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历史上那些稀世藏品今何在
2021-05-28 | 阅:  转:  |  分享 
  
历史上那些稀世藏品今何在作者:黄竹?来源:文史天地?时间:2020年12月03日15:16:02阅读202?中华5000年的历史文化,太
浩瀚。和氏璧、《兰亭序》真迹、慈禧太后去世时口含的夜明珠,等等,现在哪里?它们的命运如何?和氏璧相传间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
于楚山(今湖北荆山)上伐薪偶尔得一璞玉,呈献给楚王。楚厉王、楚武王均不识货,相反砍下卞和之双脚。直至楚文王派人雕琢玉器,剖开卞和的
玉璧,果然得到宝玉,遂命名“和氏璧”。其成为楚国的镇国之宝。秦昭王愿意用15座城池来换“和氏璧”,足见其珍贵。历史上才有了“完璧归
赵”的成语故事。秦统一中国后,和氏璧为秦国拥有,成了皇权象征的“玉玺”。据说秦始皇得到和氏璧后,命玉工将宰相李斯书写的“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八个鸟虫形篆字雕刻在和氏璧上,作为皇帝玉印。和氏璧因此成为国玺。秦始皇死后,赵高利用和氏璧篡权。秦亡国之君子婴将“天子玺
”献给率先进入咸阳的刘邦。刘邦建汉登基,佩此传国玉玺,号称“汉传国玺”,将其珍藏于长乐宫,成皇权象征。和氏璧一直为世人所争夺,世间
有“得和氏璧者得天下”之富有传奇色彩的说法。各个朝代都以和氏璧为镇国之物。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及唐宋,为这方传国玉玺,展开更加激
烈的争夺,弄得民不聊生,烽烟迭起,生灵涂炭,都是因为和氏璧。北宋赵匡胤开国后,未见有传国玉玺记载。和氏璧,流传千年,奇货可居,价值
连城,但终不见其现身。几千年的江湖,都是和氏璧的传说。有人想发掘秦陵地宫,探宝和氏璧,一睹宝物风采。笔者认为没必要。如果秦陵地宫没
有呢?其实,和氏璧就是一块很精致稀罕的玉,只是人们赋予了它太多的传奇色彩。和氏璧《兰亭序》真迹王羲之(303—361年),字逸少,
琅琊(今山东临沂)人,著名书法家。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以文会友。
当王羲之挥毫制序、兴乐而书的时候,可能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他正在写下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作品——《兰亭序》。往后的1600多
年里,“兰亭”不再仅仅是王羲之当年写下的一篇序文,而是成为历史中众多人与事之间的一种勾连,演绎出无数奇妙的因缘故事。围绕着这篇28
行、324个字的《兰亭序》,有谢安、孙绰等人见证,王羲之将原稿交付子孙传藏。传至七世孙智永。其无后,才交弟子辩才保存。据说唐太宗李
世民十分酷爱王羲之书法,千方百计得到了原稿《兰亭序》,常常“置之座侧,朝夕观览”,可见其喜欢的程度。但老李太不厚道,死后竟将《兰亭
序》当头枕,这不是糟践文化吗?传世第一书法作品带进昭陵作为陪葬品,的确让人不可思议。这个老李就不怕书法爱好者掘他的坟?真迹随李世民
去了。现在我们看到的《兰亭序》只是摹本。已经看不到“结体歌侧多姿,错落有臻,千变万化,曲尽其态”的“天下第一行书”真迹。想观真迹,
