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藥之參苓白術散,可治4種病原創?溫暖中醫?javascript:void(0);溫暖中醫20210624參苓白術散,出自宋代官方醫典《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這個方子最重要的一個功效是健脾,祛濕。參苓白術散:白扁豆、白術、茯苓、甘草、桔梗、蓮子、 人參、砂仁、山藥、薏苡仁,現在也被製成了中成藥,藥店就可以買到。人參、白術、茯苓、甘草,這四味藥組合在一起是大名鼎鼎的四君子湯,健 脾益氣第一方。蓮子可以補胃氣,《本草綱目》裡說它“稟清芳之氣,得稼穡之味”,這種自帶香氣的食物或者藥物和脾胃最是契合。山藥也是補脾 胃的,山藥吃起來甜甜的,中醫認為,甘甜入脾。把脾氣補起來,還要把已經生成的水濕趕出去,所以又用了些白扁豆和薏苡仁。如果說黑豆是腎之 穀,紅豆是心之穀,那麼,白扁豆就是脾之穀。白扁豆這味藥不偏不倚,藥性非常平和,用它來祛濕,又不必擔心會損傷脾胃的陽氣。相比之下,薏 苡仁反倒帶點涼性,用在這裡可以炒一下,炒過之後的薏苡仁帶有了穀物的焦香,藥性也溫和了許多,而且有了補脾的作用,因為甘甜入脾,而焦香 也能入脾。這麼多補藥同時進入人體,很容易壅滯,補藥一壅滯,不僅去不到該去的地方,起不到該起的作用,還會補的頭暈眼花,面紅耳赤,也就 是中醫常說的補過了。有了砂仁,就沒有這個毛病出現了。因為砂仁能行氣,可以幫助消化吸收,只有這樣,才算是真正補到位了。桔梗是舟楫之藥 ,能夠入上焦,這樣就分了一部分藥性到心和肺。一方面,心陽一強大,等於是把人體的太陽升了起來,太陽一出來,就能把寒濕之氣驅散,就能讓 人從頭到腳都暖烘烘的。另一方面,脾氣散精,上歸於肺,脾源源不斷化生出來的氣血津液要在肺的作用下才能布散周身。祛濕從字面上來理解,就 是把濕邪趕走,但是如果站在更高的層面上,那就是增強脾肺兩髒的運化功能,因為濕邪產生的根本在於臟腑功能下降,導致這些本該變成水穀精微 的東西,陰差陽錯地變成了病理產物。桔梗的意義在於讓整個方子補脾的同時,捎帶補補肺。所以桔梗這味藥看似可有可無,實際上功不可沒啊。整 個方子偏溫,更適合寒濕之人。這樣的人體內既有濕又有寒,因而平時會比較怕冷,中醫也叫陽虛,陽氣足的人即便體內有些濕氣也能很快運化掉, 而陽虛的人自身陽氣不夠,體內的水濕運化不了,一點一點堆積起來了,反應在舌頭上,舌苔白白的,膩膩的,可以厚厚的鋪滿一整層。如果舌苔厚 膩的同時又有點發黃,一般是有熱,這個時候,就不能用參苓白術散了。參苓白術散可以治療哪些疾病呢?第一,參苓白術散能止瀉,特別適合慢性 腹瀉、大便稀軟不成形的人。體內寒濕重的人腸道多多少少都有點兒問題,因為你脾虛啊,吃下肚的食物不能很好地運化吸收,又不能把食物固攝住 ,它就會轉而往下走,腹瀉就來了,而腹瀉的人大多是水瀉,大便稀軟不成形,參苓白術散是培土的方子,土能制水,好比那坑坑窪窪的鄉間小路, 一下過雨,就變得泥濘不堪,這時候鋪幾鏟乾燥的泥土上去,立馬乾爽。第二,參苓白術散能止咳,久咳的人可以考慮用它。好多人以為咳嗽是肺部 的問題,這沒錯,準確的說,咳嗽是肺臟的一種排邪反應,在咳嗽初起的時候,止咳藥用上,可以幫助肺臟快速的把外邪排出去,但是如果止咳藥吃 了好久,咳嗽依然不能止住,那就要換一種思路——培土生金,也叫虛則補其母。在中醫五行中,脾屬土,肺屬金,脾土生肺金,反過來,脾土薄弱 ,肺金的力量也會被削弱,尤其是對於體內有寒濕的人來說,中焦氣機的流轉大多不怎麼好。參苓白術散用上,它能夠培土,能夠讓脾氣帶著精華的 部分上輸到肺,肺氣壯大,就能一鼓作氣把外邪趕出去,咳嗽很快就能好過來。第三,參苓白術散還能用於虛弱體質的調養。百病虛損到最後沒有不 殃及脾胃的,尤其是很多人大病久病之後,渾身沒有力氣,胃口也不開,吃不下東西,參苓白術散用上,它裡面有砂仁,不光能讓你消化好,還能讓 你胃口好。第四,參苓白術散能讓瘦人變胖,胖人變瘦,可以起到一個雙向調節的作用,因為不管是減肥還是增肥,最根本的都是要補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