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这本书最开始是微信阅读APP推荐的免费书籍,首先是被名字所吸引,后期阅读中发现了这本书的风格非常的轻松易懂,很适合现在的我进行阅 读,后来忍不住又重新买了一本纸质书进行了再次阅读,在此与大家分享一下我对本书内容的一些浅显感悟。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贩卖焦虑已经成为 了一种新的吸引眼球的方式,我们经常会有一种感觉,虽然我懂了很多道理,但为什么我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认知觉醒》这本书告诉我们,焦虑 感更多的是源于我们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不怎么努力立即看到效果。在飞速发展的时代里,我们每个人都在被要求要快要好,却很少有人告诉我们 要有耐心,要延迟满足,只有适合的方式提升我们的能力才是最好的。《认知觉醒》中将能力区分为三大块:舒适区-拉伸区-困难区。要想自己高 效的成长,必须让自己处于舒适区的边缘,即在拉伸区不断的扩展自己的行动范围,一直在舒适区会停滞不前,而贸然进入困难区则会受挫打击积极 性。以下是书中涉及到舒适区、拉伸区和困难区的对比内容:学习难度选择方式学习力难易度保持专注舒适区容易因无聊而走神天性选择舒适区:你 喜欢的。个人知识体系一味重复已经掌握的事情没有意义,产生疲倦在舒适区,精力充沛,保持极度专注拉伸区既有成就感又有挑战,进步最快学习 难度刚好,容易进入专注状态感性选择拉伸区:你触动的,感知真正适合自己需要的东西处在认知圈边缘的知识,最容易让人产生触动,也最容易与 现有知识进行关联既不要太难,也不要太容易,难易适中的地带才是心流通道刚好有点累,主动休息,及时回血,效率最佳困难区容易因畏惧而逃避 理性选择困难区:你想要的一些知识非常有道理,但距离我们的认知或需求太远,无法对我们产生触动,也很难进行关联挑战任务太难,感受挫败, 产生焦虑在困难区,精力不足,靠意志力强撑,最终导致意志失控。对于成长而言,一般要经历以下四个过程:学习-思考-行动-改变,即对于学 习而言,学习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行动,行动之后的改变更为重要。如果不盯住内层的改变量,那么在表层投入再多的学习量也只是事倍功半。 因此我们要意识到,成长目的不再是知道和理解,而是判断和选择,盯住实际的改变,我们就能跳出盲目、焦虑、浮躁的怪圈。如果我们不知道该如 何选择前进方向的时候,不如先用感性选择,再用理性思考,通过感性发现触动点、发现真正适合并且匹配的舒适区边缘。并且牢牢的抓住这个触动 点、去关联、去实践,从而引导精力准确的投入,快速的提升自己。同时我们可以主动降低学习的强度和难度,使自己处于最佳的承受范围,既保留 了学习的成就感,也保证了学习的挑战性。当舒适圈不断被扩大的时候,自然而然离我们理性的选择、我们想要的未来更近一步。最后,与大家共勉 书中的一句话:成长也是一种美好。只要你心中还有希望,什么时候都是开始的最好时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