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领导:公司董秘朱总领导总结:(1)看我们公司首看季度环比,辅助性的看季度同比,因为隔了一年市场变化很大,同比数据不具备参考意义,环比更 有意义。(2)我们三年指引的达成来自于产品区域渠道的三维叠加,目前市场动作在稳步推进。一季报证明了高基数下的增长。二季报希望证明社 区团购不存在冲击。年报希望证明为三年指引开个好头。提问环节:Q:二季度目前销售情况如何?A:公司内部经营年度是3月1号到次年2月2 8号。所以我们三年规划切换和年度切换的市场调整动作是从3月1号开始的。1、2月还是在搞春节年货。所以二季度才是承前启后的。我们在去 年战略升级下,品牌聚焦、品类聚焦、渠道聚焦、产品矩阵聚焦,是从3月1号开始的。目前来看,3月还带点惯性,4月才是真正攻坚,4月环比 增长,且5月出货量比4月多,新品铺市、市场动作调整要有1-2个月反应周期,目前一切正常。Q:我们在产品创新方面主要关注哪些点?选品 的流程周期是?A:选品:第一,我们选品首先符合安全美味健康的大方向。第二,要有差异化,要么渠道错位,要么产品特性错位,凡是纳入产品 矩阵的都是适合全国化推广的,减少地域差距。第三,包装形式上进行区隔,别人定量装我们就是散装。第四,在保质期长短上,比如烘焙切入中保 。研发:第一是对于通用属性的,我们利用多年积累的经验进行平移复制。第二是对于新增品相的专有属性,我们找业内高手来做。两者结合,我们 一两年就会加一个品类。第三,我们制造端是重资产(自产95%以上),所以在决定上什么产品的时候一定会要反复讨论,有比较大的把握才上。 Q:我们的5000个岛是单岛升级双岛更多还是在空白地区从无到有更多?A:都有。去年计划5k,实际投放8k,今年我们计划5k,目前已 经投了接近3k了。我们本意是投大岛,但实际推进过程中我们需求比较大,大商超跟不上我们的需求,所以今年我们5k个可能只有30%是大岛 。但我们也会对小岛进行优化,原来我们小岛标配是2个屏,但会浪费资源,以后我们大店用高配版中岛,小店用低配版中岛,把2个屏取消,大幅 降低我们耗材费用(之前小岛要1w多,每年折旧2k,低配版的岛只要2k多),而且完全不影响我们销售。所以我们大部分是做从0到1的扩张 ,加速在BC店中岛的扩张,头部店不是我们推不动,是商超短期内不能马上满足我们的需求。Q:这5k岛里面有多少是双岛?大部分是小岛变 大岛,双岛占500左右,1000个是小岛变大岛。Q:后面主要是哪些品类贡献较多?我们既要推新品,又要完成销售任务,这对我们销售人员 有很大压力,因为新品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形成销售。我们市场调整动作、新品铺市效果已经见效了,但不会5、6月突然放巨量,因为需要一个时间 。?Q:介绍一下具体品类?A:我们目前已形成产品结构、区域结构、渠道结构。今年量最大、供应链体系最完善的是深海零食板块(在原来的鱼 糜制品中加上鱼丸、鱼肠、蟹柳)。深海零食板块已经放到全渠道,除了原来的商超体系,还会转为定量装进便利、进流通。?Q:关于糖果产品? A:去年计划把糖果作为储备的第三曲线,后来计划调整,不急着出。春节前,糖果巧克力有进行试水,和果冻布丁使用同一个陈列位置,对之前的 步调进行了优化。?Q:中岛情况?A:现在18000多,公司自己定义的头部店数据是除了7省和农村之外,大卖场和大商超都是3万多个,公 司目标估计是2万个。公司是双岛的,也就是4万多。还有很多腰部门店,大约8~10万家,也不会全覆盖,一般估计有4万家,至少得进一个岛 。如果公司全国化完成应该是在8~10万的。?Q:中岛目前进入商超的比例?A:60%~70%。第一公司在不断增加售点,第二收益增加就 不停的升级为岛,小岛升级为大岛。?Q:公司开拓新的没有合作过的店是否更困难?A:不是,公司和重庆重北系统谈,同时进去100个售点。 但前期谈的过程无法如你所愿,耗时较长,也许公司这一个月没有增加,也许下一个月突然增加了两三百个售点。目前公司在湖南、江西、广东、广 西、香港以及本身目前市场相对成熟的区域,还有扩展空间,那么外围的10个省,不但可以加点,同时可以覆盖。除了增加密度,还可以增加强度 。?Q:一个sku对应一条产线,还是说有些产能是不要用的,大概公用比例是多少?A:虽然sku有300多个,但是实际上厂家的主要原材 料分类只有20多个。可以理解为公司有20多个车间/分厂。?Q:现在售点是多少?已经进入的那些商超大概有多少个?A:接近2万。60~ 70%是中岛,大概12,000~14,000是中档的商场,其他的还是原有的一些方式。?Q:现在直营、经销的大概毛利率情况?A:毛利 :商超毛利高于平均毛利。经销低于平均,电商更低。净利:经销净利高于平均净利。商超比平均略低一点。