子可以消积;商陆根可以消坚通塞;另外牡蛎也有散结的作用。那么这样,这个方剂当中的药物有半数以上的药,都有消除结积聚的功能。所以说,这个方剂同时还是一个行瘀非常强的一个方剂。

症状:浮肿、腹胀、小便不利、口渴。

舌质:红、淡、紫。

舌苔:腻、黄、白、滑。

脉象:沉、弦速、滑。

现代病呢:肝硬化腹水、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粘液性水肿、胸膜炎积水、腹膜炎积水、心源性水肿。



75.芍药甘草汤

病理:里虚血虚。

方解:芍药3甘草3。

芍药是一味偏于寒性的血分药,它有治疗因肌肉组织失养而发生的拘挛或是痉挛或是疼痛的特能。甘草呢疼痛腹痛腿痛腰痛头痛足跟痛面部疼痛上肢疼痛痉挛下肢痉挛全身抽搐上肢痉挛面部肌肉痉挛腹肌痉挛咽中痉挛。

舌象:舌苔:薄白黄。

脉象:弦细数沉、涩、微、,紧、缓、虚、弱、大、小、滑、迟、急、有力无力。

现代疾病腓肠肌痉挛、不安腿综合症、膈肌痉挛、胆绞痛、肾绞痛、尿道痉挛、乙状结肠痉挛、神经性血管痉挛、风湿性舞蹈病、癔症性抽搐、肋间神经痛、胃痉挛、胃脘痛、腹痛、痛经、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扭转、过敏性肠炎、肠粘连、慢性肝炎、急性水肿性胰腺炎、胆结石、面部抽搐痉挛、脑中风后肢体痉挛、脊强直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管平滑肌痉挛、血小板减少或过敏性紫癜、支气管哮喘、特发性肾出血、慢性肾盂肾炎、关节损伤、骨质增生、股骨头炎、腰扭伤、乳腺炎、睾丸酮性不孕症、荨麻疹、风湿性关节炎。

这个方义就是芍药甘草汤证陷于阴证。就是芍药甘草汤证又出现了机能沉衰的情况,所以说加上附子。芍药甘草汤呢,《宋本》里边是各四两,这也符合古人用药的习惯。药味减少以后,药量会适当地增加。那么这儿呢,比如说柴胡桂枝汤,相当于小柴胡汤和桂枝汤的合方,但是药量基本上都减了一半。

症状:多汗、恶寒、肢挛急。

脉象:沉细微细。

现代病:腓肠肌痉挛腰冷痛。

四逆汤实际上就是甘草干姜汤的基础上加了附子,附子生用也就是说人体整体已经陷于阴证,陷于沉衰的这么一种情况。附子可以振兴人体机能。

症状:四肢厥逆腹痛胃寒喜热神疲面色苍白腹泻与呕吐发热小便清长头晕周身乏力腰膝酸软食欲不振神昏(近似休克)短气头痛便秘面色晦暗心悸汗出。

舌象淡嫩淡舌有瘀点红舌紫暗暗淡镜面舌。

舌苔:润泽舌苔薄白白厚腻滑而青无苔或者少苔少薄黄。

脉象:沉迟细弦微紧浮缓弱。

现代疾病呢:麻疹、肺炎、感冒冠心病、心肌炎、心脏骤停、风心病、肺心病、心力衰竭、心肌梗塞、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急慢性胃肠炎、胃下垂、痢疾、重症黄疸型肝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咽痛、口疮、鼻衄、休克、疟疾。

桔梗是个平性的药,寒热倾向不明显,那么它有开宣肺气,祛痰排脓的作用;贝母呢是一个偏凉性的药,微寒,有润肺、散结、止咳、化痰的作用;巴豆是一个热性药,有毒,有泻寒积、通关窍、逐痰、行水、杀虫的作用。

那么要想理解这个方剂的话,在《金匮要略》的“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的这个附方里边,有一个“桔梗白散”,有这么个方子。这个方子呢和咱们这儿的“白散”的药物组成和剂量是完全一样的,可以互参。

在《金匮要略》里边呢它的原文是这样的啊,“《外台》桔梗白散:治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糜粥者,为肺痈”。这是“桔梗白散”它的适应证。这个地方要如果说我们的思路再宽一点的话,它跟那个苇茎汤可做一个比较:这一个治的是肺痈,那个治的是也肺痈;临床表现也非常相似,但是一寒一热,一虚一实,可以这么说。

在这个方剂的方后注里边,有一个值得我们注意一点的,就是说服了以后,它说这个药服了以后,如果说病在膈上的会吐,那么在膈下的呢会下利。要如果说不下利的话,不利的话进热粥一杯,那么利过不止呢进冷粥一杯,这个在临床当中呢都有验证,确实有效。

所以说这儿啊,从这个地方我们看出一个问题来。古人说的这个寒热,实际上最终还是一个温度的问题。里热,你用了热药你就下利,然后你喝点冷粥,它就马上利就止了,这不跟温度有关么?当然说温度的背后是一个病理的问题,但是它这说的寒热最终还是一个体现在温度上。

症状:厥逆、大便不通、心下硬满、咳痰、呕逆。

舌质:红、淡红、暗红。

舌苔:白、腻、黄、厚、薄、干。

脉象:沉、滑、细、弦、数、微、浮。

现代:慢性气管炎、急性肠胃炎并发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渗出性腹膜炎、肝硬化腹水、肾性水肿、小儿重症支气管肺炎、白喉重症、流行性出血热、痫病、狂乱、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急性喉炎合并喉不全梗阻。

芫花、甘遂、大戟这三味药是主药,另外一味药呢在方后注里边是大枣,它用的是十枚。这三味主药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去水的功能比较强。而且这三味药放到一块,去水的功能就很强了。同时呢你看这个病人啊,为什么弄了这三味药?那大陷胸汤为什么不用这三味药?你看这三味药啊去水的能力很强,但都有毒,能少用就少用。那个大陷胸汤,它有芒硝、有大黄,去水的力量那个芒硝大黄啊跟着什么下什么东西啊,下热、下实,同时有甘遂在,下水的力量就已经很大了,所以没有用芫花和大戟。但是这个地方有里虚,而且这个水呢,还有水结,得把这个水去掉,那么怎么办呢?就加强了去水的药。可是去水的药加多了以后里边毒性就大了,都有毒这三味药。其它的像什么茯苓啊、白术啊那类的药,那类的药解决不了这问题,就非得这种药。那么这种药如果用得多了以后,毒性相对的就增大了,毒性增大了以后呢你看用了什么办法?用了大枣。这个大枣啊,即能补里虚、又能缓解这个药的毒性,同时呢它大枣本身也能下水。你看这古人这组方,就非常精妙。

症状:胸痛、腹胀大、呼吸急、不能卧、纳呆、浮肿、尿少。

脉象:弦、沉、滑、有力的脉实、紧、大、浮、细、弱、小。

舌质:淡、红、紫红、暗红、瘀斑、胖大。

舌苔:白腻、薄白、滑、薄黄、黄白。

现代疾病:渗出性胸膜炎、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胸腔积液、肺癌、腹腔积液、肝硬化腹水、急性肾炎、急慢性肾炎水肿、肾小球肾炎水肿、肾病综合征、尿毒症、心源性水肿、类风湿、神经分裂、自发性气胸、腹膜炎、红斑狼疮、晚期吸血虫病、小儿耐药菌珠肺炎、顽固性便秘、慢性肥厚性胃炎、良性颅内压增高症。

这个方子实际就是半夏泻心汤加了一味生姜,生姜的量加得比较大一些,是四两,把干姜的量减少了,由三两减为一两。所以这个方剂的适应证和病理状态与半夏泻心汤非常接近,但这两个方剂之间的区别,也就是一个“干嗳食嗅”这个证,是一个鉴别点。

另外从这个方剂的干姜和生姜同用的这种配伍当中,可以显示出经方组方的严谨性。同时我们也能从这一点上,可以想到许多的问题。你看,虽然说干姜就是由生姜加工而来的,通过日晒或用微火烘干制成的,但是两者的药性显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咱们中医界解释最多的就是干姜温中,守而不走;那么生姜哪则是走而不守。实际它就说明这个干姜温中补虚的力量大于生姜,而生姜解表的作用又大于干姜。但尽管是这样,我们仔细再去分析下的话,这种解释对生姜泻心汤里边干姜生姜同用的这个药物之间的差距,还不能做出恰当的解释。也就是说,从这个方剂里边生姜和干姜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差距?恐怕不太容易解释得非常恰当,而且还得说是生姜的比例大于干姜。那么咱们从半夏泻心汤和甘草泻心汤这三个泻心汤要做一下比较的话,只有生姜泻心汤这种组方的方式,而且得是生姜大于干姜,非得是这么一种组合,它才能治疗“干嗳食嗅”。其他的两个方剂治这种有类似症状反应的疗效就不如它,这里边区别就在干姜和生姜的药性方面。我们再进一步地分析,还可以发现什么?这个经方的组方变化,完全是从临床实践而来的。大家看,经方里面这两本书,你把它全部都研究透,它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是解释药性的,就只有《金匮要略》里边有一个地方提到了本来应该用麻黄,但是不用麻黄用了杏仁那个。但是恐怕那个解释不是出自仲景原文,那是后人加的。你像生姜泻心汤这个方剂,它的药物变化在于两味药性基本一致的这个药物地变化上,而且出现了这种变化以后,这个方剂的适应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如果从这个角度,我们再回过头来再重新审视一下时方的组方特点的话,你不难发现,它实质上就是医者许多地方是主观臆想。自认为是随证加减,越加药味越多,自己心里感觉很好,因为凭着他自己掌握的对药物认识的那些知识,他感觉这样下去以后,用他的那套证理论,归经理论,按照他对药物的理解,他感觉到我证的这个人加上那些药以后肯定疗效很好,但是实际上常常临床当中越加药味越多,到最后自己都感觉老是得不到要领。有时用这个方子,时方里有一些方剂,它说我这方剂是治里虚的等等,你按照它说的指征去用,时效时不效。就是说这种总结常常是跟临床实践不能很好地接轨。还有一些现象,比方说时方里边,用时方的理论组方的也有跟这个生姜泻心汤类似的这类的情况,比如说,白芍、赤芍同用,白芍多少?赤芍多少?常常是白芍15克,赤芍15克;有的是苍术、白术同用,这一类的情况很多;独活、羌活同用。但是这种同用,比如说白芍、赤芍同用,什么意思哪?

