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Q/T9004—2008 ——定期召开有员工代表参加的安全会议,讨论安全绩效和改进行动; ——开展岗位风险预见性分析和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状态的自查自评活动。 企业组织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确定员工参与的形式。 5.6.3所有承包商对企业的安全绩效改进均可做出贡献。企业应建立让承包商参与安全事务和改进过程 的机制,包括: ——应将与承包商有关的政策纳入安全文化建设的范畴; ——应加强与承包商的沟通和交流,必要时给予培训,使承包商清楚企业的要求和标准; ——应让承包商参与工作准备、风险分析和经验反馈等活动; ——倾听承包商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改进机会的意见。 5.7审核与评估 5.7.1企业应对自身安全文化建设情况进行定期的全面审核,包括: ——领导者应定期组织各级管理者评审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过程的有效性和安全绩效结果; ——领导者应根据审核结果确定并落实整改不符合、不安全实践和安全缺陷的优先次序,并识别新 的改进机会; ——必要时,应鼓励相关方实施这些优先次序和改进机会,以确保其安全绩效与企业协调一致。 5.7.2在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及审核时,应采用有效的安全文化评估方法,关注安全绩效下滑的前兆, 给予及时的控制和改进。 6推进与保障 6.1规划与计划 企业应充分认识安全文化建设的阶段性、复杂性和持续改进性,由最高领导人组织制定推动本企业 安全文化建设的长期规划和阶段性计划。规划和计划应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 6.2保障条件 企业应充分提供安全文化建设的保障条件,包括: ——明确安全文化建设的领导职能,建立领导机制; ——确定负责推动安全文化建设的组织机构与人员,落实其职能; ——保证必需的建设资金投入; ——配置适用的安全文化信息传播系统。 6.3推动骨干的选拔和培养 企业宜在管理者和普通员工中选拔和培养一批能够有效推动安全文化发展的骨干。这些骨干扮演员 工、团队和各级管理者指导老师的角色,承担辅导和鼓励全体员工向良好的安全态度和行为转变的职责。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