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自主心情 第40讲,享受生活的快乐
2021-06-24 | 阅:  转:  |  分享 
  
第40讲、享受生活的快乐

有位咨客说:以前我还是很快乐的,我很享受那种感觉,但现在很少有那种感觉了,怎么才能找到那种快乐的刺激体验呢?

快乐是一种非常奇妙的自我感觉。只要曾经对这种奇妙感觉有所体验,就要牢牢把握,时刻感觉快乐。

追求快乐是人生行为的基本准则,享受快乐才能认识自我。盲目追求刺激的体验,最终会走向堕落与痛苦的深渊。

快乐作为一种感受,只有在内心愿望得到满足的时候,才会有短暂的享受。

快乐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

快乐感觉的产生,实际上并不在于需要与追求的过程,而只在需要得到满足的那一瞬间。其基本的产生条件,是需要得到满足时内心的平衡与和谐。有求自有痛苦感觉,无求自然快乐。

产生幸福与快乐,内心的和谐是关键,不去追求是最基本的原则。快乐是最大的幸福,快乐最初是一种很细很清晰的纹路。

快乐使我们有年轻的享受,痛苦让我们成熟,而豁达则是在冷眼看破红尘后,重新变得像孩子一样幸福。

什么是幸福?幸福是条狗,幸福是自己的屁股,幸福像尾巴一样就跟在身后,你停住,它也不走,你不停地追求,就会转晕头,你抬起头,一直往前走,幸福就永远跟在你身后。

快乐是一笔财富。最快乐的是身边有家人和朋友,不关心自己能否跟得上有钱人的脚步,对他人宽恕,不觉得孤独。

一味地关心财物,犹如吸毒,越富有,越少了幸福。

对快乐的追求,有遗传因素;对幸福的感受,在于后天的体验程度。看问题的角度,决定自己是否幸福。

我下岗了,失业了。

即便是丢了工作,也要看到生活光明的一面,别长期在莫名的黑暗里生活。要找准自我的调整点,不要偏离自我太远,要提升自己的快乐。

有个健康的体魄,我就会很快乐。

有健康的体魄,并不是快乐的关键,因为那是病入膏肓时对快乐的感觉,很多健康者,并没有因为身体健康而多些快乐。快乐是一种主观感觉,是有自己满足的生活。

然而良好的心情并非全在头脑里面,行动与心情也有关联。快乐是一种境界。生活满足感,最常发生在自我沉浸于有吸引力的活动,而达到物我两忘、无忧无虑的那一刻。处于这种状态的感受,是工作和玩耍两不误,令人全力倾注,又不会超能力付出。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时才有最好的感觉,会让自我感到非常愉悦。

那么,个性特征鲜明者,该怎么得到快乐呢?

谁都有“优势个性”,想快乐就要正确使用,细化自己的特性,显示天真和才能,增强自信,使满足感持久产生。

具体该怎么做呢?

谈论或记述心中的感激之情,能够使快乐倍增。学会尽情享受点点滴滴的欢乐,有同样的效果。宽恕是和快乐联系最密切的美德。支持他人工作,或自己无私奉献,都会感到同样的快乐。

美国幸福得让人觉得虚幻,但你永远只能旁观;家乡又脏又乱,但每一件事你都想管。快乐是一种有价值的付出,是一种责任。

很多人千辛万苦,想尽办法要延长生命的“长度”,其实最重要的是生命的“密度”、“宽度”与“深度”,这些更值得付出,是真正的幸福。

那我们究竟该选择怎么样的生活呢?

面对生命和金钱,体验精神和物质生活,在显性而高尚的思想追求和赤裸裸的实用主义面前,我们永远面对着一个不会过时的选择:要做一个会思考的快乐者,不能过一种猪的快乐生活;是需要矗立着迎风飘扬旗帜的宽阔广场,不是只需要自家越宽越不嫌宽的客厅和越来越软的席梦思床。

说起来简单,可做起来就很难。

重要的事总是很简单,简单的事往往很难办。其实并不难,只要自己勇敢,果断,把门轻轻一关。

当你关门的时候,也将过去的一切留住,使它永远停留在身后,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然后,你才可以重新上路。

可我过去那些事儿,一想起来,总是让人感觉不舒服?

从昨天的风雨里走过来的自己,身上难免沾染一些尘土和霉气,心中多少会留下一些酸楚的记忆。这些不可能完全抹掉,总结过去的失误是自我的需要,对过去的失误和不愉快耿耿于怀则没有必要。

因为伤感悔恨都不能改变过去,不能使自己更聪明、更完美。若总是背着沉重的怀旧压力,为逝去的流年伤感不已,那只会把眼前的大好时光白白耗费,也就等于将现在和未来放弃。追悔下去,只能失掉现在的机会;失掉现在,哪有未来!

别只顾懊悔误了头一班车,那样还会将下一班车错过。要想快乐成功,就要时刻小心,随手关上身后的门,对昨天的失误永远记不清。我从现在重新诞生,每一天都有我新的生命。





献花(0)
+1
(本文系李全春图书...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