症状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往来寒热、胸胁满、便秘、腹胀、小便不利、咳嗽气短、头晕、头痛、嗳气、自汗、乳房痛、口渴、面色青暗、心悸、神昏抽搐、黄疸舌质:红、淡、淡胖、边有齿痕、边有瘀点。

舌苔:白、黄。

脉象:弦、数、细、沉现代病消化系统急慢性胃炎、肠炎、阑尾炎、胆囊炎、肝炎、胰腺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肠粘连、胆道蛔虫、胆石症、肝硬化、浅表性胃炎、胃窦炎、胆汁返流性胃炎。

神经系统神经官能症、脑萎缩、神经性头痛、癫痫、肋间神经痛。

循环系统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房纤颤、原发性心肌炎、冠心病、冠心病早搏、心绞痛。

呼吸系统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哮喘、气胸、肺结核。泌尿系统:尿路结石、肾盂肾炎、肾周围炎、慢性肾炎、膀胱炎、前列腺炎睪丸炎、副丸炎阳萎,这个呢,胡老提过,其他医案也有。那么胡老的经验是加龙骨牡蛎。这个呢,我也用过,有效果。

外伤一类的,还有用这个方子的机会,但像这个,估计大部分都是有加点别的药味的那种情况。比如像急性腰扭伤、胸胁腹壁挫伤这一类的病。

五官科:中耳炎、结膜下出血、结膜炎、流行性出血热鼻窦炎、萎缩性鼻炎、三叉神经痛。

这个方子实际上就是四逆汤加人参一两,细推敲它的量的话,甘草也加了一两。人参在这个方子当中的作用,跟它在白虎加人参汤中的作用是一样的,主要是用来改善人的胃功能,增加对水分的吸收,进而改善人体津液虚损的这种状况。

《康平本》中这个方剂当中的甘草是三两,《宋本》当中是二两,也就是说《宋本》里边应该是四逆汤原方的基础上,加上了人参一两。而《康平本》是什么呢?《康平本》中我们可以把它视作是:甘草干姜汤与四逆汤合方的基础上又加了人参一两。

那么有什么意义吗?大家想想:实际上加这一两甘草对疾病的治疗方向不会有质的影响,但是,如果说我们把它理解成甘草干姜汤与四逆汤合方的话,它应该比没有这一两甘草对于人体津液的恢复要有意义。

症状四肢厥逆面色苍白、冷汗淋漓、腹泻、心悸、头晕、目眩、神疲神昏、呕逆、少气懒言、腹痛、恶寒、发热、消瘦、四肢酸痛。

舌质:淡淡红、胖嫩。

舌苔:白滑无苔、少苔薄黄。

脉象:沉、微弱、迟、细、弦、虚、伏还有无脉的情况。

现代疾病:中毒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失血性休克、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动过缓、肺结核、高血压、低血压、心力衰竭、支气管扩张、尿毒症、中毒性腹泻、急性胃肠炎、急性胃肠炎过度吐泻及休克、肝昏迷、麻疹、麻疹后泄泻危症、吐血。

83.调胃承气汤

病理:里热里实。

方解:芒硝6甘草2大黄4。

大黄主要功能就是去实,而且它这个去实呢挺有意思,它跟什么样的药配到一块,它去什么样的实。你包如果跟细辛和附子配到一块的话,他还可以去寒实。尽管他自己是一个寒性药,那么它要跟温药配伍的话,它可以驱寒。在经方里边大部分都是用它来驱里实热。那么芒硝呢,也是一个寒性的去实的药。但是呢,芒硝的作用主要局限到一个消化道一些驱淤血的药里边,常常会见到大黄,但是这一类药里边肯定你见不到芒硝。不是它没有那个作用,它主要是作用于消化道。那么甘草在这呢,就主要的起到一个缓急补中的作用。

这三味药合到一块呢,理论上说是去里实热。但是这个方剂的重点是去里热。但是它能不能去实?也能。但是去实的作用相对于大小承气汤的话,它就不及大小承气汤。咱们可以做个鉴别,小承气汤主要是治里实,也治里热,但偏重于去实;大承气汤呢,是实热皆去,但它是一个峻剂,就是一个很重的一个方剂,既去实也去热,里实里热都很重。而调胃承气汤啊,也去里实热,但是偏重于去里热。

症状便秘发热腹部硬满小便短赤烦躁口渴舌质:红绛红淡红胖大。

舌苔:黄燥黄腻苔薄黄厚腻薄黄腻黄。

脉象:滑数现代疾病:急性胰腺炎、黏连性肠梗阻、急性肠梗阻、乙型脑炎、败血症、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软疣、糖尿病、急慢性胃肠炎、急慢性胆囊炎、细菌性痢疾、结肠炎、荨麻疹、慢性肾炎、正副伤寒、急性肝炎、肺炎、脑血管意外、阑尾炎、结膜炎、角膜炎、咽喉炎、口腔炎、化脓性扁桃体炎。

调胃承气汤证与栀子豉汤证从病理上来看啊们的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栀子豉汤证,是以阳性的半表半里虚热证为主,它有时候也会存在里热,但是里热证绝对是次的;而调胃承气汤证呢,是以阳性的里实热证为主要的,当然它是以热证为主要的,基本上没有半表半里热证,或者如果要是有的话,也在其次。而在实际临床当中,他这个表现差距也是比较明显的。那么这儿呢,我把临床统计资料做了一个对比,这两个方证有许多症状啊,因为在病理上比较接近,所以说有许多症状,症状反应比较接近。但是,也各有各自的明显的症状特征。你比如说:调胃承气汤证,它是以便秘、烦躁和腹部硬满为典型的症状反应的;但是这个栀子豉汤证呢,它是以心烦失眠,胸中痞闷,心中懊恼,以这一类的症状为典型症状反应的。这是从字面上分析,如果说在临床当中,那么这两个方证在病理上,属于一虚一实。所以说在辨证上,并不是说特别困难。你比如说:栀子豉汤证啊,常常会有误汗呀,或者说误下呀,或者说是有其他的导致人体虚弱这样的原因,或者说人体他本来就比较虚,常有这方面的原因出现热证。而且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具体到方证,比如:像栀子豉汤证,常常会觉得食道或者说胸里边有热辣辣的感觉啊,一种像说是喝了炸的那个酱一样,总是说他的不适的部位,集中在胸部的机会比较多。所以说跟那个调胃承气汤证,调胃承气汤证会表现为胃部,肠胃部的一些症状。这个还是比较容易辨别的。病理。

方解这个方剂实际上就是调胃承气汤加桂枝和桃仁,调胃承气汤所治大家都很清楚了,如果想了解调胃承气汤,跟大小承气汤比较下就行了,调胃承气汤去热的力量大于去实的力量,所以,因为里热而造成的说胡话,胡言乱语谵语的这种症状,就是调胃承气汤治疗范畴,那么桃仁是一位性比较平的药,寒热倾向不是很明显的一位祛瘀血的药,按照药典上说,它有破血行,润燥滑肠的功能。

症状小腹疼痛便秘神昏谵语如狂小腹硬痛拒按发热小便短赤心烦口渴月经量多有块色暗面色晦暗腰疼痛血尿小便难面红目赤头晕头疼胸闷痛少寐口燥咽干少食呕吐步履困难心悸下肢冷麻衄血肩背痛便黑。

舌质红有瘀点或瘀斑紫暗酱舌淡黑青胖裂纹。

舌苔黄白腻干燥薄厚灰黑少有芒刺。

脉象沉数弦涩滑细实紧洪大濡迟伏缓弱浮结散。

急性肠梗阻、急性坏死性结肠炎、急性坏死性肠炎、急性肠炎、直肠溃疡、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痢疾、暴发性痢疾、麻痹性肠梗阻、胃柿石、机械性肠梗阻、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肝炎、肝昏迷、急慢性胆囊炎、胰腺炎、急性胰腺炎、肠道寄生虫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精神分裂症、脑挫伤、反应性精神病、流行性出血热、脑血管意外、脑震荡后遗症、多发性脑梗塞、癫痫、癔病、反应性精神病、三叉神经痛、月经不调、闭经、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输卵管结核、不孕症、痛经、人工流产、胎盘残留、子宫肌瘤、盆腔炎、产后阴道血肿、卵巢囊肿伴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子宫脱垂、附件炎、更年期综合征、习惯性流产、产后感染、胎死腹中、糖尿病、神经衰弱、脑膜炎、森林脑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增生性脊椎炎、肺心病、心肌梗死、肺炎、尿道炎、慢性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统结石、前列腺炎、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炎尿毒症、特发性尿血、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潴留、运动性血红蛋白尿、急性间歇性卟淋病、尿路结石、内痔嵌顿、膀胱肿瘤、眼外伤、结膜炎、麦粒肿、视网膜炎、角膜炎、白内障、湿疹、荨麻疹、冻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骨质增生、关节炎、外伤、风湿病、结核。这个方剂啊,可以理解为理中汤加桂枝,也可以理解为桂枝甘草汤合理中汤。那么这两种理解法呢,后面反倒是比较确切。你看啊,桂枝甘草汤,咱们前面呢已经讨论过了。这个方剂呢,我们可以把它视作是桂枝汤的最简方啊。那么要如果说深入分析这个方剂的话,咱们还会有进一步地发现这个方剂当中的桂枝、甘草都是4两。那么我们看看啊,要如果说按着简单相加的这种原则合方的话,那么甘草呢应该是5两。它这个(桂枝甘草汤),你看桂枝是4两的话,甘草应该是2两;那么理中汤里面呢甘草是3两,它应是一个5两。但是要如果说取两个方剂当中量大的一个的话呢,甘草应该是3两。但是这个方剂里边呢,恰恰它既不是3两,也不是5两,它是一个4两。但是这个方子其中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它的煎法比较特殊。他让你啊先煎理中汤,煎好了以后然后再下桂枝。煎理中汤煎得5升,然后呢,再下了桂枝,以后呢再煎取3升。那么这实际上啊就等于什么啊?等于桂枝的量减少了,桂枝煮得时间短,啊,就等于桂枝的量无形当中就减少了。当然说不单纯的这么简单啊,我们单纯从煮的时间上看。所以说这个方剂我们可以把它看做是什么啊?看做是理中汤二桂枝甘草汤一的一个合方。就是桂枝甘草汤的量相对地说少,而且是简单相加,这就差不多了。

那么关键一个为什么要这样呢?实际上这个地方啊,它反应了这个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的内在规律,同时也说明啊,同时也说明古人从这个临床实践当中总结出来的这个经方特别的严谨。你像这么一点的微妙的变化,它确确实实不是一个方剂里边能够看到,就说它不可能是偶然试验成功了的,以后这个方剂的药量就固定下来,就不变了。

