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5专家指导----开学季:如何处理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
2021-05-17 | 阅:  转:  |  分享 
  
专家指导----开学季:如何处理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

????家长提问:

??????

?????我家孩子三岁了。3月1日开学上了幼儿园。头一天他很高兴,到了幼儿园还跟我说再见。第二天就哭着不愿意去,说是因为看不见妈妈会想妈妈。后来每天都哭,但还是坚持送了。上了两个星期后孩子生病了,嗓子发炎还发烧咳嗽。开始我坚持白天上学晚上回家打针。后来打了九天的点滴,医生说好了,但最好不要让孩子再哭,不然会复发。于是就给请了病假,共休息十天了。可是这期间孩子动不动就哭,一句话不对,他就会声嘶力竭的连着哭半个到一个小时都不停。有时候就是无缘无故的,突然就扑到我跟前大哭。问他原因就说不想上幼儿园。????从上幼儿园到现在快一个月了,几乎每天晚上半夜都要起来哭一次。有时候是梦里哭醒的,有时候是半夜醒来以后哭。休息的这几天他每天都会问我无数次,什么时候上幼儿园。当我告诉他下个星期一去的时候,他就开始哭了,而且比以前哭的更厉害了。每天都要哭好几次,每次最少半个小时。

?????

????每次最少半个小时。这中间无论我哄或者是打,或者是吓唬,他都不会停止哭声,每次都是到他自己哭累为止。(以前他哭的时候视情况而定,这几种办法都会有效)他还边哭边说:永远都不想上幼儿园,什么时候都不愿意去幼儿园。问他原因就是说看不见妈妈,他会哭。今天早上我发现他又有些咳嗽,赶紧带他去检查,又是嗓子发炎,声音嘶哑了。????每天把孩子抱在怀里,听着那撕心裂肺的哭声,我的眼泪也在往心流。现在我想既然在家也哭,上幼儿园也哭,索性就让他哭着去慢慢适应算了。我有心取消儿子在幼儿园的午餐和午睡,把他接回家来。可是我婆婆又说我太娇惯孩子了,她说每个孩子都有这个过程,等适应了就好了。可我不知道这样会不会给孩子留下什么心理阴影呢?

?

?

??????专家解答:

????1、帮助孩子了解新环境。孩子对一个即将要去的新环境,充满了好奇、陌生甚至恐惧的感觉,要消除这些紧张的情绪,父母可在孩子未上幼儿园前带他去幼儿园看看、走走。如带孩子到幼儿园去玩玩滑滑梯、荡荡秋千、听老师上课、看小朋友玩游戏等等,也可以和老师聊上几句,让孩子对这个陌生的新环境有所准备,而不是突然让他去接受。

?

????2、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到一个陌生的新环境,和许多陌生的人在一起,害怕、焦虑是在所难免的,在孩子入园的第一天,家长应多陪孩子一会儿,尽量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到幼儿园有趣的活动中,如陪孩子搭积木、玩游戏、看书等等。此外,第一天要按时接孩子,以免孩子产生孤独和焦虑感。

?

????3、结合具体事物。家长可抓住时机,结合具体事物向孩子讲述幼儿园的好处。如:孩子由于缺少玩伴,会感到孤独、寂寞,一个人玩游戏觉得没意思,家长可以趁机教导孩子,对他说:“在幼儿园有许多和你一样大的小朋友,你们可以在一起玩玩具、玩游戏,多开心呀。”使孩子多幼儿园产生亲切感,并激发他渴望去幼儿园的心情。

?

????4、不随便批评。如果已经了解了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的原因之后,也采取了适当的补救方法,但是孩子依然对去幼儿园产生畏惧而不愿意去,这时父母应该考虑一下:是不是孩子还太小或跟同龄的小朋友比不太成熟?是不是现在一定要送孩子进幼儿园?如果孩子太小不适合上幼儿园的话,父母也不要太坚持。因为,上幼儿园是孩子开始学校生活的第一步经验,如果因而造成不良的影响,那么就得不偿失了,因此送孩子上幼儿园要慎重。?

??

??家长心理调节:

?????其实,在上幼儿园这件事上,无助的不仅仅是孩子,对于即将把孩子送去幼儿园的妈妈来说,“如何为孩子做足准备”、“如何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如何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都是必须面对的难题。作为父母,特别是妈妈一定要做好多重准备,最好在孩子入园前一个月就开始做一些心理调试。

????首先,对于上幼儿园这件事,家长不要吓唬孩子。故意的吓唬不太可能,但家长一般会忽视一些无意的行为。例如,在孩子面前,家庭成员之间互相讨论孩子上学后是否安全?是否能吃饱饭?是否会哭闹?这些焦虑、不安的情绪会传递给孩子,让孩子也感到焦虑不安。????其次,家长不要过度强调上幼儿园的好处,这样会让孩子感到做作、不真实,会让孩子的期望值太高,入园后容易产生失落感。当然,家长要给孩子多讲幼儿园的事,不过,尽量采用平和的语气进行讲述。家长应该像讲故事一样,经常给孩子讲讲,幼儿园有几位老师?他们长什么样?幼儿园有什么玩具?幼儿园的孩子都在吃什么????此外,家长还可以在家里跟孩子玩“幼儿园的一天”的游戏。家长可以扮演老师,跟孩子做游戏,游戏的内容是幼儿园的宝宝上午做什么?中午吃什么?怎么睡觉?下午怎么玩耍?围绕着幼儿园的一天进行实际的模拟游戏。在介绍幼儿园的时候,家长切忌夸大幼儿园好玩的玩具,这样会导致孩子误认为,幼儿园等于游乐场,会导致孩子玩累了就闹着回家,玩腻了就产生心理失望的落差。要明确地告诉孩子,幼儿园不光是玩的地方,更是学规矩的地方,“每一个孩子都必须学规矩,这样才能长大”。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家长最好尽早确定要上哪所幼儿园,提前进行准备。如果幼儿园主动提供家长进园参观的机会,那再好不过。重点在于,参观过程由孩子主导,父母跟随。不管孩子想去小花园或者洗手间都可以,因为这是他即将进入的环境的一部分。让孩子掌握主动权的意义在于,他能获得控制感,想靠在妈妈身上就靠在妈妈身上,想出去转转就出去转转,想回家也可以立刻回家。这能最快地让孩子熟悉:这是什么地方?这里有哪些人?会发生哪些事?妈妈也能看到教室里在发生什么事情,老师会怎么处理问题。?



