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其对策
2021-05-30 | 阅:  转:  |  分享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其对策

【摘要】幼儿攻击性行为是幼儿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影响着幼儿性格与品德的形成。《幼儿园知道纲要》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社会行为准则”。因此教师与家长必须了解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本文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给出罢了一下策略:生物学因素、家庭环境影响、学校教育因素、学前儿童与个体攻击性行为、大众传媒的影响,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解决策略,从而正确引导幼儿的行为发展。

【关键词】幼儿攻击性原因对策

【目录】

一、攻击性行为的含义与表现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原因

三、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对策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各方面发展还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教师与家长在教育儿童的问题上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幼儿攻击性行为就是其中的一个问题。作为幼儿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攻击性行为一致受到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学研究所的重视。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往往不爱参加集体活动,注意力也不集中,经常受到其他人的排斥,长此以往,对其身心的健康都是不利的。因此教师与家长必须正确认识什么是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以及解决对策。教师要采取正确的教养方式对待儿童,在游戏中培养儿童合作、友爱的精神,家长也要运用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转变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树立儿童正确的价值观,以促进其健康成长。

一、攻击性行为的含义及表现

(一)攻击性行为的含义与表现

攻击性行为是反社会性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故意伤害他人且不被社会规范所允许的行为,是儿童身上一种不受他人欢迎,但却时常发生的一种不良行为。

攻击性行为一般表现为对他人抓、打、撞、责骂、威胁等。攻击性行为总是以社会评判标准为基础,既要考虑个人的动机与目的,又要考虑其行为发生的原因、背景及对其产生影响的环境。伤害意图、伤害行为、社会评价是攻击性行为的三要素。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成因

当今社会,攻击性在不断增加,其产生的原因也各种各样,如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社会环境等。

(一)生物学因素

大家都知道,人的大脑是分为左右两半球的,正常的儿童大脑的左右两半球处于均衡状态,但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则不然。有研究表明,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较,其大脑处于非均衡状态,大脑的左半球抵抗干扰的能力较差,而右半球完性认知能力较弱,这也许是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某些神经心理学愿意。如有的小朋友遇见其他的小朋友很爱对其他小朋友进行人身攻击或抢其玩具,这就是由于他左右两半球处于非均衡状态造成的,以至于他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导致毫无目的的对其他小朋友进行人身生攻击。

(二)家庭环境的影响

1.父母遗传给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如果父母的神经系统较兴奋,情绪比较爱激动,那么这种兴奋性神经系统及爱激动的情绪就会遗传给孩子,这些生理上的特征一旦遇到适合其生长的土壤,就会很快引发攻击性行为。

2.父母消极的教养方式及抚养方式会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产生影响。[1]

第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的行为大多数都来自于与父母的模仿父母错误的管教方式和对儿童错误的指导方式及活动监督都会使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

例:记得暑假在某早教中心实习的时候遇见过这样一个孩子和家长。该儿童是个很活泼的儿童,但是每次他走进园里都会飞快的冲进游乐区,毫无目的的抢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或是趁其他小朋友不注意对他进行人身攻击,当作为老师的我们与其家长进行沟通时,家长居然表现出一种毫不在乎的样子。

这个例子中母亲对其孩子的行为毫不在乎的态度就是一种错误的活动监督方式,,母亲的这种态度会使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愈演愈烈,母亲对孩子的错误行为不作出正确的指导方式就会导致孩子在做错事情时也不会感觉自己错了,慢慢的这种行为就会形成一种错误的习惯,当他与其他小朋友发生矛盾时就会采取消极的态度解决问题。最终形成攻击性行为。再有,如果孩子生活在一个不完整、不温馨的家庭中,就会使其缺乏安全感,从而导致对他人的戒备心理增强,为了保护自己他不得不采取暴力行为,从而导致攻击性行为的形成。

