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才女诗话音画(65.苏小小sūxiǎoxiǎo)四.魏晋65.苏小小sūxiǎoxiǎo苏小小(479年~约502年), 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南朝齐时期著名歌伎,常坐油壁车。历代文人多有传颂,有文学家认为苏小小是"中国版的茶花女"。苏小小家先世曾为东 晋官,从江南姑苏流落到钱塘后靠祖产经营,成了当地较为殷实的商人,她的父母只有她这么个女儿,十分宠爱,因她长的娇小,所以叫小小。苏小 小十五岁时,父母谢世,于是变卖家产,带着乳母贾姨移居到城西的西泠桥畔。她们住在松柏林中的小楼里,每日靠积蓄生活,尽情享受于山水之间 。因她玲珑秀美,气韵非常,在她的车后总有许多风流倜傥的少年跟随。没有父母的管束,苏小小也乐得和文人雅士们来往,常在她的小楼里以诗会 友,她的门前总是车来车往,苏小小成了钱塘一带有名的诗伎。有一天苏小小在游玩之时碰到了一位俊美的公子――阮郁。两人一见倾心,阮郁到苏 小小家拜访,受到美人的礼遇,晚上便同榻而眠。苏小小从此与阮郁形影不离,每日共同游山玩水。在把酒言欢之际,舒展歌喉,高唱一曲---t óngxīngē(náncháo)sūxiǎoxiǎo同心歌(南朝)苏小小qièchéngyóubìch ē,lángkuàqīngcōngmǎ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héchùjiétóngxīn,xīlíng sōngbǎixià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在苏小小的追慕者中,阮郁是最令他心动的一位。阮郁本是宰相阮道之子,来杭州只为消 遣,当他骑着青骢马流连于西泠桥畔时,就邂逅了驾车出行的苏小小。一个是鲜衣俊马的青年,一个是环佩香车的娇娃,两人就此一见倾心。然而, 天意弄人,正当一对有情人难舍难分之际,可是阮郁的父亲听说他在钱塘整日与妓混在一起,非常生气,把他逼回了金陵(今南京)。阮郁本就是一 纨绔子弟,他的吃喝拉撒,全靠他当宰相的老爹供给,所以,他不敢违命,乖乖地回了建康。临别时,阮郁承诺会尽快来杭州看她,但是,阮郁别后 ,却音讯全无。苏小小却对心中的阮郎情意难忘,多情的小小只能独守孤灯,每日吟诗喝酒解愁闷苏小小整日企盼,却不见情人回来,终于病倒了。 幸好她还不是爱钻牛角尖的人,一些可心的文雅公子进屋来,陪苏小小聊天,她渐渐恢复了车马盈门的往日生活。在一个晴朗的秋天,在湖滨她见到 一位模样酷似阮郁的人,却衣着俭朴,神情沮丧,闻讯后才知此人叫鲍仁,因盘缠不够而无法赶考。她觉得此人气宇不凡,必能高中,于是主动提出 为提供钱物上的帮助。鲍仁感激不尽,满怀抱负地奔赴考场。当时的上江观察使孟浪因公事来到钱塘,身为官员不好登苏小小之门,于是派人请她来 府中,没想到苏小小架子很大,催了几次方来,差役决定难为她一下,于是指着庭外一株梅花让她做诗,苏小小从容不迫地信口吟出:méihu āsuīàogǔ,zěngǎndíchūnhán?ruògèngfènhóngbái,háixūq īngyǎnkàn梅花虽傲骨,怎敢敌春寒?若更分红白,还须青眼看!差役将苏小小的新诗带回复命,孟浪明白了其中含义,知其不可屈从 。于是将她陷害入狱,以解心头之恨。从此,苏小小身染重病,卧床不起。佳人薄命,苏小小在第二年春天因病而逝。临终前,向身边人说出自己的 遗愿:“生在西泠,死在西泠,葬在西泠,不负一生爱好山水”被苏小小资助的穷书生鲍仁,后来果然应试登第,金榜题名,出任滑州刺史,赴任时 顺道经过苏小小家,来拜见她。没想到,小小却已去世多时,却赶上她的葬礼,鲍仁抚棺大哭。鲍仁得知苏小小的遗愿就,出资在西泠桥畔择地造墓 ,将苏小小“埋骨西泠”,墓上覆六角攒尖顶亭,名曰“慕才亭”——亦即后来的苏小小墓。有诗云:"湖山此地曾埋玉,花月其人可铸金"。"生 在西泠,死在西泠,葬在西泠,不负一生爱好山水"是苏小小的遗愿,山水之于小小,犹如小小之于我。西泠桥畔的埋香之所,既了却了佳人遗愿,又为西湖山水增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