大家看一看五苓散,它治表证,它那个解表比这个更明显。那个五苓散解表,那个桂枝量最少,但有时候它也能解表。为什么呀?它那个解表跟这个方剂的解表的那个道理非常相似。就说这个时候啊,人体既有表证又有里证。这说明什么问题啊?说明人体在里边就不足的情况下,它依然有在表证阶段与这个疾病抗争的这种趋势,说明这个人体里边至少不是长期的处于虚的状态,短时间内形成的,而且还没虚到那种程度。所以说你把里证给它解除了,或者说把水证给它解除了,或者说把里虚寒给它温煦了;里证解除了以后,人体自里往外的这个能量就会增加,增加了以后,本来它就在体表,就处在自己有能力抗病,但是不能完全取胜的这种状态。那么一旦增加能量它自己就好了,所以说用不了多少解表的药。你看啊,真是这种变化特别的微妙。

症状:下利、心下痞硬、发热、恶寒、食欲不振、神疲乏力、脘腹痛、腹胀、头痛、手脚冷、呕吐、面色苍白、咳嗽、气急、头重、心下悸动、泛吐停水。

舌:淡。

舌苔白、无苔、灰。

脉象弱、数、沉、缓数这个数脉是阴虚,它候虚,它肯定不是候热了。

现代疾病:感冒、流行性感冒、胃肠性感冒、急慢性胃肠炎、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急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胃疼痛、慢性肝炎、慢性胰腺炎、病毒性肺炎、顽固性荨麻疹、习惯性头痛、麻疹、心肌梗塞、小儿重型肺炎、小儿秋季腹泻、病窦综合症。方剂当中的赤石脂是一味温性药,有涩肠、止血、敛湿、生肌的作用。但是这个药的温性,好多药典上说是性平,但是从它治的病来看,这是一个典型的虚寒证,方剂当中仅仅干姜这一点点量,肯定不足以治疗这样的虚寒证。也有的资料上说它是个温性药,我就持这个观点,它应该是一个温性药。那么,这是一种矿物质,是多水高岭土当中的一种红色的,就跟粘土差不多的一种东西。这个干姜在方剂当中的作用就非常简单了,就是安中温里补虚。粳米在这个方剂当中的作用有点像白虎汤当中的那个粳米,跟那个作用比较相似特别像这个方剂当中的赤石脂这味药,它有使其吸附在胃肠粘膜上。但是还不完全,它对那些病变,胃肠粘膜发生的那些病变,它既有保护作用,也有治疗作用,应该这么理解。那么这个粳米当中的黏性肯定可以,因为它本身就能保护胃黏膜嘛。它跟赤石脂合在一块,你可以想象到,这好像就是什么啊?就像那个你刷涂料的时候,涂料里边的颜色实际上是涂料里边的添加物,那么我们可以把粳米的黏性想像是涂料,赤石脂等那些药物就相当于添加物,添加在里边。它粘附在胃肠粘膜上,既起到保护作用,又起到治疗作用。

症状:下利、腹痛、神疲乏力、纳呆食少、背寒肢冷、面色无华、体形消瘦、里急后重、小便不利、恶性呕吐。

舌质:淡红暗红红绛。

舌苔:白黄黑。

脉象:沉细、微、弱、滑、数。

现代疾病:急慢性菌痢、阿米巴痢疾、慢性结肠炎、肠伤寒、消化道出血、胃肠神经官能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胃功能紊乱、小儿疳泻、子宫功能性出血、白带过多、崩漏、带下、尿路感染、脱肛、痔疮。这个方药的组成和四逆汤完全一样,只是干姜和附子加了量,所以说它的适应证呢,实际上不外乎就是四逆汤的重证。症状:四肢厥逆、下利清谷、面红目赤、腹痛、咽痛、口干不欲饮、身热、消瘦、头汗出。

舌质:淡白、胖嫩、红、淡紫。

舌苔:厚腻、薄白、薄黄、少苔、无苔。

脉象:沉、微、迟、细、紧、虚。

现代疾病:急慢性胃肠炎、肠出血、痢疾、霍乱、腓肠肌痉挛、急慢性呼吸衰竭、休克、心力衰竭、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风湿性肌痛及关节炎、急性传染病高热后期、肠伤寒后期并发出血症、感冒、咽痛。这个方剂当中,猪胆汁的作用和白通加猪胆汁的作用是一样,它主要就是用来强化附子和干姜对人体机能的振兴作用,比较简单。但是到了这个情况,你离了这类方子,那是治不了的。

症状吐利过度而自止、汗出多、手足逆冷、神昏厥或言语不清、四肢拘急、脉微欲绝现代病心力衰竭、心肌梗塞、休克、甲状腺及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慢性腹泻。



89.文蛤汤

病理:表实里热水虚。

方解:文蛤5麻黄3甘草3生姜3石膏5杏仁2大枣5。

这个方剂的组成呢和大青龙汤比较接近,可以视为大青龙汤去了桂枝加上文蛤,然后呢麻黄和石膏减量。文蛤这个药,在《中医辞海》里是这么说的:味咸、性平、无毒,入手太阴肺经,足太阳膀胱经,清热、利湿、化痰、软坚、治口渴烦热、咳逆、胸痹、瘰疬、痰核、崩漏、痔瘘。这个方剂之所以在大青龙汤的基础上做这样的加减,是因为原本有热,但是热的程度到不了大青龙汤证的那种程度,只是有点儿烦,后边更烦的是因为用凉水刺激了;原本呢有表证,但是原有的表证也到不了大青龙汤证的那种程度。要是到了的话,前边肯定会有,它就不会用“病在阳”这么简单的论述了。那么误用冷水刺激以后呢,这个受刺激最大的就是体表了,但是它跟真正的大青龙汤证的表实证,还不完全一样。所以说这儿呢因为是外界刺激,只是体表的一个“汗不得出”的这么一种情况,所以说它把桂枝给去了,而且呢麻黄也减了减量。因为有口渴,所以说呢又加上了文蛤,就这么方和证应该是特别对应。

症状:周身风疹(突出于皮肤,大小不一,瞬时可连成片,并见脸肿、手足肿,瘙痒难忍,烦躁不安,伴有失眠、胸闷、纳差,夜间呢遇风或入冷水时会加重)。

舌质:偏红色。

舌苔:白。

脉象:浮、浮滑。

现代疾病:荨麻疹、胃肠型的感冒、慢性胃肠炎、过敏性皮肤疾病。

90.五苓散

病理:表虚水实。

方解:猪苓3泽泻5白术3茯苓3桂枝2

五苓散的剂量是比较独特一点的,你看猪苓是十八铢,泽泻是一两六铢,白术、茯苓都是十八铢,桂枝用的是一个半两。那么这样呢它的这个重量折算起来让人感觉的有一点麻烦。我呢把它折算了一下,就按它那个重量算下来:猪苓是12克、泽泻是20克(那都约等于啊)、白术是12克、茯苓12克、桂枝呢是8克。那么一铢啊就是汉朝的一两等于24铢,这样呢大家算一下就行了。那么这个为什么给大家折算这个?因为它呢就说这个剂量让人看了比较零散一些。再就是它这个药量的变化呢,比别的,你比如说像泽泻,泽泻比其他的又多,但是呢又多不了一倍。而且这五味药的这比例关系还是挺重要的。有人专门做过这方面的试验,把这五味药的比例进行变化,变化完了以后呢,在病人身上做实验最终的结论,就是原方的比例是最好的。所以说呢我们在应用过程当中,应该没有特殊情况的,就严格按照这个比例来用药。

那么这个方剂它是集众多的常用祛水药于一身,你看它那个像猪苓、泽泻、白术、茯苓这都是常用的祛水药。为什么叫常用呢?你比如说,像那个葶苈子,再一个就是那个有毒的一些药,像那些药呀都不是常用的药。所以说像这四味祛水的药呢是出现频率很高的,是常用的药,而且呢药性也比较平和。你像那个甘遂那类的药,几乎可以说它是剧毒的药品了,但是它祛水的能力也很强。所以说它必须在一些离了它不行很特殊的一些情况下,才要用到它。

那么正因为这个方剂里边集众多的祛水药于一身,所以说这个方剂呢祛水的能力非常得强,而且呢这个方剂的寒热倾向也不是说特别明显。你看啊,这四味祛水药里边,猪苓

和泽泻是偏于寒性的,而且呢猪苓和泽泻的量加到一块相对地说,应该说是也比较大。白术和桂枝呢是偏于温性的;茯苓呢应该说是个中性的,就是说它的寒热倾向不明显。其中这个猪苓在祛水的同时还有止渴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啊,这个方剂当中的桂枝这味药,它在这个方剂当中的作用主要的就是降气冲。它就是说为了减少因为气上冲的这种趋势影响体液下行的这么一个它会对体液下行形成阻碍,去了这个因素,所以说才加上桂枝。但是在加上桂枝以后呢,凡是有轻微表证的反倒是顺便就能解除了。当然没有表证,我们实际上临床当中用五苓散的时候,有表证的机会不是很多,常常都是为了解决水饮的问题。

在方后注解里边有一个服用它是散剂了,那么就这个散剂在服用的过程当中呢要求用白饮和服。白饮就是熬那米饭的那个稀汤。那么为什么要用这个来喝呢?你看啊,这个方剂让我们服的是散,就是直接服药粉,这个服药粉啊,对人来说就相对地说有刺激性,就是说你喝到嘴里边不舒服。你用米汤要如果说,这个米汤啊黏糊糊的就能减少这种刺激。所以说后来人有人说用牛奶往下服这个散剂,其实也未尝不可,也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那么要如果说我们结合临床的话,这里边有一个服散与服汤的区别问题。在现在啊,临床当中很多医生都喜欢把它改成汤剂用。实际上大家看看它这个原方,这个原方要如果说是散剂的话,这个剂量完全没有必要是这样剂量的,用“份”就可以。那么它为什么用了这么一个,就是十几铢用这么一个计量办法?它本身它这个计量你做散用做汤剂是没有问题的,你本身就直接它这个剂量做汤剂就可以。所以说恐怕在古代也有,你要如果说作汤剂的话,就用这个量就可以了。现在用汤剂呢恐怕更多的考虑是什么?更多的考虑一个是这个散剂呀利润就比较低,它少啊,用药量非常少。那么在古代呢加工不太方便,这个散剂的加工呢特别是在古代没有粉碎机的情况下,像这五味药如果是把它做成散,那需要得有一段时间的体力劳动才能把它加工成那个很碎的那种药粉。但是从疗效,之所以这个原文里边要求用散,应该说啊散剂的疗效比汤剂要好。这是简单地说,你要细究的话这里边还有一个,我们这么多年这么多医生在大多情况下都是把它变成汤剂来用,很少有报道说就是因为汤剂和散剂的区别影响了疗效。