第二,现今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父母尤其是长辈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对孩子过分宠爱,不管发生什么样的事情都认为是他人的责任,以致养成孩子独占、霸道的性格习惯。如,当孩子摔倒时,家长就会赶快跑过去抱起孩子,心疼地说:“有没有摔疼啊,都怪地把我们的宝贝儿摔疼了,妈妈打他。”这样孩子就会认为是地面伤害了他,让他感到疼痛,是地面的错,而不能认识到是自己摔倒导致的疼痛。久而久之,儿童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不会从自身找原因,到了幼儿园与其他小朋友发生矛盾时总是责怪别人,不能与人协商,渐渐的就会形成攻击性行为。

第三,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因此过分约束幼儿的行为,干涉其兴趣爱好,不让孩子随便说话、做事,为孩子报各种孩子并不感兴趣的兴趣班这就减少了幼儿与外界接触的时间,久而久之儿童会产生逆反心理,到了幼儿园就会毫无节制的与其他小朋友交流。

第四,父母对孩子正常的言行举止,人际交往与选择朋友干预较少,也会使儿童产生攻击性行为。如上面的例子中儿童平时很爱打人,当教师与家长沟通,家长表现出的毫不在乎的态度助长了儿童爱打人的心理。如果孩子总是与具有攻击性行为倾向的儿童玩耍,慢慢的就会学会那种行为,如果父母对于儿童选择朋友毫无干涉,任其与任何小朋友玩耍,也会助长其攻击性行为。

(三)学校教育的因素

对于儿童来说,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幼儿园和老师一起度过,因此,教师的教育方式、教育观念、对幼儿行为的评价以及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处理都会使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

教师的消极评价会使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如果教师对某个儿童有偏见,一再批评该儿童,这样其他小朋友也会对这个小朋友产生偏见,儿童经常处于这种被排斥,不被接纳,缺乏关心、表扬的环境中,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产生自卑心理,该儿童为了使自己不受其他小朋友的排斥与欺负就会对其他人产生防备心理甚至是防备行为,时间长了这种防备行为就会演变成攻击性行为。

第二,教师的教养方式也会使儿童产生攻击性行为。例如,在上课时,教师一再强调类似于“谁做的最好”“谁谁谁最棒”的问题,时间长了就会在班级中形成一种紧张的竞争氛围,这种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竞争行为会转化成具有攻击性行为的竞争行为,导致班集体中出现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

幼儿园活动的设置也会是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2]

例:记得暑假在某个早教中心实习的时候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园里的游乐区内有个供儿童过家家的小厨房,厨房里的玩具每件只有一样,因此,小朋友们经常会为抢玩具发生矛盾。我们都知道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都喜欢玩过家家的游戏,分析上面的例子我们发现,如果教师不能充分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不能合理的安排活动与休息时间,让所有的孩子都集中在这个时间段休息,而活动区内的玩具有不准备充分,小朋友很有可能就会因为抢玩具而争吵,甚至伸出手去打人,慢慢的这种习惯就会使儿童产生攻击性行为;如果在活动期间教师只是为儿童分发玩具,而不分配他们各自的任务,这样他们就不会养成商量讨论的合作意识和团结友爱的精神,而是各自玩着自己的玩具,甚至是抢别人的玩具,这样极易造成混乱的局面,导致攻击性行为的产生。

(四)学前儿童个体与攻击性行为

儿童自身的因素也会对攻击性行为的形成产生影响,儿童自身的性格、气质以及与同伴的关系,与其攻击性行为的形成也有至观重要的影响。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受其自身的道德发展水平与自我控制的影响。一般来说,而儿童的道德水平越高,就越容易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其行为也就越接近于与攻击性行为相反的亲社会行为。同样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强的儿童,其攻击习惯行为也就较少。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也受其人格特点的影响。“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样,每个儿童的人格特点也个不相同。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具有高冲动性的特征。例如脾气暴躁、易被激怒等。而且,他们的价值观往往与社会正常的价值取向相背离,从而促使易怒情绪特点和攻击性行为模式的形成。研究表明,如果儿童经常受到体罚,在相同的情况下,该儿童也会采取同样的方式解决问题,从而驱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还受其自身的社交技能水平与个体固有经验的影响。如果儿童经常遭到他人的排斥或父母的虐待,就会缺乏正常的交往技能,而采取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这也是助长幼儿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

