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步随缘慈济四宫一院(三).2021.05.05. |
|
|
漫步随缘慈济四宫一院(三)项开洪请续阅《漫步随缘慈济四宫一院(三)》5)龙泉井:龙泉井位于前殿天井下方,据民间代代相传,这口井已有 一千多年历史。是保生大帝生前用来治病救人,煎药、熬汤、洗涤伤口之圣水,虽然井不深,但水质甘淳,久旱不涸。故称“千年古井,龙泉圣水, 治人无数,造福人生”。自古以来,有无数信众、大德,不惜路程道远,到此“请回圣水”,祈求“消灾灭病”。慈济西宫图(龙泉井)86 )国母狮:走进慈济西宫(白礁慈济祖宫)前殿与中殿之间的天井正中,立着一只用右手握中国帝制时代的服饰等级标志十二章纹中最后一个黑青相 次的“亚”字形印鉴,体现了皇帝嘉封的印证,颇显匠心的石狮,称为“国母狮”,是慈济祖宫镇宫之宝。真品纯属南宋绍兴年间雕刻,石獅面朝大 门,据说当年保生大帝的后代弟子,根据他的药方,入宫医愈明成祖朱棣的文皇后的乳疾。后文皇后感念神恩,特命能工巧匠雕塑一只握有保生大帝 印章的石狮,派人由京城专程送至白礁慈济祖宫。如今,另一只石狮尚存放在北京故宫。慈济西宫图(国母狮)97)祭坛献台:祭坛献台是各地同 祀宫庙到祖宫进香时,奉献各种祭品的场所。台椽四周镂有生动活泼的“飞天仙女”、“狮子戏球”浮雕,属宋代雕刻艺术佳作,雕工技术精湛,栩 栩如生,是慈济西宫历史文化遗产的精华。慈济西宫图(祭坛献台)10慈济西宫图(正左侧飞天仙女、狮子戏球)11慈济西宫图(正右侧飞天仙 女、狮子戏球)128)五爪龙柱:前殿门廊有六根蟠龙石柱,是清嘉庆二十一年重修时台湾同胞献置。而中殿门廊前的四根朝天蟠龙石柱系宋代建 宫遗留下来的雕刻艺术作品,均为五爪龙(俗称五爪配五门),是享受皇宫式待遇方能分别雕为五爪,其中东边靠内一只是五爪龙头朝上的“冲天龙 ”,是皇宫襄封的一种特征。慈济西宫图(从正左至第三龙柱是冲天龙柱)139)斗拱藻井:中殿(主殿)的顶棚由众多的斗拱而叠成的八掛藻井 ,是依照皇宫规制而成的龙凤呈祥图案,是吉祥如意的内函,也称为“如意藻井”,整个屋顶结构呈斗拱式,全部用木榫衔接,没有用一根铁钉,其 造型独特,工艺高超,是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慈济西宫图(斗拱藻井)1410)保生大帝神像:在正殿正中神龕内供奉的是保生大帝金身,称为 “开基祖一大帝”。这尊金身历经历朝历代膜拜重塑,为镇宫神像,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物价值,而成为当今海内外人们的“保护神”。慈济西宫图( 保生大帝神像)1511)弥勒佛神像壁画:位于中殿墙背后的墙壁上绘有三幅古画,东傍是八仙过海,西傍是七仙女仙境,维有中间一幅神奇悠闲 ,笑口常开的“弥勒佛”神像,栩栩如生。整幅画的技艺高超,更神奇的是弥勒佛的眼睛和脚,还有脚旁边的一双鞋,都会随着观赏者位置的移动而 转动。这张壁画高约2米、宽近4米,笔者在现场做了个试验,笔者沿着这4米图走,眼睛盯着弥勒佛看,发现每移一步,弥勒佛会随之转动,仿佛 他的脸一直跟着笔者转,更奇怪的是,他肩上的两个童子也会跟着他一起“转向”。笔者站在画像的左边时,弥勒佛和两童子朝左;等笔者从左边步 行到佛像的右边时,弥勒佛和两童子的脸都朝右了。俗说:这是启发民间信众无论走到何方,都要以慈善为理念,以济世为所愿,而不能做缺德事, 神灵都在注视着你的意思。