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0年度“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实施方案
2021-04-29 | 阅:  转:  |  分享 
  
2010年度“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实施方案



一、竞赛宗旨与目的

“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在国家教育部支持下组织开展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大赛面向在校本科生,同学以团队的形式参赛,每个团队人数为2—6人。参赛队伍选择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服务或者已经由实践取得成功的项目作为参赛项目。通过充分的论证、调研、开发等过程,采用模拟市场运行模式,写一份完整可行的创业计划书。作品内容要求与社会现实紧密相连,紧扣时代发展的方向,并完全采用现实中商业公司的运作方式,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操作性。大赛旨在激发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开发大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提高大学生学术作品制作的能力,为大学生学术作品展示提供良好的舞台。

“创业赛”是我校大学生创业训练体系中重要的竞赛之一,是培养方案的组成部分,是实践环节的重要一环。“创业赛”的优秀作品将代表北京交通大学参加北京市和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



二、竞赛时间与组织机构

(一)竞赛时间

为配合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安排,我校将每两年举行一次“创业赛”,竞赛时间安排在隔年度的下半年开始,第二年上半年结束。具体比赛时间依据年度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二)组织机构

“创业赛”由北京交通大学挑战杯竞赛组委会领导,分委会主办。“创业赛”竞赛分委会组成:

主任:张真继

副主任:赵宏、于双元、王烜

专家工作组成员:王德瑜、裘晓东、马忠、马强、陈旭东、刘阶平、王玮

分委会办公室设在经管学院学生科协。





三、参赛注意事项

(一)参赛对象

全校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专业在校本科生,选手以团队(2到6人)形式参加比赛。

(二)组队要求

1、鼓励参赛选手跨学院、跨专业组队,各学院应积极组织本学院同学参加此项大赛。

2、比赛过程中禁止随意更换组员,如有特殊情况需要进行人员调整,需提前一周向大赛分委会办公室提交书面申请,征得竞赛分委会同意后方可进行调整。

(三)作品基本要求

1、参赛者的参赛作品应该是一项发明创造、技术专利或服务,并围绕这一技术、产品或服务完成一份具体、完整、深入的商业计划。同时创造条件,吸引风险投资家和企业家注入资金,推动商业计划真正走入市场。创业计划应描述公司的创业机会,阐述创立公司、把握这一机会的进程,说明所需要的资源,分析风险和预期回报,并提出行动建议。创业计划应聚焦于特定的策略、目标、计划和行动,对于一个非技术背景下有兴趣的人士应清晰易懂。

2、具体来源有:我校历年来学生科研立项项目和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的参赛作品;科研指导教师或其他老师的研究课题;校外经授权可利用的科技成果、专利或新产品(此种情况下,参赛小组须向组委会提交具有法律效力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所有人的书面授权许可);学生自己开发的技术或产品,以及服务创意等。

(四)导师制度

参赛团队不要求一定有指导老师,但鼓励同学寻找指导老师,进行相关参赛指导,指导老师信息需在提交的资料中注明。

















四、竞赛流程

2010年度“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工作流程 工作内容 具体安排 牵头人 主要参加人 完成时间

















































































织 竞赛宣传 1.建立“创业赛”网站

2.在网站上发布开赛通知

3.各学院科协协助宣传竞赛,鼓励学生踊跃参加 李刚 分委会办公室

成员 2009年11月20日

-2009年11月28日 竞赛报名与公示 各参赛队伍发送报名表到指定邮箱申请报名,等待参赛资格审核,审核通过后,所有参赛队伍的报名信息会在网上予以公示。 李刚 分委会办公室

成员

2009年11月20日

-2009年11月28日 大赛开赛仪式 举办“创业赛”的启动仪式,邀请教务处、校团委、校科协等主要部门老师参加并致词。其他学院团委及科协组织参赛选手参加。 刘东平 校科协 2009年11月25日-

2009年11月25日 指导讲座 1.初期讲座

邀请各专业知名教师及往届优秀获奖选手指导大家作品的基本思路和写作方式。

2.中期讲座

邀请知名企业家或教授讲座,拓展选手的思路,规范写作的格式。

3.其他指导

在比赛进程中,竞赛分委会办公室组织小型沙龙活动,参赛队伍报名参加,优先录取 徐杰

丁静之 竞赛指导委员会成员 2009年11月26日

-2009年12月23日 立项表

收发 1.立项申请表收发

立项申请表将附在“挑战杯”平台中供参赛队伍下载,各团队和个人根据立项表相关要求进行填写,并在规定时间内交立项表(纸质、电子版双份)到竞赛分委会办公室。

2.立项表的整理

分委会办公室负责对立项表进行整理工作,并及时提交给分委会进行评审。 李刚 分委会办公室

成员 2009年12月09日

-2009年12月09日 立项表

评审 1.组织评审

由分委会成员组成评审小组,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评审。

2.评审结果公布

原则上选拔出50份作品进入中期比赛。评审结果在交由北京交通大学挑战杯竞赛分委会审核后在网络平台予以公示。 徐杰

丁静之 竞赛指导委员会成员 2009年12月10日

-2009年12月14日 中期报告书收发 1.中期报告书收发

初期评选结束后,中期报告书将附在“创业赛”平台中供参赛队伍下载,各团队和个人根据报告书相关要求进行填写,并在规定时间内交报告书的电子版于指定邮箱、纸质板于分委会办公室。制作时间为1个月。

