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个人银行账户进账高于这个数,要小心了!公转私这样操作合法
无锡市税务局发布通告,一公司因用个人银行卡收款未申报纳税,构成被追缴税款及罚款800多万!
个人账户收款未报税构成:补税500多万,罚款近300万!
2021年私户避税真的走不通了,除了上面的案例,还有多家企业被查被罚的前车之鉴!
个人独资企业完税后的剩余利润分配至投资人私人账户是被允许的,并且不需要缴纳20%的分红税。
既然公司间的转账如此敏感,又该如何借助税收筹划达到降低风险及减轻税负的办法呢?其实大家都知道银行严格控制“公转私”,如何才能合理合法的把利润转给股东,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少缴税,并且合理规避税务风险。接下来,我们就股东分红这个问题,详细讲解一下如何进行税务筹划。
成立个人独资,转换业务模式
一些类型的企业可以通过注册个人独资企业进行核定征收,尤其对于那些资料残缺难以查账、成本账务难做、财赂制度不健全的企业来说,采用查账征收意味个人所得税是比较高额的,入驻园区申请核定征收的话,能够大大降低企业的税负,综合税率最高在5.18%左右。
增值税(疫情过后国家针对小规模纳税人的优惠政策增值税可享受1%税率)
因个人独资企业依法不征收企业所得税,只存在增值税和个税,个税按照当地税收优惠政策,核定行业利润率(大多是10%或者5%,根据行业不同有所区别,商贸业5%,服务业10%),再按五级累进制缴税。
服务行业个税核定征收,小规模纳税人0.5%-2.1%(小规模最高2.1%),一般纳税人0.5%-3.1%。商贸行业个税核定征收0.25%~1.75%(小规模纳税人&-般纳税人皆可核定)
合理节税案例
某互联网公司年收入500万,成本费用200万,实际利润近300万,需要缴纳25%企业所得税,20%分红个税。该公司在园区内成立一家个人独资企业(网络工作室),将原有的业务外包给个独企业,将利润转变为收入。
原公司:
增值税:约14.56W
企业所得税:约75W
分红个税:约45W
总体税负:约134.56W
综合税率:26.94%
个人独资工作室:
增值税:500万/1.033%=14.56万(2021年期间小规模纳税人可以享受1%优惠政策)
附加税:14.56万6%=0.87万
个人经营所得税:500万/1.0310%30%-4.05=10.51万
个人独资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及股东分红合计:10.51+0.87+14.56=25.94万
经过比较,筹划后企业节税比例高达80%以上
税务上面,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任何筹划也是基于真实业务的情况下进行,合理利用好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减轻更多的税负压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