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寻找祖辈抗战足迹,重温烽火抗战岁月
2021-06-17 | 阅:  转:  |  分享 
  
寻找祖辈抗战足迹,重温烽火抗战岁月今年二月,我决定沿着祖辈红色足迹再走一遍,重温先烈们抗战的艰苦岁月,我的红色寻根路线分三步:第一步是,了解
吴福泽家庭情况,他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原因组建自卫团。第二步是,吴福泽的抗战事迹。第三步,皖南事变后,他是怎么被土豪劣坤暗杀的
。我妈是个孤儿,后来成为别人家的养女,外婆5岁被吴福泽领养,他们都是在别人家长大的,妈妈没有上过学,她的身世自己也不清楚,童年时期
只听大人说,吴营长家没人了,只留下这个可怜的娃,名字也没有,1岁时都没妈,我们给她取个名字吧,人群中有位老人站出来说:“叫根子吧,
也算是给革命留个后了”。于是我首先去了吴福泽的家乡金坛罗村,开车3个小时就到了罗村,下车一看,环境真美啊,弯曲干净的柏油路在山间忽
隐忽现,宛如人间仙境。找了该村一位80多岁的农民了解吴福泽的情况,他跟我说,可怜啊,他家一个人直系亲属都没有了,他说,过去村里老人
说,吴福泽大概是1907出生的,他祖辈清朝时期逃荒到此定居,吴福泽从小很讨人喜欢,所以人缘挺好,祖辈是农民,日子过得很清贫。后来又
去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孙主任为我找到这样记载,1937年底,日军占领金坛,鬼子非常凶残,吴福泽立即组织起二十多人的防匪保家、抗日救国
的自卫队,他被大家推选为队长,金坛大地一夜间冒出大大小小的自卫队几十个,由于吴福泽的组织能力强,后来发展到300多名队员,活动范围
扩大到两溧地区,直到陈毅来到金坛,发现金坛人民都愿意跟他打鬼子,陈练升、吴福泽的自卫团同时都归陈毅、粟裕新四军领导,1939年6月
,经过整编训练后,陈练升的青年服务团和吴福泽的抗日自卫团成为新四军的主力。后来水西村和茅山也是成为江南总指挥司令部的原因。此段出自
《新四军与苏南抗日根据地》,孙主任在我临走时把周再兴馆长电话号码给我,让我和他联系,现在我与周馆成为好朋友。然后,我通过从安徽宣城
党史办、宣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当涂党史办、金坛党史办、金坛退役军人事务局了解到,吴福泽在江南多地党史上有记载,但还不够详细,同志们
告诉我去南京二史馆查找,过了几天,我安排好手头上事情并出发了,到了南京二史馆,值班同志知道我的来意,非常热情,看了我的介绍信,很快
帮我查找,不过1941年前,国民党党案资料中只记载到团级,营级没有具体写,很可惜,没有查到我想要东西,心情难免有种失落,后来二史馆
同志告诉我,可以到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利用开发室咨询,于是我打电话给他们,他们接到电话后也非常重视,让我把查找的人和诉求以文字形
式寄过去,回到家里马上整理资料,第二天就寄给他们了,大概半个月吧,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同志来电,说暂时还没有查到,待查到后一定告诉
我。后来我有幸与上海新四军历史研究会颜宁老师联系上了,他对我的事情比较同情,他马上汇报了葛建夫会长,后来葛会长给我回复,帮我查找,
不过由于时间跨度太长,需要时间查,也有可能资料缺失找不到等情况,你可以寻求地方党史办的帮助。这是在品略图书馆记载的情况:1939年
11月,陈毅、粟裕派第四团团部、直属队和第二营,组成苏皖支队,渡江到仪征、六合、天长一带活动。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第四团一分为二:第
四团团长陶勇、政委卢胜、参谋长黄才胜、政治处副主任吴载文带领团部机关、直属队和第二营(老二营四连和二支队朱昌禄特务营组建的新二营,
营长朱传宝、教导员姜茂生),渡过长江,不久和梅嘉生、张震球的新四军挺纵三团两个营组建苏皖支队,开辟六合、天长,以原第四团第二营为第
一营,以原挺纵第三团第一营、第三营为第二营、第三营,以当地游击队卢卫国部为基础,补充了一部分参军农民,加上重机枪连,组成特务大队。
全支队共一千二百余人,各种枪近一千支。司令员陶勇,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卢胜,副司令员梅嘉生,参谋长张震东,辖三个营及一个特务大队。
第四团留在江南敌后继续斗争的第四团一营(营长吴福泽、教导员张玉辉)、三营(营长舒雨旺、教导员罗国华)归二支队副司令员兼政治部主任