怕是要掘开老李的墓。《兰亭序》局部慈禧口中的夜明珠清末西太后慈禧死时,也不忘带走那颗价值连城的夜明珠。这个老女人真是聪明一世、糊
涂一时。那么贵重的东西带进坟墓会没人惦记?生前奢侈就够了,可死后葬礼也玩大手笔。难怪孙殿英惦记,炸开慈禧墓,取获那颗独一无二的夜明
珠。老孙干了一件震惊世界的事情。可怜不可一世的“老佛爷”,一个士兵用枪托就撬开了她的嘴,取出了那颗碧绿的、含在口中的玉。据说这块玉
神奇无比,含在死人的嘴里,那面容居然栩栩如生。老孙盗得宝物,当然不敢独吞。在全国舆论和声讨的压力下,把盗来的宝物“进贡”给手握权柄
的大人物。一可保命,二可化险为夷,还可拉拉关系,以谋取一个人“前程”。这么个价值连城的东西,可人家蒋夫人——宋美龄女士竟然没看上眼
。据说把它镶在了自己的鞋子上,这是对慈禧的轻蔑,还是彰显她的眼界胸襟,对如此宝物也不屑,只有宋女士自己知道了。这颗夜明珠是清代乾隆
时期一位使者觐见时特意赠上的贵重物品。夜明珠在当时价值1080万两白银,折合成人民币为8个亿。后来美国人洛克菲勒用高价买下了它,作
为藏品收藏了。可能“老佛爷”自己也没想到有人敢刨她的坟,取走生前喜欢的夜明珠。其实,这都是贪婪惹的祸。李白《上阳台帖》手迹晚年的李
白穷困潦倒,靠亲戚救济过日子,再没有重现“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荣光。关于李太白手迹《上阳台帖》,据说毛泽东极为喜欢。日夜观摩,爱不释
手。毛泽东是政治家、军事家,也是诗人。他的诗词《沁园春·雪》大气磅礴,鲜有政治家的诗词可以与之匹敌。介石先生曾经模仿过毛的诗词,但
可谓东施效颦。介石先生打倒立还可以,但做诗作词肯定不行。所以,毛泽东喜欢李太白手迹是有原因的,气质比较相近。那么,《上阳台帖》是如
何产生及传下来的呢?李白25岁时出离蜀地,在江陵结识道士司马承祯。司马承祯与李白一见如故,赞李白有“仙风道骨”。这个司马承祯,也是
有背景的。他是道教派第十二代宗师,号称白云子,人称白云先生。他个人文学修养深厚,与陈子昂、李白、孟浩然和王维等人称为“仙宗十友”。
司马承祯受到唐玄宗李隆基赏识,曾命其到王屋山建立道观,并亲自题写匾额。司马承祯在阳台宫内作山水壁画。天宝三年(744年),李白、杜
甫、高适同游王屋山阳台宫。李白欲寻访司马承祯,待到阳台观后,人已仙逝,无缘见面。不见其人,仅睹其画,有感而作四言诗《上阳台》:“山
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一共25个字,书法苍劲雄浑而又气势飘逸,收放自如,雄健流畅。笔者查
了下史料,李白死后关于《上阳台帖》未见去向记载。或许亲属自留或许民间收藏,反正在唐至宋代的几百年中,是不见踪影的。直至北宋的那个创
立“瘦金体”皇帝的出现,在宋代宣和年间才收归内府。宋徽宗赵佶又是题跋又是题签的,才突显了其文化和历史价值。清高宗乾隆皇帝也附庸风雅
题字留痕。清亡时,溥仪兄弟将《上阳台帖》携出宫外,流落民间,辗转流入古董商手中。1937年,为保住李太白手迹,一代名士张伯驹先生以
6万银元将其购得。新中国成立后,张先生将它捐给国家,藏于故宫博物院。中间有段故事:稀世珍宝由张伯驹手中进入故宫收藏,毛泽东起了重要
作用。张先生崇敬毛泽东,1956年,他通过统战部部长徐冰将《上阳台帖》呈献毛泽东,并附信一封。信中写道:“现将李白仅存于世的书法墨
迹《上阳台帖》呈献毛主席,仅供观赏……”毛泽东收到此帖十分珍爱,反复欣赏,爱不释手。但毛泽东深思远虑,考量后遂将李白手迹《上阳台帖