那么为什么会有的人服了汤剂不如服散剂疗效好呢?像这样的人他肯定是胃里边停饮重,因为汤剂大部分都是水呀,这个胃这时候它本身就对这种液体的东西呀有些抗拒的作用。你看那个五苓散它就有这么一个特点,他喝了水就吐,严重了以后呀喝了水就吐,但是吃了东西不吐,吃了食物不吐。就是这古人看来对这些东西呀已经是总结得非常的细了。像特别是这一类的人,你胃中停饮很重,胃吸收水的功能特别不好的这种人,你用散剂,疗效就比较好。那么要如果说是一般的停饮,要是五苓散证,你用汤剂也没有多大的问题。因为我们在实践当中多少人都做过试验了。恐怕这就是古人不惜费那么多的劲,把它做成散剂的这么一个原因所在。

症状:小便不利、呕吐、口渴、浮肿、发热、头痛、恶风、汗出、水入则吐、头目眩晕、少腹胀满、身重、下利,脐下动悸、吐涎沫、短气、咳嗽。

舌质:淡、红舌体胖大淡红暗。

舌苔:白、白腻、白滑、薄黄、黄腻、白厚干。

脉象:浮数、沉细、细弱、弦滑、弦。

现代疾病慢性肾炎、急性肾炎、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炎水肿、早期肾功能不全、膀胱炎、晚期膀胱癌、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糖尿病、尿潴留、肾病综合症、淋病合并睾丸炎、阳痿、水疝(疝气的疝)、结扎后并发阴囊水肿、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胸腔积水、肺水肿、三叉神经痛、美尼尔综合症、神经抑郁症、神经官能症之头晕、偏头痛、顽固性头痛、眩晕、脑积水、带状疱疹、荨麻疹、脱发、斑秃、多形性红斑、尿崩症、急性胃肠炎、慢性肝炎、脂肪肝、流行性腹泻、腹泻引起脱水,脱水症、经前期紧张综合症、行经浮肿、慢性盆腔炎、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羊水过多、卵巢囊肿、乳腺小叶增生、带下、行经泄泻、胎水肿满、妊娠小便不利、小儿吐乳症、百日咳、消化不良、幼儿腹泻、小儿呕吐、婴儿秋季腹泻、小儿流行性腮腺炎、麻疹、癔症、遗尿、青光眼、过敏性鼻炎、中耳炎、触发性耳聋、慢性轴性视神经炎、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中心性浆液型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自汗、盗汗、胰头癌压迫胆总管致梗阻性黄疸。

乌梅在《本经》当中说它性平,但是从实际应用来看,这个药物应该略偏于寒性,那么它有除热解烦,解烦满的作用;而且它还止咳止泻的作用;同时还有另外一个比较特殊的作用,它可以对人体消化道内的寄生虫,不仅仅是蛔虫了,对寄生虫有麻醉作用。这也是乌梅丸可以治疗蛔虫病的一个重要的一个方面。另外呢,就是蜀椒本身是一个辛温的药,那么它有温中袪寒的作用;而且呢,它还有发汗解表这方面的作用,它的药性有点像生姜,所以说,有的后世的医家常用蜀椒来代替生姜。那么在这个方剂当中,主要是用它来温中袪寒,同时这个蜀椒对肠道内的寄生虫也有一定的麻醉作用。那么这个方剂寒热药物并用,乌梅、黄连、黄柏解热除烦;干姜、附子、细辛、蜀椒温中补虚;桂枝是去气上冲、心中疼热,本身就有一种冲逆的因素在里面;人参、当归补气血不足。

症状腹痛、恶心、呕吐、四肢冷或不温、腹泻、便溏、吐蛔、便蛔、食欲不振、不能进食、烦躁、面色苍白、身疲乏力、汗出或大汗淋漓、大便干或不通、口渴、发热、腹胀、胸胁胀闷、神昏、嗳气吞酸、口苦、头痛。

舌质:淡红、红、暗红、绛红。

舌苔:白、薄黄、黄腻、白厚腻、白滑。

脉象:沉弦或细、弦数、沉迟无力、弦紧或沉紧、沉滑或弦滑现代病:胆道蛔虫症、慢性结肠炎、蛔虫性肠梗阻、胆道蛔虫感染、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症、胃肠功能紊乱、胃肠奇痒症、胆囊炎、胆石症、肝炎、肝硬化、慢性肠炎、肠伤寒、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霉菌性肠炎、放射性肠炎、过敏性肠炎、肠结核、肠瘀积综合症、不完全肠梗阻;另外还有急性痢疾、慢性痢疾、顽固性呃逆、中毒性痢疾、急性菌痢、乙型脑炎、痛经、闭经、白氏综合症、癫痫、癔病、前列腺肥大、小儿肺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老年休克性肺炎、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梅尼尔氏综合症、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腹痛、腰急劳损、蛋白尿、慢性肾炎、肺源性心脏病、原发性高血压、心肌炎、脉管炎荨麻疹反复发作黄疸、精神分裂症。人参生姜和大枣合在一块,可以健胃补虚,有增强胃肠功能的作用;在这个方剂当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它在改善胃肠功能的同时,尤其改善胃对水分的吸收功能。特别是这个生姜,咱们在学习药性的时候,中药对生姜的解释常常会说到它有行水的作用,实际上它的行水,就是它能改善胃的功能,胃吸收水分吸收得好,但是它也没有利尿的功能。那么吴茱萸在这个方剂当中是一味主要的药物,这个药物现在在一些大药店里边,你要是按着原方原量,药房里边不卖给你,因为他说吴茱萸有毒,而且这个方剂里边吴茱萸用量也非常地大。要如果是按原方原量那就更了不得了,它是一升,一升的量相当多了,一升吴茱萸的话,如果是干的,我自己测过,和生姜等量的用,大概是90克。别说90克,就是对半,45克,到药房里边,他也不会轻易给你。这个药,是一味热性的,比温性还要热一些,有降逆止呕、温中散寒和杀虫止疼作用的药物。如果从吴茱萸所对应的病理来看,它和干姜比较相似,但是这个药比干姜还要偏热一些、热性比干姜还要烈一些,而且它有一定的毒性。在经方当中,含有这个药物的方剂总共有四首。《伤寒论》里边有吴茱萸汤和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金匮要略》里边有九痛丸和温经汤,就这么四首方。所有这四首方子都是治疗里虚寒证的,从这儿可以看出这个药性不仅仅是偏温的,而且比较热。

呕吐头颠顶痛,有顽固性头痛,有偏头痛四肢不温面色不华烦躁下利。舌质:淡淡红。

舌苔:白润、白腻、白滑、薄白。

脉象:迟、沉弱、沉缓、沉弦。

现代疾病:青光眼、高血压、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神经性呕吐、贲门痉挛、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慢性肝炎、神经性头痛、胃肠神经官能症、癫痫、冠心病、痛经、带下、肌肉痉挛、妊娠恶阻、美尼尔氏综合征。



93.小柴胡汤

病理。方柴胡是主药,而且用药量也非常大,比其他它的那六味药高出来了一倍还要多,按古人的半斤算应该是125克左右,量是非常大的,那么它和黄芩同用,有很强的去半表半里虚热的功能,在《神农本草经》里面对柴胡是这样论述的,味苦,平,无毒,治心腹去胃肠中结气饮食积蓄寒热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那么如果咱们看看小柴胡汤的四大主证,都跟《神农本草经》里面的描述有密切的关联,你比如说寒热邪气,这就是往来寒热,是一个比较明显的反应,特别是这个推陈致新,大家看看这个柴胡汤治的,涉及到五个方面所有的器官,这个推陈致新古人总结的也非常有意思,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整这个方剂,这个方剂如果将柴胡去掉,再加上黄连,用干姜易生姜,那么他就成了半夏泻心汤了,那么这个半夏泻心汤治什么病呢,它也是伤寒论里头的方子它的主要功能就是治疗消化道里的诸多疾病,它也兼去半表半里的热,所以说小柴胡汤里面包括了这么多半夏泻心汤的药物,小柴胡改善胃肠功能的作用啊,也是非常明显的,那么它用这么多改善胃肠功能的药干什么用?小柴胡汤本身就有里虚的倾向,人体虚弱,首先就是人体的能量来源不足了,原因只有一个胃肠吸收功能不好,这就是一个里虚的问题,所以说就算是里虚的没有出现器质性病变,你吃了这么多改善胃肠功能以后,胃肠里虚的倾向得以改善吸收的好了,能量就会增加,增加的这些能量恰恰就来支援柴胡,发挥柴胡的作用去推陈致新症状:往来寒热饮食减少口苦咽干口渴胸胁苦满恶心呕吐眩晕。

舌质:红(边、尖)淡,绛,嫩、胖大、齿痕、瘀斑。

舌苔:白薄白、厚白、薄腻白、厚腻白、白滑黄薄黄、厚黄、薄腻黄、黄腻、黄厚腻、糙黄黄白相间脉象:弦数弦弦细弦滑现代用:慢性胃炎、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肠伤寒、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消化性溃疡、脂肪肝、肝硬化、消化系统肿瘤、肝硬化、感冒、流感、扁桃体炎、麻疹、胸膜炎、肺门淋巴结肿胀、脓胸、哮喘、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哮喘、肺炎、肺结核、原发性肝癌、肺癌、胸膜炎、肺门淋巴结肿胀、脓肺、肋骨结核、急性黄疸、疟疾、肋间神经痛、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炎、血压异常、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风心病、心律不齐、败血症、菌毒血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盂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肾绞痛、尿路感染、尿毒症、遗精、阳痿、睾丸炎、副睾丸炎,腹股沟淋巴结炎、神经官能症、顽固性失眠、坐骨神经痛、感觉障碍、癫痫、美尼尔氏综合征、神经性休克、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胶原病、睾丸炎、性机能减弱、附丸炎、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产褥期精神阻碍、产褥热、女性生殖器病、附件炎、乳腺炎、乳突炎、急性附件炎、急性化脓性乳腺炎、乳腺增生、反复继发性流产、习惯性流产、耳前庭神经元炎、中耳炎、结膜炎、巩膜炎、过敏性鼻炎、全身红斑狼疮、淋巴结炎、甲亢、糖尿病、高热、低热、黄疸病、疟疾、小儿原因不明发热、腮腺炎、瘰疬。

