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5章 中国各地区主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2021-06-25 | 阅:  转:  |  分享 
  
老官台文化
1921年在豫西渑池县仰韶村发现。发展序列;半
仰韶文化
坡类型→史家类型→庙底沟类型→西王村类型
渭河流域、豫西和晋南地区
庙底沟二期文化
客省庄二期文化、三里桥文化及陶寺类型
裴李岗文化
大河村文化
豫中及其周围地区
秦王寨类型
王湾类型
南庄头类型
磁山文化
豫北、冀南和冀中地区后岗一期文化
黄河中游地区
大司空一期文化
后岗二期文化
农业和家畜饲养业已获得很大发展,制陶业以及
其他手工业也有较大发展。农牧业及制陶业等经
济部门的发展,促进了劳动分工的发展,生产力
的提高,出现了比前一阶段更多的剩余产品,私
有制有了发展。
这一阶段男性在各个生产部门中起主导作用,社
会地位提高,最后导致了母系制的覆灭和父权制
的确立。
这一时期墓葬绝大多数是单人葬,并出现了一对
年龄相当的男女合葬墓。这是婚姻关系上一夫一
妻制确立的反映,也是父权制确立的表现。
仙人洞和玉蟾岩
黄河中游地区新时期时代晚期的社会经济形态随着私有制发展,贫富加剧,阶级产生。有的墓
彭头山文化
葬中随葬品数量多而精美,绝大多数小墓都没有
随葬品。
皂市下层文化和城背溪文化
发现人祭的遗址,人祭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标志
前4400至前2700,延续1700年
之一。
先民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饲养家
大溪文化长江上、中游地区发现卜骨,表明当时社会已出现享有特权的专职
畜。
巫师。
陶器早期以红陶为主,晚期以黑陶为主。
龙山文化时代的黄河中游地区增多,私有制和阶
级对立已经出现,阶级斗争逐渐尖锐化,以掠夺
屈家岭文化
财产和人口为目的地战争增多。反映生产力发展
的铜器已普遍出现。氏族制开始解体,人类社会
石家河文化、青龙泉三期文化和桂花树三期文化
已踏上文明时代的门槛。
长江上游的宝墩文化
经历很长历史阶段,从石岭下类型到马厂类型延
续1000余年。其各个阶段早期晚期的生产力发
分布地域位于各种文化的交界处,其文化内涵受
展水平不同,社会形态也各不相同,是一个发展
来自多方面文化的影响,其自身文化也影响周边薛家岗文化
的过渡的过程。
诸文化。
墓葬随葬品由无差别到规模大小不一,随葬品悬
北阴阳营文化
殊,表明已经出现贫富分化现象。
中国各地区主要的新石
马家浜文化
马家窑文化
长江下游地区
房屋内部一般都有储藏物品的窖穴,表明当时已
器时代文化
经出现私有财产。
崧泽文化
海贝和石贝的出现反映了商品交换的发展。
良渚文化
马家窑文化早期阶段可能处于母系制阶段,晚期
河姆渡文化
已经进入父系制阶段,私有制、阶级压迫、阶级
对抗已经出现,开始向文明时代过渡。
早期文化
黄河上游地区
冶铜业的发展是齐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发现
华南地区
许多纯铜器和青铜器,说明齐家文化时期已经进
晚期文化
入铜石并用时代,并向青铜时代过渡。
普遍发现卜骨。
新乐文化
农牧业制陶业手工业尤其是冶铜业的发展,反映
兴隆洼文化了生产力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辽河流域
齐家文化
红山文化
生产力发展促进了财富增加和私有制的发展,出
现贫富分化,阶级对立现象。
富河文化
齐家文化时期,氏族制已逐渐瓦解,文明时代即
将到来。
男女合葬墓中,男性仰身直肢,女性侧身屈肢面
向男性,随葬品大多集中在男性一侧。阶级对立
加剧的表现。
后李文化
北辛文化
前4300到前2200年
社会性质早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末期,早期的
后一阶段母系制开始瓦解,逐渐向父系制过渡。
中期男女合葬墓中男子居于本位。财富私有和
大汶口文化
贫富分化发展。由此必然导致不同部族乃至不同
家族之间为掠夺财富而进行斗争。
晚期生产力水平进一步发展,陶器制作,轮制技
黄河下游地区
术被普遍使用。玉石器的制作水平也达到前所未
有的高度。确立的父系氏族社会也逐渐处于崩
溃的前夜。
山东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遗址。龙山文化是由大
汶口文化发展而来的,早期保留了大汶口文化的
部分特征。前2200到前1900
以灰陶和黑陶为主要特征
龙山文化时代,随着私有财产的增多,部落之间
的掠夺性战争频繁,作为防御性的城堡逐渐增
多。
龙山文化
农牧业手工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冶铜业出现,轮
制陶器技术普遍推广。蛋壳黑陶反映制陶业的水
平已经超越同时代其他文化。制石制玉手工业也
达到很高水平。
对立阶级产生,礼器以及体现奴隶主阶级意识形
态的饕餮纹和云雷纹的问世,文字符号的发展,
都反映了龙山文化时期开始跨入文明时代的门
槛。
献花(0)
+1
(本文系Fv6g5crtvpt...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