(五)大众传媒中的暴力传播也会引发或助长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随着科技的进步,大众传媒越来越普遍,其对人们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对善于模仿但还不能正确分辨是非的儿童来说,其负面影响是无比巨大的。先进社会,儿童大多数的行为都是通过观察模仿影视作品中的某些片段、环节获得的。同时,他们会把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的某些与兴趣的情节或言语直接转换到日常生活中来,尤其是对暴力情节的好奇心更容易使他们把大众传媒中暴力情节转换到现实中,久而久之,这样的行为就会成为一种习惯,从而形成攻击性行为。

既然影响幼儿攻击下那个行为的因素越来越多,那么我们应采取一些措施减少或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使幼儿健康成长。

三、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对策

(一)提高儿童的社会认知水平与移情能力

第一,社会认知水平与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密切的关系。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控制能力主要依赖其社会认知水平。一般来说,幼儿的社会发展水平越低,就越倾向于忽视其他人的利益、痛苦和幸福。相反,社会认知水平越高,儿童就越易于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其行为就会向着与攻击性行为相反的亲社会行为方向发展。所以,提高儿童的社会认知水平有助于避免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第二,有研究表明,幼儿的移情能力与其攻击性行为是负相关的关系。幼儿的移情能力越低,其攻击性行为形成的概率越高。如果让攻击者充分体验期攻击性行为给他人带来的痛苦,就能有效地减少和避免其攻击性行为。如,当儿童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时,引导他回忆一下自己摔倒时的疼痛,并与其讨论这种行为时不被接受的,告诉他们怎样做才是受欢迎的,这样就能使其体会到他人的痛苦,从而减少和避免攻击性行为。

(二)帮助幼儿掌握解决社会性冲突的策略与技能。

学龄前儿童由于缺乏知识经验,自控能力较弱,社交技能与说平也比较低,所以当同伴之间产生矛盾冲突时,经常会因为缺乏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策略,而采取攻击性行为来解决问题。年龄小的儿童要比年龄大的儿童表现的更为突出。例如;当别的小朋友拿自己的玩具时,小班的小朋友会去抢回自己的玩具,迫使其把玩具还给他,由此而发生争吵;而大班小朋友就会采取不一样的策略,他们会向对方要回自己的玩具。因此,当儿童遇到无法解决的社会性冲突与矛盾时,应教他们多向老师和家长请教,或者成人主动利用价值澄清、移情训练、角色扮演等方式,开展谈话活动、情景表演、故事讲述等,组织儿童参与讨论、学习、观察,为儿童树立正确的榜样,鼓励儿童使用非攻击性的方式,如等待、合作、谦让等,减少和避免攻击性行为。对于被攻击的幼儿,教师应告诉他们,与其哭和告状,不如采取有效措施,被攻击的幼儿可以表达自己的愤怒,有时甚至可以适当反抗,这样既可以引导幼儿的自我保护又可以使攻击者受到挫折。当攻击者的行为受到老师的批评时,他就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三)引导儿童掌握正确的心理宣泄法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应鼓励人们时不时的发泄内心的不满,否则这种冲击性冲突积聚到一定极限就会以暴力的性质发泄出来。因此,他大力推崇宣泄法。攻击挫折理论也认为,人们一旦被挫折情绪激怒,愤怒的情绪就会作为具有攻击危险的准备而存在,愤怒的情绪只有得到宣泄,才能有效降低人们的攻击性行为。宣泄是一种有效地消除攻击性行为与愤怒的方法。所以,在社会规范允许范围内,要使幼儿学会对他人和自己没有伤害的幻想攻击活动等进行适宜合理的宣泄。例如,在儿童情绪失控或愤怒的情况下,可以将其攻击对象转换成物品,如给他没用的玩具或者沙袋,让其发泄,并在事后告诉他们发脾气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给他人带来伤害,这样既满足了儿童的心理需要,也可以使其被压抑的情绪释放出来,还有助于减少和避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四)及时奖励和表扬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例:朋友的小外甥上幼儿园打扮了,却总是爱“靠、靠”的说脏话,一次朋友和我在客厅聊天,她的小外甥喊:“小姨,快过来,我用橡皮泥捏了个小乌龟。”朋友嘴上答应了,却没有过去,孩子生气地说:“你聋了吗?”朋友怒气冲冲地冲进屋里。

