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射频治疗内科疾病原理分析
2021-06-07 | 阅:  转:  |  分享 
  
射频在内科疾病中的应用疼痛科的基础和上层建筑1、微创治疗的应用前景分析2、神经痛的江湖地位3、某地州三甲医院见闻4、我科目前的发展情况5、知
识来源与辨识:道听途说和经验积累中枢角度看疼痛伤害的感知伤害信号传入疼痛抑制大脑对伤害的整合与输出慢性疼痛对大脑的改变疼痛的中枢致
敏国际疼痛研究协会的定义组织损伤与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一种不愉快的躯体感觉和情感经历。疼痛是主观的,包括感觉和情感的反应在疼痛这个
问题上,我们是否过多的关注了外周而忽略了中枢的重要性传入的信号是否足够重要传入的信号密度是否够大与脑干的密切联系解释了为何疼痛往往
伴随恶心、呕吐、胃肠功能以及睡眠的问题疼痛定位——中央后回那么疼痛中枢在哪里十九世纪后三十年和二十世纪上半叶,新技术和临床检验确定
了丘脑是感觉(包括痛觉)传导的重要中继站,但是在大脑内寻找特定的“痛觉中枢”的努力却以失败告终。大脑对伤害信号的整合——疼痛矩阵
1968年,麦吉尔大学Melzack和Casey指出,身体上的疼痛,不仅需要靠感觉器官加以辨别,还会唤醒我们的情绪,让我们立刻对引
起疼痛的刺激进行快速的评估。疼痛中的感觉、情绪和认知过程相互作用,最终形成了人们对疼痛的知觉。大脑会影响疼痛疼痛也会改变大脑慢性疼
痛对脑部的影响感觉改变初级感觉皮层及运动皮层丘脑后岛叶认知/综合处理改变基底核顶叶皮层颞叶海马情绪改变扣带皮层框前额皮层内侧前额叶
皮层前岛叶伏隔核海马杏仁核疼痛调节改变导水管周围灰质楔形核中缝核皮层及皮层下输入与无疼痛的健康人相比,在疼痛传递中,已知某些脑区出
现活跃状态,在慢性疼痛患者中表现出了形态学改变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LPFC),由于其通过调节皮层—皮层下、皮层—皮层通路控制疼痛感
觉的作用,而引起了特别的关注与健康对照组的慢性腰痛、纤维肌痛和复杂区域性疼痛综合征患者相比,多个研究显示DLPFC的灰质体积或厚度
出现减少的情况一定要有组织损伤才有疼痛吗意大利研究者Avenanti等探索了疼痛共情过程中感觉系统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当受试者观
察到他人的手被刺穿时,受试者自己的手部相应位置肌肉电活动受到明显抑制,受试者看到疼痛图片时,自己可能有相应的疼痛感。“伤害感受”≠
“疼痛”伤害感受既不足够产生疼痛体验,而且也不是产生疼痛体验的必须条件还是难以接受疼痛是大脑的输出吗?幻肢痛虽然与疼痛感知区域的损
伤无关,但是却发生了真实的疼痛体验疼痛是大脑的输出,而不是输入疼痛确实会改变大脑疼痛来自于1、组织损伤/周围神经致敏—C纤维2
、脑功能损害/改变—丘脑、顶叶、额叶3、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下丘脑、中脑、脑桥延髓4、情绪与精神性疾病—额叶(DLPFC、基底核
)5、自体免疫或代谢性疾病—炎症,iL-1、iL-17、TNF-α治疗加上脑功能重塑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各学科向精准诊断和治疗
的进步1、神经内科:慢性周围神经病变:T|B淋巴亚群、NF155、INF186抗体。2、肿瘤科、风湿免疫科生物制剂的发展。3、内分
泌科: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免疫诊断和治疗。4、中医中药的肠道菌群调节和免疫作用的可能性分析概述肠道菌群1、健康成人的肠道栖息着
1014个细菌,是人体细胞总数的10~20倍。2、肠道菌群种类多达1000余种细菌。3、肠道微生物群落可分为三大部分:(
1)与宿主共生的生理性细菌,为专性厌氧菌,是肠道的优势菌群,占到99%~99.9%,如双歧杆菌、类杆菌、优杆菌和
消化球菌等;(2)与宿主共栖的条件致病菌,以兼性需氧菌为主,为肠道非优势菌群,如肠球菌、肠杆菌;(3)病原菌,大多为
过路菌,长期定植的机会少,生态平衡时,这些菌数量少,不会致病,如果数量超出正常水平,则可引起人体发病,如变形杆菌、假单
胞菌和韦氏梭菌等。4、功能:肠道正常菌群与肠黏膜紧密结合构成肠道的生物屏障。帮助分解上消化道未被充分水解吸收的营养物质,有利
于宿主进一步吸收利用各种营养物质。增加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如维生素B,维生素K)、氨基酸、微量元素、某些无机盐类(如钙、磷
、铁、等)的吸收和利用。概述肠道菌群的来源新生儿体内共生菌群主要来源于母亲。共生菌群的类别与生产方式有关。产道生产的新生儿
共生菌群与母体的产道及肠道菌群相似;剖腹产生产的新生儿共生菌群与皮肤共生菌群相似。MG.Dominguez-Belloet
al,.PNAS2010107(26)11971–11975概述肠道免疫系统构成肠道相关免疫组织(gut-assoc
iatedlymphoidtissues,GALT)Peyer''spatchesIsolatedlymphoidfol
licles,ILFsMesentericlymphnodes,MLNs肠道免疫相关细胞GranulocytesNeut
