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碱(GC)一氧化碳(非散射红外法)氮氧化物(氮氧化物分析或FTIR)多环芳烃(HPLC,GS/MS-SIM)烟草特有的N--亚硝 胺(GC-TEA,LC/MS)金属(AAS,ICP/MS)烟气有害成分仪器分析方法酚类物质(HPLC)羰基化合物(HPLC )芳香胺(GC/MS)VOC(GC/MS)氨(离子色谱)HCN(自动分析仪)下表为肯塔基2R4F参考卷烟主流烟气主要有害 成分的释放量。从表中可以看到,不同有害成分在主流烟气中的释放量有很大的差异,常规有害成分(焦油、烟碱、CO)释放量在mg/支的水平 上,4种无机气体,8种羰基化合物,7种酚类成分,3种半挥发性成分和5种挥发性成分的释放量在μg/支的水平上,而多环芳烃、亚硝胺、芳 香胺和有害元素的释放量非常低,仅在ng/支的水平上。类别化合物单位释放量无机化合物(4)氢氰酸μg/cig109 .2氨μg/cig11.02NOμg/cig223.41NOxμg/cig251.56多环芳烃(1)苯并[a ]芘ng/cig6.96亚硝胺(4)NNNng/cig146.01NATng/cig143.38NABng/ cig16.6NNKng/cig141.39肯塔基参考卷烟2R4F主流烟气有害成分的释放量类别化合物单位释放量 芳香胺(4)3-氨基联苯ng/cig2.974-氨ng/cig1.731-氨基苯ng/cig15.063-氨基 苯ng/cig10.32有害元素(7)汞ng/cig3.82镍ng/cig5.12铅ng/cig32.95 镉ng/cig47.82铬ng/cig73.01砷ng/cig10.39硒ng/cig34.85肯塔基参 考卷烟2R4F主流烟气有害成分的释放量类别化合物单位释放量羰基化合物(8)甲醛μg/cig21.61乙醛μg /cig560.48丙酮μg/cig264.74丙烯醛μg/cig58.77丙醛μg/cig43.92巴豆醛 μg/cig16.182-丁酮μg/cig62.72丁醛μg/cig29.58挥发性有机化合物(5)?1, 3-丁二烯μg/cig29.94异戊二烯μg/cig297.68丙烯腈μg/cig8.28苯μg/cig43 .39甲苯μg/cig64.91肯塔基参考卷烟2R4F主流烟气有害成分的释放量类别化合物单位释放量半挥发性有机 化合物(3)吡啶μg/cig7.02喹啉μg/cig0.23苯乙烯μg/cig5.11挥发性酚成分(6)对苯 二酚μg/cig32.4间苯二酚μg/cig0.91邻苯二酚μg/cig37.9苯酚μg/cig7.32间 -甲酚μg/cig5.84对-甲酚μg/cig1.89常规成分(3)焦油mg/cig8.91烟碱mg/cig 0.75一氧化碳mg/cig11.96肯塔基参考卷烟2R4F主流烟气有害成分的释放量毒理学研究主要指烟气毒 理学研究,包括全烟气及部分成份一般毒性研究和特殊毒性研究,有体外试验和体内实验两种方法,主要从生物大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及总体水平等 层次入手,主要涉及全烟气及Hoffmann提到的43种成份的研究,主要表现:在烟气急、慢性毒作用及作用机制和“致癌”、“致突变 ”等方面。3.2、毒理学研究毒理学研究是卷烟危害性评价最真实的手段毒理学分析周期长,变异性远大于化学分析大量数据的统计结果 才有意义不适合于卷烟产品危害性的日常管制和评价研究趋势:采用风险评估手段对有害成分进行分级,确定最重要的有害成分3.2、毒理 学研究风险评估基本原理:指数=有害成分释放量(感受量)/纯化学品的毒理学阈值(癌症风险、非致癌性风险)EPA有害化学品评价导 则欧洲食品安全局:MarginsofExposure(MOE)评价模型BAT、雷诺烟草公司:QuantitativeR iskAssessment(QRA)评价模型FCTC(TobReg)优先控制成分致癌风险非癌症风险管控理由N NK3.4TCHQNNN0.29TCHQ乙醛6.167.1TCHQ和TNHQ丙烯醛1099 TNHQ苯2.60.64TCHQB[a]P0.0086TCHQ1,3-丁二烯9.92.4TCHQ和T NHQ,人类致癌物CO1.3TNHQ,心血管疾病相关甲醛19.8TNHQ丙烯腈1.42.1TCHQ和 TNHQ4-氨基联苯人类致癌物2-氨基萘0.00068TCHQ镉1.72.6TCHQ和TNHQ邻苯 二酚0.58TCHQ巴豆醛具有活性结构的醛HCN17.2TNHQ对苯二酚1.2TCHQ氮 