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自主潜能 第38讲:为什么说人生的潜能是自我激发
2021-06-20 | 阅:  转:  |  分享 
  
第38讲为什么说人生的潜能是自我激发

能力潜藏在自我的心理

一、勤学苦练就是在挖掘

古往今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分流人物。”纵观他们的成功之路,探讨他们的成功秘诀,发现都离不开一个“勤”字!

以《桃花源记》等诗文著称于世的近代文人陶渊明曾这样写道:“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真可谓生动地比喻。

欣赏过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传世墨迹,谁不为颜字的刚劲雄浑、清秀奇拙的神韵所折服?你也许说,那是天才。但当读过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的诗句,就会知道“学书当学颜”的深意了。

篇幅宏大的史书《资治通鉴》,是宋代文豪司马光主持编写的。他为随时提醒自己,以圆木代枕,睡觉时一翻身,木枕就滚到一边,醒来继续写作。

有些人,特别是一些青年人,立志成才却好高骛远,光有宏伟的计划而不付诸实施。像一首歌谣中说的“春日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多蚊虫冬寒冷,收收拾拾过大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只能“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时间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它把勤奋者送上成功之巅的同时,也用无情的“画笔”染白碌碌无为者的俩鬓。

无论脑力,还是体力,只要劳动就是创造,只要劳动就是进取,劳动使我们从贫穷走向富裕,劳动使我们在世界上自强不息,劳动是无比的美丽。让劳动不再只是做为一种手段去谋生,而成为一种充满乐趣的活动。

只要有生命,就会有希望;只要有希望,就会有成功。功夫不负苦心人。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精。天下最佳之事,莫如九教三流、医卜星相、四书五经、十八般武艺件件皆能,事事皆精,刀法也好,枪法也好,书法也好,无一不是出人头地,可是我们寿命有限,哪能容得你每一门都去练上一练?一个人专练剑法,尚且难精,又怎能分心去练别的功夫?真其所至,草木皆是利剑。这是功夫的作用。练功,其实就是功夫,就是坚持不懈。不但锻炼人的机能,也磨炼人的意志。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寒暑不辍,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惜爱大好时光的表现,不是悟理,而是发奋。一年之计,莫如树谷,需要辛勤耕耘;十年之计,莫如树木,需要辛勤养护;终身之计,莫如树人,需要辛勤培育。珍惜生命是老年人的专利。其实生命的真正意义不在于珍惜,在于勤劳中的消耗。越是快要失去的东西,越珍惜。生命再珍惜也会失去,不如让它在勤奋中体现它的价值。人只要珍惜眼前的一切,就会辛勤的劳作,就不会有失败的困惑。

乡谚云:不图名利,不打早起。是激励人伴着晨星,伴着寒露,伴着严霜,伴着父母妻子的期望,伴着奋发,不断进取。在任何一块土地上挖掘,都会找到珍宝,不过必须以农民种地的信心去挖掘才能获得。“天道酬勤”,每当自己稍有懈惰,就用这句话自我提醒。勤奋和智慧是双胞胎;懒惰和愚笨是亲兄弟。老牛自知时日短,不用扬鞭自奋蹄。为了幸福闻鸡起舞,通宵达旦,不敢偷懒。人生在世,事业为重。一息尚存,绝不松劲。东风得势,时代更新。趁此时机,奋发前进。

二、坚持不懈潜能出现

立志固然可贵,勇气和毅力却更重要。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郑板桥说:“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他还说:“隔鞋瘙痒赞何益,入木三分骂亦精。”泰戈尔说:“如果你不幸站在阴影里,就该奋力走到阳光下。”人贵有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然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当我仰头看别人时,别人是天,只要我努力,天就是我自己。滴水流成河,粒米堆成山。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不做这一木一石呢?

