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相李贤与济源留村李氏关系图
1、(明)李贤撰《先祖迪功郎云南江川县丞致仕赠资善大夫吏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李公行状》载:“公讳威,字希原,其先古蓟人。唐时有官于邓者,见其山水清秀,地腴民淳,遂土著焉。子孙蕃衍,宋光宗时,有昆弟四十八人,计三百余口同爨不分,旌为义门。殁后,子孙用遗命合葬一丘,今墓木成林者十余里,号长乐林云。
曾祖讳成、祖讳义卿、父讳宽甫,俱不仕,以行义为乡里表率。族兄讳恭敏,仕元,为陜西行中书省平章政事,以才能为时闻人。……公生于元至正元年癸酉十二月二十二日,卒于明永乐八年庚寅九月十九日。正统以来,以孙贤贵,累赠资善大夫、吏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娶杨氏,继孟氏,累赠夫人;侧室张氏、髙氏、桑氏,生子男三人:长曰善;次曰良;次曰升,累封吏部右侍郎,加封如公官。女二人:长适邓州守御所百户丁锐,次适郡庠生巩智族子曰旺,信阳卫指挥佥事。“
2、(2002年李士成第九次续)《邓州顺阳李氏宗谱》(第34页-35页)载:威生三子,长曰:通(本名善)字伯达,任兴阳县令。次曰:良任四川达州知州。三曰:升,官至学士赠太师。生三子:长曰贤,次曰谦,三让官至南京监察御史,其子李国宁任山西阳城县知县升南京都断。生三子长曰富、次曰贵、三曰茂。
3、(2002年李士成第九次续)《邓州顺阳李氏宗谱》(第31页)李威世系图为:
4、网络资料《李国宁家谱》记载,李国宁,终生养育了三个孩子,长子李富,次子李贵,三子李茂,升官赴京上任时,由于当时政局混乱,形势很不稳定,为防不测,将次子李贵寄籍在阳城县李家山,又名列家山,归途中,李国宁又将三子李茂安放在济源市的东留村,长子李富被父亲安插在邓州南关。
5、《新出土中国墓志》河南壹上223《明河南府嵩县教谕李公墓志铭》载:“公讳培厚,字伯栽,号慎余。其先邓人也,徒济源县居者,三迁家於留村,曰李茂,则留村李氏始祖也。至今留村李为济邑弘族,文学之彦,亦彬彬者。四传至奉,自留村南图泥沟,遂以泥沟李称。奉生三子,长者永年也。永年生二子,长者性也,性亦二子,长者时新,即公之父也。”
从上述资料可知,《李国宁家谱》中记载的李国宁与(2002年李士成第九次续)《邓州顺阳李氏宗谱》中记载的李国宁为同一人。即李国宁为李让子,李贤侄。
由是可知明首辅李贤与济源留村关系世系图如下:
以上世系图有侯保国据(明)李贤撰《先祖迪功郎云南江川县丞致仕赠资善大夫吏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李公行状》、(2002年李士成第九次续)《邓州顺阳李氏宗谱》、网络资料《李国宁家谱》、《新出土中国墓志》河南壹上223《明河南府嵩县教谕李公墓志铭》制作。如有错误请批评指正。如引用请注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