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瑞兄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宇宙本源能——特点
2021-05-13 | 阅:  转:  |  分享 
  






宇宙本源能

——特点





宇宙本源是:能。它有什么特点?

一、非无非有

宇宙来源于,137亿年前,大爆炸。由一个极小的点,突然大爆炸,能量扩散,宇宙膨胀,现在仍然在膨胀,因为观察得知,恒星离我们,越来越远。

那么,这个能量的“点”,是什么?其实,说是“点”,也很勉强,因为连“点”,也没有,它是“非无非有”的。

为什么是“非无非有”?“非有”,好理解,因为什么也没有。那为什么还是“非无”呢?因为它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它蕴涵着“有”,它能产生“有”。

如何产生“有”呢?是量子力学的“叠加”。在试验中,无人观察,量子在同一时间,在ABCD各个点跳动,象一片云。一旦有人观察,量子则由不固定,转为固定。在A则是A,在B则是B,在C则是C,在D则是D。不固定的是“波”,固定的是“粒”,这无中生有的条件是:有意识参与。所以,物理学家说,意识是物质的前提和基础。

不固定的“波”,是暗物质,不可见;固定的“粒”,是明物质,可见。量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即同时具有“波”“粒”两种性质。为什么是这样呢?因为宇宙本源能,是不断跳动的,即是有频率。频率,具有波峰与波谷,是无数的波峰与波谷。其中,一段波峰与波谷剪断,即成“粒”。即是说,明物质的基础“粒”,是蕴藏在暗物质“波”中的。

由此看来,前述所谓的“非有”,也不是绝对的“非有”,而是也蕴藏着“有”。

二、没有物质

上述可见,本来没有物质,即没有明物质,而暗物质则是始终存在的,本源能即是暗物质。量子叠加中,意识参与,才无中生有,产生了物质。

当然,在量子叠加中,“波”转换的“粒”,虽然已经是物质,但仅仅是元素氢氧等,还是肉眼看不见。经过分化组合,一系列变化,才形成宇宙万物,才肉眼可见。

为什么“意识”参与,就会产生物质呢?因为“意识”与“物质”,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二者是成双成对,同时出现的。如同南极北极一样,不可能有独立的“南极”“北极”,它们总是成双成对出现的。

至于那个最初的“意识”,由何而来?它也是由本源能而来。因为暗物质,并不是没有任何变化,它也有着复杂的变化和发展。

三、没有时空

宇宙本源能,并没有时空。有了物质,才有了时空。物质要占据地方,这地方就是空间。物质要持续存在,这持续就是时间。时间与空间,是物质的属性,随物质而存亡,离开物质,时空并不能独立存在。

量子,层次在物质之上,量子的跳动,并不在空间中跳动,因为没有物质,即没有空间。所以,在人类看来,量子同一时间,在所有点上跳动。是将没有空间,看成有空间,才误解为,在所有点上跳动。

当然,宇宙本源能,不好理解。既然没有时空,它在哪里呢?它是什么样子呢?它就是“盘古开天”的“混沌”状态。

四、不断变化

如果宇宙本源能,一直不动,那还有宇宙万物吗?当然不是一动不动,它是不断变化的。

正是宇宙本源能具有“不断变化”的本性,才有本源能的量子叠加,才能无中生有,变化出宇宙万物。

宇宙膨胀,并不是永远膨胀下去,到一定极限,要回归缩小。一直缩小到当初原点。然后再行大爆炸——回归——大爆炸。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2021-5-13





献花(0)
+1
(本文系瑞兄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