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学语文站孙东霞《百家姓》读后感
2021-05-07 | 阅:  转:  |  分享 
  
了解我们的家庭成员的由来

——读《百家姓》有感

中学语文站孙东霞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把我带进《百家姓》。

中国古代的启蒙教材,历史悠久,形式多样,《百家姓》就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

中国人有着非常浓厚的宗教观念,非常看重自己的姓氏,一个姓氏就是一个家族的象征、一个家族的荣耀。早在汉代就有人看史编撰启蒙的姓氏读物,而宋代的《百家姓》则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成为我们启蒙的必读之书。

一、姓的由来

《百家姓》记载了华夏子孙的来历和姓氏名称的来由。阅读《百家姓》,不光知道了中国到底有哪些姓氏,还了解到祖先的生活,满足了我的好奇心。

以官名为姓

如:钱陆终是古代传说中五帝之一颛顼的曾孙,他生了彭祖,彭祖的孙子彭孚在西周朝廷中任钱府上士,执掌全国的财政大权,于是,就以官为姓。明末清初的钱谦益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他与同时代的吴伟业、龚鼎孽并称为清初“江左三大家”。

以受封地名字为姓

如:孙周文王的少子康叔在西周初年受封于卫,他的八世孙有个儿子叫惠孙,他受封于“戚”,他的后代非常崇敬他,就以他的名字“孙”作为姓氏。孙子是春秋末期的著名军事家,他的《孙子兵法》至今仍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

以典故为姓

李皋陶在尧帝时是主管司法的官,名为“大理”,他的子孙世袭这一职务,并以官为姓,人称理氏。在商纣王统治时期,皋陶的后人理征因为得罪了纣王而被处死,理征的妻子带着儿子利贞逃亡的途中,曾经在一棵李子树下摘果充饥得以活命,后来理征的妻子改“理”姓为“李”姓,以纪念李子的救命之恩。利贞的十一世孙李聃就是尽人皆知的道家的始祖老子。

以国家的名字为姓

夏、商二代均封侯赐地,西周初年更是实行大封建,大大小小的诸侯国遍布九州,这些国名便成为其国子孙后代的。如程、房、杜、戈、雷、宋、郑、吴、秦等。周文王封少子于狄域,其子孙便姓狄。白狄族一支在今河北省无极县建立鼓国,后代便有姓鼓。有的姓是秦汉以后外邦人带来的,如米姓出自西域米国,安姓出自安息。

二、为什么“赵”性列在第一位

宋代编写的《百家姓》将赵姓列为全国首姓,是因为赵姓是宋朝的“国姓”,实际上并非如此。根据考证,赵姓是当今中国的第七大姓。赵传说皋陶十世叫蜚廉,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恶来,另一个叫寄胜。寄胜的曾孙就是造父。造父曾经给周穆王驾车,穆王把赵城赐了给他,于是,就根据国名命名了姓氏。赵匡胤是宋代的开国皇帝,据说《百家姓》把赵姓放在第一位,就与他有直接关系。

三、为什么叫百家姓

今天我读了《百家姓》,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也知道了为什么要叫百家姓,而不叫千家姓,万家姓。之所以叫百家姓,是因为在以前的时候算出大概只有400多个姓氏,所以才叫百家姓。《百家姓》使我知道了中国人的姓氏非常多,还有许多稀奇古怪的姓,我还知道了中国人的姓氏中有57个是复姓。如:司马、诸葛等,这样的姓。

《百家姓》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了解我们的家庭成员的由来。

















1







献花(0)
+1
(本文系绘诗意人生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