氧化物3.1TNHQ18种优先管控有害成分的风险评估结果“卷烟危害性指标体系研究”项目:有害成分在实际烟气基质条件下 的危害性CO、HCN、NNK、NH3、BaP、苯酚、巴豆醛以CO、HCN、NNK、NH3、BaP、苯酚、巴豆醛7种卷烟主流烟 气有害成分释放量评价卷烟危害性定量评价指数H=(∑Ci/Ri)ⅹ10/7式中 :C为实测值,R为参考值7种有害成分的参考值如下:有害成分CO(mg/支)HCN(μg/支)NNK(ng /支)NH3(μg/支)BaP(ng/支)苯酚(μg/支)巴豆醛(μg/支)参考值14.2146.35.5 8.110.917.418.6“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卷烟减害降焦工作的意见”国烟科〔2008〕471号卷烟危 害性指数:2012年,全国加权平均值:≤9.52015年,全国加权平均值:≤9.0焦油:2013年1月1日,盒标焦油 :≤11mg/支2015年1月1日,盒标焦油:≤10mg/支烟气毒性研究从最初 烟气单纯化学分析,到成分毒性研究及全烟气冷凝物毒性研究,研究不断深入,也发现了新问题。烟雾造成细胞损伤的程度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状态 ,这在研究剂量-效应关系时要充分考虑。研究认为:发现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C)32D暴露模型对烟气毒作用的敏感性低于NCI2 H292细胞模型。冷凝烟气所用溶剂不同,对烟气细胞毒性作用不完全相同。当分别用甲醇和二甲基亚砜做溶剂研究烟气冷凝物 的细胞毒性,发现处理1h,仅用二甲基亚砜作溶剂的烟气冷凝物出现细胞增殖和代谢变化,但是在不含烟气冷凝物的溶剂中,两组24h后 也出现类似情况。研究表明:烟气冷凝过程中与溶剂可能还存在相互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烟气对细胞调节功能的影响,大 于烟气直接细胞染毒作用。有研究采用体外培养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暴露于新鲜烟气中,发现单层上皮细胞屏障功能丧失,且与烟气呈剂量依赖关系 。该研究还发现:烟气暴露组跨膜电阻降低,清蛋白水平升高,标志着细胞对离子和大分子物质屏障功能的降低。停止暴露恢复30min后 依然如此。其作用机制与烟气影响多种具有调节功能的酶活性有关。烟气致癌性的动物实验感受主流烟气实验感受烟气时同时施加已知致癌 成分烟气冷凝物实验卷烟烟气生物标志物随着全球性控烟运动的不断发展,特别是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 )主导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FCTC)正式生效后,WHO和社会公众对卷烟的危害性更加关注,客观评价吸烟者和被动吸烟 者对烟气的暴露程度以及存在的潜在危险,并引导低危害卷烟产品(PREPs)的研发和生产是非常必要的。3.3卷烟烟气生物标志 物生物标志物是指反映机体与环境因子(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交互作用所引起的所有可测定的改变,包括生化、生理、行为、免疫、 细胞、遗传等多方面的变化。生物标志物分为3类:感受生物标志物效应生物标志物易感性生物标志物(1)感受生物标志物是 反映生物体中外源性化学物质及其代谢物浓度的指标,也是外源性化学物质与特定靶细胞、靶分子或其代替物作用产物浓度的指标。包括内剂量 和生物有效剂量2类标志物。(2)效应生物标志物是反映外来因素作用后,机体中可测定的生化、生理、行为或其它方面变化的指标, 可以是生物机体内某一内源性成分、机体功能容量或结构的变化、功能障碍或产生疾病,包括早期生物学效应(如DNA的初级损伤、蛋白质的 改变以及特定蛋白质的生成,神经行为改变等)结构和功能变化(如机体功能容量的改变、异常的基因表达等)及疾病三类标志物。(3 )易感性生物标志物是反映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接触外源性化学物的反应能力的指标。药理学及生物遗传学研究表明人群对药物/毒物 代谢有很大的变异,DNA修复能力、细胞周期的调控和对疾病的免疫也有变异,这就是人群对有害因素反应易感性差异的生物学基础.烟 气生物标志物的应用烟气生物标志物最直接的应用是检测体液包括呼出气体、血液、唾液、尿液或头发中的烟气有害成分或其代谢物的浓度。