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关于幼儿园、家庭、社区一体化教育的几点思考
2021-05-26 | 阅:  转:  |  分享 
  
关于幼儿园、家庭、社区一体化教育的几点思考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幼稚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家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当今社会已越来越向着社会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幼儿园的教育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幼儿园。关注周围环境、关注社会生活,积极利用大自然、大社会中有利的教育因素来丰富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将幼儿园的课程真正与家庭、社区整合起来,将对幼儿教育事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家庭、社区合作,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区的教育环境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空间。”由此可见,家园、社区一体化教育模式已成为当代学前教育的大势所趋。

一、幼儿园、家庭、社区一体化教育的意义

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有各自的优势,且都是对方所不能替代的。就幼儿园教育来说,它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幼儿教师是专职的教育工作者,懂得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掌握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其对孩子的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而家庭与儿童之间的特殊关系决定了它在儿童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从二者的关系上看,一方面幼儿园教育对幼儿家庭教育起到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幼儿家庭教育也对幼儿园教育具有反作用力。由此可见,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双臂",缺一不可,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两者都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影响作用,只有让两者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相互取长补短,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两者的教育优势。

社区是社会大环境中与幼儿园关系最密切、对幼儿影响最大的一部分。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使社会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也使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对幼儿来说,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家庭文化水准的提高、社会人际交往的发展,给他们增加了许多学习途径。幼儿园已经不是幼儿学习的唯一地方,教师也已经不是幼儿信息唯一的源泉。幼儿园必须在与社会的合作中去完成自身的教育任务,发挥教育在幼儿成长中的导向作用。另外,一个成熟的社区往往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将幼儿园教育扩展到社区的大背景下,利用社会环境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革命历史文物、遗迹实施幼儿教育,不仅可以加强幼儿园与社区的沟通,还可以提高教学内容的生成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信息设计范围的广泛性。

总之,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既是社会发展对幼儿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幼儿教育自身发展的内部需要。

二、促进幼儿园、家庭、社区一体化教育的途径

(一)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

家长与幼儿园教育之间合力大小取决于二者之间的关系,二者完全一致时合力最大。幼儿园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按《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规定,负有“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建立幼儿园与家长联系制度”的责任。一方面,幼儿园要鼓励和引导家长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幼儿园教育,同心协力培养幼儿。通过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家访、家长学校等形式,让家长直接或间接的参与到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如共同商议教育计划、参与课程设置、加入幼儿活动、深入教育环节、被邀请主持一些教育活动等,使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活动、共同享受快乐的童年生活,实现亲子互动。另一方面,幼儿园还应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纠正家长在孩子教育上存在的错误观念,如偏重智力、技能的培养,忽视幼儿的自我表达、人际交往和自我评价等社会性需求,教育家长为孩子松绑,让孩子自由快乐地生活,倡导家长“把欢乐的童年还给孩子”。反过来,家庭也应该尽力配合幼儿园,实现“家”“园”之间的良性互动,一方面,家庭教育应该成为幼儿园教育内容的延伸和巩固。相比于“中国式家庭”,幼儿园教育较提倡幼儿的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家庭和幼儿园教育之间的矛盾容易造成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的表现大相径庭,使幼儿的独立性、坚持性和自我控制能力变差,日久天长,幼儿懒惰、依赖、自私、任性、怯弱、没礼貌等坏习惯就会养成。只有家园合作,一致要求,才能达到教育同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家庭教育可以有效补充幼儿园教育的缺失。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富有同情心,爱憎分明。”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环境的熏陶对幼儿品格的形成举足轻重。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和宽松、民主的家庭氛围对于形成幼儿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性格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此外,家庭教育还可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特长,因势利导,实现教育的最优化。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和影响,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有其不同的特点,家庭教育针对幼儿个体,情感性和随意性较强,而幼儿园的教育专业性更强,更具计划性。两者都有其优点也有其缺失,只有两者配合互补,幼儿才能实现健康成长。

(二)幼儿园与社区的合作

利用社区丰富的教育资源,幼儿园可以打破封闭的教育观念,树立生活就是教育、生活就是课程的教育思想,走出园区开展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一方面,幼儿园可以带领孩子“走进自然”,如春暖花开时,带孩子观察动植物的生长变化;秋收时节和孩子们一起去捡落叶、剥豆荚;开展丰盛的野餐活动;带孩子去田野看农民播种、施肥、治虫、收割、耕田、除草;组织幼儿参与劳动,体会劳动的辛劳及收获的快乐,真正让大自然成为幼儿成长的活教材。另一方面,也可以带孩子“回归生活”,如带幼儿进行商品调查、户外教学、社区访问、社区参观、社区远足等。在热闹的菜场及超市,孩子们可以通过购物,认识货币、了解买卖、认识商品;在图书馆、加油站、消防队、邮局,孩子们可以了解工作人员为社会服务的情形;通过组织孩子们参与社区服务,可以提高幼儿的自我表现能力和经验,使幼儿在与社会的接触中了解社会,初步理解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发展与变化,感受爱与被爱的幸福,激发对家乡、对祖国、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促进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健康发展。

三、幼儿园、家庭、社区一体化教育的注意事项

在家园合作中,有两个问题是较普遍的,需要引起注意。一是家园合作尚不够深入,较多地停留在表面,表现为“三多和三少”,即家长虽然进入了幼儿园,但参观的多、参与的少;间接参与较多、直接参与较少;一次性的直接参与多,经常性的直接参与少。二是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内容脱节,表现在家长来园参与活动往往是和幼儿一起游戏,而回家后不大可能把这些和家庭教育联系起来,因此难以产生有针对性的效果。针对这些问题幼儿园应当进一步开拓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让家园合作在幼儿园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幼儿园与社区的结合是一个新的课题,如何结合还缺乏经验。在结合过程中主要的问题是:较多流于形式,实质性的教育效果不大;打乱了幼儿园的生活常规,加重了教师和幼儿的负担。另外,对与社区的结合还存在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如认为幼儿园周围的社区环境不好,所以不能合作等。为此,幼儿园在与社区的合作中,还应该明确几点认识,一是幼儿园与社区结合并不是要求幼儿园在本职工作之外去搞大型活动,参与社区的活动也不是增加教师与幼儿负担的额外工作,幼儿园完全能将与社区结合的活动纳入到自己的教育内容中去,二者应当、也可以有机地结合起来,相得益彰。二是否能开展与社区结合的活动,社区环境条件不是主要的,关键是教师能否敏锐地抓住问题,发现有教育价值的事情或现象,并有效地加以利用。

加强幼儿园、家庭、社区三方共同合作,促进幼儿教育发展,是摆在我国幼儿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而必须完成的任务。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幼儿园、家庭、社会的教育元素应当形成一体化的格局。三者应力求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互为补充、互为促进,发挥整体联动效应,为幼儿全面健康发展搭建平台。

























献花(0)
+1
(本文系昵称5309342...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