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学习的理由》教案
2021-04-06 | 阅:  转:  |  分享 
  
第二课《开始新学习》第一站《学习的理由》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明白学习的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发现潜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充分运用所学知识,乐观面对问题,积极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学习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讨论:

你为什么而学习?2、你觉得学习令你快乐还是令你苦恼?

出示教学目标

(二)自学质疑:(PPT出示)

1、在学校里,我们能系统学习人类长期实践积累的经验和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自己成长为一位负责任的公民。

2、对现代社会的每个人来说,(学习)都是终生的主题。

3、接受义务教育是每个公民法定的(权利)和(义务)。

4、青少年到学校学习,既是在享受受教育的(神圣权利),同时也是在履行作为中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5、历史上最早实施义务教育的是(德国)。

6、与义务教育有关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7、我国是从(1986)年开始实施义务教育的。

为什么要学习?(学校教育有什么重要性?)

1、在学校里,我们能系统学习人类长期实践积累的经验和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自己成长为一位负责任的公民。

2、在学校学习中,我们可以发现自身潜力,培养自己的能力。

3、接受义务教育是每个公民法定的权利和义务。

4、学习是一种幸福的体验。

(三)学生回答并进行记忆

(四)教师检测背诵情况

(五)合作探究:

从古至今,多少仁人志士因为勤奋学习而成才,并留下许多千古佳话,如“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等。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学习方式更科学了,倡导快乐学习,但是勤奋学习的精神不能丢。

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在现在的条件下,我们应该怎样发扬勤奋学习的精神?

(六)小组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组长具体负责,教师观察。

(七)展示点拨:

教师组织全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各小组展示成果或提出疑问,其它组补充、质疑、师点拨。

七、课堂小结:

我们的学习环境和受教育的权利是来之不易的,学习也是我们成才的重要的和唯一的途径。因此我们应该珍惜这样的环境,积极主动地学习,不怕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同时还要能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改进我们的学习效率。

八、当堂检测:

1、“我们在出生的时候没有的东西,我们在长大的时候所需要的东西,全都要有教育赐予我们”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教育是万能的,教育能够给我们带来一切

B、通过学习接受教育,才能更好的开发潜能,增长才干

C、只要接受了后天的教育,我们就可以得到我们所需要的东西

D、到学校接受教育,就可以实现我们的理想和追求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接受不接受义务教育是公民的权利,别人无权干涉

B、接受义务教育就是按时到校,不违反纪律,学习好坏无所谓

C、我的自学能力很强,没有必要到学校接受义务教育:

D、不履行义务教育是一种违法行为

3、进入初中后,随着学习科目的增多,我们()。

A.可以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

B.专注于课本知识学习,无暇顾及课外阅读

C.放弃自学自己喜欢的科目,做到科科均衡

D.专注学习,对课外活动一律拒绝

九、板书设计:



学校的作用——系统性

学习的理由成长的需要——发现潜能,培养能力

法律的规定——权利和义务

过程的体验——一种幸福

十、作业布置:

1、收集学习方法;

2、收集有关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的事迹。



《学习的理由》教学反思



当和学生一起完成本框题的教学后,我有一种教学中难得的愉悦感,原因很简单:这是我在教学过程中自认为通过本课教学基本达到了我所预期的教学目标,算是比较成功的一堂有效教学课程。现在把自己的几点教学感悟归结如下:

第一、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生活化,即多设计几个“有效”问题。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应该能倾听到自己的内心世界:我该怎样来对待自己的学习机会;也应该能震慑到孩子的心灵:相比可怜的失学同龄人,我们作为幸福的受教育者如何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也应该能启迪学生的思想:面对当前实际,我要如何履行和珍惜自己的受教育权利。我所自信的提到三个应该,是因为在本课的教学情境中,我完全是融入最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去引导学生:现实中存在于他们身边侵权的现象、自己所拥有的学校环境及设施、对于每个学生都会遇到的问题的大考验(迟到早退、欠交作业、上课睡觉和不尊重老师等)、甚至对于如何克服上课睡觉等问题,都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容易走进孩子心灵从而激发他们的共鸣和兴趣,这样便于达到自己的教学预期。

第二、教师教学有效问题的提出,要有节奏感。当然,这是要求老师在进行有效教学的时候,必须对教材知识有一个明确的梳理,教师提出的问题使得学生能有一个知识接受的过程,而不是满堂灌。本框题对知识的梳理上,没有重复啰嗦。当然,这点需要我不断的提高自我的素质及要求。一个问题解决完,套入下一个问题,把握了教学问题的提出,就把握住了教学的节奏感,教学思路就非常明确,利于学生消化知识。

第三、这次教学我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体会:教师素质的发展更趋向于导演素质的发展。所以在本框题的教学完成后,我进行了一个深度的解析。因为站在讲台上的老师,作为引领者的角色,真的要把学生的自主创造性完全交付于学生,相信学生!而作为老师,我必须要综合起教学所需的材料、音频、故事、热点,条理清晰宛如讲述一个生动的故事。这也是我对多媒体教学运用的一点新体会。

第四、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注重运用掌声教学,会受到意外的惊喜。这是需要重视的!

总之,作为新课改的实践者,教改之路是靠千千万万的实践者走出来的。只要满怀信心地走下去,定会踏出一条光明之路来!



《学习的理由》说课稿



我说课的框题是《学习的理由》,我主要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后反思这些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学习的理由》是北师大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2课第一站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一课适应新环境,认识了新起点、新环境,这为过渡到本框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第二课第二站的内容是《学习风向标》,这个框题主要任务是让学生知道如何学才能提高学习成绩,给学生一些方法,可见,《学习的理由》在本课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具有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明白学习的重要意义,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发现潜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运用所学知识,乐观面对问题,积极解决问题。

三、说教学重难点

我在领会教材的基础上,确定了教学重难点是:学习的重要意义。

四、说教学方法

结合我校的要求和学生的特点,我采用学生活动的形式导入课题,让学生参与活动,并且遵循学校的课堂理念,利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把课堂教学与学生活动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体现课改精神。

五、说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让学生轻松的进入学习状态,直接引出课题《学习的理由》,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分析教材的难点,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选择ppt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加上师生互动,学生活动,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通过自学质疑和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小结简明扼要,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以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板书设计上,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及时地体现教材的知识点,以便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最后作业布置,学习方法调查是为下节课提前做准备。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条理清晰,紧凑合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六、说课后反思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个好的老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如何学习。我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力求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献花(0)
+1
(本文系老马和老马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