当生物 标志物浓度超过某一数值时,认为该个体为吸烟者,还可以用于检测单个成分或单一组分的生物有效剂量,即判断对人体造成损伤和细胞或组 织侵害的剂量。其次,生物标志物可以用于定量分析个体对烟气的感受情况,这种定量对烟气成分及代谢物是特异性的,如可以分析烟碱感受 量等。纵观世界控烟史,每一次控烟运动都对烟草科技进步、产品质量提高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开展严密、科学、公正的 烟草毒理学研究,对烟气中有害成份与环境中其他来源有害成份进行定性、定量对比研究;开展烟气中有害成份急、亚急性、慢性毒性研究,尽力 保留卷烟的品质又能降低对人体的危害,加强对烟草致病的保护方面研究,是烟草研究必须重视的问题。科学研究的发展必将改善吸烟与健康的对立 关系,在两者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点,是烟草未来发展的最终目的。2008年在一项大规模的田间试验中,来自美国北卡罗来那州大 学的研究人员证实,沉默烟草植株中的一个特殊基因能够显著减少烟叶中的致癌物。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发展出致癌物含量减少的烟草制品或无烟烟 草产品。这项研究的结果发表在《PlantBiotechnologyJournal》上。RalphDewey 敲除了一种能够将尼古丁转化成去甲烟碱的基因。去甲烟碱(nornicotine)是致癌物NNN(N-nitrosonornicoti ne)的前体物质。不同比率的尼古丁在植物老化时被转化成去甲烟碱;去甲烟碱又在烟草加工处理和储藏过程中转变成NNN。“基因敲除”减 少烟草致癌物80年代末期,从烟草和烟气中共鉴定出的化学成分己达5289种。其中,烟叶化学成分为2549种,烟气化学成分 为3875种,烟叶和烟气各自仅有分别为1414种和2740种,两者共有的化学成分为1135种。近年来,随着多维色谱技术的出现和应用 ,烟草和烟气中检测到的化学成分的数量也在飞速增长,2009年报道的烟草和烟气中的化学成分己达8700余种。在当前控烟 运动不断推进的形势下,开展烟草应用新途径研究,不仅可以利用烟草特殊的化学成分,造福人类,还可以为拓宽烟草的应用途径,为烟草行业的发 展开拓新的领域,应该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现在开始上课。今天我们来学习卷烟烟气的形成及其理化性质。首先回顾一下前面所学的内容。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掌握了烟草中所包含的化学成分,比如水、糖、烟草生物碱、烟草有机酸、含氮化合物、酚类化合物、烟草中的酯类、烟草 色素等等。我们知道,烟草要被加工成一定的烟制品,比如卷烟、鼻烟、水烟等等才能被人们利用,最常见的是卷烟。卷烟是一种特殊的消费品 ,其消费形式不是吃,也不是喝,而是通过燃吸来享受其烟气。卷烟的燃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卷烟燃烧以后,烧烟草的化 学成分是怎样影响卷烟的品质呢?吸烟与健康之间到底有多大的关系?这些是烟气化学所要研究的内容。该章以及后面的第十三(吸烟与健康)、 十四章(低焦油卷烟设计原理)都是烟气化学所要探讨的内容。希望同学们重视该部分内容的学习。那么为什么要研究研究烟气理化性质?1、对 卷烟烟气进行分析研究,深入了解卷烟燃烧特性和烟气化学组成,对人们吸入烟气后所受到的感官质量和影响提供线索。2、在对烟气化学性质研 究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方法,尽量减少烟气中的有害成分,同时保持香气、吃味、劲头等方面有较高质量,开发出对消费者健康危害最低,而又为 消费者乐意接受的卷烟产品。因为在减少烟气中的有害成分时,可能会减少某些香气成分,所以不能只考虑减少烟气中的有害成分而失去卷烟的应有 价值。烟草中所包含的化学成分:碳水化合物、含氮化合物、有机酸、氨基糖类、Maillard反应产物和酚类化合物等等。烟制品 ,如卷烟、鼻烟、水烟等等,最常见的是卷烟。卷烟是一种特殊的消费品,消费者通过燃吸来享受其烟气。卷烟燃烧以后,烟草的化学成分 是怎样影响卷烟的品质呢?吸烟与健康之间到底有多大的关系?……研究烟气理化性质的目的:1.对卷烟烟气进行分析研究,以深入了解卷烟 燃烧特性和烟气的化学组成,可以对人们吸入烟气后所受到的感官质量和影响提供线索。2.