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教学设计龙泉育才王文薪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初步感受文中的动态美。2、朗读课文,懂得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教学重 难点:能初步感受文中的动态美。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被称为鸟的天堂的大榕树有什么特点?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大榕树的静态美?二、浏 览诊断?自读10——14自然段。思考:找出能体现鸟儿多且欢快的词句。三、确认标识1、?仔细默读12、13自然段,了解作者如何写鸟儿 的动态美。(1)用“?”划出表示事情发展顺序的词。起初——后来——接着——继续(2)联系上下文想想,为什么鸟的天堂“起初周围是 静寂的。”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鸟儿还在休息。先写静反衬后面的动)(3)用“”划出鸟儿活动的句子。想想作者是怎样按“起初、后 来、接着、继续”四个层次描写“鸟的天堂”由寂静变得热闹的过程的。起初:寂静后来:一声叫,一只、飞接着:二只、三只继续:热闹,到处… …到处……(4)对照课文思考:作者怎样描写“鸟的天堂”的热闹景象。课件: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 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 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课件呈现:到处……到处……数量多大、小、花、黑?种类多叫、飞、扑?形态各异男生 读,女生读,全班齐读(5)看到大榕树上那群鸟欢腾、热闹非凡的景象,作者产生了怎样的感受?应接不暇:突出鸟数量多,姿态各异。作者在1 3自然段中怎样描写那只画眉鸟?写法有什么不同之处?好处是什么?课件:第12自然段通过写鸟声、鸟影、鸟形、鸟色对鸟群作出了全面的介绍 。第13自然段则通过具体地描写一只画眉鸟说明鸟儿在“天堂”里欢乐的生活情况。这叫做点面结合的写法。好处:可以突出鸟在大榕树上自由、 幸福的生活状态。(齐读13自然段)小结:这两个自然段描写了大榕树上群鸟的飞、站、扑、叫等活动情况。这种描写事物活动及变化的写法叫动 态描写。2、为什么作者说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句末用感叹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画下课文中的有关句子,然后用自已 的话归纳总结)(1)?周围有山有水环境幽雅。(2)?大榕树枝繁中茂、适合鸟儿生活。(3)?当地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鸟儿受到保护,能 自由自在地生活。3、升华: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启发?归纳演绎1、总结回顾本课内容2、方法总结:巴金老爷爷的写作秘诀就在于在描写 大榕树和鸟的时候分别采用了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运用静态描写把大榕树枝叶繁密,充满生命力的形象描写的淋漓尽致,运用动态描写把鸟的数量 、颜色、姿态以及自由自在的状态展示给我们,还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让我们感受到鸟儿们在鸟的天堂里幸福生活。他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融合到 一起,再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从而打动了我们。五、及时演练随堂小练笔:选择下列图片,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写一个片段。(课件出示图片)六 、板书设计多:到处鸟声鸟到处鸟影动态美欢:叫、飞、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