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1)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数学表达式v=Δc/Δt(2)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各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条件影 响规律原因备注浓度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反之减小反应速率增大浓度即增大单位体积内反应物分子数,其中活化分子数 也相应增大,导致单位时间内的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固体物质的浓度恒定,故改变固体物质用量,对反应速率无影响。固体物质对速率的影响只与其 表面积的大小和生成物在表面的扩散速率有关压强增大压强可以增大反应速率,反之,可以减小反应速率增大压强即缩小气体体积,相当于增 大反应物的浓度压强对只有固体和液体参加的反应无影响;恒容时,充入不反应气体,虽总压增加,但各反应物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2、外 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2、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条件影响规律原因备注温度升温可以增大反应速率。温度每升高1 0℃,反应速率增为原来的2~4倍升高温度,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从而增大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对有催化剂参加的 反应,要注意催化剂的活性温度催化剂可以成千成上万倍地增大反应速率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所需能量,使更多的分子成为活化分子,即大大增 加了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大大增加有效碰撞的次数未指明一般为正催化剂3.外界条件的变化对v正、v逆的影响 升温、加压,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只是增大的倍数不同而已。增加反应物的浓度,v正急剧增大,v逆逐渐增大; 加催化剂可同倍数地改变v正、v逆。(注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并非v正增大,v逆减小。)课堂练 习1.(1993年上海市高考题)一定条件下反应N2+3H22NH3达平衡,当单独改变下述条件后有关叙述一定 错误的是()A.加催化剂,v(正)和v(逆)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B.加压,v(正)和v(逆)都增,且v(正 )增加倍数大于v(逆)增加倍数C.降温,v(正)和v(逆)都减少,且v(正)减少倍数大于v(逆)减少倍数D.增加c(N2) ,v(正)和v(逆)都增大,且v(正)增加倍数大于v(逆)增加倍数C2.(1997年上海市高考题)C+CO22CO ΔH1>0,反应速率v1,N2+3H22NH3ΔH2<0,反应速率v2。如升温,v1和v2的变化是()A.同时 增大B.同时减少C.v1增大,v2减少D.v1减少,v2增大A3.(1)制Fe(OH)2采 取怎样措施可延缓其被氧化?(2)学生实验制C2H4的仪器为何换成大试管?(3)实验室制C2H2,采取什么措施减缓反应速率? 【答案】(1)①配Fe2+的水溶液煮沸除O2②Fe2+溶液盖一层油③滴管吸满NaOH溶液,伸入Fe2+液面以下;(2 )反应物量少,更易集中加热,升温快;(3)大块电石、饱和食盐水代替水、分液漏斗滴加。4.丙酮和碘在酸性溶液中发生下列反应:CH 3COCH3+I2→CH3COCH2I+H++I-,25℃时,该反应的速率由下列经验式决定:v=2.73×10-5c(CH3C OCH3)·c(H+)单位:mol/(L·s)25℃时,如果c(I2)、c(CH3COCH3)、c(H+)的起始浓 度依次是0.01mol/L、0.1mol/L、0.01mol/L,求:(1)反应开始时的速率;(2)当溶液中的I2消耗 一半时,反应速率比开始时慢还是快(通过计算回答)?【解题回顾】此题为信息题,解此题时,应认真学习题给信息,用所给信息解答,不能 凭经验:随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应根据公式具体计算。V=2.73×10-8mol/L快5.(20 03年高考化学试测题)下表数据是在某高温下,金属镁和镍分别在氧气中进行氧化反应时,在金属表面生成氧化薄膜的实验记录:反应时间 t/h1491625MgO厚层y/nm0.05a0.20a0.45a0.80a1.25 aNiO厚层y′/nmb2b3b4b5b(表中a和b均为与温度有关的数据)请填空回答:(1)金属高 温氧化腐蚀速率可以用金属氧化膜的生长速率来表示,其理由是:。(2)金属氧化膜的膜厚y跟时间t所呈现的关系:MgO 氧化膜厚y属型,NiO氧化膜属y′属型(填“直线”,“抛物线”,“对 数”或“双曲线”等类型)。(3)Mg与Ni比较,哪一种金属具有更良好的耐氧化腐蚀性:,其理由是:。【解 析】金属因高温氧化反应,遭到破坏是常见的一种腐蚀现象;但不同的金属因其所形成的氧化膜致密程度(这里用氧化膜厚) 不同,它的耐腐蚀性不同。化学反应的快慢,既可用反应物的消耗速率表示,也可由生成物的生成速率表示,故金属的腐蚀速率可以用其氧化膜的生 长速率表示。根据题中表列数据,可以导出以下关系式:MgO膜厚y与时间t的关系为:y=0.05atNiO膜厚y′ 与时间t的关系为:y′=bt1/2前者为直线型,后者为抛物线型。这表明y′随时间t的增长比y随时间t增长得慢,所 以镍的耐高温腐蚀性比镁要好。