在对烟气化学性质研究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方法, 尽量减少烟气中的有害成分,同时保持香气、吃味、劲头等方面有较高质量,开发出对健康危害降到最低水平,而又为消费者乐意接受的卷烟产品。 卷烟烟气是不断变化的极其复杂的化学物质混合物。它是在卷烟抽吸期间烟草不完全燃烧形成的,而烟草本身就是超过2000 种化学成分的复杂混合物。抽吸期间,在燃烧着的卷烟中的烟草暴露于从常温至高达约950℃的温度下和变化着的氧浓度中,产生了几千种化学物 质,其中有许多成份是从几种不同途径产生的。一、烟气概述卷烟烟气的化学组成比烟叶复杂得多,这是由于一部分化合物是从烟叶 直接挥发转移和质量转移到烟气中,另一部分化合物则是在烟支燃吸时,热裂解形成得大量新的产物。主流烟气是一种气溶胶 ,各组分分布于烟气粒相和气相中。作为一般定义,在室温下通过剑桥滤片的烟气部分称为气相,保留在剑桥滤片上的部分称为粒相 。卷烟烟气的产生,是各种复杂的化学、物理、生理、环境因素的连续与交叠过程。无论在什么时刻,作为多 相多组分的卷烟烟气,都难以代表一个稳定的状态。二、烟气研究历程十九世纪中期,在德国首先开展对卷烟烟气成份性质的研究。化 学工作者寻找到的烟气成份有NH3、H2S、HCN等,进行了半定量分析。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随着滤嘴卷烟的出现,烟气分析研究开始活跃。 最早的可控式吸烟机出现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德国和美国,由Pfyl和Bradford等人发明。但由于吸烟机参数设置各不相 同,分析结果差异很大。烟草和烟气中的化学成分烟草和烟气中的成分烟叶2549种烟气3875种烟叶和烟气各自仅有分别为141 4种和2740种两者共有的1135种烟叶与烟气合计发现5289种成分数量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仪器装备的发展不断增加20世纪5 0年代—常规分析法—80种70年代初—GC法—2000种70年代末—GC-MS法—4000种80年代初—高分辨GC-MS、H PLC-MS法—5000余种2009—8700余种类别在烟草中数目在烟气中的数目在烟草和烟气中共有数目 羧酸450169140氨基酸951816内酯12913539酯529456314酰胺和亚酰胺 20522732酸酐10104醛11110648碳水化合物1383012腈41014烟草和烟 气中鉴定出的成分分类类别在烟草中数目在烟气中的数目在烟草和烟气中共有数目酮348461122醇33 415769酚5818840胺6515037含硫化合物3372N-杂环化合物3372吡啶6 332446吡咯和吲哚9883吡嗪215518非芳族化合物13437烟草和烟气中鉴定出的成分分类类 别在烟草中数目在烟气中的数目在烟草和烟气中共有数目稠环芳香族1360其它4502醚5388 15烃类???饱和脂肪烃5811344不饱和脂肪烃3817810单环芳香族烃3313825多环 芳烃5531735其它1211019无机化合物和金属元素10511169烟草和烟气中鉴定出的成分分类在 烟草和烟气中鉴定出的5000多种化合物中,有害和致癌成分仅仅占极小的一部分。1954年,Cooper等人从卷烟烟气中分离鉴定出苯并 [a]芘,这是烟草烟气中鉴定出的第一种致癌成分。从那时起烟草烟气中有害成分的分析鉴定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开展,不断有新的有害成分被鉴定 出来。三、烟气有害成分卷烟烟气有害成分的研究主要包括:有害成分测试方法、烟草毒理学、卷烟烟气生物标志物等研究已成 为近年来或将来的重点。焦油:最早的危害性评价指标焦油本身的生物活性测量简单,已经被广泛采用近年来,焦油作为单一的危害性指 标受到了质疑非常复杂的混合物,有害成分仅占极少部分焦油与有害成分并不同比变化烟气中单独的有害成分受到关注卷烟焦油焦 油是卷烟烟丝中的有机物质在缺氧条件下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是由多种烃类及烃的氧化物、硫化物和氮化物等组成的复杂化合物。 1969年K.Grob用毛细管CG法把卷烟焦油分离出350个峰,以GC/MS鉴定了133种成分.1970年G.Neurat h等把焦油经柱色谱分离,以GC/MS鉴定出215种成分.