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如东历史上的瘟疫
2021-05-04 | 阅:  转:  |  分享 
  
琐谈如东历史上的瘟疫陈有清瘟疫,群众称之为“人瘟”,它是人类的劫难,在如东的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虽然记载不多或“语焉不详
”,但史乘上多少也有点痕迹。如东,原为如皋东乡。如皋在西汉初年为吴王刘濞的封地,汉高祖十二年时属海陵县。从那时算来,至今已有2
214年。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如东(皋)人与病魔瘟疫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息,虽然屡屡付出惨重的代价,但“人间正道是沧桑”,
如东的人口越来越多,如东人的人均寿命越来越长,“如意东方”的家园也越走越近。面对着“春风杨柳万千条”,如东人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
脑,没有忘记大自然的怪癖和历史烙下的伤痛。有史可查,明清两代,前者从兴到亡276年,后者275年,各发生过7次瘟疫。明代是
:正德十三年(1518)、嘉靖三十三年(1554)、三十八年(1559)、万历十六年(1588)、崇祯十一年(1638)、十三年(
1640)、十四年(1641)。清代是乾隆朝5次,即乾隆四年(1739)、十五年(1750)、二十一年(1756)、二十四年(1
759)、五十一年(1786)。另加道光元年(1821)、光绪二十八年(1902)各一次。这些疫病,大多数与天气干旱有关,瘟疫
与灾荒并行,志乘也无法回避:“病者、饿死者甚多”“凡户无免者”“染病者大多死去”“死者无数”“每日有数十人死亡”,令人闻者色
变,触目惊心。当时,政府重在观望而无力救治,更谈不上发动民众群防群控。老百姓除了姜汤盐水,再也拿不出什么好的东西,只好靠
求神拜佛或以巫术驱邪送鬼祈求平安。少数地方贤达或寺庙出于善意施医、施药、施材(棺材),但能力有限,杯水车薪,大势难回。堂堂“乾
嘉盛世”也洒满了阵阵不光彩的蝇雨。中华民国建立之后,虽然政治体系起了根本的变化,但瘟疫的肆虐并未收敛。民国九年(1920)
秋,霍乱流行,来势汹汹,锐不可当。掘港,放一枚炮仗全镇都听得到响的弹丸之地,竟有300多人被夺去了性命,真是骇人听闻。笔者幼
年听长辈们说:我有位本家爷爷,时值盛年,身强力壮。因亲戚暴亡去悼念,回来已近半夜,他见明月高悬,清风阵阵,索性不睡觉
了,搬了张凳子坐到外面剝麻,一直剝到天亮,也没感到疲倦,可时近中午,觉得身上有点不对劲,不一会天旋地转,未等日落便气
绝身亡。如此情况者,左邻右舍中,随手可指。过了五年,即民国十四年(1925),鼠疫又起,七月前后,掘港死亡80余人。民国二十
年(1931)马塘、丰利、栟茶一带霍乱大流行,栟茶“死者过百”。又过五年,即1936年,桐叶初黄,疟疾骤起,腥风遍及城乡,
冤魂行于坦途,史称“死亡甚众,虹元乡(位于掘港西北)病死甚多”,“栟茶死20人”。又一个两年后(1938)的初秋时节,溽
暑刚消,掘港又流行起一种怪病——登革热。此病主要由蚊子传播,潜伏期一般5—9天,出现发热——皮疹——出血——淋巴结肿大——剧
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颈强直乃至死亡。这个病凶猛异常,“历时月余,十室九病,少有幸免”。俗话说“病来如山倒”,这些急
性瘟疫,更如猛虎下山,让市镇上的商家往往措手不及。据说,常有顾客进店买货,付过钱还没来得及拿货出门就情况突变:或者顾客仆地而死
,或者老板倒下柜台。形势严峻,生活还要继续,瘟神仍然猖狂,怎么办?有人想出主意,建起一种“半踏子门”——下半截砖墙,上
半截为可拆卸的木板。顾客站在“半踏子门”外购买商品,买卖双方隔开一些空间交谈,付钱与取货也不以手交手,避开了零距离的“亲密接触”
,起到一定的防控作用。再说,万一客人倒下,也倒在大街之上,而不是倒在店老板的家里,不会引起许多不必要的麻烦。这种建筑形式,
笔者年幼时亦曾见过,只是没想到当年那个特殊时期的特殊功用。1940年,新四军东进,天打了个滚,地翻了个身,抗日民主政府关心
民瘼,整个社会环境都起了很大的变化。1946年夏天,瘟疫又起,霍乱流行。父亲告诉我:那年我6岁,弟弟3岁,我们兄弟俩都上吐
下泻,染上了霍乱病。他用一付鲜篮(挑鱼货的敞口篾篮),一头挑着一个小孩上街看病。返回时,走到东观音堂(离掘港东街头约4里)突然
腹如鼓响,洩泻不止,接着又喷射性呕吐。他两腿发软,心似刀绞,望着枯树残阳,仰天长叹:“天灭我陈也!”好在时局已经改观,
无论城乡都响起了“除害灭病”的声音,青蒿紫蒜除秽气,剃头洗澡讲卫生,处处天蓝水清,特别是掘港已经新辟了几家医院、诊所,出现
了季少三、陈朗清、陈道权、季汉源、蔡国梁等一批中西名医,就连乡间也时有悬壶济世的郎中来往,疾病得到了及时治疗,田里活儿又有拌工
队与乡邻们帮助,患者又治疗又休养,很快就康复起来。不仅个人家庭免遭一劫,整个社会也战胜病魔,重获生机。加之土改已经开始,
时闻欢声笑语荡漾在街头巷尾或竹林茅舍。幸哉!欣逢盛世,我父病愈身健,虽劳苦而心乐,后来寿高九五,无疾而终。参考文献:《如东
县志》(2015年商务印书馆)《掘港镇志》(2007年方志出版社)《马塘镇志》(2012年4月版)《如东人口计划生育志》(1987年南京大学出版社)作者陈有清:曾四度参与纂修《如东县志》,著有《方志美学散论》、《县志编修探微》、《实用方志编纂研究》(后两部为合作)等方志学术专著。3
献花(0)
+1
(本文系双月楼图书...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