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txw40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穴位贴敷治疗失眠的临床应用
2021-04-12 | 阅:  转:  |  分享 
  
穴位贴敷治疗失眠的临床应用陈静主任中医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绵阳医院绵阳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2021.04陈静主任中医师,教授,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名中医,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绵阳医院(绵阳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养生专家,公派援俄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委员;四川省中医药学会治未病专委会常务委员;四川省中医药学会民间特色疗法技术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老年医学学会养生与保健专委会常务委员;四川省中医治未病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专家。目录/Contents穴位贴敷研究概况0201穴位贴敷治疗失眠的临床应用PART01穴位贴敷研究概况现代机理理论基础定义操作规范适应范围与禁忌症定义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把药物研成细末,用水、醋、酒等赋形剂调成糊状、制成软膏、丸剂或饼剂,再直接贴敷穴位,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痛穴位疗法。穴位贴敷疗法在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文献《五十二病方》(战国时期)中,记载有“傅(fù)”、“涂”、“封安”等疮口外敷之法,记载了用白芥子泥贴敷于百会穴治疗毒蛇咬伤的方法,这是贴敷疗法最早的文字记载。清代以《急救广生集》、《理瀹(yuè)骈(pián)文》等中药外治专著的问世为代表,以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成为贴敷疗法成熟的标志。穴位贴敷理论基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说的是阴阳的对立失调,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而穴位贴敷可纠正阴阳失调的状态。中药有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和作用归经,通过这些属性来祛除病邪,消除病因,纠正阴阳的偏盛偏衰,恢复脏腑的功能而发挥治疗作用。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功能上是相互联系,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这种联系和影响是以脏腑为中心,通过经络的联络作用而实现的。经络沟通人体内外,贯穿上下,将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内外,运行气血,营养全身。经络腧穴整体观念阴阳五行药物作用现代研究机理1、对机体的局部刺激:即相当于药物灸疗法,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并通过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调节作用。3、透皮吸收:药物透过皮肤吸收进入体循环主要经过两种途径:一方面可以透过角质层和表皮进入真皮,扩散进入毛细血管,转移至体循环;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毛囊、皮脂腺和汗腺等附属器官吸收。2、穴位特异性:现代研究证实,经络穴位较周围皮肤有阻抗低、电容大、电位高的电学性质,有特异的声学、热学变化。经穴对药物具有外敏性和放大效应,起到单相或双相调节作用。贴敷药物的选择多选气味俱厚、刺激发泡、通经走窜、开窍活络之品达到补阴壮阳、益气活血、温经通络、引邪外出的作用如清代外治法大师吴师机言“膏中之药必得气味俱厚者,方能得力”。贴敷穴位的选择穴位贴敷选穴配伍规律与针灸选穴一致,贴敷选穴贵在少而精,多有以下特点:①选择离病变器官、组织最近、最直接的穴位贴敷药物。②选择阿是穴贴敷药物。③选择经验穴贴敷药物。赋形剂的选择蒜汁姜汁酒醋盐水水使药物保持一定的湿度,有利于药物附着和渗透。软坚散结、清热、凉血、解毒、防腐,并能矫味。引药入肝、理气、止血、行水、消肿、解毒、散瘀止痛。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行药势、矫味矫臭。能行滞气、暖脾胃、消癥积、解毒、杀虫。能发表、散寒、温中、止呕、开痰、解毒。蜂蜜凡士林能促进药物的渗透,可与药粉调和为软膏外敷。具有缓急止痛,解毒化瘀,收敛生肌功效。透皮剂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制剂,可增加皮肤通透性,促进药物透皮吸收,增强贴敷药物的作用。目前临床常用的透皮剂为氮酮类。透皮剂麻油能增强药物的粘附性,可润肤生肌。贴敷剂型的选择目前临床常见的剂型有:饼剂、散剂、糊剂、软膏剂、涂膜剂、贴膏剂等。操作规范采取适当体位,定准穴位1用75%酒精棉球擦净,然后敷药贴敷穴位的专用敷料进行固定?42操作规范?贴敷的时间可视药物特性和患者反应而定。一般刺激性小的药物,每隔1-3天换药1次;刺激性大的药物,根据患者反应和发泡程度确定贴敷时间。