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笔记一、书法(一)概述1书法分为:动态和静态,楷书属于静态,行草书属于静态。2汉代后,楷行草逐渐形成体系,进入自觉时期,成为主流 。3章草数以隶书体系。京草属于楷行草4楷行草代表人物:汉代钟繇晋代二王唐代欧阳询等明代赵孟頫文征明 清代5楷书形式:条幅扇面6繁体字为的是书法表达的美(二)楷书流派1欧颜柳赵2钟繇王羲之王献之褚遂良 3每个时期统治地位的书都叫正书。如隶书曾经叫楷书4学楷书应该学唐楷楷书,唐初统一5欧颜柳赵大同小异,在笔画结构 章法方面不同。主要是笔画和结体方面6楷书是行草的基础,否则行草就飘忽没有根基;不学行草楷书就显得呆板,没有活力7书法应该 先专后博(三)行楷1行书和草书的过渡阶段。行楷接近于楷书楷行接近于行书2是一种过渡,不是一种书体,简便,易于书写(四) 行书1从唐朝开始行书的称呼确定下来,2行书是楷书的快写,同时,又有自己的法则3行书的学习依据于楷书的学习,最好先是从同 一个入手4要有相当的楷书基本功为基础一、笔顺1书法的意义也就是笔顺的意义和目的所在(1)准确。行楷书,便于认读;草书也要 准确,不能乱写;(2)简洁。简洁迅速;(3)行美。2笔顺草书的笔顺和行楷书不一样,楷书笔顺错了影响行书,主要是草书的书写。欧 阳询用的是兔毫笔(紫豪),非常如软,富有弹性。二、书法概述1文房四宝(1)笔的选择:根据书体、字的大小和字体。羊毫狼豪兼 豪。长锋短锋。2楷书的笔建议最好用兼豪笔,最好不要用长锋笔,宋代以后才开始有长锋,欧阳询赵孟頫二王他们都怒用长锋笔 。三、执笔1古人执笔,各自不同,所以众说纷纭,根据各自情况,执笔有所不同。2卫夫人,王羲之老师,她说:楷书应在距离笔尖2寸 位置,行书3寸,草书4寸,这个尺寸和现在不一样,康有为说:卫夫人的2寸实际上是现在的1寸多一点3欧阳询:急捉短弱,即握笔要紧, 低一点;4苏轼: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5执笔的松紧:写字时握紧,写完应该放松,一定注意。像老虎吊着虎仔过山涧四、捻管1 就是转管,使笔不停地转动。指高指管下的动作。四个手指头在捻动,抓在笔的顶端。写行草书可以,楷书不可以。捻管的说法不正统。写字的中心 是腕部,悬腕的目的是为了转动2捻管有时候需要,但不能以它为中心。捻管有如拨灯法3在以腕为中心的条件下,捻管有作用,不能本末 倒置4写好字的关键是心理作用,不在于如何执笔,在于对字的理解五、书法入门应以哪一种书体入门?即从哪一种书体入门?都能得到好处 ,应尽量考虑先学哪一种?选错就事倍功半,老师不能根据自己特长让孩子选择书体。这是误区。1楷书是基础,能写楷书,就能写好其他字体 ,能把楷书写好就能写好中国字,楷书占统治地位2从实用性来讲也应该先学楷书,3一定要找明师,明白的老师,名师不一定就明白4 “闭眼投胎,睁眼投师”5选什么流派呢?根据自己喜好。不能有门派偏见6近几百年学颜柳入门的比较多。赵字体无真楷。欧体入门比 较难,太严谨一、先学今人还是古人1先学今人,今人是向导,启蒙老师重要;必须学古个人,今人目前没有人能赶上古人。今人是桥梁,今人 把学习者引向正路。但要注意有些老师名不副实,选择时一定要注意。一定要注意:“敬师不到,学艺不高”。“天地君亲师”的意义不敬师长,天 诛地灭;误人子弟,男盗女娼。学习古人是我们追求的最高目标。不要一味地学今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