》交故宫博物院收藏。所以,这件经历了千年的文物我们今天还能够一睹风采。《清明上河图》真迹大家都知道《清明上河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它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此画全长528厘米,高24.8厘米,画上无画家署名。但卷后有金国人张著在1186年的题跋。800多年来
,它已成国人最为耳熟能详的画作。这幅北宋社会的“百科全书”似的风俗画卷主要描绘12世纪初北宋都城汴京(今开封市)东南一隅的市井风貌
。画卷上,远郊、舟桥、城楼、市集及各色人物徐徐展开。据统计,《清明上河图》中一共绘有800多人,90余头牲畜,28艘船,20辆车,
8顶轿子,170多棵各类树木,130余栋屋宇。人物神态生动,富有故事。作者张择端为什么要画这幅画?拨开历史迷雾,关于张择端的背景材
料较少。我们只从金国人张著所留的85字跋语,知道张择端来自山东诸城,曾游学京师,后攻绘画,供职汴京翰林图画院。至于他为什么要作《清
明上河图》就不得而知。有人说画卷是一幅盛世危机图。写实构图的背后隐藏着作者曲谏讽世的良苦用心。因为画作诞生20年不到北宋就亡了。至
于画作表现的是春天的汴京城还是秋天的汴京城颇有争议。有人认为是表现清明节时的汴京,也有人认为清明既非时令,亦非地名,而是称颂“太平
盛世”。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市井文化、工商经济的繁荣是跃然纸上的。画里的虹桥边,一个打着“十千脚店”的立体灯箱广告很是打眼,
颇为现代。人物繁阜,秋色逗人。顾客熙熙攘攘,店铺林立,酒店、茶馆,承平风物。好一派“太平盛世”景观。千百年来,人们喜欢它。从皇帝到
文人学士和平头百姓。官方和民间的赏识、珍藏,辗转至今。最先收藏这幅画的是宋徽宗赵佶(卷题签是他,并盖有小印)。或许张择端想通过这样
的盛世危图,向宋徽宗进言。他相信深谙艺术的徽宗怎能不解画中深意?但沉溺于玩乐、嗜好工笔精巧画风的徽宗,没空琢磨也不会喜欢《清明上河
图》。没过多久,他便把这幅画卷赏给有恩于自己的向氏后人。北宋亡后,这幅画可能散落民间,不然画背怎会有金国人张著的跋语。1950年8
月,时任东北人民政府文化部文物处研究员杨仁恺,在东北博物馆(今辽宁省博物馆)临时库房的几张画卷中,意外地发现了北宋画家张择端《清明
上河图》真迹。1953年1月,在东北博物馆举办的“伟大祖国的古代艺术特别展”上,这幅名画首次公开面世。绝世珍宝又回到大众视线里。《
清明上河图》局部中国的文物藏品,经过5000年的时光沉淀,越发光彩夺目。但官方和民间究竟有多少藏品,包括那些秘而不宣的真品,恐怕
无法统计。官方的,光北京故宫博物院就有藏品180万余件。其中,绘画作品5.3492万件、书法作品7.5035万件、碑帖2.856万
件,共计15.7万余件。好多珍品还不是民间和个人无私捐献的。还有各省级博物馆的藏品。至于民间,代代相传的藏品真是不胜枚举。其实,私人藏品也不乏精品。应当允许和支持私人藏品的发展,毕竟它们承担了国家博物馆的部分功能。像四川的建川博物馆、贵州的苗疆故事民族服饰博物馆等在西南地区都初具规模和有一定的影响力。稀世珍宝藏品已成中国人的精神象征。进一步发现、挖掘、整理和传承散落在民间的稀世珍宝,将使中华文化璀璨的瑰宝更加光彩照人。【历史学者,作家】责任编辑/姚胜祥
献花(0)
+1
(本文系涛儿—taoer...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