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孩子你慢慢来》有感江桥镇中心小学周晓辉作为一位母亲,一名教师,我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陪伴我的孩子,去教育我的学生呢?小女孩的父母为了让 她赢在起跑线上,教她背诵乘法口诀,我也要这样做吗?我们都看到她学得并不开心,甚至是不能接受,她说“我永远都记不住这三五,这三五真是 太难了”更是当头棒喝,于是我苦苦寻找一个答案和方向,直到我拜读了龙应台女士的《孩子,你慢慢来》。“孩子你慢慢来”,我喜欢这个名字, 因为它宁静,它柔软,它可亲。这本书让我把所有晦暗的困扰都留给了过往,从拜读它开始,凛冬散尽,星河长明!作为一位母亲,作为一名老师, 我本着受感动,受教育,受批判的心态去读这本书,但当我读罢掩卷回想:书中没有说教,没有评判,没有建议,有的却似游客分花拂柳见奇绝的自 在阔朗,这自在阔朗却深深打动着我。“孩子你慢慢来”,瞬间让我的心田氤氲出一片花海,也让我多了一些思考。孩子你慢慢来,说起来容易做 起来难。回想起女儿的成长,在她牙牙学语时,每当看到大人吃饭,她也会拿起筷子在饭碗中敲打,每到这时我总是一把抢过筷子不管她是否听懂, 不停地叨叨:“你还小,妈妈喂你!”;当她蹒跚学步时,总是想挣脱大人的手,我又是小心呵护,总是不忍撒开自己的手,生怕她摔倒;稍大一些 ,每次看到她用笨拙的小手搓洗毛巾时,我就会说“太慢了,还是我来洗吧……。”我成为了她的一根拐杖,我也固执地以为这是爱她。我想,有很 多母亲和我的做法一样,也是以“爱的名义”剥夺了孩子认知的权利。事实证明:每一粒熬过冬天的种子,都有一个关于春天的梦想;每一个经历过 慢慢来的孩子,都有一个可期的未来!翻看龙应台女士对儿子安安和飞飞童年生活的记录,特别敬重这位睿智慈爱的母亲。她总是用慈爱赏识的目光 注视着孩子,使孩子岑寂不烦闷,一天天成长。在文章中作者这样描述“他爬、他笑、他摇头,他站起来又一次跌倒,他眨动着圆滚滚、亮清清的眼 睛。我总是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每一个动作。”作者对孩子安静地陪伴,温柔地呵护,让我明晓了“慢”的内涵:作为一位母亲尤其是作为一名教师, 就应沉静下来,且慢且行,领着他们欣赏和感受,这一路慢慢来的孩子心里一定有阳光,也一定看得通透、活得精彩!这才是真正爱的教育!尤其敬 服作者教育孩子过程中的教育敏感。印象最深的是面对那些犯错的孩子,龙应台接到某一超市的电话,说邻居的孩子偷超市的糖被抓住了,因联系不 上家人,超市负责人让她来接走孩子。她来到超市,才知道这孩子不是第一次偷这里的东西。面对这样的孩子,你该怎么做?如果你是母亲,知道自 己的孩子也在分享别人偷出来的东西,又该怎么做?作为超市老板,会怎样做?我们听听文章中这样写道:超市主人小声对妈妈说:“他真怕了,不 要吓到他。”妈妈蹲下来,把弗瑞第拥进怀里,等他稍稍平静下来,才说:“别害怕,弗瑞第,他们不会叫警察的,我们照顾你。我先要知道你做了 什么。真真实实地告诉我。”我们能这样对待犯了错误的孩子吗?我们周围的超市老板能这样对待偷了自己超市东西的孩子吗?我们的老师,又是怎 样面对犯了错误的学生?我反复问自己。我曾经见过很多母亲,老师以及其他长辈在孩子犯错误时歇斯底里地对孩子指责、谩骂的母亲,当然也有家 长和老师对孩子春风化雨、润物无痕。不过我们的指责、说教到底收效几何?很少有人去考虑!我们换来的如果是孩子的挑衅忤逆,自身的劳心劳神 !最后只会落得疲尽“春”不归,欲速“花”不开的惨淡收场!两败俱伤啊!《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让我深刻地感悟到真正做到以爱的名义, 这才是真爱,而真爱就是凡事相信、凡事宽容、凡事慢慢来,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至关重要。在孩子做错时,要安静地引导给孩子时间慢慢做好一件事 ;孩子憋闷气时要用宽容的心温柔地开解,这样才能让孩子在经历中成长,在尝试中学会面对烟火流年里的纷繁世事!一位母亲需要等待孩子慢慢来 ,一名教师同样需要等待学生慢慢来,允许学生慢慢地在错误里反思,慢慢地在思考中成长、慢慢地在实践中学习,给他们尝试的机会,让他们在尝 试中体验成长的快乐。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我们都要谨记:阳和启蛰,品物皆春;长夏草盛,风清日柔;苍苔露冷,花径风寒;风卷孤松,雪漫山 冈,四季有常,轮替有序!人生亦如是,要以爱的名义,慢慢来!教育不是赛跑,需要时间,静心倾听,慢慢等待,有时候还要放开那双爱抚的手。 以爱的名义,慢慢来,柔软缱绻得不可方物,像记忆里童年的棉花糖,只是听着就洁白甜蜜美好!我甚而听见自己汩汩奔腾起来的血液;听见自己怦怦乱跳的心脏;听见宇宙洪荒都静止在了此刻!我更听见学生快乐了起来,成绩提高了上来!202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