不用猎枪,赶不走豺狼。不同风浪搏斗,就别想捉住大鱼。这是拼搏的力量,拼搏的力量不同寻常。

持不恒,巧无能,攻之苦,拙可补。干这一行并不一定是对这一行最精的,但一定是对这一行最热爱的。我不是奢侈家,不是命运和自然的爱子。我只是一个辛勤的劳动者,守着孤独,守着寂寞,在自己的工作室里,默默地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

当我们遇到棘手的工作时,不要气馁,要有“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气概。”就如同当我们站在一个令自己眼晕但又不得不过的篱笆前手足无措时,把自己的帽子扔过去,这样我们就不得不千方百计地爬过去捡帽子。我认为工作无大小轻重之分,只要你肯干,任何节目都能使你成功。专心致志成全了我幸运的一生,使我成为全世界最幸福的人。

人没有缺点不可能,宁可做一个有缺点的能人,决不做一个看起来是乎无缺点的庸人。人没有了缺点,优点也就不会显明,就意味着什么也做不成功。

凡是成功后的喜悦和挫折时的烦恼,都足以强化原有的行为使之巩固或削弱,从而积累道德行为的经验。当某人有了不良行为时,便会有人诅咒;而行为高尚的人尽管历经磨难,也会有人为他祈祷。所有人类行为都似乎是欲望的结果——也就说,去追求健康和快乐。但追求到康乐感觉者并不很多,原因是大多数人的行为与初衷相悖,所以结果就相去甚远。

人多少都有些惰性,有些随意性,要想做成功一些事情,就要有坚强的毅力才行,这个毅力就必须要带强制性。要强制自己去做事,要吃苦耐劳,要锻炼自己的毅力和志气。你不能说想做什么,而要懂得我应该去做什么,然后认真地去做,坚持久了,就形成了习惯,就会热爱,再往后,就自然能体味到苦中有乐。

谁都想成功,每个人都有成功的可能,什么是成功,众说纷纭,各有标准。美好的人生,就是感受成功,有了成功的感觉,我们就欣慰、幸福、欢乐;有了幸福的感觉,我们就发展、前进、开拓。莎士比亚说过,成功“就是一个人为追求他的理想而不断获得道德、学识、才干去发展到能够利用机会使社会人类在进一步的那种表现。”可见,成功是人的道德、学识、才干的不断长进;成功是一种理想追求的最终实现。

三、成功是闸需要自我激发

相对论的创始人爱因斯坦有一著名公式:即成功等于艰苦的学习和劳动加正确的方法加少说空话。行动就是成功。进取是成功的开始;成功又是坚韧的儿子。成功是一枝玫瑰花,只有浇灌过他的人才有资格摘取。成功是一种暂时的东西,追求才是永恒的乐趣。尽心做事即是成功。人生没有定论,没有规律可循,成功的人生都是独辟蹊径。太注意参考成功人士的成功经验,自己在事业上就不会成功。成功确实是辉煌的人生,而成功之路又总是充满着艰辛。当你对金钱、掌声和名誉都不感兴趣时,你就达到了成功的顶峰。必须一直保持成功,使成功者最头痛。缺少内涵和修养的成功,是不完美的成功,他会妨碍成功的深度和持久性。

成功的内涵往往寓于一个人的追求目标和自身价值之中。只有在追求的过程中才会挖掘自己潜在的才能,即使无法抵达目的地,也体现出了生命的意义。但面对现实,关键在于调谐心理平衡。一个人的成功,莫过于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社会公认。成功始于放弃。人生的成功,事业的进步,实际上更多地需要学会放弃。学会放弃,才能找准人生的目标位置。

成功的事业,如动听的音乐,只能靠手弹出。伟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成功决不会一蹴而就,更不可能唾手可得;与此相反,成功有时还不免伴随着失败。不过,对于一个真正的强者,失败又是一剂良药。

不要热切地渴望成功,只要默默地努力做好现在的事,成功自会款款而来。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我们都要鼓掌,因为这是自己经验的结果。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有成功在等待着,来庆祝自己努力的结果。

不要怨叹人生,感到怀才不遇,社会不公。其实,一分才情,或三分才慎都成不了大事情,即使九分或七分认真和努力如果不肯持续的投进生活中去,那也算不上大才。若真想快速的成功或干脆说白了,就是有钱,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目的。而真正有大智慧的人所追求的人生,又不只在钱物之事上。

诺贝尔的成功在于他的发明,而不在于他的富有,普利策的成功在于他的报业集团而不在于他的别墅。男人的成功在于撑大家养小家,而不在于开着名车,应酬多,不回家。拥有事业和家庭俩分成功,才能算一个成功的女性。人的成功在于有兴趣的工作,在于乐观的对待生活,在于精力充沛,在于有健康的心理,成功是人生价值的最高体现。(3305)

献花(0)
+1
(本文系李全春图书...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