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推断》专题复习
江桥镇中心学校林姗
一、教材分析
物质的推断题是考试中一种常见的题型,这类题型所包含的内容多,条件隐蔽,变化大,关系复杂,综合性强,是学生较容易失分的题型。近年考试题灵活度越来越大,题目越来越新颖,这就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这种类型的题目的解题技巧做一些探究。要求学生能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着重考查学生对熟悉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的理解及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生产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出现在中考试题填空题第20题或21题,分值5分左右,主要考查教材中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金属及金属氧化物、酸、碱、盐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物质推断的方法,学会根据物质的特征颜色、特征状态、物质之最、物质的用途和相互转化关系推断物质并书写各种物质的名称、化学式、化学方程式。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物质推断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用找突破口的方法,解决物质推断这类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获得处理化学问题的体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教学重点、难点
难点:寻找“突破口”掌握解决推断题的方法与技巧。
重点:通过专题复习,学会通过物质的性质、用途解决物质推断问题。
四、教法
此类型题考查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逻辑推理能力,主要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归纳、课堂游戏等活动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学法
根据物质推断这类知识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自主学习、启发与讨论相结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解题的关键在寻找突破口、顺藤摸瓜进而完成物质的推断。
六、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用师徒几人的猜谜引出猜谜与我们化学中的推断题有异曲同工之处。我们在做物质的推断这一类题时,也是利用各物质的特征去进行推导的。那么推断题的具体突破口都有哪些呢?我们本节课进一起来探究。
【学习目标】
1、掌握典型物质的颜色,俗名、用途等。
2、熟悉物质推断的解题思路。
3、掌握物质推断的解题方法。
【环节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例题.已知A、B、C、D、E、F、G、H、I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E、G为常见金属,E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高的金属,G呈紫红色;I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所形成的常见气体单质;人体胃液中含有A,可帮助消化.根据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反应物和产物均已给出)(1)E的名称是,H的化学式是:。
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3)实验室检验I气体的方法:。
讨论探究:自己独立完成例题,找出突破口、总结解题思路(同桌之间可以交流讨论)
总结解题一般思路和方法
(1)找准“突破口”:全题兼顾,找到题目的突破口,并把题目的关键信息标注在题中。
(2)“顺藤摸瓜”:根据找到的题目突破口,进行顺推或逆推,把能推出的尽量先写在题目上,进而全面解答
(3)自我验证:把推出的答案放回原题去进行检验,确定答案的正确性。
【环节二】展示交流(知识储备)
抓住关键、寻找突破口
(以下知识储备提前下发学案,课上均以小游戏形式展开)
突破口一、物质特征颜色
⑴固体颜色:
黑色:Fe粉、C、CuO、MnO2、Fe3O4;(小组竞赛)
红色:Cu(紫红色)、Fe2O3(红棕色);(配对游戏)
⑵溶液颜色:
蓝色:CuCl2溶液、CuSO4溶液,Cu(NO3)2溶液;(填空游戏)
浅绿色:FeCl2溶液、FeSO4溶液、Fe(NO3)2溶液;
黄色:FeCl3溶液、Fe2(SO4)3溶液、Fe(NO3)3溶液。
沉淀颜色:(知识导图)
白色:BaSO4、AgCl、CaCO3、BaCO3、Al(OH)3、Mg(OH)2;
蓝色:Cu(OH)2;红褐色:Fe(OH)3。
火焰颜色:(知识导图)
蓝紫色:S在氧气中燃烧;
淡蓝色:S、H2在空气中燃烧;
蓝色:CO、CH4在空气中燃烧。
突破口二、元素或物质之最:(填空)
⑴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⑵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⑶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
⑷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C。⑸质子数最少的元素是H。
⑹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度也最小的气体是H2。
⑺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⑻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是金刚石。
⑼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N2。⑽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⑾最常用的溶剂是H2O。⑿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
突破口三:物质的俗名或主要成分(展示学案加深印象)
突破口四:物质的用途(填空游戏)
稀盐酸(HCl):胃液主要成分,帮助消化
熟石灰Ca(OH)2:常见的建筑材料,配制波尔多液和中和酸性土壤。
氢氧化钠NaOH: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除去油污;广泛用于石油、肥皂、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
碳酸钠Na2CO3: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
碳酸氢钠NaHCO3: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治疗胃酸过多症。
碳酸钙CaCO3:常见建筑材料,补钙剂。
氯化钠NaCl:常于的厨房的调味剂、防腐剂、除雪剂、农业选种、配制生理盐水。
【环节三】跟踪检测
1、(2018年齐齐哈尔)20.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B、C、D都是氧化物,E、F、G都是金属单质,且F为导电性、导热性最好的金属,A和G均为红色固体(其中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G物质的化学式_____。
(2)写出B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
(3)写出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从微观角度解释B和D两种物质性质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
2、(2019年齐齐哈尔)21.(5分)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已知A是人体胃液里含有的酸,B、C、D、F均为氧化物,E中含有三种元素,G是最轻的气体(其中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F物质的名称;
(2)写出一个符合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B物质的一种用途;
(4)写出A和E发生反应的微观实质。
(2020年齐齐哈尔)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已知A在农业上用来改良酸性土壤,B、E是两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C、F是两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其中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E物质的化学式;
(2)写出A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C生成F的反应__(选填“吸热”或“放热”)。
板书:物质的推断
一、找准突破口突破口:
二“顺藤摸瓜”
三自我验证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