但是,奇怪的是,同样一堵墙,画中两个角落的另外几位童子却是固定的,不会随着观赏者的位置转向。慈济西宫图(弥 勒佛神像壁画)16慈济西宫图(左是八仙过海、中为弥勒佛神像、右是七仙女仙境)1712)石头公:在后殿有一块大“寿”石,为建宫时原地 形地物,经过历代修膳,都把它保存着。随着历史悠久,陪伴着慈济祖宫,度过了八百多个春秋,而人们把它称为“石头公”,做为祈求“平安长寿 ”之神佑,同样参香、朝拜。慈济西宫图(石头公)1813)钟鼓楼:在前殿二层楼上的古钟鼓,是自古以来的一种民间民俗活动祭拜仪式的一种 道具之一。一般在农历初一、十五日,俗说五更早朝都要敲钟、擂鼓;节日、庆典、迎送海内外进香团、贵宾等都为一种古代方式的使用工具。现宫 中保存的钟是清朝同治年间锛造的古钟。慈济西宫图(清朝同治年间锛造的古钟)19慈济西宫图(鼓楼)2014)龙湫庵:龙湫庵是白礁慈济祖 宫的前身,位于中殿位置,原有三间房子,是保生大帝生前在此诊疾、治病的住所。早在1036年,保生大帝功德圆满,卒于白礁境内的文圃山龙 池岩山崖下,化身得道。为了纪念吴夲的高尚医德,至1037年,白礁村民集资雕塑了保生大帝金身,安置在这三间房子住所内,并将这三间房子 命名为“龙湫庵”。“龙湫庵”名的由来:古时白礁先贤经常治滩围垦,内港与九龙江的潮汛相互呼应,吞吐冲击,自然形成五条港湾,其名是黄娘 前港、龟子港、双叉港、红厝港、卡仔港。五条港湾,湾湾曲曲,象龙湫在荡漾。因此,村民就根据当时的地理特征,而把它命名为“龙湫庵”。现 中殿两侧墙外上方还保存着原“龙湫庵”的梁眷。慈济西宫图(龙湫庵)2115)真人所居:前殿二楼正中大门外悬挂着“真人所居”横匾,“真 人所居”为明代大书法家张瑞图所书,张瑞图(1570-1644),字长公、无画,号二水、果亭山人、芥子、白毫庵主、白毫庵主道人、平等 居士等;汉族,明代画家,晋江二十七都下行乡(福建省晋江市青阳下行乡)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后以礼部尚书入 阁,晋建极殿大学士,加少师。慈济西宫图(真人所居)2216.丹竈(灶)石:白礁龙池岩东边的“丹竈(灶)石”遗迹,是南宋宝庆元年( 公元1226年),同安邑宰王楷为纪念吴真人生前炼丹圣迹的题刻,是吴真人炼丹救世功德的历史见证。慈济西宫图(丹竈石)2317)炼丹药 锅:在慈济西宫(白礁慈济祖宫)内,还保存着唯一独有的千年遗物“炼丹药锅”。它是古时随拌着保生大帝吴夲生前为了济世百姓、治病救人、 熬制草药、炼制丹药所用的药锅,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至今还保存完好无损。慈济西宫图(炼丹药锅)2418)紫微树:在慈济西宫(白礁慈 济祖宫)西南部,既白礁村关帝庙角与西门角之间,是吴真人的出生地。相传吴真生的故居是四房一厅带三间护厝,三合土筑成的瓦房(现已被村民 用去建成民宅),故居座东南朝西北,屋后有三块大石头,即称为“三台献瑞”,屋正前方50米处的一块大石头上,有一棵千年古大榕树,至今枝 叶茂盛,又说吴真人是上界紫薇星下凡投胎降世,同一天把那棵榕树称为紫微树。古说,保生大帝降世是座三台向紫薇,吴真人又称为“紫薇真人”。慈济西宫图(千年紫薇树)25由于微信篇幅受限10M,请续看《漫步随缘慈济四宫一院(四)》2021.05.05.1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