这个方剂呢,我们可以看作就是大承气汤去掉芒硝。方中的各种药物的作用跟大承气汤是相同的,因为去掉了芒硝呢,所以说小承气汤证的适应证:是阳性里实热证以里实证为主的这么一种病理状态。

那么在临床当中呢,因为饮食不洁再加上本来就有里热造成的食积发热,或者说我们通常所说的那种,比如说小儿伤食,老百姓俗称:伤食儿。都有用这个方剂的机会。在整个270来个经方里面,跟小承气汤药物相同的另外还有两首:一个是厚朴三物汤,另外一个是厚朴大黄汤。药物比例略有变化,但是作用跟小承气汤作用大同小异,差别不是特别大。

在方后注解的最后里面加了一段附注。内容是:“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实际上也不外乎就是中病即止,也是这么个意思。这里的“更衣”是指的解大便。

便秘大便干结大便不利大便不爽大便艰涩大便不行腹胀腹痛满腹痛右上腹痛胃脘痛脐周痛胸脘痛。但在疼痛的程度和性质上有隐痛,微痛,有按之痛,有痛甚,疼痛,有拒按,有阵发性绞痛,大家看,这个具有立体感。一旦到了这个程度,在心目当中对腹痛,就有了一种非常形象的概念。而且也说明什么呀?也说明人体患病以后,这个症状反应是相当复杂的,不能简单化。它本身就不简单,事实上不简单,你要如果说简单,那么就容易出问题发热热盛高热身热日晡潮热烦躁呕恶口干渴食少或不能食小便短赤手足厥冷神昏大便方面还有什么样的记载呢?有下利清水夹有结粪,这是一种形式的下利;还有的记录呢下利量少如浆,这个有下利。小承气汤以便秘为主,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什么呀?理解成特殊的便秘。实际上他里有所结,但是表现却表现成下利。

舌质:红绛、红绛带裂纹黑淡。

舌苔:黄、白、黑、灰、棕。

脉象:数、沉、滑、弦、细、脉、缓、迟无力各式各样的肠梗阻虽然都是肠梗阻,但是这个热没有大承气汤那么重,是以里实为主急性腹膜炎、急性阻塞性胆囊炎、胆道蛔虫、胃溃疡、脑血栓、局限性肠炎、帕金森综合征、肠伤寒、白喉、乙型脑炎、老年精神病、痢疾、痘疹、阑尾炎。

病理:方实际是桂枝汤加了芍药,又加了饴糖。但这个饴糖呢,用量比较大,用了一升。这个一升按我们现在计量的话,是200毫升,200毫升的饴糖至少在200克左右。应该不低于200克。像这个饴糖的比重我们也没有资料可查,想象呢,水里边溶解了那么多麦芽糖的成分,应该它的比重大一点。反正是200克左右,比其他的药呢都要大得多。这里边除了饴糖以外,就是芍药,芍药是6两,应该是90克,离200克还差很多呢,差一倍多呢。饴糖是一味温性的补里虚的药物,对于因里虚寒证所造成的胃肠功能低下而引起的诸多疾病都有特效。

所以说这个方子也可以这么认为,芍药甘草汤治什么啊?治“腹满时痛”,也有治疗腹部痉挛痛的功能。

跟这个方剂在病理上比较接近的就有一个桂枝人参汤。那么说如果跟桂枝人参汤相比较的话呢,这个方剂有血虚的因素存在。我们其实仔细看一看药物组成的话,不仅仅这一点,虽然说从大的方向上来说都是里虚寒,但是有所不同。那个里虚寒是干姜能够治得了的,像这个里虚寒干姜治不了,得是饴糖来治,毕竟它们还是有区别的。

症状:纳呆、疲乏无力、消瘦、面白无华、胃脘痛、喜暖喜按。

舌质:淡红。

舌苔:薄白。

现代疾病: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脘痛、腹痛、消化不良、胃弛缓、胃下垂、胃痉挛、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酸过多或过少症、习惯性便秘、慢性肝炎、贫血、白血症、脊髓空洞症、白塞氏综合征、慢性胰腺炎、溶血性黄疸、红斑性狼疮、心神经性官能症、神经衰弱、神经抑郁症、心律不齐、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功能性发热、肠系膜淋巴结核、水疱性结膜炎、眼底出血、闭经、痛经、呃逆、产后腹中痛或少腹拘急痛引腰背、不能饮食、阴血内虚、小儿反复发作性腹痛、松果体瘤。病理:方:这里面麻黄、桂枝、芍药、甘草这四味药,我们可以理解成一个小青龙汤的一个方规,或者说这是小青龙汤的一个组方之一。那么你要如果说把这四味药看成一个方子就很容易理解了。那么这个方子的功能是什么?无非就是桂枝汤的里面的主药和麻黄汤里的主药,他的主要功能实际上就是发汗解表。这是很明确的!那么另外的药像细辛、干姜、五味子、半夏,这些药也挺有意思,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温里祛饮,这是它们的共同点;而且它们都有治疗喘和咳嗽的功能。可是治疗的却不是一种情况:你像五味子和干姜,干姜也能治咳嗽,你像那个理中汤,理中汤还治因为里寒造成的咳喘这一类的病,就是说实际上主要还就是干姜的功能吧;那么它跟五味子,五味子也治咳嗽,也祛饮,但是它们治的不是一类。所以说把这几个典型,其他的药也都有类似的特点,它们都治各自不同的原因造成的咳嗽。那么这样呢,所以说小青龙汤证的一个很重要典型的症状就是咳喘。那么为什么小青龙汤治咳喘这么好呢?就是因为它是从多方面的:大的方向就是温里祛水,具体治咳嗽;那么从前面的四味药看呢,它还有一个解表,解表本身也能治咳嗽。所以说这个方剂在临床当中治咳喘的机会是比较多的。但是你得有小青龙汤证,你得符合小青龙汤的适应证,不符合的话,同样是治不了,仅仅是盯在咳嗽上那也不行。

这个细辛啊,临床应用当中,据统计资料看,咱们现在见到的统计资料里边,有应用细辛的量最大的记录是40克,一剂药里边40克,40克的而且患者服了以后没有任何的不良反应。但是在统计资料里边有这么一个医案,有一个患者,医生给他开的小青龙汤里边有9克的细辛,但是这个人吃了以后出现了呼吸困难,然后到了医院,最后经过抢救以后才脱了险。那么这就有一个问题,我们不能轻易地说:细辛临床中你大量用绝对没问题,不能轻易地说。但是也更不能轻易地说:就是细辛,细辛不过钱,用这个把你给束缚住,然后你真的不敢用,应该说还是小心一点好,因为实际临床当中确实有这样的医案。

那么这里边我们要如果说讨论的话呢,我想,各位不妨换一换角度思考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有的人喝40克没问题,还有一个人写过一本书,就是他的书的名字就叫“细辛的临床应用”,那么作者本人曾经用水煮60克细辛喝了没事,比这个量还要大。但是呢,临床当中又确确实实有不到10克就出问题了。所以说看历史上这个“辛不过钱”也不是空穴来风。但是呢,太简单,这个结论下得过于得粗浅。

我觉得从我这个角度来看,我认为这个事的实质应该是个什么样?按我们现代医学的解释,它应该是有的人对细辛这种东西过敏,过敏本身,咱们今天不应该讨论过敏的,就是说过敏本身实际上就是一种病,你把这治好了它就不过敏了。所以说现代医学在这一点上,因为它不知道过敏的原因是什么,所以说呢,你要是过敏了,他就说你离开这个东西,千万不要去接触它,实际上这都是被动的。还是说人得了病你把它的病治好了,它就不过敏了。所谓的过敏体质是因为治不了的病,给人家扣的帽子。那么这个地方就是说这个人之所以用这么一点细辛他就受不了了,是因为他对细辛过敏,按现代医学说法,这样好理解。为什么过敏呢?他肯定在临床当中有某些小青龙汤之外的特殊症状反应,或者说是有固定小青龙汤证的某种反应比较强烈,或说如何如何吧。或说没有某种症状,也就是说他一定有特殊的症状能够表现出来。但是呢,我们现在还没有人能够积累这样的经验。那么历史上就有人武断地就说“辛不过钱”,你不能大量用,大量用就坏了。但是现在临床实践中看就是有的人确实不能多用,但是大部分人多用了没问题,至少用经方的原量是没有问题的。那么我们应该去想这个问题,为什么?我的观点就是有的人过敏,那么他的过敏他必定在临床当中有相应的症状反应,他肯定有特殊的症,但是我们还没有积累下来。如果说,你临床当中可以去注意一下,或许总有一天能找到相应的规律在。

症状:喘、咳嗽、咳痰、恶寒、发热、胸闷、干呕、下利、渴、小便不利、胸满(胸闷)、纳呆、水肿、周身乏力、流涕、头痛。

舌质:淡、胖淡紫暗。

舌苔:白薄白、白滑、黄白润、黄腻。

脉象:弦滑、弦紧、浮紧、浮滑、沉紧、沉弦、滑。

现代疾病:流行性感冒、湿性胸膜炎、结核性或渗出性胸膜炎、大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肺气肿、肺心病、百日咳、小儿手足口病(这个小儿手足口病是日本人的经验,那么是不是我们现在这个手足口病呢得有待证实)、急性腮腺炎、青光眼、结膜炎、泪囊炎、虹膜炎、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水肿、荨麻疹。

方黄连去半表半里之热;半夏去水降逆;栝蒌是这个方剂当中的一个主药,用量也比较大,栝蒌是一味寒性的药物,它有解凝、缓下、去水、清热的功能。它特别有作用于热结于胸或者上腹部的这一类的疾病。它和薤白如果合用的话,专门用来治疗胸部疼痛。这个方剂当中,这个栝蒌用量,写的是“一枚大者”,实际临床经验看,这个栝蒌用量宜大不宜小,如果你要是用量偏小了,它那个作用就不太明显了。

症状:脘腹痛发热便秘食欲不振脘腹胀满胸腹胀闷呕吐尿黄胸痛咳嗽喘促咳痰口渴口苦烦躁恶心头痛神疲乏力失眠便溏舌质:红(尖红、暗红、红)紫褐淡舌苔:黄(黄、黄腻)白(白腻、薄白)无苔黑垢浊干焦黄起刺脉象:滑数弦浮微弱沉细濡急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炎、肠蛔虫症、粘连性肠梗阻、胃肠神经官能症、胆道蛔虫、梗阻性黄疸、慢性胆囊炎、急性肝炎、肝硬化腹水、急性胰腺炎、伤寒、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炎、肺不张、肺气肿、肺炎、胸膜炎、渗出性胸膜炎、胸膜粘连、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肺心病、精神分裂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胁间神经痛、急性乳腺炎、乳腺增生、食道炎、食道憩室、慢性胃炎、急性胆囊炎、慢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肾炎、腹膜炎、淋巴结核。