2.中期报告书的整理

由竞赛分委会办公室负责对中期报告书的收集整理工作,并及时提交给分委会进行评审。 李刚 分委会办公室

成员 2010年1月10日

-2010年1月10日 中期报告书评审 1.组织评审

由分委会成员组成评审小组,对进入中期比赛的作品进行评审,进一步筛选优秀队伍。

2.评审结果

原则上选拔15份作品进入最终比赛。评审结果在分委会审核后予以公示。

3.院级评比

对于没有进入最终比赛的参赛队伍,各学院可以自行组织评比出院级一、二、三等奖. 徐杰

丁静之 竞赛指导委员会成员 2010年1月10日

-2010年1月16日 终期答辩 1.答辩准备

中期评选出来的优秀队伍可以利用寒假时间进一步完善报告书,制作PPT,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准备答辩。

2.答辩组织

根据答辩队伍数量申请相应的教室,由分委会成员组成答辩评审。答辩时,先由选手通过PPT等形式展示其研究成果,后由评委老师提问,并根据两项环节给予选手打分。答辩由分委会办公室负责组织。

3.评选结果

根据打分高低排名,评选出校级荣誉。其中,一等奖2组,二等奖4组,三等奖7组。答辩结果在网络平台上公布。

4.表彰总结

由组委会老师向获奖选手颁发荣誉证书。同时,表彰在本次比赛中组织优秀的单位,总结整个年度比赛的优点和不足,对下一届赛事提出新的希望。 徐杰

丁静之 竞赛指导委员会成员 2010年3月下旬









五、主要工作及进度安排









(一)整体工作时间安排



主要工作 时间安排 负责单位 网络平台搭建 2009年11月20日—2009年11月28日 分委会 大赛宣传 2009年11月20日—2009年11月28日 各院科协 大赛报名 2009年11月20日—2009年11月28日 分委会 启动仪式 2009年11月25日—2009年11月25日 分委会 初期指导讲座 2009年11月26日—2009年11月30日 分委会 初期立项表收发 2009年12月09日—2009年12月09日 分委会 初期立项表评审 2009年12月10日—2009年12月14日 分委会 中期指导讲座 2009年12月18日—2009年12月23日 分委会 创业类主题沙龙 2009年12月16日—2009年12月24日 分委会 中期报告书收发 2010年1月10日—2010年1月10日 分委会 中期报告书评审 2010年1月10日—2010年1月16日 分委会 终期答辩 2010年3月下旬 分委会 总结与表彰大会 2010年3月下旬 分委会



















(二)评审老师工作安排



工作 主要内容 时间 启动仪式 参加大赛的启动仪式 2009年11月25日-2009年11月25日 初期讲座 指导大家作品的基本思路

和写作方式 2009年11月26日-2009年11月30日 初期评审 由分委会成员组成评审小组,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评审。原则上选拔出50份作品进入中期比赛 2009年12月10日-2009年12月14日 中期讲座 拓展选手的思路,规范写作的格式。 2009年12月18日-2009年12月23日 中期评审 分委会成员组成评审小组,对进入中期比赛的作品进行评审,进一步筛选优秀队伍。原则上选拔出15份作品进入终期比赛 2010年1月10日

