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1章 考古学概论
2021-06-25 | 阅:  转:  |  分享 
  
考古学是用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历史的一门
科学。考古学只研究古代人类文化遗存,近现代
定义文化遗存不属于考古学研究的范围
房屋、水井、陶窑、村落、运河、墓葬等人工建
筑和设施,是古代人类活动所遗留下来的、不可
考古调查
遗迹移动的文化遗存。
含文化遗物的熟土层,文化层
必须是古代人们通过各种活动所遗留下来的,可
考古发掘考古学的基本涵义
研究对象(文化遗存)遗物移动的实物资料,是经过人类有意加工的
天然堆积层,间歇层
考古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
研究范围不局限于物质文化,而是通过各种物质
探方发掘法
文化遗存,研究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遗址的发掘
探沟发掘法
考古学是运用考古资料来研究人类历史
墓葬的发掘
考古学对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作用
考古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考古资料阐明存在
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客观规律。
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
指代表同一时代,分布于共同地区,并具有一群
史前考古研究的年代范围是文字未出现前的历史
有特征性的文化遗物和遗迹的文化遗存。
阶段
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
基本涵义
同一个考古学文化因分布地域的不同,在其文化
历史考古研究的范围是有了文献记载以后的人类
面貌上有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就需要文化
历史。
类型来区分,即属于统一文化的不同类型。
考古学的分支
田野考古学
首次发现的典型遗址所在地地名遗址的名称具
考古学文化的命名有特征性的遗物族名等
美术考古学宗教考古学古钱学古文字学铭刻
学按研究对象
文化的分布范围(中心和波及地区)
几种特殊门类的考古学分支
航空考古学水底考古学按研究方法和手段
文化面貌及其特征
考古学文化
文化渊源和发展、演化
根据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可以确知早期人类所生
考古学文化研究的内容
存的更新世是地球上气候变化剧烈的时代,其对
文化时代和分期
人类发展到影响
与第四纪地质学的关系
与临近地区同时代文化的相互关系
人类本身是地质历史的产物
文化内涵所反映的社会形态等
概论
通过研究遗址的动物遗存,揭示古代人们对食物
的选择,渔业和家畜饲养业等方面的经济生活与
某一个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演化,既同该文化所
文化生活状况,以及居址周围的生态环境和气
注意问题
在地的地理条件、生态环境有关,又同当时该地
候,与考古动物学的关系
区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及宗教观念有关。(原始
考古学于其他学科的关系
社会,对环境依赖性强。阶级社会,政治中
对古代遗址出土的、与人类活动有关的植物遗存
心所在地的经济文化等对周边地区影响大,对边
进行研究,揭示古代人们对食物的选择,栽培作
远地区影响小
物的起源,早期农业的出现等经济生活与文化生
活的状况,以及居址周围的自然与生态环境。与考古植物学的关系
不同生态环境,不同内容的生产活动和生活习
俗,不同的文化传统,是形成不同文化的根本原
与体质人类学的关系
因。
与民族学的关系
考古学是根据生产工具的变革来划分考古时代
概述的。
文化遗存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相对年代
相对年代与绝对年代
人工打制的石器
文化遗存形成时的距今年代(具体年代)绝对年代
文化年代的确定
旧石器时代
人类以采集和渔猎为主,以天然的产品作为食
放射性碳素断代古地磁断代热释光断代树木
物,掠夺性(攫取性)经济
年轮断代铀系法断代利用自然科学测定绝对年代
中石器时代(过度阶段)
温暖湿润自然资源丰富主要以采集为主石器形
以农业、家畜饲养业和磨制石器的产生作为主要
制比较大中国长江以南地区
标志
石器时代
对古文化面貌
细石器发达,磨制石器和陶器不发达狩猎为主中国北方沙漠草原地区
自然环境对古文化的影响新石器时代
世界各地区因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和生态环境的不
同,新石器时代开始和结束的年代也各不相同。
优越的自然环境反而会阻碍发展对古文化发展速度
考古时代的划分
大洋洲土著居民在殖民者入侵前,一直停留在石
器时代,过着采集和渔猎生活,没有经历过铜石
铜石并用时代并用时代。
青铜文化在世界各地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中国青铜时代发源于黄河流域,从公元前21世纪
至前5世纪。与中国的奴隶制社会的产生发展衰
青铜器时代落相始终。
黄河流域在龙山文化和齐家文化时期,出现红
铜、黄铜和青铜器制造的器物。龙山文化后,黄
河流域进入文明时代,青铜器铸造业迅速发展。
早期铁器时代生产工具和武器以铁为主
献花(0)
+1
(本文系Fv6g5crtvpt...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