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编制依据及说明
第一节编制依据
1、环天府新区快速通道工程施工图纸
2、《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H-2009)
3、《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H30-2015)
4、《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6、《公路养护作业施工标志设置规范》
7、《公路交通标志标线设置指南》
8、对现场及周围交通现况的调查
第二节编制说明
二工区沿线有大量的道路交叉段需要进行保通施工;主线与村道路及185县道施工路段需要做翻交施工;以及各种施工便道、及村道路交叉口需要进行临时的交通保护措施、交通疏导、交通标示,以确保工程的安全顺利进行。
第二章工程概况
天府新区快速通道二工区需要进行保通翻交、及临时保证交通安全的部位为:
序号 桩号 用途 类型 1 K37+140交叉口 新建进场便道T字路口保证交通安全 临时交通 2 K37+550交叉口 保证既有道路交通安全 临时交通 3 K38+320交叉口 K38+280大桥施工保证既有道路交通安全 临时交通 4 K38+600交叉口 保证既有道路交通安全 临时交通 5 K38+800交叉口 保证既有道路交通安全 临时交通 6 K38+950交叉口 保证既有道路交通安全 临时交通 5 K39+050交叉口 保证既有道路交通安全 临时交通 6 K39+300交叉口 保证既有道路交通安全 临时交通 7 K40+000交叉口 保证既有道路交通安全 临时交通 8 K40+220交叉口 保证既有道路交通安全 临时交通 9 K40+400交叉口 保证既有道路交通安全 临时交通 10 K40+550交叉口 保证既有道路交通安全 临时交通 11 K40+980交叉口 保证既有道路交通安全 临时交通 12 K41+320交叉口 保证既有道路交通安全 临时交通 13 K41+440交叉口 保证既有道路交通安全 临时交通 14 K42+593平交口 保证连接道路与文观路平交口的交通安全 临时交通 15 K42+828大桥横跨文观路处 K42+828大桥施工保证与既有县道的交通安全 临时交通 16 K42+828大桥交叉口 保证施工便道与既有村道的交通安全 临时交通 17 K43+360进场便道 保证施工便道与既有村道加宽的交通安全 临时交通 18 K44+520交叉口 保证村道交叉的交通安全 临时交通 19 K45+060交叉口 保证185县道交叉的交通安全 临时交通 20 K45+820交叉口 保证村道交叉的交通安全 临时交通 21 K46+440交叉口 保证村道交叉的交通安全 临时交通 22 K46+840交叉口 保证村道交叉的交通安全 临时交通 23 K47+540交叉口 保证村道交叉的交通安全 临时交通 24 K48+440交叉口 保证村道交叉的交通安全 临时交通 25 K48+280交叉口 保证村道交叉的交通安全 临时交通
第三章交通组织施工方案
第一节K37+140~K48+652翻交及保通施工
1、程序
编制村道路及185县道段工程的围挡施工交通组织方案,拟定围挡日期,并上报市交通警察支队、市公路管理局等上级部门审批。
2、准备工作
若审批通过后,根据上级部门要求在重点部位设置公告牌、提示牌。通过电视台、交通广播、网络媒体、临时性交通标志等设施、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发布改建段工程围挡施工的作业信息。
3、隔离墩预制方案及围挡形式
在185县道施工区段均需进行围挡施工。围挡设计为C30砼基础(底宽55cm高65cm顶宽25cm)、角钢支架、锌铁皮挡板。?3.1、夯实整平场地,然后浇筑10㎝厚的C20混凝土,上铺薄铁皮作为底模;隔离墩墩身模板采用定制的钢模板,每米混凝土方量为0.244805m3。?3.2、模板安装前,应对其进行清洗、维修,要擦净模板表面的尘土和其他物质,并对其表面进行打磨、抛光处理。在其表面涂刷脱模剂,不得使用易粘在混凝土上或使混凝土变色的油料。模板拼装时,模板间缝隙要用海棉条或双面胶带堵塞密实,用螺栓拧紧密牢固。拼装初步完成后要检查几何尺寸,超过误差范围的要调整。拼装完成后,项目部质检人员要仔细检查确保每套模板保持尺寸正确,表面平整无损伤;在自检合格后,再报监理工程师检查,经检查合格才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3.3、隔离墩预埋筋正好处于两块模板的接缝处,安装模板时要在钢筋上缠上海绵条防止漏浆。?3.4、模板拼装完成后,放置于制作好的底模上,四角用向下斜拉的拉丝固定,下部用顶杆顶紧,确保墩身模板与底模接触紧密牢固,且在混凝土施工时不会因振捣而发生位移。
