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七游记心得这些天猫在屋里躲瘟疫,读了几篇游记文章打发时间,曰李大钊的《游碣石山杂记》、姚鼐的《登泰山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苏轼的 《石钟山记》、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和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以及季羡林的《登黄山记》等等。还有至为喜欢的周作人的《济南道中》。这些山 水游记(知堂的《济南道中》应该不属于山水游记)中,窃以为,文言以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和李大钊的游碣石山杂记为最佳,白话以周作人的《济南 道中》最为殊胜。永州八记乃幽愤之作,多所寄怀讽喻,文辞冷峭,寒气逼人。游碣石山杂记有家国情怀,有山野人烟,有古之幽情。游褒禅山记所 记在理,石钟山记所记在考实,雨中登泰山虽曰有情,无奈浅甚,不外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季羡林的登黄山记啰嗦,不堪卒读。言语最简洁的当属 姚鼐的《登泰山记》。诸篇中以周作人的《济南道中》最为冲淡平和,优雅丰腴,纯以精炼之口语出之,而济南风貌毕现于眼前,情趣亦寓于其中矣 。止庵在群里说:“周作人说:“柳君为文矜张作态,不佞所不喜。”(《再谈俳文》)”。柳文之“矜”和“作”是很明显,架子端得足。他 的那些雅、赋、论、辩,悉有此病。止庵:所以我估计他也不会喜欢《永州八记》吧。以知堂老人的口味那是会敬而远之的。他喜欢的是《颜氏 家训》和公安竟陵派文学。有个英国人写过一本书记不得名字了,好像是叫什么周作人的文学趣味还是风格什么的,把周氏美学及其源流讲得比较清 楚。周作人翻译作品的选材倾向性就很明显,凡乖于己之所好者概不入于彀中。另一微友:韩柳和桐城派周都不喜欢。台湾蒋勋先生在油管有一 个讲座,说大先生师法昌黎,不知从何说起,那个讲座我听了也不得要领。大先生二先生对于“正经”文学都不喜谈论,像八大家之流,而于稗官野 史、方誌、传说诸故纸堆则用意颇深。鲁迅整理校对嵇康、会稽郡故书杂集、撰写古小说钩沉、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小说旧闻钞,等等,哪个 是庙堂路子?2020年4月13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