卷烟焦油1970年G.Neurath等把焦油经柱色谱分离, 以GC/MS鉴定出215种成分.1977年Schumacher等把焦油先在水和醚中分配,再分别作柱色谱分离,各集份以四大谱 和GC保留时间定性.水溶性部分鉴定479种成分,醚溶部分鉴定643种成分.包括:烃类、醇类、酯类、酸类、内酯类、酰胺与亚胺 类、氮杂环类等.第一份烟气有害成分清单(1964,美国公共健康服务部咨询委员会)苯并[a]芘等7种多环芳烃从20世纪60年 代以来,各个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纷纷提出各自的烟草和烟气中有害成分名单。第一份卷烟烟气有害成分名单收录在1964年美国公共健康服务部 咨询委员会有关吸烟与健康的报告中。自第一份名单出现后,几乎每年都有新的主流烟气有害物质名单发表,或对以前发表过名单的修订再公布。最 著名的是Hoffmann、Hecht1990年公布的“43种成分”名单。早期普遍公认的烟气主要有害物质:烟碱、CO、HCN、3, 4-苯并芘、丙烯醛、酚类化合物、氮的氧化物Hoffmann名单(43种有害成分,1990年)加拿大政府名单(46中有害成分, 1998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致癌性物质名单(83种)美国环保署(EPA)化学毒性物质发布清单(92种)1993年 美国消费产品毒性测试名单,19种中国的7种主要有害成分:CO、HCN、NH3、NNK、3,4-苯并芘、苯酚、巴豆醛减害降焦和 无烟气烟草制品类别化合物多环芳烃(11)苯并[α]蒽苯并[b]荧蒽苯并[j]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α]芘屈 二苯并[α,h]蒽二苯并[α,i]芘二苯并[α,l]芘茚并[1,2,3-cd]芘5-甲基屈表1Hoffmann名单 (1991)(43种成分)1990年,D.Hoffmann和S.S.Hecht在《烟草致癌物和致突变物的研究进展》一 书中对烟气主要有害成分作了归纳,列出了12类共计43种有害成分,现在这一说法已被普遍认同。通常Hoffman名单。类别化合物 杂环烃(4)喹啉二苯并[α,h]吖啶二苯并[α,j]吖啶7H-二苯并[c,g]咔唑无机化合物(7)肼砷镍 铬镉铅钋-210表1Hoffmann名单(1991)(43种成分)类别化合物亚硝胺(9)N-二甲基亚 硝胺N-甲基乙基亚硝胺N-二乙基亚硝胺N-亚硝基吡咯烷N-亚硝基二乙醇胺N’-亚硝基降烟碱4-(N-甲基亚硝胺基)-1 -(3-吡啶基)-1-丁酮基(NNK)N’-亚硝基假木贼碱N-亚硝基吗啉表1Hoffmann名单(1991)(43 种成分)类别化合物芳香胺(3)1-甲基苯胺2-氨基萘4-氨基联苯醛(3)甲醛乙醛巴豆醛其它有机化合 物(6)苯丙烯腈1,1-二甲肼2-硝基丙烷氨基甲酸乙酯氯乙烯表1Hoffmann名单(1991)(43种 成分)加拿大政府名单已报道的卷烟有害成分已超过100种,但其中相当多的化合物存在争论。1998年,加拿大政 府名单公布(46种)修正的Hoffmann名单。该名单得到了世界卫生界和烟草行业的普遍认可。加拿大政府名单(46种) 焦油烟碱一氧化碳TSNAs(4)苯并[a]芘氮氧化物(2)金属(7)酚类化合物(7)羰基化合物(8)芳香胺(4) HCN氨VOCs(5)Semi-VOCs(3)有害成分的来源和产生有很大的区别,主要可以分为3种类型:大分子化合物燃烧 和热裂解产生:苯并(a)芘、4种无机化合物(气体成分)、8种羰基化合物、5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7种挥发性酚类成分以及焦油、CO 部分转移,部分燃烧和热裂解产生:芳香胺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烟草直接转移:烟草特有亚硝胺有害元素2002年,Rodgma n和Green对烟气中已报道的有害成分进行总结,认为在卷烟烟气中共存在149种有害成分,这些成分认定的主要依据是将已知烟气成分与以 下4个法规进行比较,凡是出现的成分均为烟气的有害成分。1993年美国消费产品毒性测试名单,19种加拿大卫生部烟气检测名单,4 6种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性物质名单,83种美国环保署化学毒性发布清单,92种2012年FDA建议名单:93种这149种有 害成分中,种类最多的为多环芳烃类化合物(26中),氮杂芳烃、N-亚硝胺和重金属类的化学成分也较多,其余部分未:芳香胺、N-杂环胺等 。