-2010年1月16日 终期答辩 对选手作品和答辩表现打分,评出优秀作品 2010年3月下旬 大赛总结 参加总结表彰大会 2010年3月下旬



(三)参赛队伍比赛安排



工作 主要内容 时间 大赛报名 组队,并提交报名表至指定邮箱 2009年11月20日

-2009年11月28日 启动仪式 参加大赛的启动仪式 2009年11月25日

-2009年11月25日 初期讲座 学习比赛的基本思路和写作方式 2009年11月26日

-2009年11月30日 立项表写作 根据要求完成立项表 2009年11月25日

-2009年12月9日 立项表上交 交立项表(电子版,纸质版)到竞赛分委会办公室(SD501) 2009年12月09日

-2009年12月09日 中期讲座 拓展思路,规范写作的格式。 2009年12月18日

-2010年12月23日 中期报告书写作 按照要求完成中期报告书 2009年12月14日

-2010年1月10日 中期报告书收发 提交中期报告书的电子版到指定邮箱,纸质版到分委会办公室(SD501) 2010年1月10日

-2010年1月10日 制作终期作品 完善报告书,升华作品 2010年1月14日

-2009年3月下旬 终期答辩 准备PPT,收集相关资料,进行论文的终期答辩 2010年3月下旬 大赛总结 参加总结表彰大会 2010年3月下旬

(四)分委会办公室工作安排

工作 主要内容 时间 搭建网络平台 建立“创业赛”的网络平台,实现大赛的信息化管理 2009年11月20日

-2009年11月28日 大赛报名 整理报名队伍的信息,在网络上公布,并交由各学院组织 2009年11月20日

-2009年11月20日 启动仪式 举办“创业赛”启动仪式 2009年11月25日

-2009年11月25日 初期讲座 邀请各专业知名教师指导大家作品的基本思路和写作方式 2009年11月26日

-2009年11月30日 立项表整理 整理各学院科协发送的立项表 2009年12月09日

-2009年12月09日 中期讲座 邀请老师举办讲座,拓展选手的思路,规范写作的格式。 2009年12月18日

-2010年12月23日 中期报告书收发 收集整理参赛队伍的中期报告书并交评审委员会评审 2010年1月10日 终期答辩 组织终期答辩,评选各奖项 2010年3月下旬 大赛总结 表彰优秀单位,总结比赛情况 2010年3月下旬 六.评审细则

初期立项表评审规则

评分项目 分值 评分准则 得分 作品设计的基本思路 产业背景 10分 产业背景描述清晰 市场前景分析 10分 市场前景分析合理 市场机会 10分 市场机会表达清楚 产品、服务描述 10分 产品、服务描述准确 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及特点 项目基本技术 8分 项目基本技术描述清楚 创新性思维 12分 思路新颖 实用价值

预期效果 行业竞争分析 7分 市场现状分析准确 项目可行性 10分 所选项目可行 阶段性目标描述 5分 阶段性目标明确 营销计划 8分 营销思路新颖可行 文字表述 10分 文字表述清晰准确 总分 100分







中期报告书评审规则

???参赛作品全称:参赛作品编号:

项目 分值 评分标准 各项分值 得分 概要 10分 清晰、简洁、重点突出、具吸引力 10分

公司 5分 商业目的、公司性质、公司背景及现状、创业理念、全盘战略目标 5分 产品/服务 10分 描述、特征、商业价值、需求、技术含量、发展阶段、所有权状况 10分 市场及营销策略 10分 市场描述、竞争分析、市场细分、市场定位、定价、营销渠道、促销方式 10分 经营 10分 产品生产/服务计划、成本、毛利、经营难度、资源要求 10分 管理 10分 关键人物背景、组织结构、人力需求、角色分配、实施战略能力 10分 财务分析 10分 财务报表清晰明了;与计划实施同步:第1年月报、第2-3年季报、4-5年年报 资产负债表(2.5%) 2.5分

损益表(2.5%) 2.5分

现金流量表(2.5%) 2.5分

资金需求与运用(2.5%) 2.5分 回报 10分 以条款方式提供所需投资、利益分配方式、可能的退出战略 10分 可行性 20分 市场机会、竞争优势、管理能力、投资潜力 市场机会(4%)(明确的市场需求及其合适的满足方式) 4分 竞争能力(4%)(在市场上独有的,具有独特的核心能力以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 4分 管理能力(4%)(团队能够有效地发展企业,并合理规避投资风险) 4分 财务预算(4%)(团队在发展业务上有明确的财务需求) 4分 投资潜力(4%)(真正具有实际投资价值) 4分 简洁/清晰 5分 (是否大约25页且少有冗余) 5分 总计 100分 100分



答辩评审细则

评分项目 分值 评分准则 得分 团队陈述

(20分) 10分 思路明晰,表达清楚,重点突出地阐述创业构想 10分 大方得体,语言流利,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陈述和答辩 回答提问

(30分) 10分 准确理解评委问题,回答具有针对性而不是泛泛而谈 10分 准确回答问题,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语言简洁流畅,对评委特别指出的方面能做出充分说明和解释 例证数据科学,准确,真实 实用价值

预期效果

(40分) 10分 市场现状分析准确 10分 所选项目可行 10分 阶段性目标明确 10分 营销思路新颖可行 团队表现

(10分) 5分 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关键时候能有效救场,表现团队精神 5分 风貌良好,陈述和回答问题,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语言简洁流畅。







见附表:

“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报名表

立项申请表

立项书评审表

报告书封面及目录

报告书评审表

答辩评审表

“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参赛手册



北京交通大学

“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竞赛组委会

2009年11月日

















指导委员会



参赛队伍



分委会办公室



表彰总结



答辩评审



准备终期答辩



中期报告书评审



上交中期报告书



评审初期立项书



第三次指导讲座



第二次指导讲座



制作初期立项表



上交初期立项表



制作中期报告书



搭建网络平台



大赛宣传



大赛报名



组织答辩活动



中期报告书收集



组织创业类主题沙龙



组织中期指导讲座



初期立项表收集



组织初期指导讲座



启动仪式























































献花(0)
+1
(本文系灵感流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