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贪婪滋生祸端
2021-04-10 | 阅:  转:  |  分享 
  
贪婪滋生祸端

叔本华说,意志创造了世界却对人的自身无补,人们永远无法满足自己的欲望,永远收到欲望的煎熬,而这则是人生悲剧的根源。也有人说,人的心灵之所以走入困惑本质源于欲望。其实欲望并非万恶之源,它既能使人堕落,又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加入每个人都进入无知无欲的状态,那社会以及整个人类都会倒退,甚至再度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之中去。

但是这里所说的人不能没有欲望并不代表人只能有欲望,最关键的是要做到欲与望的平衡。

然而人的欲望总在潜移默化中膨胀。



有一个男人,经过了自己的艰苦努力,重于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房子、车子在他生活中样样齐全,而投身商海这么多年,没日没夜的奔波、操劳的他,有一天终于感觉累了,疲倦了,看着渐渐发福的太太,不由感叹道:“太太,在这个社会上,我们也算小富有余了,我想好好休整一年,然后去找个简单的工作。”

太太不满:“作为男人,要有远大志向,不能小富即安,我们离真正的富翁还差太远。”

太太的话像针般又一次深深地扎进男人的心中,男人的尊严在那一刻激灵了一下,人活着究竟为什么,就为那些花花绿绿的钞票?他头一次迷茫了。

然而未等他再展宏图,他却轰然倒下了,莫名其妙的消瘦,胸部长时间的憋闷,让他不得不去医院检查,检查的结果让他头晕目眩,诊断书清稀地写着两个字:肺癌。他差点跌坐在椅子上,医生握着他的手,安慰他:“慢慢调养,保持快乐的心情。”

回到家中,他感觉房子突然间变小了,太太也变得陌生,好像不认识了,整天一句话也不说,常常面对窗外的小鸟发呆,自己再也飞不高了,什么创业,什么人生,什么追求,此刻都失去了意义。

终于有一天,他头也不回地走了,留给他妻子的只是纸上的一句留言:

“欲望是滋生祸端的根源。”

他的妻子看到这短短的几个字,没有说一句话,只是泪流满面。



欲望,永不满足的欲望,一方面是人们不懈追求的原动力,成就了人往高处走,水往地处流的箴言;另一方面也诠释了“有了千田想万田,当了皇帝想成仙”、“人心不足蛇吞象”的人性中的致命弱点。

正如理学大家程颐所讲:“一念之欲不能制,而祸流于滔天。”古往今来,贪婪成性的大有人在,因贪婪而身败名裂、甚至招致杀身之祸的人就更是不胜枚举了。而驱使他们作出种种抉择的唯一动力便是贪婪的心态。恩格斯曾鲜明地指出:卑劣的贪欲是文明时代从它存在的第一日起直至今日的动力;财富、财富,第三还是财富——不是社会的财富,而是这个微不足道的单个的个人的财富。这就是文明时代唯一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目的。

献花(0)
+1
(本文系千機閣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