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古代文化常识汇编(一):古代官职调动任免常见术语
2021-05-07 | 阅:  转:  |  分享 
  
古代文化常识汇编(一):古代官职调动任免常见术语一、表“授官、做官”辟、除、察、荐、举、授、起、复、征、拜、赠等【辟bì】征召来授予官职。【
除】本义是宫殿的台阶。后成为拜受官职术语(“凡言除者,除故官就新官也”)。【拜】授予官职。拜相如为上大夫。——《史记·廉颇蔺相如列
传》【复】复职,用法同“还”。【赠】用于追封已故者。二、表“调动、补任”迁、改、调、徙、转、出、补、荫补等【“迁”字大家族:】1.
表示升职:右迁、迁除、迁进2.表示降职:左迁、迁谪、迁削3.表示平调:迁调、转迁4.多
次调动:累迁(一般指一步步升官)【出】京官外任。如:出知严州。严地狭财匮,始至,官镪不满三千,燧俭以足用。(12全国1卷)【荫补】
也称“恩荫”,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一种选官制度,荫补官员与_其它途径出身_的官员共同构成官僚队伍。是一种变相的_世卿世禄_制度。三、
表“升官、加封”晋、进、加、超迁、擢、超擢、陟、升、拔、提【超迁、超擢】越级升迁、破格提拔。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19全国1卷)【陟】晋升、提拔。如:陟罚(提拔与惩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四、表“贬官、免官”左除、左降、左转、贬
、放、谪、黜、绌、免、夺、褫等【放】免去。如“放官”。注:有时“放”亦可理解为京官调任外地。【绌】通“黜”。废除;贬退。如:屈平既
绌,其后秦欲伐齐——《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褫chǐ】革除。如“褫夺”“褫官”。五、表“兼任、暂代”兼、领、摄、权、行,假,署等【
领】以本官兼较低职。如:出焉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后汉书?刘焉列传》【摄】暂时兼任比本官高的职务。如:周公摄政,践祚而治
。——《礼记?文王世子》1、走上阼阶主位。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2、指即位,登基。【权】临时代职。
如:兼权殿中侍御史。(《宋史?李纲列传上》)【行】代行某职而尚无此官衔。如:安国行丞相事。(《汉书?韩安国传》)【署】暂任
、代理官职。如:成祖继位,命署礼部事。(《明史?宋礼传》)六、官吏考核术语【铨】衡量官吏的资历和劳绩。如:府州久勤将吏,依劳
铨序。(《宋书?武帝纪中》)【课试】考查、考核。如:境内之杰不事,而求封外之士,不以功伐课试,而好以名问举错。(《韩非子?亡
徵》)【考绩】考核官吏的政绩。如:故考绩黜陟,以明褒贬。(《后汉书?马援列传》)【考功】考核业绩。如:今朝廷不考功校德。
(《后汉书?申屠刚列传》)七、官吏到任、掌权【新(始)视事】刚刚到任。如:是时,茂陵守尹公新视事。《汉书?游侠传》)【下车
】官吏初到任。如: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后汉书?刘宠列传》)【知】掌管或做知州(知府、知县)。【用事】当权执
政。如:今秦太后、穰侯用事,高陵、泾阳佐之。(《战国策.秦策三》)八、官吏辞职(多婉辞)致仕、归田、告老、乞骸骨、移病、悬车、解官
、谢官等【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同“致事”。如:永宁元年,称病上书致仕。(《后汉书?刘般列传》)【归田】辞官还乡。例:官中
无人,不如归田。(《晋书?李密列传》)【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例: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后汉书?张衡列传》)
【移病】旧时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婉辞。同“移疾”。【悬车】退休致仕。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故称。亦借指七十
岁。九、跟俸禄有关常见术语:【秩】“秩”:可以表示官员俸禄,也可以表示品级【常见组词】1.秩满:官吏任期届满。如:秩满,造行在所
,顾不数见公卿。(陆游《傅正议墓志铭》)2.秩望:官位和声望3.显秩:高官厚禄如:其他以杀贼跻显秩者,尤不可数计。4.食秩
:靠领取薪俸为生5.秩服:爵禄与服饰的等级6.秩米:官吏的俸食考试加油!2
献花(0)
+1
(本文系小窗悦读图...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