5渗透剂可以增强药物渗透作用,敷药前先在穴位上涂以助渗剂或药物调和后再用3适用范围与禁忌适应症: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等科急慢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慢性鼻炎等。消化系统疾病:虚寒性胃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胃肠功能紊乱等。免疫系统性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鼻炎、亚健康状态等。痛证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骨性关节炎等。儿科疾病:调节免疫、增强体质,体虚易感冒、支气管炎、哮喘、咳嗽、厌食、腹泻、遗尿等。禁忌特殊部位:1、贴敷局部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或有较严重的皮肤病者,应禁止贴敷。2、颜面五官部位、心脏及大血管附近,慎用贴敷,不宜用刺激性太强的药物,避免发泡遗留瘢痕,影响容貌。特殊人群:孕妇、备孕者禁止贴穴。PART02穴位贴敷治疗失眠的临床应用失眠定义失眠病因病机穴贴治疗失眠的临床应用治疗失眠的感悟失眠定义失眠,又称“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多梦,浅睡眠,易醒,早醒重者—彻夜不眠,通宵不能入睡,影响生活、工作、健康长时间慢性失眠的患者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状态失眠也是亚健康人群常见的症状之一失眠病因病机病位及涉及脏腑病位主要在心,涉及肝、胆、脾、胃、肾病理因素病机关键病性可见实证、虚证、虚实夹杂证痰火瘀虚阳盛阴衰阴阳失交心神失养邪扰心神阴虚不能纳阳阳盛不得入于阴穴位贴敷治疗失眠的临床运用《黄帝内经·灵枢》邪客篇中半夏汤(半夏10克秫shú米15克)。因半夏味辛,直驱少阴厥逆之气,使其上通于阳明;秫米甘寒,能泄阳补阴,致使阴阳和调,故能治不眠之证。生半夏500g、肉桂50g、龙骨100g、酸枣仁300g、夏枯草300g、冰片50g上为末,姜汁调。方药方源选穴疗程心俞、肝俞、脾俞、肾俞、照海、三阴交、内关为主穴随症加减隔日贴敷一次,一周三次,四周为一个疗程每次贴敷时间4-6小时临床治疗失眠的感悟文化自信,守正创新。中医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守正即是要守住中医的灵魂,包括天人合一、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中医治未病思想等。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慢病治疗即养生,是中医的强项之一。睡眠专业大有发展前途,睡眠产业规模日益壮大。生活方式、节奏的改变导致了失眠群体越来越庞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重视睡眠质量的人越来越多。穴位贴敷的优势。穴位贴敷疗法在治疗失眠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具有药物直达病所、起效快、疗效肯定、简便易行、使用安全、无痛无创伤、感染机率小、治疗时间短等优点,配合中药内服疗效更佳。重视外治法。“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理瀹(yuè)骈(pián)文》)(一切可内服的中药皆可用于外用做贴敷)。《黄帝内经》时代,只有内经十三方,绝大部分病人均采用针灸、火罐、刮骨疗伤等外治法。临床治疗失眠的感悟抓住疾病的主要方面。凡是在失眠病中伴有严重心悸、头痛、眩晕、盗汗的患者,针对其伴随证进行治疗,对于改善失眠症有非常好的效果。失眠重视原发病的治疗。如椎动脉型颈椎病可引起失眠症状。以调为主,调补结合。本病虚实夹杂的偏多,调阴阳者,以阴虚为主;调五脏者,以心、肝为要;调气血,以血为主;失眠伴有焦虑抑郁状态,解郁疏肝为主,重点解决气郁、气滞、气结。切不可忽视中焦的作用。1)胃不和则卧不安。2)上焦心火下暖肾水,下焦肾水上滋心火,即心肾相交,水火相济,必须通过中焦。临床治疗失眠的感悟辨证施治,选对方药与穴位。选方:脾虚伴多梦,选归脾汤内服;入睡困难,思想不集中,属于心肾不交范畴,如:心火盛、肾阳虚,选交泰丸;心火盛、肾阴虚,选黄连阿胶汤;易醒(1-3点,3-5点),浅睡眠,选酸枣仁汤或安神定志丸;严重紧张、神志恍惚,爱哭,易悲伤,选用甘麦大枣汤;郁闷、烦躁易怒,选越鞠丸;烦躁易怒伴有口苦、头痛,选龙胆泻肝汤;胸闷、痰多、体乏、困重、苔黄腻,选黄连温胆汤;失眠伴有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选六味地黄丸。临床治疗失眠的感悟辨证施治,选对方药与穴位选药:失眠伴有阴虚者,重用夜交藤+桑葚;伴烦躁,加酸枣仁、淡豆豉;伴有郁闷,加合欢皮、郁李仁;伴脾虚,重用茯苓或茯苓+茯神;伴血虚,加制何首乌、阿胶;伴有血瘀,加川芎、当归、丹参、三七,处方中一般多用、重用活血化瘀;伴有神昏窍闭、湿重,加石菖蒲。临床治疗失眠的感悟辨证施治,选对方药与穴位选穴:太冲、肝俞、心俞、脾俞、太白、肾俞、内关、照海、三阴交,采用穴位贴敷或者体针;印堂、上星、安眠可配合撳针;烧鬼眼适用于严重焦虑、抑郁症;肝俞、期门放血疗法适用于严重焦虑抑郁状态;穴位贴敷常见临床运用1、冬病夏治明末清初张璐在《张氏医通》记载:“冷哮灸肺俞、膏肓、天突,有应有不应。夏月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往往获效。方用白芥子净末一两、延胡索一两,甘遂、细辛各半两,共为细末。入麝香半钱,杵匀,姜汁调涂肺俞、膏肓、百劳等穴。涂后麻瞀(mào)疼痛,切勿便去。候三炷香足,方可去之。十日后涂一次,如此三次病根去矣。”2、痹症(骨关节炎)白芥子、细辛、麻黄各40g,甘遂、延胡索、川乌、草乌各10g,肉桂30g研为粉末,姜汁调匀3、萎缩性胃炎黄芪150g党参150g肉桂70g木香20g乌梅30g辽沙参150g石斛100g槟榔30g蒲黄30g三七10g研为粉末,姜汁调谢谢聆听!





献花(0)
+1
(本文系txw40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