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红林悟道《韩非子-八经之因情》第六章 赏罚
2021-06-02 | 阅:  转:  |  分享 
  
红林悟道《韩非子-八经之因情》第六章赏罚红林悟道《韩非子-八经之因情》上一章韩非子告诉君主要“毁誉一行”,赏罚的标准要如一,那么就不会
有非议。“如一”是“道”的特质,自然法则对于世间万物都是一样的,不偏不移,只有这样“秩序”才能发挥作用,万物才会生生不息。特权,是
摧毁一切建立在秩序之上的系统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根稻草起初看起来不怎么样,但在秩序遭受到重大破坏后,其威力开始显现。历史告诉我们,特
权的危害性有多大,早在二千多年前,圣贤就看到了这一点,韩非子才告诫君主要“毁誉一行”,实质就是“秩序面前人人平等”。非议,主要来自
于不公,怨恨,主要来处于不正,我们只所以对腐败贪污深恶痛绝,就是因为他们破坏了秩序,打破了公平公正,让我们的努力与付出得不到相应的
回报,甚至是利益的损失。“如一”是如此的重要,只有做到“如一”君主才能“如来”,面对万千国事才能来去自如。法规的精髓就是“赏罚”,
这是君主权力的把柄,如同“道”孕育的大自然对人类的奖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则无灾无难,并为人类提供生存的必需,如果人类过度的破坏大
自然,则大自然就会惩罚人类。所谓的天灾其实是人祸所致。对于赏罚韩非子的态度很明确,既然是法则的精髓就要充分应用,坚持原则,不能有一
点的含糊与人为因素。韩非子认为“故赏贤罚暴,誉善之至者也”意思是:所以奖赏贤人,惩罚暴行,是鼓励做好事的极致。我们常说惩恶扬善,怎
么才能做到呢,就是要通过依法治国,奖赏善举,严惩恶行,只有这样才能让行善者越来越多,行恶者越来越少,当然行恶者并不会消失,但至少不
会成为社会文明与发展的绊脚石,最起码不会在光天化日之下行恶。韩非子提倡轻罪重罚,看看古代的各种酷型就知道“罚暴”的程度有多厉害,唐
代“贞观之治”时期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不是凭空而来的景象。“赏贤罚暴”的反面是“赏暴罚贤,举恶之至者也”意思是:奖赏暴行,惩罚
贤人,是鼓励干坏事的极致。话不多说,意思很明确,对恶行奖赏,就是鼓励坏人继续行恶,恶事越来越多越重,国家也就陷入了混乱之中。这是依
法治国的反面,也是对依法治国原则与精神的违背。韩非子对于赏罚的的总结“是谓赏同罚异。”意思是:这就是奖赏和自己意见相同的,惩罚和自
己意见不同的。这句话的意思首先是君主坚持依法治国,那么同意的人自然是守法者,不同意的人自然是违法者。一切不按规则与程序办事的人,必
定有“猫腻”。君主坚持依法治国,必有规则与程序,那些不同意的人,必是不会按照规则与程序办事,因为那样会损害他们的既得利益。“赏同罚
异”的另一个意义在于净化队伍。万众一心的团队才是战斗力执行力最强的团队,对赞同认同归属组织思想与纪律的人要奖赏,对反感反对对抗组织
思想与纪律的人要处罚,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团队的纯洁性与团结。“赏同”的目的是为了凝聚力量锤炼战力,“罚异”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分裂剃除异
力。“罚异”并不是要消灭异类,而去除异类,让不适合组织达不到组织要求的人离开组织。团结就是力量,赏同罚异的最终目的就是团结一切可以
团结的力量。【故赏贤罚暴,誉善之至者也;赏暴罚贤,举恶之至者也:是谓赏同罚异。】不管是民族、国家,还是公司、家庭,在发展的过程都会
凝结成功之道成为其不断前进精神动力。赏同罚异就是归纳凝结力量的最好办法。公司的发展动力就是企业文化,国家的发展动力就历史文化。
献花(0)
+1
(本文系红林主人A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