这个方子从药物的药性来分析的话,我们可以把这个方剂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人参、生姜、甘草、半夏、大枣这五味,由这五味组成的就可以把它看做一个方子。有什么功能啊?温中,祛饮,健胃,补虚。它的作用就跟半夏泻心汤把黄芩,黄连去了,跟那个作用差不多。这样一分析,我们就明显地能看出这个方证里边没有半表半里的热证,没有热,纯是一个里虚寒证。这个旋覆花,代赭石又是这个方剂的另一部分,这是这个方子的主药,因为它治这个方证的特征性的症状。其中旋花这味药也是一味温性的药,具有消痰下气,软坚行水的功能。但是现代对这个药的研究认为:可以缓解机体某些组织痉挛和强化胃肠蠕动功能的作用。大家看,这个地方它有跟芍药甘草汤相交错的一个药理上的作用,就是芍药治血虚而见痉挛的,这个地方旋复花也有类似的功能。下边还有一个代赭石,这个代赭石按中医的理论审视它,它可以补血。所以说这个方剂所治疗的就是在里虚寒证的基础上又出现了痉挛的这种情况。这就佐证了现代医学研究的那个打嗝是膈肌痉挛,胃痉挛这一类的情况,能跟经方的治疗接轨,这个地方是能吻合起来的,参考意义比较大了。但是现代研究旋花这味药利尿的效果不明显,我觉得在这一点上,中医里边以前的一些概念(当然在经方里边,我们很少看到用旋花来利尿的),它这个功能或许是总结的有点虚,名不副实。这个代赭石是平性的,寒热倾向不明显。它有什么作用?镇逆、凉血、止血的作用。有的说它可以治疗血虚,因为代赭石从颜色上看是红色的,颜色还挺重。一剂药里边放上一点(因为我现在都是做粉剂,而且它在这个方剂里边用的量非常小,比其他的药物的量都小。而且这个药质地非常重,比重很大、很沉,我做药的时候,常常把一两等于一克,三两的我就放三克,像这味药有时候就用到一克,甚至有时候用到0.5克,就那么一点儿,再加上药这么重,非常小的一点儿,就这一点儿药),粉碎了以后整个这一剂药全都是红色,色很重。现代医学研究说它能够收敛胃肠壁,能够保护胃粘膜的粘膜面,促进血细胞的新生。但是我觉得现代研究的一些东西,常常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你看我们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你比如胡老明确说了这个药用的时候,量不能太大了,大了以后反倒是对胃不好。那么要如果说按照现代科学研究这个,用科学手段研究的这个它的这个功能,那么你用的量大了,它又能保护胃黏膜,然后又能促进细胞生长,那不挺好嘛,你真用得多了还不行。

同时这个药跟旋花有一个功能非常相似:它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功能。那么这两味药都有促进胃肠蠕动的功能,所以这儿这个方证里边,这个方剂虽然说前边有一些生姜,你像用生姜的量比较大,你像半夏、人参这一类的药,像这些药对肠胃都非常有好处。但是有了这两味药以后,它就有一些缓下的作用。这个缓下跟大黄之类的缓下,它没有那么大的力量,不是那样,它跟那个泻下不太一样。就说它能兴奋人体胃肠的蠕动,使得肠道消化道里边的这些食物,就说运化得比较快,所以说对便秘比较有好处。那么如果说偏于便溏的你就得注意了,看他要如果说偏溏的厉害,甚至下利的话,那肯定就不能用了。那略微有点偏溏的也问题不大,也可以用。

虽然从这个药物组成上来看,这个方剂与半夏泻心汤那个类方比较接近,但是临床上也有明显的区别的:因为这个方剂里边没有祛热的药,所以说有热象的话,肯定不太适合这个方证;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说半夏泻心汤那一类的方剂,都有一个因为寒热错杂造成的肠鸣,像这个方证出现肠鸣的机会就不多。

那么这个方子跟理中汤要如果比较一下:在病理上理中汤没有气逆,它就多一个气逆,都是里虚寒证。但是我们从症状上看,区别就在于:一个是有气逆,一个没有气逆;一个有嗳气,一个没有嗳气,或者说打嗝。但是从疾病病理的深层次,就是它这个病到底胃肠里边有什么样的?发生什么样的?这两个方证之间有什么样的不同?我们现在,恐怕现代医学也很难因为现代医学不研究这个。就是说这两个症状之间有什么区别?恐怕不太好说,现在没有一个比较恰当的说法。

就跟咱们学那个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的时候,咱们曾经说过这一类的情况。像这一类的情况一般地说,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消化道里边,特别是这个胃里边。胃里边比如说菌群的失调,或者说是胃的内环境这两个方证,胃的内环境虽然说都是里虚寒,但是不太一样。要是一样的话,这个方证哪来的这么多的气体一直在啊?像这个方证严重的,他坐在你对面来看病的时候,他就不停地在嗳气。甚至有时候他跟你主诉的时候,他诉说他病情的时候,他都说不成,不得不因为嗳气都中断了,挺严重。那么这些气体哪来的?这实际上就非常值得研究。现在就只能借助于现代科学的一些手段,才能慢慢地把这研究清楚。但是作为咱们中医,你研究清楚,咱们是这样治病;研究不清楚,我们依然是这样治病,而且疗效特好。

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脘腹胀满、便秘(这个便秘既不是津液虚,也不是有里热,这个便秘怎么来的?这个便秘是因为胃肠蠕动功能差,肠道里边的食物就运化下去得慢,非常慢造成的便秘)、呃逆、嗳气、眩晕、便溏(大家看这儿还有可能出现便溏呢,但是这个便溏说得比较有分寸,不应该是腹泻,绝对不能是痢疾之类的,就是说大概大便偏软一些、稍微有一些偏溏,也有可能出现的,这也是里虚寒造成的)、咽喉异物感(你看这个方剂还能出现这一类的症状呢)、精神抑郁、神疲乏力(大家看这个咽喉异物感、精神抑郁,这都是一些精神方面的,你看半夏厚朴汤它也有这一类的症状,看这些药物都跟胃肠有关系,但是它常常同时伴有一些精神方面的一些症状,说明什么啊?说明这跟精神方面关系比较密切,影响到了精神方面)、胸闷、胃脘痛、形体消瘦、畏寒肢冷、尿黄赤(这里边这个尿黄赤,我想是这样,这本身是一个典型的里虚寒的病,那么出现了小便像是有热象,那么是不是存在着另外的一个原因啊?一个是可能因为里虚寒,胃肠功能差,津液吸收的少,津液吸收的少了以后,身上的水分相对地说代谢量就少,代谢量少了以后,可是人体的这些正常的代谢功能得行使啊,行使代谢,也就是水分在整个的代谢进去的新水少,出来的旧水也少,所以说这个尿的浓度就大,这是一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另外一个也考虑是什么呢?就是说在辨证的过程当中,因为咱们这些统计资料里边常常都有加减,那么是不是误把既有里虚寒,又有寒热错杂的这一类的情况,也用这个方子治了,加了一些祛热的药,这也有可能的)、腹痛、失眠。

舌象:淡淡胖,淡红尖红红绛红。

舌苔:白薄白、白厚、白腻、白浊、白滑、白润黄淡黄黄腻黄厚、无苔灰。

脉象:弦细、滑、沉缓、弱、濡、紧、实、迟、数。

现代疾病:主要的以消化道的疾病比较多,像食道痉挛、食道驰缓症、食道癌、食道癌术后并发症、食道炎、食道梗阻、贲门痉挛、幽门痉挛、幽门梗阻、胃痉挛、胃疡症、膈肌痉挛、胃扭转、胃下垂、胃扩张、瀑布状胃、胃癌、急慢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应激症、胃肠神经官能症、不全肠梗阻、急慢性胆囊炎、肝炎、阻塞性黄疸、肝硬化、肝癌、美尼尔氏综合征、神经官能症、癔病、失眠、头痛、脑膜炎后遗症、神经性呕吐、癔症、中风、呃逆、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痉挛、脑震荡、脑脓肿、脑血管意外、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哮喘、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结石症、百日咳、肺结核、高血压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梗塞、阵发性心动过速、心绞痛、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尿毒症、妊娠恶阻、月经不调、子眩、不全流产、产后恶露淋漓不尽、视畸(这个视畸就是像复视或者说是视物倒转)。

大家看这个方证里边,所治疗过的这些现代疾病里边,有一些我们会常常想不到的疾病,你比如说一些精神方面的病;还有一些妇科里边的病;还有一些脑血管方面的病;甚至包括最后这个就是说看东西是重影,叫复视嘛,或者说视物倒转,那就很奇特,这一类的情况我们见到得很少,但是呢有用这个方剂的机会。这说明什么呀?说明人体在里虚寒比较重的情况下,形成了这种气逆证之后呀,它影响的这个范围比较宽,出现的疾病也比较特殊。所以说像这一类的东西,我们要如果说能够把这个方剂理解得比较深、比较好,临床当中可以让你处理一些很棘手的、很奇特的一些病。。茵陈蒿是一个寒性的,清热利湿,同时能去黄;栀子是一个寒性的,解热除烦,同时也有去黄的作用。那么再加上大黄跟这两味合在一起,这就能够起到增强祛湿祛热祛黄的力量,能够增强这种药力。

症状身黄小便不利、纳呆、便秘、发热、腹满、恶心、乏力、口渴、胁痛、身痒厌油腻神疲、头晕、口苦、浮肿、夜卧不宁舌质:红、淡红、暗红、淡、绛、尖红、燥。

舌苔:黄腻、薄黄、深黄、白腻、黄燥、黄厚、厚腻。

脉象:弦数、滑数、弦滑数、弦滑。

现代疾病:急性黄疸性肝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慢性传染性肝炎、病毒性肝炎、甲型瘀疸型肝炎、亚急性肝坏死、肝损伤、黄疸、肝损伤性黄疸、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化脓性胆管炎、胆道蛔虫、高胆红素血症、婴儿黄疸、荨麻疹、血吸虫病、端螺旋体病、胃肠炎及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阑尾炎、肥胖症、急慢性盆腔炎、脂溢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大叶性肺炎、多发性口腔溃疡、急性结膜炎。大家值得注意的是啊,这里边包括了好多皮肤病,那么用茵陈蒿汤来治疗皮肤病的机会挺多。但是呢,他得有这个病理状态,这个符合病理状态。