?

?????孩子哭闹家长态度要坚决

????对孩子来说,去上幼儿园是一段冒险的旅程。他们第一次离开妈妈,第一次孤身进入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的老师和小朋友,第一次开始过集体生活。他们不可避免地会感到焦虑,更让他们焦虑的是,对于陌生环境里将要发生的事情,他们一无所知。孩子对于与父母分离、进入陌生的环境和陌生人接触,会产生强烈的恐惧情绪。而且,由于现在的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孩子需要面临幼儿园里学习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挑战,这些因素使得孩子对入园产生强烈的恐惧感和抵触的情绪。与其说入园是孩子对新环境的适应,不如说是人与人的关系的适应。乐观的人往往容易些,所以,从小应培养孩子与人交往和乐观的心态。而父母管教太严的孩子,往往交往能力较差,对新环境的适应性也较差。

??????可能由于自己是全职妈妈的缘故,她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孩子的身上。儿子一去上学,她的心里就像有小猫在挠似的,非常难受。“刚入园的时候,我曾经一整天待在他们学校外面,不停地眺望幼儿园,虽然什么都看不见。”家长接送孩子时态度要坚决,切不可自行停止送孩子入园。王彦玲说,家长心疼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会妨碍孩子正常的成长过程。一定要坚信,孩子终将离开父母,走向社会;没有哪个孩子是送不进学校的。此外,从一开始上学时就不要给孩子迟到、早退、缺课找借口,一定要让孩子遵守相关的规则。?

????回家后注意亲子沟通

?????孩子刚上幼儿园的那几天,一回家,妈妈就会迫不及待地想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你开心吗?喝水没?跟小朋友玩了吗?……”专家指出,千万不要“审犯人”般的盘问孩子。作为家长当然要询问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但一定要注意方法,要关心孩子的感受,多问好的方面,不要问不好的方面。此时,妈妈需要做的事情很简单,见到孩子后告诉他:“妈妈好想你,宝贝,我想亲亲你。”妈妈不用问“宝贝有没有想我”,只负责跟他亲热,告诉他,妈妈知道他很努力了。

????孩子如果有极端的郁闷,不开心,反而是不愿讲出来的,逼他讲,是一种刺激。等他感觉好点,他一定愿意主动和妈妈分享。除了亲亲抱抱,孩子这时候最需要的是一段妈妈和孩子完全拥有对方的时间。让孩子感觉到,“妈妈只是要和你在一起,我对你没有任何要求,也不期望必须做点什么”。

??

??????母子沟通是一种从小需要养成的习惯,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因为太小,可能还不能完全明白沟通的全部内容,但是只要坚持母子间的沟通,会在初中、高中,孩子到青春期时显现出它的重要性,可以及时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引导孩子的发展方向。“孩子是一辆汽车,家长靠沟通来把握汽车的方向盘”。?

?????防止老人产生无用感

???????姗姗是个3岁的小姑娘,自出生起,就由姥姥、姥爷一手带大。8月1日,姗姗开始上学,每天由姥姥、姥爷负责接送。每天早上7点半将姗姗送进幼儿园后,姥爷都会在幼儿园门口徘徊到近中午才回家。下午三四点钟,太阳正晒的时候,姗姗姥爷就已经来到幼儿园门口排队,等候孩子放学,其实孩子5点才放学。孩子上学后,长期照顾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长辈也会产生焦虑和无用感等负面情绪。通常表现为,很容易对子女发脾气,闹情绪;或者对孙辈过度保护,让孩子更加依赖他们,阻碍孩子独立的发展。此时,作为子女一定要理解他们。作为子女要提前跟老人沟通,告诉老人,上幼儿园是每个孩子都需要做的事情,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不是因为老人照顾不周。同时,子女们要安排好老人今后的生活,帮助他们重新找到自己的爱好。?

??????发生意外允许孩子情绪发泄

????????在幼儿园,跌倒、摔伤、碰撞等意外也容易发生,如果真的发生了,家长应该如何帮孩子做好心理调整呢?

???????伤害可以给儿童及其家庭成员带来心理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消极的也可能是积极的。家长应该意识到,在遭遇伤害后,孩子出现一些退缩、胆小、愤怒的负面情绪是正常的,应该尽量地安抚孩子,不要轻易责怪他们,要允许孩子将这些负面情绪表达出来。一般情况下,孩子将负面情绪发泄后,经过一段时间会自愈,他们又会乐于参加各种游戏活动。“如果孩子在遭受伤害后,负面情绪长期存在,回避发生伤害的场景,易受惊吓,经常做噩梦,家长应该带着孩子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高欣说。

????????孩子之间经常会出现小矛盾、小打闹。家长不要教他们打、骂等方式,不要过多地干预,放手让孩子自己寻找处理方式。对于天性内向、懦弱的孩子,家长可以适当地帮助他们,带着孩子一起去找到对方沟通。



献花(0)
+1
(本文系绘诗意人生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