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方式探究
2021-05-06 | 阅:  转:  |  分享 
  
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方式探究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第三部分关于综合性学习是这样论述的:“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整体的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综合性学习应突出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例子”,这句话也说明教材不是万能的,它仅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范本,在这个范本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行挖掘,举一反三,扩大教材的外延。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美国教育家杜威也说过“教育就是生活”,说明了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生活是教育的源泉,也是教育内容不竭的动力,不能脱离解决学习者的生活问题。生活也及时调节教育的内容,端正教育的方向。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教育向实践的延伸,也是教育和实践的结合。语文学科的特殊性也要求语文教学不能停留在课堂上,应向外延伸,探索形式多样的活动,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一、阅读拓展

????学校教学的时间和条件有限,学生的阅读量严重不足。虽然教科书也提供了一些阅读的材料,但对中学生来讲却是杯水车薪,另外,各个学校、年级、家庭的条件也参差不齐,导致阅读这一语文学习重要的环节跟不上,学生的文学素养低下,这离语文教学的目标有很大的距离。因此,我们要借助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一良好的平台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扩展,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习惯,根据不同学段的要求让阅读成为学生一种有组织、有目标、系统和规范的活动。阅读的内容丰富多样,中学生应读的范围大纲都有明确的解读,如有世界名著,如四大名著为中学生必读书目,报刊杂志如《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作文报》、《故事会》、《语文报》、《初中生阅读》、《演讲与口才》等多种报刊杂志、网络上优秀的著作等。

二、课外实践

????语文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尤为紧密,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为我们提供了源泉和很多灵感。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可以采用开放课堂的模式进行。在开放课堂的模式下,我们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旅游、组织考察活动、社会调查、组织义卖、进行义演等活动。这些综合性学习都有利于使学生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这样,综合性学习就能把生活与语文紧密相连,把学生今天的学习与未来的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例如在以“关注弱势群体”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可以安排如下活动:访谈、调查、讨论、写建议书。借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综合性学习,就达到了“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的效果,加强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综合活动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应贯穿于我们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新教材中每一单元结束后都有一次综合性学习,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将其丰富、完善。更重要的是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经常性地开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实施落到实处。教师要?“抛砖引玉”,综合性学习的理念应渗透于日常教学中,不断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性活动,让学生充满趣味地学。开展综合性学习的类型很多,大致有以下活动种类:

汉字听写大赛、成语串联、朗诵会、书法比赛、读书交流会、辩论赛、课本剧表演赛、演讲赛等。话剧、课本剧或童话剧、游戏、展览等。

这些充满趣味与竞争的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增强了语文的趣味和魅力。真正实现了新课程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语文教学也有了很多辅助的形式,丰富了教学内容。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方式很多,以上这些都是目前在基础教育阶段常采用的方式。在一线的教学实践中,作为语文教师还应多思考、勤于探索,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丰富化、常态化、科学化、实用化,拉近语文教学和生活的距离,实现大语文的理想。















































献花(0)
+1
(本文系小强工作室3...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