廖海涛、二支队参谋长王胜指挥领导。1940年1月,新二支队指挥罗忠毅、参谋长王胜、政治部主任罗化成就任,1月12日率领新二支队党
政机关进入句北地区活动,决定尽快组建主力团队。1940年3月新三团组编,5月4日正式成立,团长巫恒通,由第二支队领导。除留下第四
团的红军连九连外,新三团主要以句容县东北区国民抗敌自卫团为主。1940年3月以原第二支队四团第一营和第三营为骨干在溧阳安中里成立
了新四军第二支队新四团,四团老三营营长黄玉庭任新四团团长(暂时未到职)、钟国楚(二支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任副团长、王胜任参谋长,王
直(第三团政治处主任,后为罗桂华)任政治处主任,全团一千余人,下辖三个营:原江当溧地方武装新一连吴福泽部抗敌自卫团三百余人上升的
一营不变,营长吴福泽、教导员张玉辉;原第二支队侦察连和刘一鸿特务大队、句容赤北周志民抗日自卫大队四百余人组建为二营,二支队侦察连
改为第四连,刘一鸿特务大队和周志民抗日自卫大队组建新四团第二营第五连、第六连;原第二支队四团三营为三营。黄玉庭已经赴任,舒雨旺接
任第三营营长,政治处主任罗桂华兼任教导员,副营长范钦洪。1940年10月,营长舒雨旺、教导员陈广德率老三营渡江北上参加黄桥战役,
归还老四团建制,不再回到苏南;1941年3月,为了充实新四团实力,由团部特务排为骨干和金坛地区抗日游击队组编建成新的第三营,新四
团达到三个营的编制,继续坚持战斗。1939年12月,江南指挥部渡江北上后,罗忠毅、罗化成率领新二支队党政机关进入句北地区活动。1
940年5月14日,第四团第三营和二支队直属队在句容县赤山设伏,全歼日军南浦旅团吉田中队,在江南抗日战场首次缴获了日军九二步兵炮。
1941年1月6日,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了,吴福泽与傅秋涛、王直、张玉辉等领导分散突围,关于吴福泽怎么牺牲的,我去金坛三舅公丁
斌那里,找到了答案,舅公1954年入党,在吴福泽家乡罗村中心小学当二十多年校长,在2020年4月21日晚,舅公给我打电话,说他生病
了,想对我说,我妈的身世,第二天我去看望舅公,发现他的身体明显消瘦了许多,舅公跟我说,吴福泽是被当地土豪劣绅暗杀的,此时,我想太公
吴福泽是怎么死的?只有他清楚,万一舅公突然走了,这段历史永远尘封在那里,后来,舅公说,等他病稍微好点时,写一封家书(我妈的身世)给
我,真的谢谢舅公!因为舅公二次心脏病发作到医院抢救,虽然暂时好了,医生也很难作决定,是否要手术?最终舅公给医生说保守治疗,他如愿的
回了家,在他家里,舅公让我录几段视频,他说,就算他死了,这也能作证的。有时晚上躺在床上想,有了颜宁老师的鼓励,这条路我一定要走下去
。先后我又去了溧阳水西村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是刘主任接待了我,跟我谈了一些新四军有关历史,后来送给我一本党史书,如获至宝。认识
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周馆长后,是他推荐让我有幸结识了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金坛区作家副主席蒋文静老师,蒋老师为人善良
,乐以助人,咱们还未见面,由他签字题名的抗战编年体小说《荆蝶蘭》送给我,他对金坛抗战史特别清楚,有许多当时情节他有更深地了解。后来
有幸与福建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陈如玉主任联系上,她也是非常热心的人,一直在默默帮助我寻找吴福泽的党史记载,我的诉求就是想早一天见到张
玉辉的后代,希望找到更多关于吴福泽的故事,她已经问了28、29、31军的后代,暂时没有找到,她说,我们正抓紧帮你联系,还吴福泽真实
原型。我在等待各方有关吴福泽消息的同时,我与宣城新四军历史研究会耿旭东秘书长联系上了,他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我把此次来的目的告诉他
,他也认真地倾听我的述说,并且做了记录,后来他带我见了张光逵会长,张会长非常高兴的问了吴福泽的抗战情况,由于我知道太公吴福泽的事迹
太少,说的也不怎么详细,后来张会长和耿旭东秘书长鼓励我,他们跟我讲,要把新研会当作事业来做,临走时,他们送我几本新研会发表的抗战史料书,我愉快地接收了书。心想,这都是我的精神食粮。在宣城新四军研究会同志的帮助下,我很荣幸地加入了新研会,成为了一名会员,并发了会员证,让我有种家的感觉。今后,我要向新研会的老同志看齐,做好党史宣传,传承好红色精神,为宣城新研会增光添彩。
献花(0)
+1
(本文系四海图书馆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