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网络现状堪忧
2021-05-13 | 阅:  转:  |  分享 
  
网络现状堪忧

据悉,互联网发展到今天,社会上已经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染上了网瘾,而令人担忧的是这些人中占多数的是未成年人,他们不仅爱上网,而且迷上网络,难以自拔。诚然在教育环境上,在电子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电脑和网络成为青少年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但缺乏有效引导的中学生更多的是把电脑和网络当成一种娱乐工具。由此引发的悲剧更让触目惊心。

与其他孩子相比,杨铮的童年实在算不上幸福。从他记事开始,他不仅亲眼目睹了父母吵架的恶状,更要倾听父母在他耳边数落对方的种种不是。后来,他父母终于离婚,他跟妈妈一起生活。

从小开始,杨铮的性格就非常内向。迷上网络游戏的时候,他正在读初三,功课已经很紧了。虽然他的功课一落千丈,但那段时间是他最快乐的日子。杨铮的妈妈工作忙碌,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样才能解决儿子的问题,她请一位有经验的任女士帮自己。

有一天,杨铮的电脑坏了,他自己也修不好。借着这个时机,他妈妈就请任女士到家里帮助修电脑。任女士看到杨铮冷淡,神情呆滞,而且处处表现出不友好,任女士决定要拯救这个孩子。

最后电脑没有修好,当然是任女士故意的,她想让杨铮离开电脑一段时间。可是万万没有想到,没有电脑的日子,杨铮拿着自己的一把木头剑到处乱戳,床单、衣服都被他戳了很多个窟窿。痛苦的他甚至举着木剑向妈妈咆哮:“我受不了了,电脑再修不好,我就打你了!”

杨铮的妈妈和任女士组成了联盟,她们找各种借口不修好电脑。“刚开始说电脑是他姥爷出的钱,修也得姥爷修,托了一段时间。后来又找了个专家跟孩子说,电脑要修好需要几千块钱,家里已经没有这么多钱给你修了。”杨铮的妈妈说。就这样,三个月里,杨铮暂时告别了电脑。

但这三个月中,无论杨铮还是家人都感到万分煎熬。“孩子说没有电脑就要打我,我做妈妈的当然非常痛苦。但有什么办法?我总得先接纳他即使他不去上学了,我也要平静接受。”杨铮的妈妈最后流着泪哭诉。

杨铮的妈妈枳实千百万妈妈中的一员,目前有这样遭遇的母亲已经屡见不鲜,所有人都希望找出诱发“网瘾”的主要原因。

专家指出,抱着非常沉重的心情来看待网瘾患者也是不正确的,要相信孩子们会转变过来的。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有种怕的感觉,怕孩子不去上学,怕孩子不成材,由怕生怨、由怨生恨,产生一种情绪的对立,这样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而且还会加重悲剧的色彩。据此,专家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因:

父母的教育方法导致孩子成为网瘾患者。许多家长只懂得限制子女上网,而不懂得如何转移子女对上网的注意力,培养子女新的爱好。家长们不要给孩子轻易贴标签,什么自闭,有心理问题,切记不要这样。其实应该相信他们是懂道理的,对孩子们讲怎样正确对待电脑网络,“电脑是工具而不是玩具”、“会玩电脑不是英雄,会用电脑才是英雄”等。

还有许多学习比较差的学生会因得不到别人的承认而沉迷于网络。他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当中体会不到学习成功的乐趣,而上网打游戏,可以获得虚拟奖励,自我得到肯定,宣泄学习不成功带来的压榨。

由于人际关系不好,希望上网逃避现实。许多学生虽然成绩不错,可是性格内向、猜忌心强,而且小心眼,碰到问题时没能得到及时解决就沉迷于网络,学习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当然,教育是复杂的过程,在戒除网瘾的过程中,他们会不配合,更会出现反复。孩子在戒除网瘾之前最好不要碰电脑,这里有个间隔期。网络成瘾后一定要有一个真正的隔离期,这个时间对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有的一个星期,有的一个月。要遵循教育规律,不断尝试采用各种办法,耐心地打开他们心中的一个个死结,最终使他们彻底戒除网瘾。



献花(0)
+1
(本文系千機閣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