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优质教案)-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造房子》
2021-07-02 | 阅:  转:  |  分享 
  
活动目标:1、用5以内的组成玩造房子的游戏,感知数越大组合的方法越多。2、关心周围建造的房屋,体会城市面貌的变化。活动准备:三角形积木4块、
长方形积木若干、房子照片若干。导读:正确地看待孩子间的差异,不盲目相信自己的孩子更聪明,不盲目认为自己的孩子更笨。周六,给美媚
买了一个新玩具切切看。拿到新玩具的美媚很高兴,我教她怎样握刀,怎样切苹果,切面包。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孩子她很快就学会了,知道怎样握
刀怎样去切那些木头做的玩具。但是她力度不够,总是切不好,不能一下子就切开。然后她变通了方法,竖握刀柄用刀的前端去戳玩具苹果的连接处
连接处是一个面积不大的尼龙搭扣,我尝试了一下,她这么做,果然省力。再然后,她发现这个游戏的最终目的是分开玩具苹果或者玩具面包,索性
放下刀子,直接用两手来掰它们了。这个时候我也没想那么多,她才1岁5个月,又是第一次玩这个玩具,爱怎么玩就怎么玩呗。周日,千寻带儿子
京晶到我家做客。京晶拿起这个切切看,也很喜欢。他妈妈教他怎样握刀,怎样切苹果,切面包,一如前一天我教美媚一样。京晶也是很快就学会了
,知道怎样握刀怎样去切那些木头做的玩具。毕竟京晶是比美媚大22天的男孩子,他有足够的力气来切,切得很容易。然后京晶一直在切啊切啊,
切完这个切那个,越切越熟练。而且一直是用大人教的正确的姿势在切。晚上的时候我跟老公说起这两个孩子玩这同一玩具的不同表现,我琢磨:美
媚不用正确的方法玩这个玩具,是说明她没有耐心呢还是说明她做事不循规蹈矩?京晶按照正确的方法玩这个玩具,是说明他领悟力强呢还是说明他
更有耐心?美媚会不会是个只重结果不问过程的人?而京晶则是个会享受过程的人?老公说:我只是觉得没有两个孩子会是完全相同的,即便是同年
龄的孩子,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都会有差异的。这些差异有可能是性别原因造成的,也可能是性格原因造成的,具体到玩切切看这件事情上,这种差异
更可能是仅仅是力气不同造成的。那么我想,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应该是正确地看待孩子间的差异,不盲目相信自己的孩子更聪明,不盲目认为自
己的孩子更笨,对不?活动过程:一、观察照片1、说说幼儿园附近有哪些新的建筑,http://www.dcptsb.com介绍它
们不同的功用。2、谈谈自己家的房屋什么样?;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几层楼?3、小结:不同的房屋有不同的功用。二、玩造房子游戏1
、教师介绍玩法:三角形为屋顶,长方形为墙,两块长方形的墙和起来是屋顶上的数字。2、介绍规则:1)按照屋顶上的数字寻找可以组合的积木
2)每次组合的方法不能重复。3)如果重复、错误需拆掉重建。3、幼儿分组游戏,教师观察。三、观察房屋的变化,并讨论1、看看搭好的房屋
有什么变化?2、讨论数字越大房屋就会越高的理由。3、思考:现在要造一幢5层楼的房屋,要找数字几的屋顶?活动反思:在这节计算活动中,
我让幼儿充分地、自主地选择墙和屋顶,孩子们在商量合作的基础上逐步掌握5以内的组成。整堂活动气氛宽松,幼儿学习积极性高,在活动中,我
反复强调的只是规则,让幼儿在遵守规则的基础上游戏,这样就避免了老师最担心的常规问题。
献花(0)
+1
(本文系遨游知识天...首藏)