rophile,eosinophileMonocytesMacrophage,DendriticcellLymphocyt
esTlymphocytesBlymphocytesInnatelymphoidcells,ILCscytotox
icILCs:NaturalkillerILC1:T-bet+ILC2:GATA-3+ILC3:RORγt+SaurabhM
ehandru,MD.ThePRNNotebook2007vol12肠道菌群与免疫系统肠道菌群促进免疫系统发育肠道菌
群缺乏严重影响免疫组织发育无菌小鼠常规小鼠肠系膜淋巴结腋窝淋巴结Bauer,H.,Horowitz,R.E.etal
.,Am.J.Pathol.(1963)42,471–483肠道菌群与免疫系统肠道菌群促进免疫系统发育肠道细菌促进肠
道免疫组织发育1、无菌小鼠肠道相关淋巴组织——隐窝结节与孤立淋巴滤泡(ILF)发育不成熟;2、特定的肠道共生细菌能够促进ILFs发
育,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对ILFs的发育起决定性作用;3、肠道共生细菌多肽通过NOD1诱导ILFs的发育与成熟。D.Bouskra
etal.,Nature2008456,507–510肠道菌群与免疫系统肠道菌群促进免疫系统发育1.无菌小鼠中肠道菌
群定殖造成肠道上皮内αβT淋巴细胞扩增,而γδT淋巴细胞无明显扩增;2.肠道相关淋巴组织中αβT淋巴细胞快速扩增;3.胸腺
摘除并不影响肠道菌群定殖造成的肠道上皮及相关淋巴组织内αβT淋巴细胞扩增,说明肠道αβT淋巴细胞扩增不依赖胸腺。(□)CD3
(■)Lyt-2(○)αβTcR(●)γδTcR(?)Thy-lY.UmesakietalImmunolo
gy19937932-37肠道菌群与免疫系统肠道菌群促进免疫系统发育肠道细菌促进肠道免疫功能的恢复1、无菌小鼠接种肠道细菌后
早期出现生发中心反应,且二级淋巴器官出现细菌感染。随后生发中心反应逐渐减弱;2、小肠的IgA分泌逐渐增加;3、二级淋巴器官的感染细
菌逐渐清除。ShroffK.E.,MeslinK.,CebraJ.J.,Infect.Immun.199563
3904–3913肠道菌群与免疫系统肠道菌群促进免疫系统功能增强肠道细菌促进肠道免疫功能的恢复1、无菌小鼠接种肠道细菌后小肠及Pe
yer’spatch的免疫球蛋白IgA表达量明显增加;2、小肠的辅助性T细胞(CD4+)增加;3、小肠的细胞毒性T细胞(CD8+
)增加。A.J.Macphersonetal.,IMicrobesInfect.2001,3,1021–1035
肠道菌群与免疫系统肠道菌群促进免疫系统功能增强DanR.Littman,MD,PhDNewYorkUniversity
HowardHughesMedicalInstitute1.Th17细胞表达转录因子RORγt+,分泌IL-17A、IL
-17F和IL-22,保护宿主不受细菌和真菌感染。但是与多种自身免疫疾病有关。2.无菌小鼠小肠固有层(smallintesti
nallaminapropria,SILP)中缺乏Th17细胞;接种分节丝状菌(segmentedfilamentous
bacterium,SFB)能够诱导小肠固有层CD4T淋巴细胞分化成Th17细胞。TipInmicedefectivefo
rRORγt,Th17cellsandtype3innatelymphoidcells(ILC3s)that
produceIL-22areabsent,andtheanimalsareresistanttomulti
plemodelsofautoimmunedisease,includingEAEandIBD.I.I.Iva
novetal.,Cell20091393485–498肠道菌群与免疫系统肠道菌群促进免疫系统功能增强1.小肠淋
巴滤泡中的树突状细胞能够通过肠上皮M细胞获得共生菌。2.装载了共生菌的树突状细胞能够诱导固有层中浆细胞分泌保护性IgA,防御共生
细菌对肠道组织的侵袭。3.装载了共生菌的树突状细胞被肠系膜淋巴结限位在黏膜免疫分区,以保证相关免疫应答在限定区域发生,不至于破坏
系统免疫应答。AJMacpherson,TUhr.Science,2004,303(5664):1662-
1665肠道菌群与免疫系统肠道菌群促进免疫系统功能增强1.RORγt+innatelymphoidcells(ILCs)
是肠道GM-CSF的主要来源;2.ILCs中GM-CSF的产生依赖巨噬细胞对肠道微生物信号的识别及细胞因子IL-1β分泌;3.
共生微生物促进肠道髓系免疫细胞与淋巴细胞的交流从而维持肠道免疫系统的动态平衡。AMorthaetal.,Science2
01434361781249288AMorthaetal.,Science201434361781477谢谢!中药有效性探讨1、口服是中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2、许多药物的药理作用在常温条件下被证明有效,但是加热和复方制剂的效果不明确,是否与作用的肠道菌群有关?3、中药的效果是否是通过免疫调节和神经反馈来达到?4、中医的发展方向是否应该转为肠道菌群表达的研究。射频治疗的原理:1、热效应2、射频电流作用3、电场效应4、椎体周围关节及软组织调节作用5、中医穴位相关性。
献花(0)
+1
(本文系天道酬勤更...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