化合物类别数量化合物类别数量多环芳烃26挥发性碳氢化合物6氮杂芳烃15多氯杂环化合物2醛类7硝基化 合物3酸类3其他有机化合物31酮类3芳香胺7酚类9N-亚硝胺13无机化合物4N-杂环胺9金属 11总计149卷烟燃烧后的气溶胶分为气相和粒相两部分,气相部分约占整个烟气重量的92%,其中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 的蒸汽部分、过量的氮气(约58%)、氧气(约13%)、二氧化碳(约13%)、氩气(0.9%)、CO(4%)少量的碳氢化合物、含氧化 合物以及其它成分,并且含有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3.1、主要有害成分测试方法卷烟烟气气相中的有害成分主要有:一氧化 碳、氢氰酸、挥发性的醛类物质、挥发性的亚硝胺、氯乙烯、氮氧化物、氨、吡啶和气相自由基等。粒相部分约占整个 烟气重量的8%,主要由烟碱、焦油和水分组成。焦油中的有害成分约占总量的0.6%,在0.6%的有害成分中,0.2%为致癌或可能致癌的 成分,0.4%为辅助致癌成分。卷烟烟气粒相中的有害成分主要有:烟草特有亚硝胺(NNK)、环状胺、萘胺、其他亚硝胺类 、苯并芘等稠环芳烃类、单酚及多元酚(如儿茶酚)、固相自由基、钋210、铀、镍、镉、铬、铅等。化学成分在粒相气 相之间的分配ZhengzhouUniversityofLightIndustry烟草化学TobaccoCh emistryZhengzhouUniversityofLightIndustry烟草化学TobaccoC hemistry/76ZhengzhouUniversityofLightIndustry烟草化学Tobac coChemistryZhengzhouUniversityofLightIndustry卷烟烟气化学Zhen gzhouUniversityofLightIndustry卷烟烟气化学/76/76/76/76/7 6/76/76/76/76/76/76第一章烟气化学绪论IntroductiontoSm okeChemistry张峻松Ph.D(E-Mail:zhangjunsong@zzuli.edu.cn) Mobilephone:13283712413ZhengzhouUniversityofLightIndustry 烟草化学TobaccoChemistryZhengzhouUniversityofLightIndustry 烟草化学TobaccoChemistry/76ZhengzhouUniversityofLightIndustry烟草化学TobaccoChemistryZhengzhouUniversityofLightIndustry卷烟烟气化学ZhengzhouUniversityofLightIndustry卷烟烟气化学/76/76/76/76/76/76/76/76/76/76/76现在开始上课。今天我们来学习卷烟烟气的形成及其理化性质。首先回顾一下前面所学的内容。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掌握了烟草中所包含的化学成分,比如水、糖、烟草生物碱、烟草有机酸、含氮化合物、酚类化合物、烟草中的酯类、烟草色素等等。我们知道,烟草要被加工成一定的烟制品,比如卷烟、鼻烟、水烟等等才能被人们利用,最常见的是卷烟。卷烟是一种特殊的消费品,其消费形式不是吃,也不是喝,而是通过燃吸来享受其烟气。卷烟的燃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卷烟燃烧以后,烧烟草的化学成分是怎样影响卷烟的品质呢?吸烟与健康之间到底有多大的关系?这些是烟气化学所要研究的内容。该章以及后面的第十三(吸烟与健康)、十四章(低焦油卷烟设计原理)都是烟气化学所要探讨的内容。希望同学们重视该部分内容的学习。那么为什么要研究研究烟气理化性质?1、对卷烟烟气进行分析研究,深入了解卷烟燃烧特性和烟气化学组成,对人们吸入烟气后所受到的感官质量和影响提供线索。2、在对烟气化学性质研究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方法,尽量减少烟气中的有害成分,同时保持香气、吃味、劲头等方面有较高质量,开发出对消费者健康危害最低,而又为消费者乐意接受的卷烟产品。因为在减少烟气中的有害成分时,可能会减少某些香气成分,所以不能只考虑减少烟气中的有害成分而失去卷烟的应有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