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16课_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人教版
2021-04-07 | 阅:  转:  |  分享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郑和下西洋,张艺谋选用这个情景展示了我国古代中外交往的成就,同学们想知
道当时的情景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明朝的对外关系交往:郑和下西洋
冲突: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本人是一个伊斯兰教徒。家
庭的原因使的郑和从小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后入宫当太监在燕王府当差。在“靖难之役”期间,郑和跟燕王朱棣南征北战,建立
了不少战功。永乐二年(1404年)初,朱棣亲笔写了一个“郑”字,赐他为姓,并提升为内宫兼太监。由于郑和,小字“三保”,所以人们也叫
他“三保太监”或“三宝太监”。他率领大型船队七下西洋,加强了明朝同周边各国的交流,扩大了明朝的影响,是中国历史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
航海家。文莱《明史·外国列传》载:"婆罗,又名文莱,东洋尽处,西洋所自起也。"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印度洋及沿岸
一带。“西洋”指哪里?一、中外交往——郑和下西洋1.目的2.条件3.概况4.意义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史学界的三种说法:
寻找失踪的建文帝向海外宣扬国威,到西洋寻宝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参考要点:P94郑和为什么能够成功地实现远航?物质前提: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客观条件:造船水平的
高超,航海技术的掌握,指南针的使用,天文、历史知识的积累等等。主观因素:郑和本人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郑和具有一定
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郑和熟悉伊斯兰教和佛教;各船成员的群策群力、通力合作等等。刘家港占城满剌加榜葛剌古里天方红海沿
岸非洲东海岸重走西洋路人物郑和时间次数人数船数大船62艘(连小船共200多艘)船只大小长4
4丈(151.8米)宽18丈(61.8米)到达范围设备航海图填一填,郑和下西洋盛况1405—14337次每次约2
.7万人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出发刘家港)罗盘针郑和(1371——1435年)郑和船队的
宝船可能会运载哪些货物?在航海的途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从郑和等人身上学到什么精神或优秀品质?◆巨大的风浪,恶劣的海上天气。◆
海上迷路的可能◆缺少淡水食物等海上物资◆在海上可能遇到来自敌对力量的攻击(海盗等)百折不挠、积极进取、不畏艰难的探险精神。开
放交流、勇于开拓创新、和平宽容、自强不息、睦邻友好、献身祖国。材料一: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远航比较表根据材料分析郑和下西洋的
意义:人物郑和哥伦布达迦马时间1405—14331492—15041497—1498次数7次4次1次人数
每次约2.7万人1000到1500人160人船数大船62艘(连小船共200多艘)17艘4艘船只大小长44丈(
151.8米)宽18丈(61.8米)长24.5米宽6米到达范围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美洲绕过好望角达印度设备航海
图、罗盘针时间最早次数最多人数最多船数最多船只最大路线最远技术最高比较结果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
上的壮举!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了半个多世纪。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史海钩沉材料二:中国使臣上岸后,送上精美
的金银、丝绸、瓷器、茶叶等礼物。代表明朝皇帝表达友好态度。各国国王亲自率王子、大臣以最盛大隆重的仪式欢迎来自东方的客人,回赠本国的
珍贵特产。根据材料分析郑和下西洋的意义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材料三:郑和下西洋后,许多国家派人甚至亲自跟随船队回访明
朝。如:苏禄国王率300多人访问中国,归国途中病逝于中国,即在中国安葬。郑和下西洋,促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史海钩沉
但是郑和七次大规模的远航,耗费了大量的国力,成为人民的沉重负担。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
抵挡。这首童谣反映了什么问题?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抗倭的民族英雄,山东人。出身将门,17岁承袭父职任,担负起防御倭寇的
任务。先后在山东、浙江、福建沿海抗倭,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率领的军队被称为“戚家军”,声名远扬。二、中外冲突-----1.戚继
光抗倭(明朝中期)为什么要抗倭?“连舰数百,蔽海而至。浙东西,江南北,滨海数千里,同时告警”
《明史·日本传》“大肆毁掠,……杀人无算。城边流血数十里,河内积货满千船”
《倭变事略》台州登州福建广东经过
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取得成功?戚家军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A.“人心向背”: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
B.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C.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作战,体现了一种同仇敌忾的民族向心力。D.戚继光卓越的
军事韬略和指挥才能。比较明朝戚继光抗倭和南宋岳飞抗金有什么不同?人物项目戚继光
岳飞抗击对象代表利益评价国内女真族统治者中原和江南人民抗金英雄外
来侵略势力中华民族民族英雄戚继光继承父职后,曾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从他的事迹和诗句中你认
为戚继光有哪些高贵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明戚继光驱除倭寇、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并非追求个人功名的崇
高品质。(淡泊名利,抵抗侵略,维护祖国领土主权完整的爱国主义精神。)明朝中后期不仅受到倭寇的骚扰,还受到西方殖民者的入侵
,请听歌曲音乐七子歌.mp3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
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母亲!你知道最早侵略澳门的侵略者
是谁吗?他们是怎样侵略澳门地区的?我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是在哪一年?2、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1999年12月20日我国恢复对澳门的行政主权。澳门重新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葡萄牙侵略者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1557年后,长期居住,但澳门主权属于中国。
献花(0)
+1
(本文系bxhktnis3st...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