化学平衡特征和标志1、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研究对象(逆)——可逆反应动态特征(动)——可用 同位素示踪原子法证明本质(等)——v正=v逆≠0结果(定)——各组分含量不变,反应物转化率最大平衡移动(变)——外界条 件改变时,平衡可能发生移动等效平衡(同)——外界条件同,同一可逆反应从不同方向(正向、逆向、双向)达到平衡状态相同高一 化学年级组:2、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1)直接标志:①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②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不随时间改变 而改变间接标志:①各组分的浓度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②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③各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④气 体的颜色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⑤气体的密度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课堂练习6.PCl5(g)PC l3(g)+Cl2(g)处于平衡状态时,向其中通入含37Cl较多的氯气,平衡发生移动,在建立新平衡之前,PCl3中37Cl的百分含 量是否会比原平衡增加?说明理由。7.(2003年上海高考题)可逆反应N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 种反应物或生成物溶液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3v正(N2)=v逆(H2) B.v正(N2)=v逆(NH3)C.2v正(H2)=3v逆(NH3)D.v正(N2)=3v逆(H2 )【答案】增加,通入含37Cl较多的氯气,平衡向左移动,生成含37Cl的PCl5又分解为含37Cl的PCl3。AC3、等 效平衡原理及规律(1)等效平衡原理同条件下,同一可逆反应,不管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只要按反应方程式中的化 学计量数之比投入反应物或生成物,建立的平衡状态是相同的。即化学平衡状态与条件有关,而与建立平衡的途径无关。因而,同一可逆反应,从不 同的状态开始,只要达到平衡时条件(温度、浓度、压强等)完全相同,则可形成等效平衡。(2)等效平衡规律①恒温恒容 条件下的等效平衡Ⅰ类:对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改变的可逆反应,只改变起始加入量,只要通过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比换算成平衡式左右 两边同一半边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相同,则二平衡等效。Ⅱ类:对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应,只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 的量的比值与原平衡相同,则二平衡等效。②恒温恒压下的等效平衡改变起始加入情况,只要按化学计量数换算成平衡式左 右两边同一半边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原平衡相同,则达到平衡后与原平衡等效。3、等效平衡原理及规律(1)等效平衡原理同条 件下,同一可逆反应,不管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只要按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投入反应物或生成物,建立的平衡状态是相同 的。即化学平衡状态与条件有关,而与建立平衡的途径无关。因而,同一可逆反应,从不同的状态开始,只要达到平衡时条件(温度、浓度、压强等 )完全相同,则可形成等效平衡。(2)等效平衡规律①恒温恒容条件下的等效平衡Ⅰ类:对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改 变的可逆反应,只改变起始加入量,只要通过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比换算成平衡式左右两边同一半边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相同,则二平衡等效。 Ⅱ类:对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应,只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比值与原平衡相同,则二平衡等效。② 恒温恒压下的等效平衡改变起始加入情况,只要按化学计量数换算成平衡式左右两边同一半边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原平衡相同,则达到平衡 后与原平衡等效。8.在一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2A(g)+B(g)3C(g)+D (g)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C的物质的量浓度为wmol/L。若维持容器的容积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做起始浓度,达平衡后,C的浓度仍 维持wmol/L的是()A.4molA+2molBB.2molA+1molB +3molC+1molDC.3molC+1molD+1molBD.3mol C+1molD【答案】D【解题回顾】真正理解等效平衡原理和类型,并掌握解题技巧——极限法或虚拟法。延伸·拓展9.(2003年江苏高考题)Ⅰ、恒温、恒压下,在一个可变容积的容器中中发生如下反应:A(g)+B(g)C(g)(1)若开始时放入1molA和1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amolC,这时A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2)若开始时放入3molA和3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1-a3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