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人口与人种》教案设计
课时安排:2
第1课时:人口的增长和人口的分布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人口增长、分布的特点、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和四大人口稀疏区。
2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状况。通过地图,能分析影响各地区人口密度的自然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世界人口增长,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从中学会用辩证的眼光去分析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教学难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的概念;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教学法,读图析图法,合作探究法,总结归纳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明标、自学——质疑、合作——探究、展示——巩固、归纳——总结。
(课件)播放“地球上人口拥挤”的片断。(动画演示)(导入)今天开始,我们的研究对象转变为地球上最活跃也最重要的成员——人类。人们把地球亲切的称为“地球村”,那么地球村上有多少人居住呢?他们都集中在哪些地方居住呢?我们这节课来学习人口的增长和人口的分布。
(明标)大家齐读学习目标。
[新课讲授]一、完成自学质疑
1.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突破____亿。2011年,世界人口达____亿。
2.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通常用人口的_____来表示。
3.人口的增长又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发达国家人口增长____,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______。
4.世界人口分布________,有的地区____,有的地区_____。
5.__________能够反映人口分布的稠密和稀疏程度,通常用“_________”来表示。2001年世界人口平均密度是________。
二、个人展示:要求脱稿(学生回答并在书上做笔记)
(教师设疑)为什么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迅速?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引导生答)由于发达国家科技发达,有些现代化机器可以替代人力劳动。(教师设疑)那么以七大洲来看,哪个大洲人口增长迅速?哪个大洲人口增长缓慢呢?为什么?(引导生答)读P72的表格,可以看出非洲人口增长迅速,欧洲人口增长缓慢;原因是非洲的发展中国家多,而欧洲的发达国家多。
合作探究:
(学生活动1)读P70页图5.1,完成P71页表格并归纳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学生讨论)(师总结)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世界人口的数量越来越多。
(学生活动2)完成P74页“积极参与”第1题,计算欧洲和大洋洲的人口密度。
(学生合作)
(师总结)欧洲的人口密度计算结果是73.1人/平方千米,大洋洲的人口密度计算结果是3.67人/平方千米。
(学生活动3)读P73页图5.4,找出下列地区并分析其稠密或稀疏的原因。
(课件)展示世界人口的分布图
(引导学生读图与讨论)1.人口稠密区:①亚洲东部:自然条件优越,居住历史悠久,农业发展较早②亚州南部:自然条件优越,居住历史悠久,农业发展较早③欧洲: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④北美洲东部: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2.人口稀疏区:A.撒哈拉沙漠:极端干旱B.亚马孙平原:过于潮湿C.中西伯利亚高原:终年严寒D.青藏高原:地势高峻(师总结)人口稠密地区往往是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稀疏地区往往是自然环境恶劣,经济不发达的地区。
(落实记忆)人口四大稠密区和人口四大稀少区。
归纳小结
1、世界人口的数量;2、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3、自然增长率;4、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5、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6、世界平均人口密度;7、世界人口分布的四大稠密区和四大稀疏区。
(学生背诵记忆与教师提问)
这节课我们通过小组讨论及每个代表发言的方式,学习了世界人口的增长及分布的知识,并达到知识的巩固和落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