这个方剂,可以看做是栀子甘草汤去掉豆豉加黄。黄是一味寒性的药物,在这个方剂当中有清热、除烦、利湿、去黄,而且还有止痢的作用。所以说这个方剂能够治疗下利,主要的作用就是跟黄有关。那么,本身的栀子就有一点缓下的作用,加上黄以后呢,它就可以治疗有栀子证的这种热利。

症状:发热腹痛黄疸里急后重便脓血。

舌质:红舌。

舌苔:黄腻苔白滑苔。

脉象:数脉、弦脉、缓脉、滑脉。

现代病:黄疸、细菌性痢疾、眼睑搔痒、急性黄疸性肝炎、传染性病毒性肝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急性胰腺炎、流行性出血热、荨麻疹、皮肤搔痒。



方:这两味药呢都是去热解烦的药。栀子还有利小便、缓下和去黄的功能。香豉也去热、解烦,但是这个药呢相比之下,大家都知道中药都是用它的偏性来治病的。它偏性,跟谁比较它的偏性呀?跟我们吃的食物。比如说小麦呀、玉米呀、大米、小米呀,这一类的东西,这个是比较中性的,也就是说它比较全面,各方面都能照顾到,也就给人提供一个比较全面的营养。但是呢它不偏性,所以说它就基本上不能治病。那么就这两个栀子和香豉如果说相比较呢,香豉偏性的幅度就要小一些。香豉就是那个黑豆啊经过因为我这个地方,现在这个农村里边还在做这个豆豉咸菜这个东西。也就用黄豆,用黄豆让它温度高一些加大湿度,把那个黄豆让它长出来那个菌,长了菌了,霉菌,长了菌以后呢,再把它嗮干了,然后每个豆子上面都有那个灰灰的,带着一层菌。再跟白萝卜弄到一起淹咸菜。也比较有特色,现在虽不是高档的东西吧,以前生活条件差的时候,这还是一种比较好的咸菜。实际上香豉的用量还要大一些。你看栀子,栀子呢一个大概1克多一点,因为大小也不一样。如果说把14个栀子搁到一块的话,也就是20多克的样子。但是这4个香豉,绝对份量要重的。但是古人在熬的过程当中,要用布把它包起来,这样对药效多少会有一点影响。实际上我们现在临床当中都是各半,也不会影响疗效。大家知道这么回事就行了。

症状:心烦、失眠、发热、纳呆、尿黄赤、恶心呕吐、胸中痞闷,口渴、便秘、脘腹胀满、头痛、面赤、胸胁痛、眩晕。

舌质:红淡红酱红。

舌苔:黄白、灰黑。

脉象:数、弦、滑、浮弦数滑数浮弦浮滑。

现代病:流感、中暑、副伤寒、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癔病、感染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病毒性心肌炎、心包炎、肺炎、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膀胱炎、食道炎、食道憩室、咽炎、扁桃体炎、腮腺炎、慢性胃炎、急性胃炎、胆囊炎、子宫功能性出血、牙龈出血、过敏性紫癜、黄疸。

“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实际这个方证,就是在栀子豉汤的基础上,又见短气的这类症状。这个“少气”,你理解少气把它正确理解了,因为前边栀子豉汤证呢,我们都已经再三讲到了。少气的定义这里有两种解释:一个是正常人体经脉中的血气构成比例,其气分偏少,这是内经里的说法,是人体经脉里面的气血构成,气分偏少;还有一个病症名,指什么呢?言语无力、呼吸微弱、短促等症状。这个比较适用于我们学习的这种情况。

如果说我们从临床资料上,这医案尽管不多,用这个方剂的,它这个病人,它实际上治得是哪一类的病啊?就是有栀子豉汤证,但是身体趋于虚弱。实际上这个栀子豉汤,它本身对的是一种虚证,这个人体并不是说我们想象的特别虚弱的那种,而且它是在误治了以后,很短的时间内致人体虚了。以前的时候人体就比较虚弱的那种,就用栀子甘草豉汤治疗的机会就比较多。也就是说在误治之前,或者说这个人本来体质就比较弱,他如果说也得了栀子豉汤证的话,有可能出现像我们刚才说的精神也不佳啊,一派虚弱的情况,呼吸比较短气,这样就用栀子甘草豉汤,比单纯用栀子豉汤,要好一些。

那么方解,这个方剂就是在栀子豉汤的基础上,加一味炙甘草。灸甘草也没有特殊的作用,就是补虚,缓急迫。

那么作为方证呢,我们可以这样归纳一下,因为临床统计资料,没有。咱们找不到像样的资料。那么咱们就简单地总结一下:它就是在栀子豉汤证的基础上,患者又有比较明显的虚弱、短气、乏力等这类的症状。

它所对应的这个现代病啊,就跟栀子豉汤比较接近。栀子甘草豉汤也能治那些病,但是人体更虚的那种。

这个方剂呢就跟上面栀子甘草豉汤,是一样的道理,它也是在栀子豉汤的基础上,又现恶心呕吐,又有里虚的这种情况。

从病理上也是栀子豉汤证出现里虚或者是停饮或者是偏于寒的这一类的候。按照我们现在的说法,实际上就是栀子豉汤证,又表现为虚寒性的胃功能的低下,胃功能不好。生姜在这里它的作用,就是我们经常解释的,就是温胃止呕。

病理:半热半虚气实。

方:厚朴用的是4两,在其他的地方,有的厚朴用的是一尺。这说明这两个方剂不是从一家过来的。这是从多处搜集过来的方剂。所以说出处不一样,只有这样才会计量单位不一样。如果说出自一人之手,或者说一家之手不会在计量上弄两种,从这看,厚朴也有用两计算的。这个方剂当中栀子就是解热去烦;厚朴枳实在这儿就是行气,消胀,治腹满。

因为这个方剂跟栀子豉汤其他的方剂在药物上多多少少有一点区别,本来是想找一个临床当中完整的统计资料,但是统计资料非常少,就说它形不成完整的统计资料,我们拿到这儿也没有意义,就简单那么几条,也没有意思。那么在这儿,我就跟大家找了一个医案,把医案跟大家说一下,可能会更形象一些。一女性病人,心烦懊恼,昼轻夜重,夜间常跑野外空旷之处,方才感觉舒服(就说心烦到了一定程度),并有脘腹气胀如有物阻塞之感,脉弦数,苔黄腻,边红,根部苔黄,大便尚可。辨为胸膈火郁,胃脘不和之证,主用本方治疗取效。栀子呢就是去热解烦的,用来治疗半表半里的虚热证,干姜呢是用来温中补虚的,用来治疗里虚寒证。

症状:心烦胃脘痛、口苦、呕逆、腹胀痛胃脘有灼热感呕吐、心烦、口干身热、腹部有时候感觉恶风、恶风寒、大便溏泻泄。

那么从这个方证里边啊,在这顺便给大家说一句,也这是我自己在临床当中,我试过。象这一类的方剂就是栀子,栀子豉汤,应该说是以栀子豉汤为主的这一类的方剂,它治疗什么啊?就是那个症状里边有一个胃脘有灼热感,胃脘有灼热感是什么?日常生活当中的说法就是烧心,这个方剂确实能够就是,特别是栀子豉汤,确实能够治疗烧心。治疗烧心的啊,我在这给大家再举一个方剂你就是很容易想到临床当中应当怎样去辨,调胃承气汤也能治疗烧心,它两个,你这样一比较,你马上就能明白了,这两个从病理上说,是一虚一实,那么从我们实际临床当中呢,它还会从症状上也会有区别的。你像调胃承气汤,它仅仅是感觉到胃里边不太舒服。但是这个栀子豉汤的话,很容易出现胃的上部一直延伸到食道甚至胸部也会有类似象灼热感啊,或者说那种就是说——懊憹,胸中懊憹,或者说胸中窒,它就会出现伴有这一类的情况。如果有这种情况的话,你再仔细去辨在栀子类的方剂里边哪一个比较合适,这就好辨了。不然的话啊,你就说这两个类似就这两个方证你要如果说用反了,那疗效也不好。

舌质淡红。

舌苔:黄苔。

脉:沉脉弦数。

现代疾病:急性胃炎、慢性胃肠炎、食道炎、心肌炎、肋间神经炎、慢性痢疾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发作、胆道蛔虫感染。方:茯苓白术都是去饮的药,生姜在这儿,温胃降逆去饮,同时还能去饮,而且呢它还有这个解表的功能,所以生姜在这儿还是显得比较重要的。那么这个生姜与茯苓,如果说看这个方剂里面有一个“心下悸”,那么“心下悸”大家看这个方剂里边谁治啊?茯苓和生姜加在一块儿。因为那个汤里面有这两味药,啊那么所以说这两味药在这儿呢它就有治疗这种“心下悸”的这种效能。这个芍药在这个方剂里边,它治什么?它治因为血虚而致那个肌肉组织因失养造成的那个拘急疼痛、治这一类的啊。像身瞤动啊、肌肉的那个拘急、拘挛这一类的情况,还有腹痛,这一类啊。

症状:食少纳呆、浮肿、咳喘、腰膝酸软、肢冷形寒、头目眩晕、小便不利、神倦、心悸、腹胀、恶心呕吐、面色白、身瞤动、便溏、下利、腹痛、胸闷、痰白量多、窒息。

舌质:淡、齿痕、暗紫、红、胖大、有瘀点。

舌苔:白、白腻、白滑润、少苔或无苔、黑灰滑、黄腻。

脉象:沉细、沉弱、细弱、沉迟。

现代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尿毒症、慢性肾衰、肾病性水肿、尿崩症、尿鼓、阴囊肿大、类脂性肾病、风心病、肺心病、心衰、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水肿、慢性肝炎浮肿、眩晕症、美尼尔氏综合症、高血压、内耳眩晕症、失眠、不安腿综合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失音症、胃肠炎、慢性肠炎、肠结核、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哮喘、术后伤口不愈、脓胸、产后水肿、闭经、鼻渊、头痛、慢性痢疾、胃溃疡、风湿热、月经不调、咽痛、疝气、心房纤颤、甲状腺机能低下。

这个方子实际上就是栀子豉汤这个豉加量,然后又增加了一味枳实,加量香豉可以增加这个方剂补虚去烦热的作用;那么枳实在这个方剂当中可以行气消胀。栀子豉汤本身治疗的就是一种虚热证,药味经过这样变化以后,就特别适合于那种既有半表半里的虚热证,虚热证又比较重,而且同时又存在气滞的这一类疾病。

