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1新冀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六课 植物的繁殖 第1课时教学设计(表格)
2021-05-19 | 阅:  转:  |  分享 
  
课题6、植物的繁殖课时第1课时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说出有的植物通过产生足够的种子来繁殖后代。2.能说出有的植物通过根、茎、
叶等来繁殖后代。科学探究1.能从植物的繁殖现象提出探究性问题2.能通过查阅资料、种植、观察等方式获取有关植物繁殖的科学事实。3.能
用科学语言、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和整理信息。4.能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的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5.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
与评价。科学态度1.能对植物繁殖的方式、方法产生兴趣。2.能对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探究植物的繁殖方式产生兴趣。3.能与他
人分工合作进行探究学习,分享彼此的探究思路。科学、技水、社会与环境(STSE)能说出不同植物的繁殖方式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能说
出有的植物通过产生足够的种子来繁殖后代;有的植物通过根、茎、叶等来繁殖后代。教学难点能通过查阅资料、种植、观察等方式获取有关植物繁
殖的科学事实。教具使用教师准备牵牛花种子、月季、水瓶、水、剪刀、记录表、月季繁殖的资料、课件等。学生准备课前搜集的有关植物繁殖方式
的资料、《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植物的组成和相应器官的作用,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
础。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猜迷:小小伞兵随风飞,飞到东来飞到西,降落路边田野里,安家落户扎根基
。(迷底:蒲公英)2.引导:小小伞兵属于植物的什么器官?(种子)这是蒲公英产生后代的一种方式。3.提问:植物产生后代的方式有哪些?
二、探究发现,形成新知1.调查种子去哪里了。(1)阅读:学生阅读课前搜集的有关种子传播的资料。(2)交流:指定学生汇报阅读的结果,
其他学生进行补充。(3)小结:植物的种子有的可能会被动物吃掉,有的可能会因天气原因而发霉腐烂,有的可能会随风被吹走。2.播撒种子,
观察现象。(1)实验:在校园的块地上,撒下100粒左右的牵牛花的种子,坚持一周每天仔细观察种子数量和变化,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
册》第8页中。(该内容建议在课前完成)(2)汇报:指定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有一部分种子正常萌发,有一部分种子可能会被动物吃掉,有一
部分种子可能因腐烂等不能萌发。)三、综合概括,得出结论1.讨论:没有萌发的种子可能去哪里了?通过以上两个活动,你能得出什结论?2.
小结:有的植物需要产生足够的种子来繁殖后代。四实践运用,拓展延伸解释:飞播育林,为什么要播撒很多的种子?请解释其中的道理。当堂训练
填空1、很多植物依靠种子繁殖,也有一些植物可以依靠根、茎、叶等繁殖后代。当堂检测判断1、植物不用种子无法进行繁殖。
(×)2、所有的植物都可以用种子繁殖后代。(×)板书设计种子6、植物的繁殖根、茎、叶教学反思
献花(0)
+1
(本文系新用户4077g...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