3.5、混凝土在拌和站集中拌制,用混凝土运输车运至预制场,垂直运输用吊车起吊入模。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浇筑采用水平分层、斜向分段的连续浇筑方式,从板的一端顺序向另一端推进。分层下料厚度不超过30cm,上层混凝土必须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覆盖,以保证接缝处混凝土的良好结合。浇筑到顶后,及时整平、抹面收浆、养护。
3.6、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待表面收浆后尽快对混凝土进行养生。用毛毡覆盖,洒水养生应根据气温情况,掌握恰当的时间间隔,湿养护不应间断,不得成干湿循环。在拆模以前均应连续保持湿润,并洒水养生7天,15天保湿。达到设计强度的75%方可移运、堆放和安装。
3.7、围挡形式
采用矩管插入混凝土隔离墩上的预留孔,并在矩管立杆上安装两道横杆形成围栏板的支架,面板采用镀锌铁皮。隔离墩高度0.6m,面板高度1.8m,总高2.4m,立杆间距为3.9m。
4、翻交及保通方案
本工程在施工前,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安排,及时打通便道,并按规范要求设置标志标牌。·
4.1进场道路施工交通控制方案
分老路和作业区两个区域,在两个区域交界处的老路上全线设置隔离墩防护,每个施工区域开口前后均设置“前方施工1000米”、“前方施工500米”、“前方施工200米”、“前方施工100米”、以及爆闪灯、慢、限速的标志牌,185县道边线每米设置一排不锈钢隔离带。弯道处要加设相关标志标牌,限速30km/h。
范围K37+140处共计60米,42+828大桥处共计630米,K45+050-k45+080段:共计30米
交通围挡平面示意图
单侧围挡总长度:35+35=370米;不锈钢临时隔离护栏370米;
4.2进场道路大门双侧围挡施工交通控制方案
施工进场便道与185县道交叉时需设立作业区之间185县道两侧与全线设置隔离墩防护,每个施工开口、弯道前后均设置“前方施工500米”、“前方施工200米”、“前方施工100米”、以及爆闪灯、慢、限速的标志牌等,详见《安全防护示意图—双侧加宽》。弯道处要加设相关标志标牌,限速30km/h。
入口进场便道为K37+140处共计60米,K42+828大桥处共计630米,K45+050-k45+080段:共计30米,计划在185县道边线左右侧1米范围内实施围挡。
4.3交叉路段临时交通保护方案
4.3.1交叉路口统计
其中K37+140~K41+766段共计15个平交路口:
K41+766~K43+910段共计4个平交路口:
K43+910~K48+652段共计8个平交路口:
第二节K37+140~K48+652保通施工临时设施
K37+140~K48+652段位于文宫镇与视高镇之间,该段共有3个交叉口,施工时对当地村民交通产生影响。
具体桩号如下表:
11 K371+140交叉口 新街T字路口保证交通安全 2 K42+828交叉口 保证村道交叉的交通安全 3 K45+060交叉口 保证185县道交叉的交通安全 由于该段位于185县道及村道人流车流密集,为行车及行人安全考虑采用彩钢围栏配合各种临时交通安全设置的方式来保证交通安全。
2.1围挡样式
围挡总高为2.4m,下部采用0.6m高,0.24m宽的砖砌基础,并采用M7.5砂浆抹面,其表面涂反光漆;立杆采用80mm80mm1.2mm矩管,间距3.9米,长度2.4m,横杆采用50mm30mm0.8mm矩管,斜撑采用L505角钢,原则上采用两长一短的方式支撑,即两端立柱与上横梁交接处做斜撑,以及立杆中间的下横梁做斜撑。横梁的具体位置及间距,以及斜撑的具体位置根据现场施工具体确定。面板采用5cm厚彩钢夹芯板,单块尺寸为0.95m1.8m,面板上附工程名称及上海建工标识。
标准打围断面图如下:
立面图:
2.2打围布置
2.2.1K37+140交叉口围挡位置图(60米)
2.2.2K42+828交叉口围挡位置图(630米)
2.2.3K45+060交叉口围挡位置图(70米)
第三节K33+300~K37+140保通施工临时设施
K37+140~K48+652段为山区段,进场便道与村民道路及185县道相交,存在较大的施工安全隐患,需要进行交通安全的围挡及标志标牌的布设。
主要交叉口如下表:
11 K42+593交叉口 保证施工便道与既有村道交叉的交通安全 2 K43+360交叉口 保证施工便道与既有村道交叉的交通安全
3.1 K42+593连接道路口与文观路平交口
满足连接道路的通行,做好单侧的临时施工隔离设施,考虑采用安全锥桶及防撞桶的形式。
安全锥桶示意图:(两侧各25米)
3.2K43+360交叉处
为保证交通安全,需要对该位置作保通安全围挡及标志标牌。
围挡位置示意图:(东西侧各50米)
本资料由80后技术员分享,80后技术员是一名地道的工程技术人员,欢迎业内的朋友一起交流学习!
更多精彩专业资料分享/工程软件服务请关注头条号/抖音号:80后技术员
环天府新区快速通道(G213至G245连接线)工程(K21+375~K37+140段)施工组织设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