其实,很多时候儿童的行为仅仅是为了引起成人的注意。[3]当成人采取不予理睬的态度时,儿童就会意识到这种方法并不能达到目的,因此他们会采取过激的行为,最终引起成人的反感,这时候儿童就会终止自己的攻击性行为。分析上面的例子,如果朋友对小外甥的行为给以关注,在一定程度上给小外甥以鼓励与表扬,其小外甥就不会开口骂人。因此,成人要适时给儿童鼓励一提高攻击性儿童解决社会矛盾和冲突的能力,从而减少和避免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此外,也可以采用暂时隔离的方法,消除强化因素,矫正攻击性行为。

(五)教师在安排教育活动时要考虑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幼儿一天中三分之一饿时间都是在幼儿园中度过,因此教师在安排教育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其创造一个积极的环境,同时要提供充足的玩具,减少环境中易产生攻击性行为的要素。[4]教师在位儿童分发玩具时应分配其任务,尽量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会合作、分享等团结精神。当儿童在活动中产生矛盾冲突时,教师要耐心教诲,合理运用各种方式使儿童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通过教师的作用减少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六)转变家庭教育方式,努力发现儿童身上的闪光点,给儿童以心灵慰藉。

第一,家庭教育中家长要转变其教育观念,对儿童不能过分宠爱,要培养他们责任感、同情心和自立意识。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传统的中国家长的心中已根深蒂固,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甚至是拿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小朋友比,长此以往,孩子就会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导致攻击性行为。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人无完人”,孩子也一样,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索然具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也有其闪光点,如爱探索,聪明,有主见等,这些优点往往因为家长的主观看法而被忽略,如果家长换个角度看待儿童,发觉其闪光点及其潜能,在教育儿童时多给儿童鼓励,让其感受到表扬与关心,这是教育具有攻击性行为儿童极其有效地方法。

(七)正确运用惩罚方式

具有攻击性行为儿童的缺点相比较正常儿童来说可能会多一点,但教师与家长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一定要运用适宜的惩罚方式,注意就事论事,不要将其上升到道德领域。[5]说教的方式要适宜,不要使幼儿感觉家长或老师不喜欢他们了,最好以说教移情为主,这样会使儿童感到内疚,有助于抑制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应注意,无论如何不能采用体罚,因为体罚不但不会减少攻击性行为,反而会增加其攻击性行为。

(八)正确运用大众传媒的影响

当前,儿童受大众传媒影响较大,他们很容易将大众传媒中的暴力行为转化为现实。因此,儿童应在成人的指导下观看对儿童有益的影视作品。家长在为儿童选择动画片等影视作品时,一定要考虑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为其选择能让他们感受到其中的关心、温暖、团结合作精神的作品,通过这样的形式减少和避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提高他们的亲社会行为。



总之,幼儿个体素质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教师与家长要正确分析幼儿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针对其原因采取措施。教师与家长要采取正确的教养方式对待儿童,尤其是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根据其心理特点,尊重其发展规律,发现其闪光点,挖掘其潜力,正面教育为主,多给予儿童关心、表扬与鼓励,增强其自信心,多给予儿童正确的引导,树立其科学的价值观,同时,要善于抓住教育的时机,因人而异的进行教育。这样就会使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转变为积极向上的行为,从而减少攻击性行为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张明红:《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2页。

[2]翟理红:《学前儿童游戏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5页。

[3]孟捷:《幼儿教育导读》,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10年8月下半月。

[4]马以念:《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书》,儿童与健康杂志社,2010年第11期,第10页

[5]吴白:《幼儿教学研究》,南北桥杂志社,2010年第10期,第21页。

[6]姚梅林:《幼儿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版,第170页。





































1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