电商约等于0(线下为主线上为主,线 上不是盈利渠道,主要是作为数据洞察的窗口)。Q:长期来看,净利率大概希望是什么水平,怎么实现?A:公司是全产业链,覆盖了产供销三个 环节。一般的商贸企业,或者说主要做原材料供应的企业,单个环节应该5~10个点是一个大致的区间。我们因为跨了三个环节,就取中位值变低 ,三个5加起来共15%,这是我们的目标。把多于15%的部分投向研发、下一级股权激励,然后通过微博效应放大。如果真的能够在三年后实现 40亿的体量,那么销售体系的打造、供应链的整体实力、组织能力可能会翻好几倍,为以后打下更好的基础。所以希望在体量更加重大的情况下, 能够稳住15%的目标。?Q:商超客流量是否在下滑?A:商超确实被新零售在在分流,已经分了好几年了。首先去中间化,然后接着去中心化, 去年设计团队也进一步在切,其实销售渠道的消费演进和迭代一直在进行着,而且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现在转成全渠道,也是被动加主动的选择, 因为你不能完全依赖某一个渠道,渠道也在面临其他渠道竞争,渠道之间有时候只是在新的博弈状态下达到一个新的均衡。但传统渠道不是一定会被 淘汰,三四五六线城市的线下商超,零售体量仍在50%左右。在618、双11、双12的线上促销时点,线下也在搞活动,价格和线上差不多。 所以线上也在改革。所以我们推出中岛,中岛能够在整体商超单店流量下降的情况下,实现单店平均产出的提升。原因在于:原来我们的承接方式是 商超分别成立我的10多个品类,可能曾经在十几个地方跟其他产品摆在一起,那么消费者在选购的时候,很有可能只看到你的三四个品类。推出中 岛之后,第一是进行品牌形象拉伸,大家一眼就看到了。第二个多品类一站式购买,这就是我们中岛做的相对比较成功的原因。?Q:公司未来烘焙 这块的占比会不会有提升?A:去年占比接近35%,还会继续提升。绝对值大概7个亿,希望冲击10个亿。烘焙子行业体量很大,迎合了广大三 线以下的消费升级。中岛的任务第一是对长保市场进行升级,第二就是覆盖原来没有中岛的部分,有时候我们选择蛋糕、面包、薯片、沙琪玛等经典 品类都有很大的空间。?Q:社区团购情况?A:去年做的最好的社区团购是兴盛优选,我们是兴盛优选做的最好的供应商之一。去年是3000多 万,今年是1.5个亿,三年我们目标是5个亿。根据我们的盈利预测超过两个亿,我们增量订单开始盈利,而且毛利率稍微低一点,净利率不亚于 其他的。因为sku有限,我们一年用15个烘焙的sku去做电商。今年就会增加美团和多多完善.每个渠道还是有它的特性。因为社区团购本质 上是社区电商,它是归集小的需求,然后集中进行分发,所以它体量也是很快的,但是有些也是偏标准化的产品。今年的重点还是兴盛优选,但是增 加美团合作模式。?Q:三只松鼠、甘源可能都会做中岛模式,怎么看竞争加剧的情况?A:其实这个行业集中度很低,商家很多很分散,真正的竞 争在起步阶段,当成为上市公司后,它已经变成差异化竞争了,各自有了自己的优势,而且在自己的优势地方发力。竞争没有那么激烈。三只松鼠主 要在线上卖,即使走到线下,它也是放在直营店和加盟店,良品也是线上加线下的直营店和加盟店。但是经常购买良品的很少去商超,经常去商超的 很少逛良品。其实要么是渠道分割,要么是产品分割,不形成真正的贴身肉搏的竞争,大家是差异化竞争。Q:三只松鼠也进商超,是否会引起竞争 加剧?A:不会。比如你要挑一个吃晚饭的地方,如果有一个地方只有一家店,另外一个地方有三家店,你可能首选去三家店的地方,因为你去有桌 的概率会大很多。你去一家店的地方有桌的概率可能是50%,但是你去三家店可能是80%。所以我们真的希望有同行一起来推中岛并且推成功。 这样我们几家就共同完成商超精品化改造的任务就,共享留下来的存量红利。首先我们真的希望有人来做,并且把它做好,但是做好不容易。我们能 够做好,是因为我们之前做了十五六年的铺垫工作,我们一直在做直营、ka、商超,一直在做自主制造,一直在做多品类生产。因为直营、ka、 商超直接跟总部对接,所以我的谈判速度很快。因为我有自主制造,我能够快速响应,增加订单。第三是要有足够多的sku,你才能申请到足够大 的面积。如果你sku不够多,他不会给你那么大的面积,因为商场也在追求整体成效。我们的中岛做得好,是因为背后有三个体系在撑着。岛的陈列和费用是很容易复制的,但背后的体系很难复制和用钱烧出来。Q:单岛变双岛对收入是倍增吗?不一定。有的1+1大于2,有的小于2。但趋势是增加的。Q:定量装展望?定量装今年还是在打基础、投费用的阶段,真正放量是今年年底或明年,但今年绝对值肯定比去年多。Q:未来分渠道展望?3年之后40亿中应该是721的比例(散装70%,线下定量装20%,线上定量装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