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养心经
SSR<习之>社——
手少阴心经十二经脉之一,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上接足太阴脾经于心中,下接手太阳小肠经于小指。
经脉分布于腋下、上肢内侧后缘、掌中及手小指桡侧。其络脉、经别分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于外部。
本经首穴是极泉,末穴是少冲,9穴左右共18穴可在饭前轻轻拍打心经循行路线上的穴位,拍打时五指并拢微屈叩打,以感觉舒适为宜,要掌控好操作的方式。每次3~5分钟即可。
午时(11:00~13:00)是心经当令的时间,此时不宜做剧烈运动,人在午时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至晚上精力充沛。可以静卧闭目养神或小睡一会儿,即使睡不着,只闭上眼睛养神,对身体也很有好处。
一、怎么判断心经是否通畅?
1、如果一个人的心经发生病变,就会表现喉咙干燥、头痛、心痛、口渴、目黄、胸胁痛和上肢,手掌心热痛。
2、心开窍于舌,如果你舌头不灵活了,也要检查心脑。心脑有病,可先反映在舌头上面,比如出现舌不灵、舌麻等。方法是:闭目养神数分钟后,做伸缩、左右摆动及在口腔内做逆时针画圆各10次。然后搅拌舌下廉泉穴的津液徐徐咽下,收功。舌保健功的目的是通过舌对心的良性刺激,促进心的功能保持良好的状态。
3、汗为心之液,有的人大量出汗(心气虚、心阳不足),这就要先考虑心,因为和血汗同源。中医认为,动汗为贵,但是动汗以微汗为宜,不要大量出汗
二、疏通心经保养心脏
摩心经上的这几个要穴,能调节心脏血液循环状况,从而达到补益心脏气虚的效果。
1少冲穴:位于小指指甲下缘,距指甲角0.3米,靠无名指侧的边缘上。经常按摩能够改善失眠、心悸的状况,平复紧张或焦虑的情绪。
2少府穴:位于人体的手掌面,第四、五掌骨之间,手握掌时小指尖对着的位置。少府穴是心经气血聚集的位置,可以清热去火。气血亏虚的人长按有补益的效果,气血过盛的人长按有泻“火”的效果。
3灵道穴:位于腕横纹上5厘米,贴着骨头边沿揉。能减缓心跳速度,使气血舒缓、和谐,能平静心神。
4少海穴:屈肘是,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心肾不交的人燥热、睡眠浅,按摩少海穴能使人的气血平和,使心肾相交。
5极泉穴:位于腋窝正中,脉动脉搏动处。用大拇指点按极泉穴,拨动里面的小筋时手指就会发麻,说明心血充盈、心脏通畅。如果只痛而不麻,就是心血管功有淤积。如果不痛也不麻就是心气血严重亏虚了,需及时补充心气血。
养心经按摩法
【灸位】
极泉、青灵、少海、灵道、通里、阴郄、神门
【操作】
站位或坐位,左肘弯曲约成90°,手心朝向内置于右侧腋下。
右手从左臂外上侧,半握左臂,自上到下捻压;随着右手位置的移动,左手逐渐向下、向身体前移动,直到右手握到左手手腕(神门穴)穴位处点压。
交换手臂,同样姿势手法操作。重复操作4次,时间约5分钟。
【功效】
疏通心经,缓解紧张情绪。经常对心经循经按揉可以放松精神,保持心情平静;同时还能够放松上臂肌肉,疏通心经的经气;点揉重点穴位还可以预防冠心病、肺心病以及改善颈椎病压迫神经所导致的上肢麻木等;此外对失眠的改善效果也非常明显。
▲特别提示
操作时间最好放在午时(11-13点)进行,坚持一个月便可见到较为明显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