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知足常乐,不做欲望的仆人
2021-04-12 | 阅:  转:  |  分享 
  
知足常乐,不做欲望的仆人

法国杰出的哲学家卢梭用一句特别经典的话形容现代人的物欲,他说:“10岁时被点心,20岁被恋人,30岁被快乐,40岁被野心,50岁被贪婪所俘虏。人到什么时候才能追求睿智呢?”的确,人心不能清净,是因为物欲太盛。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欲望,然而,物欲太盛,你就会沦为欲望的仆人,一生也不会轻松。



从前,一个想发财的人得到了一张藏宝图,上面标明了再密林深处的一连串宝藏。他立即准备好了一切旅行用具,特别是他还找出了四五个大袋子用来装宝物。一切就绪后,他进入了那片密林。他斩断了挡路的荆棘,淌过了小溪,冒险冲过了沼泽地,终于找到了第一个宝藏,满屋的金币熠熠夺目。他急忙掏出袋子,把所有的金币装进了口袋。离开这一宝藏时,他看到了门上的一行字:“知足常乐,适可而止。”

他笑了笑,心想,有谁会丢下这闪光的金币呢?于是,他没留下一枚金币,扛着大袋子来到了第二个宝藏,出现在眼前的是成堆的金条。他见状:兴奋得不得了,依旧把所有的金条放进了袋子,当他拿起最后一条时,上面刻着:“放弃了下一个屋子中的宝物,你会得到更宝贵的东西。”

他看了这一行子后,更迫不及待地走进了第三个宝藏,里面有一块磐石般大小的钻石。他发红的眼睛泛着亮光,贪婪的双手搬起了这块钻石,放入了袋子中。他发现,这块钻石下面有一扇厦门,心想,下面一定有更多的东西。于是,他毫不迟疑地打开门,跳了下去,谁知,等着他的不是金银财宝,而是一片流沙。他在流沙中不停地挣扎着,可是越挣扎他陷得越深,最终与金币、金条和钻石一起长埋在了流沙底下。



如果这个人能在看了警示后离开的话,能在跳下去之前多想一想,那么他就会平安地返回,成为一个真正的富翁了。知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给了自己一个生存的空间,给了自己一条走向成功的道路……

物质上永不知足是一种病态,其病因多是权力、地位、金钱之类引发的。这种病态如果发展下去,就是贪得无厌,其结局是自我爆炸,自我毁灭。



托尔斯泰曾讲过这样的故事:有一个人想得到一块土地,地主就对他说:清早,你从这里往外跑,跑一段就插个旗杆,只要你在太阳落山前赶回来,插上旗杆的地都归你。那人就不要命地跑,太阳偏西了还不知足。太阳落山前,他是跑回来了,但已精疲力竭,摔个跟头就再没起来。于是有人挖了个坑,就地埋了他。牧师在给这个人做祈祷的时候说:“一个人要多少土地呢?就这么大。”正像《伊索寓言》里所说:“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有的也失掉了。”



所以生活中我们应该明白:即使你拥有整个世界,但你一天也只能吃三餐。这是人生思悟后的一种清醒,谁真正懂得它的含义,谁就能活的轻松,过得自在,白天知足常乐,夜里睡得安宁,走路感觉踏实,蓦然回首时没有遗憾!



唐代伟大的文学家柳宗元曾写过一篇名为《蝜蝂传》的一散文,文中说,有一种善于背负东西的小虫蝜蝂,行走时遇见东西就拾起来放在自己的背上,高昂着头往前走。它的背发涩,堆放到上面的东西掉不下来。背上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重,不停止的贪婪行为,终于使它累到在地。



人赤条条地来去于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永久地拥有什么,当你熬费心机所获取来的又在自己赤条条地离开之前交给他人的时候,那将是怎样的一种心态呢!相反,假使我们能对我们现有的一切感到满足,那么,我们便会活得洒脱,自得其乐,幸福也在其中。所以有人提出:“人生是这样短暂,我们纵然身在陋巷,也应享受每一刻美好的时光。”

献花(0)
+1
(本文系千機閣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