方后注解当中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就是要求用清浆水七升,先空煮得四升以后,再入药煎。这个所谓的清浆水,有这么两种解释:一种是用煮熟了的米饭,把米饭倒清水当中让它发酵,发酵到什么程度呢?味有点酸,清水也开始呈现白色,像米汤一样的,但是还没有形成那种腐败的臭味的时候,这个时候用,就是仅仅味有点酸、汤有点发白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是所谓的清浆水,这是一种解释。另一种解释就是淘米水,就是俗话说的泔水,等淘米水发了酵以后,也是上边说的这个程度,实际上这里边没有质的区别,也是发酵到上边这个程度在它腐败之前用。所以说你看到吗?在这个方剂的煎法上比较特殊,他先煮这个清浆水。我们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先消毒。那么这个清浆水有什么作用呢?实际上,咱们现在临床当中很少有人这么去用了,大部分人就直接用水了,这个清浆水本身就性寒,是寒性的,而且它有解烦渴助消化的作用。所以说它对上面这几味药物作用的发挥,有协助作用,它本身也应该算是一味药吧。

症状:心多懊憹、心下痞满、或者说胀痛、心烦发热舌红苔黄滑数现代病:急慢性胃炎、慢性肝炎、急性胰腺炎、肋间神经炎这个方剂由九味药组成,但是要如果算上清酒那应该算是十味药。很多人解释这个方剂,都会说这个方剂里头就包括了一个桂枝去芍药汤的所有的药物,就是以桂枝去芍药汤为基础的。但是,我们无论从原文的论述上看,还是从临床统计资料看,这个方证,不仅没有任何的表证的症状反应,而且也没有桂枝去芍药汤证的典型症状。个别的患者可能会表现为胸部不适,但是这个“胸部不适”跟那个“胸满”不是一回事。他这个胸部不适,是因为心悸、心律失常造成的。所以说,我们对这个方义的理解如果把握得比较准,也可以加深我们对经方方药特点,甚至可以延伸到中药组方规律方面的一些理解。

这个方剂当中,咱们先不看主药,甘草、大枣这个用量比较大,再加上还有生姜,所以说这个方剂“安中补虚”的这个作用就比较强。

在这个基础上,又加了人参,可以进一步地增强胃肠对水分的吸收,即能改善功能,特别加入人参能帮助胃肠吸收水分这种功能。这就从源头上,解决津液虚的问题,给治疗津液虚提供了一个前提条件。

这个麦冬,它是一味寒性的药,有补益作用,同时又是一味润燥增液的这么一味药物。这个麦冬用到了半升,半升如果算成干品的话,大概相当于四两左右的样子。

生地黄和阿胶,这都是寒性的而且有补益性的血分药。生地有补血、活血、止血、生津解热的作用。治疗的症状:由于血虚,津液少所造成的烦热、出血、瘀血一类的症状,都能够治疗,但是必须得是虚热性质的;因为它是补益的、寒性的药物,这是它的前提条件。可是这个药在这个方剂中用到了一斤,一斤就是十六两,是现在的250克左右,用量非常大。阿胶有补血、止血、活血这类的作用。这两味药的药性,从某些方面比较接近,或者说是主要方面接近,从寒热属性上,对血液的作用上,都比较接近,都是补益的。

麦冬、生地、阿胶这三味药,用量比较大,寒热属性比较明显,合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方剂所治疗的是:虚热、血虚、血瘀、津液虚,这是这个方剂的属性。

麻仁,是一个性平的药,寒热倾向不够明显,它有润燥滑肠、通凝、活血的作用。在这个方剂当中,它可以治疗因为津液虚损而造成的便秘。

实际在临床当中,凡是符合这一类病理状态的,比如现在有些小姑娘的脉,又弱又数,人瘦瘦的,脸色黄黄的,有血虚的一面,又有津液虚的一面,平时食欲也不太好,体质也比较弱,如果再加上便秘,你用这个药,就好使的。

那么这个方剂当中,还有桂枝去芍药汤的所有药物,但它的作用,在这个方剂当中,就不能再把它理解成桂枝去芍药汤了。那么应该怎么理解呢?实际上我们刚才说的那些药物,总体上形成了一个去热、补虚、补血、活血、增加津液力量很强的药性。但这些药性作用于人体后,这些方面肯定会得到增强。那么增强了以后怎么办呢?大家看,这个桂枝去芍药汤,就可以把增加的这些能量,加以引导,用来改善人体胸部和循环系统的状态。大家想是不是这么回事?它为什么可以治心悸呢?

这个方中的清酒,原本应该用没有经过蒸馏的,自然澄清的那种清液。但是今天,没有人酿这一类的酒。那么现在北方都用黄酒,南方都用米酒。酒的作用可以加强这个方剂的活血化瘀的作用。现在好多人也都不用了,可能作用会受一点影响,但是不会有质的变化。猪苓和泽泻都是寒性的利尿药;茯苓性平,在这个方剂当中,它既有利尿的作用,同时也有安神的作用;因为猪苓汤在其它条文论述当中,有一个“不得眠”的问题。阿胶是一味寒性的止血、补血的药物,并且它有一定的补益作用,也就是补虚的作用。但从经方对这个药物的应用来看,实际上阿胶止血和补虚的作用,应该大于补血的作用。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服阿胶,认为服这东西可以补血。但实际上,阿胶的补血作用在中药里面,起码在经方的应用里面,它的补血作用不是很大。大家看一看,凡是有阿胶的方剂里面,主要的作用就是止血补虚,这是比较主要的(真正补血的是当归、川芎、地黄这类的药)。滑石是一味寒性的、有清热利尿通淋作用的一味药。咱们在这儿,把阿胶和滑石药性认识一下,对方证的理解就比较深刻一些。在经方当中,用到滑石的方剂,有六到七首,其中有一个方剂,滑石是往里面加的(就是什么情况下加多少滑石),咱们也把它算一个。其中的大部分方证都是虚热证。从这个地方,比如说像百合病里面,有两三首的方子都有滑石。百合病是一个典型的虚热证,你再去看看其他的有滑石的方剂啊,都是对的虚热证。从这儿就能看出,滑石的清热作用和石膏差不多少,但是它跟石膏相比的话,它更适合虚热证;如果伴有停饮证的话,其作用要比石膏好一些。

尿频、尿急、尿痛、尿灼热感小便不利、血尿、腰痛、发热、浮肿、纳呆、失眠。

舌质:红暗红、尖红、微红、红绛淡黑、紫。

舌苔:无苔薄黄、黄厚、黄腻、白厚、白,从无苔反倒占得分量比较大这点来看啊,这也说明人体呢,比较偏于虚证。

脉象:数、细、沉、弦、滑。

现代疾病:肾炎、肾结石、肾盂肾炎、肾小球肾炎、肾结核、肾功能衰竭、膀胱结石、腰痛、尿道炎、特发性血尿、膀胱肿瘤、膀胱炎、泌尿系感染、乳糜尿、肾病综合征、前列腺炎、尿道炎、感冒发热多日不愈、小儿肠炎、肝硬化,流行性出血热伴尿少期、心源性水肿。

这个方剂当中的三味药,实际都是咱们日常当中常见的食品。猪肤就是猪皮,这味药是寒性的,可润燥解热。那么从猪肤汤这个角度来理解这味药呢,从它治疗的症状和疾病,这味药应该还有补血止血的作用。因为咱们看那个现代病里边就有像:牙龈出血之类的。那么从药性和药物来源来看,这个药物与阿胶有在这个方剂当中米粉,它也略微偏寒,在这个方剂当中呢,它有补中止利的作用,可以对下利有益处。这个白粉啊,大部分都解释为这是个米粉。从治疗的症状和疾病来看,应该是米粉。

症状:咽痛声哑、干咳少痰、口燥咽干、心烦、食少、纳呆、体型消瘦、咽痒、发热、喉肿、遗精。

舌质:红。

舌苔:白干、粉白。

脉象:细、数。

现代疾病:胃炎、麻疹、白喉、膣肉、遗精、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营养不良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血白细胞减少症、肺结核、糖尿病、尿崩症。

这个方子就近乎于麦冬汤去掉了大枣加石膏。但是呢,这儿药物的比例相差很远,麦门冬汤当中麦门冬的用量非常大,这儿麦门冬没有那么大的量。这个麦门冬汤是治什么的?它是《金匮要略》里边的一个方子,治的是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治的这一类的情况。实际上就是津液虚,而且由于虚热的情况。这个方剂当中的麦门冬是一个寒性药,它有清热滋润的功效,可以养胃生津、润肺止咳、清心除烦,同时它也有一定的强壮作用,也就是一定的补益作用。那么竹叶呢,也是一味寒性药,它解热、止咳、下气,在这方剂当中,它就有下气。那么半夏呢,在这个方剂当中主要也是用止呕下气。所以说竹叶和半夏在这方剂当中有降胃气的作用。那么人参、甘草、粳米就可以安中生津了,还可补虚。石膏当然就是清热了。所以说这个方剂呢,它既能清热,又可补虚生津,并可以降气逆。在临床当中,是一个常用的方剂。

症状:发热、口渴喜饮、虚羸倦怠、不欲饮食、口干舌燥、烦躁、呃逆、呕吐、小便黄赤。

舌质:红、红绀少津、绛无津、边尖红、黑。

舌苔:苔黄欠润、少苔、白、黄腻、黑燥、苔浊白腻、灰褐、白滑、多少津。

脉象:细数、数、虚数、洪数、滑数。

现代疾病:大叶性肺炎、病毒性肺炎、麻疹合并肺炎、急性咽炎、无名低热、慢性胃炎、肺结核低烧、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扩张咳血、急性黄疸型肝炎、流行性脑炎、慢性肾炎、神经性呕吐、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中毒性心肌炎、脑脊髓神经炎、蛛网膜下腔出血、乙型脑炎、脑震荡症、小儿夏季热、小儿中毒性消化不良脱水等症、小儿消渴病、小儿夏季厌食、肠伤寒、癌症发热、癌症术后虚烦内热(这不是西医病名,但是我觉得呢,对我们有用,我把他拿过来)、原发性肝癌发热、肝癌介入化疗后呕吐、防止防治恶性骨肿瘤化疗后副作用副反应、因肺癌或者肺部肿瘤放疗后造成放射性肺炎、红斑性狼疮、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流行性出血热、热射病、多梦噩梦、流感、呃逆、牙疼、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炎、角膜炎、结膜炎、巩膜炎。





118







献花(0)
+1
(本文系昆仑一剑400...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